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简单地生活就好,享受一下得到的东西,放弃些许贪欲,灵魂流转自若,变得轻盈、飘逸。如绽放的花朵,散发出缕缕芬芳,芳香了他人,也美丽了自己。这样,生活便充满了诗意。
有时,人生需要一点儿童趣。
7.兵的敌事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猛烈。一辆客车已被暴风雪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了。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上去有些稚气,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呢。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霜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被冻僵了。
那个兵,原来是乘客中穿得最暖和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个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紫,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个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意乱……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下自己的棉袄……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下悬崖。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欢呼,就是兵,就是那个看上去很稚气的兵,就是那个使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失措,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
8.美国社会的自信
记得刚到美国时,去买食品,光啤酒就有十几个牌子,有的牌子还分干啤、冰啤、轻啤,过去我习惯了没有太多选择的社会,从那时起我不得不开始作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生活中,美国社会给了我多一些的选择,也给了我多一些的责任,多一些的自信。
来美国的一些亚洲新贵,很快就发现他们身边少了些熟悉的羡慕,便多了些失落。于是,他们随时分发印有董事长头衔的名片,并不管用。于是,他们一掷千金,买下华屋名车。可气的是,竟然连那些居斗室,开破车的美国人也岿然不动,不肯景仰擦身而过的奔驰老总。当然更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袖口或领口的名牌。在美国,高薪、华屋、名车的群众号召力没有在新贵国家那样大。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物质比我们自身更令人动心的吗?当然没有。很多美国人身为粗工阶层,也是心满意足。当你出入豪华宾馆时,为你叫车的服务生不卑不亢、礼貌周到,你会感到他的自信。他未必羡慕你我选择的道路。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职业,选择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活出自信。于是,让那些在本国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到了美国就傲气顿失。一个访美的亚洲官员讲:“我在国内时别人见我就点头哈腰,可是在这连有些捡破烂的人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是的,当个人不能威风时,整个民族就可以威风了。我原来工作的办公室里有个维修计算机系统的美国人,大学毕业,工作十年了,很平常一个人。处久了,我们每天见面时也侃几句。一天,我劝他:“你为什么不去微软工作呢?几年下来股票上就发了。”他说:“我不喜欢微软,这儿挺好。”
后来我发现他有一张合影照片,他、他姐姐、姐夫、比尔·盖茨。我才知道他姐姐是早年跟比尔·盖茨一起打下微软今天的功臣,现担任微软的副总裁,也是亿万身家了。一问,办公室里有人知道,却没人跟他套近乎,大家把他支来支去。他不求致富,有一种淡泊的安详。
你会发现,美国很多的博士找工作,首选是做教授。做教授比去公司穷,还辛苦,但有更多的学术和时间自由。我有个朋友,在一所大学任助理教授。美国几个比较大的制药公司请他去主持一个研发部门,开价是他的学校年薪的三倍,他不去,就要做教授。还劲头十足地约我写论文,回国开讲座,其乐陶陶。最近他因为一项被美国医疗服务协会称为挑战传统的发现,而受到美国主要媒体的关注。一个本系的美国教授告诉他说:“我搞了多年的研究,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引起如此的回响。”并且还认真地给这位老兄出主意,怎样把这事的影响扩大。
如果我是他的同事,我是否会像那位美国教授一样为他的成功真诚激动,锦上添花呢?因为有自信,你的美国同事和朋友也乐于恭喜你的成功。没有自信,你很难心平气和地去祝贺你身边的同胞,哪怕是密友。有时倒不是因为他抢了你的机会,而他的成功恰好勾起了你的自卑和由此产生的嫉妒,心态难于平衡。若要以他人的不成功为骄傲的基础,你是把自信建立在了自卑的沙堆上。他人的成功浪潮袭来之时,你将何以安身立命?
一位朋友,拿到一所大学的教授职位,高高兴兴地从麻省来加州赴任,先租公寓居住。自己是教授,住的公寓当然不差。隔壁邻居是一家墨西哥人,每天见面都打招呼。聊天时墨西哥人中气十足,没什么文化,但神色之间透出对生活相当满足的自信。这位仁兄想,这个墨西哥人虽没有文化,敢跟我大教授谈笑风生,想来也是生意上有成之辈。结果不然,这个墨西哥人没有工作,全靠五个小孩的政府补助过活,每人每月几百元钱,还有食品券。这位朋友感慨地讲,恐怕克林顿来了,这个墨西哥人也不会腿软。
在这片崇尚自由呼吸的土地上,当你我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就不会试图用高薪去让一个自命清高的教授下海,用博士学位去让一个讲求实惠的蓝领汗颜,用奔驰去让一辆招摇过市的旧车愧退,用华屋去让一位与世无争的高邻气短。
有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一九九七年。美国著名的悄悄话专栏的记者辛迪·亚当,她想约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来个单独采访。经过努力,终于搞定,希拉里同意辛迪在她出席纽约曼哈顿大学俱乐部的一个妇女集会的讲演后,跟她谈一个小时。采访就定在曼哈顿俱乐部里。这个俱乐部有百年历史,庄重传统,古色古香。辛迪先在大厅等候。到了时间希拉里还没来,她坐不稳了,悄悄地把手机拿出来,打个电话问一下。守门的老头过来了,并说:“夫人,你在干什么?”辛迪说:“我跟克林顿夫人有个约会。”
老头说:“你不可以在这个俱乐部里使用手机,请你出去。”说完老头就走了,辛迪收起了手机。一会儿老头又来了,看见这女人没走,还与克林顿夫人在大厅里高谈阔论,在场的有总统府的高级助理们。老头不乐意了,说
:“这是不能容许的行为,你们必须离开。”克林顿夫人说:“咱们走。”乖巧地拉上辛迪就出去了。
这个老头可不是贾府门前的焦大,他选择了守门,拥有了一份权贵们不敢在他面前猖狂的自信。知道吗?比尔·盖茨想参加哈佛的同班聚会,被有些同学拒绝了。是呀,你盖茨选择了中途退学,跟同学没多大关系,聚个啥劲儿。选择了在哈佛毕业的同学未必都选择了向金钱屈膝。当然,自信并非都来源于生活的选择,美国的选择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我知道,美国的选择给我带来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我不再以他人的价值取向为自己的成功标准,幸福是不分贫富的,自信是不依赖他人。
在这一生中您所追求的是什么呢名?利?权?势?
