登陆注册
2559000000002

第2章 妄动的心灵(1)

年轻人的心灵永远都是妄动的,唯有妄动,唯有不计划,才能出其不意,制造传奇。王阳明妄动的心灵使他的思想鱼龙混杂,非经一次天翻地覆的洗涤不可。年轻人最有故事,其实故事最没有价值,王阳明就是最好的证据。

(第一节)何谓第一等事

【1】

1483年,一个叫王守仁的小朋友在北京问他的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看着只有12岁的他,郑重其事的回答:“努力学习,考中进士,然后当官。”王守仁神色庄重的反驳道:“恐怕这个不是第一等事。我认为,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在老师瞠目结舌中,王守仁扬长而去。

这个王守仁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王阳明。但那时,他还不叫王阳明。再后退7年,他也不叫王守仁,而叫王云。

1472年,浙江余姚王华的老婆怀胎十四个月,仍未有临盆迹象。某日夜晚,王华的母亲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看到一位红衣神仙踏彩云从天而降,把怀中的一个婴儿交到她手上,说,这是个好孩子,你们要好好教育,将来必成大器。王华的母亲猛然惊醒,发现怀中并没有婴儿,但却听到一声啼哭,从儿媳的房中传出。王阳明就这样传奇般的诞生了。

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在当地德高望重,在家里自然是一言九鼎,他说,我要给这娃娃起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他老伴就告诉了那个梦,王天叙说,这真是老天明示,那我就给这娃娃起名为“云儿”吧,就叫王云。

王云直到五岁时,居然不会开口说话,民间称这种人为哑巴。王天叙愁肠百结,认为老天真是神秘莫测,明明是他暗示的云,按他的意思办了,他却不让孙子说话。

但有一天,有位和尚走进了王家的院子,听到王天叙在叫“云儿”,又看到王云在玩耍,就跑上去摸着孩子的头说,“好个孩子,可惜道破了。”

王天叙听到耳里,心灵福至,“啊呀”一声,说,老天的神秘岂是我们凡人戳破的,赶紧改名。

王云改名王守仁后的第二天,就滔滔不绝的说起话来,一个月时间里,他成了话痨,把四年来没有说的话统统补齐。

王天叙高兴的每天跳着脚走路,更让他惊喜的是,王守仁对儒家经典书籍,张口就来,有的书籍甚至能倒背如流。王天叙惊异的问孙子,你是如何学到的?

王守仁回答,平时您朗读,我在心里默记,居然就记住了。

王天叙大为惊异,认为是祖宗显灵了。

【2】

王阳明的祖宗最远可以追溯到东晋风流人物王羲之。王羲之的第一等事就是书法好清谈。但自王羲之后,王家就没有什么人可以名载史册了。直到元末明初,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这也是王阳明后来的影响力。王纲和刘伯温是好朋友,长期隐居深山老林。刘伯温认为他有超人的智慧,就请他出来为政府效力。

刘伯温这点做得很差劲,因为王纲被迫出来做官时,都已70高龄。在南京(当时明王朝首都是南京)还未享受几天,就被派到广东剿匪。广东山贼跟他在深山中打游击战,王纲一副老骨头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剿匪大功告成就辞职回老家,结果在路上一命呜呼了。

他的儿子王彦达要求政府给抚恤金。可政府认为,王纲已经辞职,政府没有义务给钱。王彦达经历千山万水把老爹的尸体背回家,给后代立了“第一等事”:就是饿死,也不给政府工作。

王家本来是读书世家,不是耕种世家,所以必须要考试做官,否则很可能没有饭吃。王彦达的儿子王世杰在实在受不了贫穷的形势下跑出去考试,但一看到进入考场要搜身,就拂袖而去。他后来对人说,搜身是对人尊严的变相侮辱,我王家都是道德高人,怎能受这样的侮辱,所以就是饿死,也不去考试。

