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草原,从2000年开始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首的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在内蒙古实施,春季休牧、禁牧轮牧、草畜平衡、生态移民等牧民们原本陌生的词汇开始与锡林郭勒牧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2002年开始,为保护草原脆弱生态,恢复草原植被,锡林郭勒盟实施了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他们以春季休牧为主,辅助全年禁牧和划区轮牧的方式实施禁牧。从2004年起每年的4月、5月份是内蒙古草原的春季禁牧期。为了草原顺利返青,这期间内蒙古不少草原禁止牲畜进入,在为期30~45天的禁牧期,蒙古族牧民需要改变祖先传下来的放牧方式,在棚舍里圈养牛羊。通过几年的治理,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全盟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由2000年的27次下降到2005年的6次;全盟草原植被平均盖度由1999年的30010提高到2006年的45010,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平均盖度由17%提高到41%。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由2001年的712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4053平方千米。
通过锡林郭勒盟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草原的生态得到了改善,绿色大地重归草原怀抱。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民富了,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又以它莽莽苍苍、雄浑万里的气势和悠悠千载、壮阔博大的情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锡林郭勒草原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天堂草原。
四、坚持治沙战略
几十年来,宁夏人民为了抵御风沙的袭击种草植树、治沙固沙,取得瞩目成就。尤其是处于素以沙峰大、沙粒细、易流淌著称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坡头人,硬是走出了这片翰海里千年演绎的遇风飞扬流动,似大海涌浪湮没过昭君出塞芳径、埋葬过丝绸之路古道的作孽怪圈,用“麦草方格”——扎制治沙草障,在沙障内种植沙生植物,组成固沙护林体系,成功地阻止住了桀骜不驯的腾格里沙漠向内进攻,创造了沙漠树林、沙漠绿溯、沙漠草原,创造出了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沙坡头治沙工程是所有治沙中的典型代表。从1956年开始,特别是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运行后,为了确保这条西北交通大命脉畅通无阻,宁夏的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了绿洲,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麦草方格固沙法是中卫人民经过几十年不断试验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最简单最有效的固沙方法。它采用普通的麦草在沙丘表面扎成80×80的方格,麦草植入沙地约30厘米,并要求二带麦草的重量应在0.6千克左右。麦草高度约为25厘米。这样一来就可将距地面1米处的风速降为零,从而阻止沙丘移动。麦草方格寿命一般为3~5年。沙理路两旁的麦草方格,由于麦草表面会形成一层有机灰尘保护膜,寿命稍长,约为5年。在雨水相对多一些的季节,在方格里植入适合在沙漠生长的灌木种子,并对灌木保持灌溉。经年累月存活下来的灌木有效地起到了固沙的作用。在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下,终于在沿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布下了一张绿色巨网,这张网宽近千米、长近70千米,形成纵横几万亩的固沙林带。昔日吞村毁舍、席卷大地的黄沙被绿色巨网牢牢捕获,再也未能逞凶。绿色巨网曾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沙暴的袭击,但安然无恙。由于麦草方格治沙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在全国甚至全球得到了推广。各国科学家惊叹:“这是世界奇迹!是世界一流的治沙工程”!如今,沙坡头屹立于世界治沙、生态和环保三大科学高峰上。2007年5月8日,沙坡头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由于麦草方格的治沙方法只是在铁路沿线实施,所以针对目前沙坡头沙化的现状以及人们在开发旅游设施时对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还必须实施治沙战略,结合麦草方格的治沙方法,研究新的治沙手段。
在使用麦草方格治沙的同时,辅以种植沙生植物:
尤其是在麦草方格上种植,效果会更好。多数的沙生植物有强大的根系,以利多吸水分。一般根深和根幅都比株高和株幅大许多倍,均匀地扩散生长,避免在一处消耗过多的沙层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少叶面的蒸腾作用,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甚至无叶,用嫩枝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植物表皮细胞壁强度木质化,角质层加厚,或者叶子表层有蜡质层和大量的茸毛被覆;为了抵抗夏天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免于受沙面高温的炙灼,许多沙生植物的枝干表面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很多沙生植物的萌蘖性很强,侧枝韧性大,能耐风沙的袭击和沙里,沙埋后由于不定根的作用,仍能继续生长。