为了名利权势低头一辈子值得吗?
等您追到了,就有人向您低头了吗?
一群人向您低头,而您再向另一群人低头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价值观,那我们的社会就有问题了。
如果是个人有这样的价值观
,那这个人就很可怜了。首先,他一定要向任何一个比他有名有利有权有势的人低头,等他爬上一阶,他就要他以下的人对他低头;而他再继续向比他有名有利有权有势的人低头。
等他再爬上一阶,他还是要在他以下的人对他低头,如此一直循环永无止尽。
终其一生永不抬头向上,这样的人生毫无建设,毫无意义,毫无尊严,空有一段黑白的人生。
人生在世,如果能活得有自信有自我,相信您的人生是彩色的。
毕淑敏说:“我不美丽,但我拥有自信。”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从来不是那种不停地往后看着昨天的脚印悲伤、痛苦和懊丧的人,而是那种怀着信心、希望、勇气和愉快的求知欲而放眼未来的人。因为自信,关云长单刀赴会;因为自信,毛遂脱颖而出;因为自信,比尔·盖茨弃学从商。
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浪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9.曹操焚信
《庄子》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苦短,又何必为区区小事而耿耿于怀呢?即使是“大事”,别人有愧于你,糊涂些,反而会感动人,甚至改变人。
公元200年的一天,官渡之战刚刚打完,曹军正在清点战果的时候,一位官员抱着一大捆信件,急匆匆地来向曹操汇报:袁绍仓皇逃走,留下不少东西,其中有一些信件是曹营中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有的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曹操的亲信得知这些信的内容都很生气,有的说:“吃里扒外,这还了得!应该把他们抓起来!”曹操微微一笑,说:“把这些信统统烧了。”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都愣住了。“真的不查了?!”有人轻声问。“是的,不查了!”曹操说。不查内奸,似乎糊涂,但实质是精明。曹操这样干,那些暗通袁绍的人才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放下,旁人也觉得曹操度量大,愿意在其麾下效力。
曹操焚信,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绝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任人宰割的绵羊,它是防身的盾,进攻的矛,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处世方略。
我想,一个人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也应该把学会宽容,懂得宽容,拥有宽容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凡事有了宽容,“失误”就得以“理解”,人们有了宽容,人与人之间就能够相互尊重。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宽容的时候,自己便得到了应有的释放,不再多心,不再怀疑。因为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减轻了自己着急上火的躁动,去掉了怀恨在心的痛苦,平静了慌乱的情绪。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定位,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更多地拥有赠予他人的愉悦与安详,一群乐意接近你的朋友,一个平静而又稳定的生活环境。
一位哲人说得好,天空收纳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纳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纳每一滴水珠,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涯。当你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当他人不小心惹你生气时,当你的付出大于你的收获时,都会不可避免地给你增添几分计较,几分抱怨和几分不平。如果这样,那就让我们宽容、再宽容些吧,因为宽容会升华我们的道德和情操,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健康!
10.生命的林子
唐玄奘在他刚剃度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会聚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个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展现出来了。”
玄奘自忖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傅,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就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问玄奘:“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玄奘说:“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问:“那你愿做烛火还是太阳呢?”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郑重地回答说:“我愿意做太阳!”于是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方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两三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高最大的,可它能做什么呢?”玄奘围着树看了又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玄奘说:“它只能做煮粥的薪柴。”
方丈又信步带玄奘到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颀长、挺拔。方丈问玄奘:“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笔直呢?”玄奘说:“都是为了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吧。”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生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些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一团一团的阳光都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也是它们的,在灌木中它们鹤立鸡群,没有别的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烧饭的薪柴啊。”
玄奘听了,便明白了。玄奘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些远离树林的树了。方丈,我不会再离开法门寺了!”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潜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他的枝叶,不仅穿过云层,伸进了天空,而且,承接了西天辉煌的佛光。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你发现有人正在一点一点地抢夺你最珍贵的。
11.一道有意义的计算题
如果令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分别等于百分之1234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那么Hardwork(努力工作)
H+A+R+D+W+O+R+K=8+1+18+4+23+15+18+11=98%
Knowledge(知识)
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
Love(爱情)
L+O+V+E=12+15+22+5=54%
Luck(好运)
L+U+C+K=12+21+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