王世杰的儿子就是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从小受家教影响,一门心思修身养性。生了儿子、王阳明的老爹王华后,说,还是要读书中进士啊,不然书不是白读吗?修身养性,即使把自己修成圣人模样,没有平台给你施展,也不是真圣贤。

王华说,这话我记下了。

如上所知,王天叙的“第一等事”是,读书中进士,做官,为祖宗争光。至于为民造福,那就是第二等事了。

【3】

中国古代教育大都是家学,也就是家庭教育。读书人的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灌输科举考试的内容,顺便学点圣贤之道。铁匠的家庭教育是打铁的技能,顺便告诉后代,打铁要“童叟无欺”,要做个正直的打铁人。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里,品德教育看似是第二等事,可由于是上一辈人的以身作则,所以就是第一等事。在中国古人看来,道德和能力是一回事,道德无懈可击的人能力必然强大。一个人如果品德低下,那其他就一无是处。即使有超人的能力,也不被人认可。

王阳明在这方面是双手都硬。爷爷王天叙修身养性的功夫天下无二,老爹的个人品德有一件事就可以证明:王华六岁时,曾在一水塘边玩耍,一位醉汉呕吐完毕离开时把钱包丢在了水塘边,王华打开钱包,发现很多金子。然而,他没有私吞,而是等在那里,直到醉汉酒醒后慌慌张张来寻找钱包时,发现王华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他当即拿出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当做酬谢,王华拒绝,说,我真的是拾金不昧。如果昧,就不至于在这里等你。

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王阳明想要非道德,那比登天还难。再加上王阳明本人天纵聪慧,所以,无论是王天叙还是王华,都把王阳明当作是个人物来看。

而王阳明很快就用行为证明了他的确是个人物。

1481年,王华高中状元。第二年,他在北京谋得官职,于是邀请王天叙和王阳明到北京。从余姚到北京路过杭州时,王天叙和一群诗友游览金山寺。期间就有人说应该借景生情,也就是做诗。众人还在抓耳挠腮时,王阳明只是略加思索,就在爷爷的许可下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那些人简直就是惊骇,认为这是不世出的小孩,有人就说,那再来一首吧,就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吧。王阳明这次连思索都未思索,就摇头晃脑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众人鼓掌叫好,正要用言词来夸赞这位神童一番,想不到王阳明冷笑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这是句并不讨人喜欢的话。当时的人都以文章诗歌为第一能事,谁若是在这方面高人一等,那是受人极大尊敬的。可王阳明却说,文章诗歌是小事,这无疑就让那些以此为傲的人自惭形秽。也就是说,王阳明给他们最得意的事上泼了盆冷水,浇得他们浑身颤栗,愤怒的看着王阳明。

幸好,他们转变心态,认为这是王阳明太年轻,不知什么是体统。等他年纪稍大后,就会明白,文章诗歌,那可真的不是小事!

【4】

从王华的眼里看去,王阳明是这样一个儿子:太聪明,过目不忘;太异端,圣贤之学里的文句,他总能问出别一个意思来;太贪玩,每天都跟邻居小朋友玩军事游戏,搞得灰头土脸。

从王天叙的眼里看去,王阳明是这样一个孙子:太聪明;太有独立思想;活泼得太可爱了。

王华对老爹说,这孩子要严加管教,否则将来必是个操心的孩子。王天叙说,我看,按他自己的个性发展就是最好的管教。

王华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在王阳明“三太”(太聪明,太异端,太贪玩)后又加了个太:这孩子太狂妄。

王华想到的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他把王阳明叫到书房,训斥儿子说:“我们王家世代都以读书为生计之源,你总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祖宗该做如何想?”

王阳明反问:“读书怎就是生计之源?”

王华说:“读书好就能中进士,就能做大官。你老爹我如果不读书,怎么能考上状元?”

王阳明问:“我老爹是状元,咱家世代都是状元吗?”

王华说:“当然不是,只你老爹是状元,你若想是状元,就要好好读书。”

王阳明装作遗憾的“哦”了一声说:“只是一代,状元看来也不过如此。”

王华对老爹说起这件事,还是气冲斗牛的状态。但王天叙听了却一乐,说:“这孩子他日官至极品,所立功勋当是旷古绝今的。”

就在王天叙说这句话不久后,王阳明与他的私塾老师有了开头的那段对话。他的私塾老师被王阳明的回答震骇当场,当王阳明离开很久,老师在自言自语道:圣贤?你个小孩子懂什么是圣贤!

王阳明懂得,他可能也懂得,老师的第一等事就是多招收几个学生,多赚点工资。

所谓“圣贤”必须要有二个条件,第一、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第二、内心强大,并且建立了盖世功勋。

据儒家说,自创世之初到明王朝王阳明时代,圣贤只有可怜兮兮的几个,尧舜、汤武、周公、孔子,董仲舒、韩愈、朱熹。这些人都是品德高尚而且内心强大,有着超人智慧的人,至于建立功勋这一问题,儒家说,功勋有文功武勋之说。尧舜汤武自不用说,文治武功大满贯。董仲舒、韩愈和朱熹那也是让儒家发扬光大的人物,所以,他们是圣贤。

请注意一点:王阳明此时说自己要做圣贤,和他后来创建心学所定义的圣贤有很大的区别,他现在所谓的圣贤是儒家定义的圣贤,也就是要道德与事功齐飞,要彪炳史册,永垂不朽。而创建心学后,他对圣贤的定义是这样的:圣贤就是凭良心去做事。

老实说,儒家对“圣贤”的标准其实并不高,孔子一生没有半点武功,还被人骂为丧家犬,可只是在教书育人上把儒家血脉传了下来,就被认定为圣人。韩愈只不过是搞了个儒家名人名片录(道统),就被尊为圣贤。

王阳明说要做圣贤,正如我们今天的小孩,看到电视里歌星光彩照人,说,我也要做歌星,其实是一个意思。你也就不能说王阳明不知天高地厚,所以有人,包括他老爹听到他这样的口气后,都嘲笑他狂妄自大,只有一个原因:那时候儒家所谓的“圣贤”的确太少了,几乎没有人做。大家是在读圣贤书,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大官。做了大官后又为了保官位,这就是他们的“第一等事”。至于如“圣贤”的“品德高尚”,那是官场中人要绕道走的。谁品德高尚,不搞点丧失良知的行径,谁就难以在官场立足。而在官场上立足的人又因为能力有限不能建功立业,这就是圣贤难做处了。

其实难吗?

如王阳明后来所说,立下成圣作贤的志向,把这作为人生第一等事,然后致良知,人人都能成为圣贤!

根本就不难!

何谓第一等事?

有人说是成名,有人说是做官,有人说是发财,还有人说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功名利禄的奴隶。年仅12岁的王阳明的“第一等事”实在是惊世骇俗,也许正是惊世骇俗,所以才能在多年后创建更为惊世骇俗的心学。

(第二节)吾以动心为耻

【1】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用了这样一句评语: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他的好友湛甘泉把王阳明青少年时代的邪僻概括为五方面: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

王阳明的智力商数远高于普通人,再加上他求知若渴的精神动力,使他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大量知识。八岁时,他在道教知识层面已炉火纯青,尤其喜爱养生之术。

不过,正如人的精神结构所决定的那样,八岁时学东西容易,放弃更容易。自浙江到北京后,王阳明把长生之术扔到脑后,开始将“学做圣贤”当成人生第一等事。不过,该从哪里开始,王阳明并没有定见。大概是老天认为他放弃道家思想太干脆利落了,所以在王阳明13岁的1484年,把他的母亲带走了。王阳明在为母亲守孝的三年时间里,由于情绪过于泛滥,忽然想到生死的问题。

人生艰难唯一死,任何人对生死问题都不可能安然面对。王阳明从母亲的去世得出一个怪诞的感悟:人生苦短,辛苦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倒霉,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离开。这样看来,人生就是一场稍纵即逝的梦而已。对于这一梦,有人苦心孤诣的追逐外物,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有人与世无逐,随遇而安。王阳明肯定要取后者的心态,他有重新回到道教的长生之术中和佛家的空无境地。

据说,王阳明在母亲去世不久,就做了件使人震骇的事。他的老爹在北京娶了个小老婆,郑氏一死,小老婆自认神助我也,能顺利转正,于是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了从前所没有的狂妄,特别是对王阳明,俨然有无良知的后妈风范。王阳明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到街上买了一只鸮鸟,传统语境中,这种鸟翅膀硬后就会吃掉老娘,是“忘恩负义”的标本。王阳明把这只鸟偷偷的藏在小妈的被子中,当小妈掀被子时,鸮鸟腾飞而起,凄厉的叫着飞出了房间。小妈被吓得魂不附体,几乎要发癫疯。王阳明早从暗处闪出,对小妈说,野鸟入室本不吉祥,应咨询下专业人士(巫师)。小妈被吓得神志不清,王阳明已经把“托”--巫师请了进来。巫师按照王阳明事先的嘱咐,进了房间,随便一看,就说,家有怪气。见到惊魂甫定的王阳明小妈,观察一番,做出定论:您脸色不好,但有灾难降临。王阳明小妈就把大鸟从被中腾飞的事说了,巫师说,我问问神仙。于是,焚香祷告,忽然一哆嗦,说是郑夫人上身了,并且对王阳明的小妈说,你不好好对待我儿子,我就来取你性命。王阳明小妈浑身发抖,连连道歉,并发誓以后对王阳明待之以礼。

这故事记载于冯梦龙先生的《王阳明靖乱录》中,冯梦龙在故事的最后点评说:王阳明还是个孩子,但权术已炉火纯青。这大概是他后来能在轻松谈笑间立下震动天地奇功的潜力的不友好的发挥。

【2】

人在青少年时期,有超人的精力,总想做许多事,但很少能做成一件事。这大概和我们的性情有关,我们太过于冲动,又喜欢冒险,却没有恒心,所以,当冒的“险”一露头,我们就跑掉了。

王阳明十七岁时,按父亲的意愿到江西南昌和一位诸女士结婚。可就在新婚之夜,他思虑繁杂、神情恍惚的走进了一座叫“铁柱宫”的道观。一进观里,王阳明就看到一个老道士正在静坐。王阳明很有礼貌的坐在他对面,许久,老道士才长吁一口气,睁开眼,看到王阳明,有些吃惊,说,何时来的?王阳明回答,一刹那。

道士点了点头,二人开始用机锋话语短兵相接。这一交手,使时间加快了步伐,当王阳明觉得即将到尾声时,鸡鸣四起。

王阳明叫了一声:糟糕,我娘子。

他也顾不得读书人的身份,一路小跑,跑回了岳父家。他的岳父正在中风狂走,见到王阳明,如见到神仙下凡一样,急忙就把王阳明推进了蜡烛成泪的洞房。

王阳明在岳父家呆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唯一打发时间的工作不是读圣贤书,而是练字。我们今天看到王阳明的书法,至为惊叹,其基础可能就是在岳父家打下的。多年以后,他提到练字时说:“当初我在南昌城练字,开始写字时,只是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的多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他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

这已经接近于他后来创建的心学宗旨: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炼自己的心。

一年半后,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浙江余姚,路过浙江广信时,听说当时的大儒娄谅正在这里讲学,王阳明大为振奋,去拜访了娄谅。

同类推荐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出軌前夫

    出軌前夫

    我和他的婚姻没有利益,也没有爱情,至少他不爱我。我和他原本是没交集的人,但却因为酒精而酒后乱性。朋友说我是幸福的,是灰姑娘的传奇,但我在婚姻里面看不见任何和幸福有关的一切,哪怕我尽力做好妻子和媳妇。、就像他每次醉酒,在我身上发泄的时候,吼叫出来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但直到那个女人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才发现他选择我的原因,原来爱情可以是假的,婚姻也可以是假的,几年的感情也抵不过这个女人的归来望着小三张狂的在家里面大闹,我和他的结婚照在地上破碎不堪,我嘴角出现了嘲笑,但眼底的酸楚努力的压制着。“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居然还霸着耿太太的位置不让开,你难道不知道他不想要你吗?”小三脸上的怒气也没有掩盖她美丽的容颜。我脸上的嘲笑拉扯到了最大,手放到自己的腹部上面,转头望着正在客厅里面抽着烟的丈夫,第一次发现其实他是温柔的,至少对于这个蛮不讲理的小三......不!或许此时此刻我在那女人的眼里才是小三.......片段一站在原地,我看见他将那小男孩抱在自己的肩上,满脸笑意的看着另一个女人。我笑了,笑得夸张,但心却麻木的没有了疼痛,原来痛到极致便不再是疼痛他说,他不喜欢孩子,因为吵闹他说,他不喜欢一家人出去买东西,因为麻烦。而此时此刻,这些不过是敷衍我的谎言,原来他要的一家人,与我无关.......片段二几年后,再次见面是在他儿子的生日上,他望着大腹便便的我,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他这里很疼,很疼.....我笑了笑,拉着另一个男人的手。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很多东西消失了,就真的消失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冷情总裁休残妻》《总裁的毁容前妻》《贱婢不受宠》《虐婢》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皇后不嫁

    皇后不嫁

    《王爷的鬼妃》简介——“啊,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床……”她看着站立床边的冷面男子,他长得挺好看,可脾气不怎么着,她又不是故意睡他的床。“嗯哼,不是故意的,骗谁呢?”王爷的邪魅凤眸看向床上那张带泪娇颜,欣赏她那藏在薄纱下的玲珑身段,她是他的妃。“你,你别过来,我不认识你?”这个男人看起来好像很生气,他,他干么也爬上床?还,还将她裹在身上的被褥给夺走…“你不是很想要,本王成全你。”他将她压在身下,手脚并用,她想抵抗,可惜无效,三日三夜的缠绵让她昏睡了过去……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皇后不嫁》的亲亲们,请点击书页上方的[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我们手牵手,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 情锁深宫

    情锁深宫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上架啦,谢谢大家长期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写出好文汇报大家。今天有事外出,晚上7点后大爆发,连发七章啊,亲们稍安勿躁。)“你的纯真,你的善良,你的美好,真的让我爱不释手。”四皇子王释宁在刘楚乔耳边低语,柔情似水。“皇上,当你为了大局无能为力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时,我就已经变了。这次,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要再被人随意的欺辱。”刘楚乔面含讥讽,冷冷的看着面前她曾经深爱的男子。
  • 带着空间去升级

    带着空间去升级

    爱笑是一个起点小说迷,特迷随身空间文,当有一天,爱笑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可以升级,会爆物品的系统,爱笑的人生将会怎样?…… 新文末世之灯焚造吉亲们有空去看看^^^^^^
  • 宛心泪

    宛心泪

    她,禀性冷淡,从不多说一个字,多行一步路。因为她说,与其做错了让别人耻笑,不如不说不做的好。她,绝顶聪明,眉眼间洞察一切,也漠视一切。因为她说,与其太明白了遭人记恨,不如不看不问的好。她是宛心.是皇帝身边最淡薄的女人。是太医心中最爱慕的女人。是谋臣口中最敬重的女人。是敌皇眼中最碍事的女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平静一生,然后清白的死去。可是最终,她还是难逃情缘的魔障。皇帝说:难道你是真的不曾相信过我吗?太医说:难道你的心中始终不曾有我吗?谋臣说:难道你不曾为我的鲜血动容吗?敌皇说:难道你不能为你的国家牺牲吗?她不答,因为她无法做答,夙命,难以逾越的夙命,最终要把她引向何处?※※※※※※※※※※沁※※※※※※※※※※※※※※※※※※※※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以上的文希望亲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号入坐~喜欢的话就投上票票或者帮沁拉个人气!谢谢亲们!《宛心泪》视频:?psty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