扩大麦草方格固沙的范围:
尤其是在黄河两岸,不仅要禁止随意耕伐,放牧活动,而且要种植固沙耐旱型植物。对于稍远处的沙丘,尽量铺设麦草方格,并辅以沙生植物,达到固沙效果。
合理管理旅游景区:
对于靠近黄河的沙丘,禁止随意实施人为的推动,防治流沙现象的出现。规范旅游场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否则,沙坡头背后的腾格里沙漠必将长驱直入,截断黄河、吞噬大片土地。到时候,估计不仅没有景区可以参观,就连塞上明珠也会消失了。
五、综合治理,长远发展
武夷山虽然为武夷岩茶提供了优厚的自然种植条件,但是为了武夷山的整个生态系统以及茶产业和武夷岩茶文化的长远发展,修复武夷伤害的行动势在必行。防止随意开辟茶园,防止水土流失,成了当前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山、水、田的综合治理。
首先,要对武夷山茶园进行一次普查,根据茶园所处的位置及风景区景观要求对风景区内茶园实施退、控、改三种改造措施,即旅游线路两旁及景点周围退茶还林,保证景观质量。武夷山主景区内五个景区采用控制茶园的方式,逐步退茶还林、还草;在其余区域不影响景观的地段可采取茶园套种阔叶林的方式,以尽量减少种茶与景区绿化的矛盾。
山脊上和陡坡上的茶地不仅影响景观,且对林地植被的破坏十分严重,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革,在山脊上和陡坡上的茶地进行封山保护。对于一时无法停止耕种地应将其梯度化,以减少水土流失。在一些缓坡处清除茶苗后,适当种植一些阔叶树种或先锋树种,如青枫、米楮、柃木、黄楠、木荷、马尾松等,来保持水土。
其次,师法自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茶园培育。老茶园的科学培育方法应用历史悠久,不仅保护了土壤层和植被,且茶叶品质优良,应总结老茶园科学培育技术进行应用,如实行等高种植、因地制宜修筑各种梯田,开设隔离沟、截水沟以及间作绿肥等,但最重要的茶园行间铺草。有效保护景区内的植被,解决茶园垦复与景区植被保护的矛盾。同时,着力改变茶园经营方式,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和无毒、低毒农药,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影响,进而减少对九曲溪水源的污染。
再次,要培育茶园良好植被和优化种植结构。目前茶园植被差异性较大,种植结构也不尽合理,影响了茶园的生态环境,降低了抗御灾害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利用共生资源,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大力推广茶、草、树并存的生态环保型种植技术,保持水土良性循环,互为利用,共生共存,达到茶茂、草青、树绿的效果,促进和谐发展。培植茶园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广矮化草种,适宜茶园种植的早种有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等,要在茶园梯壁、土埂和边坡上大力推广种植这3种草类,提高茶园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茶园耕除作业,宜用人工除草和刀割劈草法,有利于植物的循环再生,有利于保护茶园植被和固土护壁、护坡,提高茶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最后,构建茶园防范水土流失的体系。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山洪暴发,引起地表径流和泥石流,造成表土和泥沙倾泻俱下,使茶树露根和茶园伤痕累累,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水土流失还会带走大量的土壤有机质,致土壤肥力急剧退化,生物链被破坏,造成减产减收。因此,要加快构建茶园防洪减灾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如建设茶园节流排涝设施,挖鱼鳞坑、竹节沟、防洪沟、蓄水池等,发挥截留、疏导和排水的作用,减轻山洪侵蚀土壤程度。
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还要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对茶园周边的林木、内在植被、动物等都要加以保护好。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和均衡发展。做好武夷山的茶树种植工作,不仅可以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而且可以促使武夷岩茶茶叶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也对整个生态系统起了保护作用。
六、积极治理,共同关注
三峡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历时10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但其近几年所面临的“水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经过科学家、环境学家、有关专家学者几年的考察研究,已经初步探明了“水华”发生的一些机理。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全面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经过多年的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环境保护基础比较薄弱,环保投入有限,库区仍然面临着库区废水达标率低,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知,水体污染趋势加重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三峡库区建设的多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没有除氮脱磷的技术,这或许是三峡库区“水华”肆意生长的原因之一。有关专家指出,国家为三峡水环境保护投入巨资修建污水处理厂,然而效果有限。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总投资392.2亿元,在库区及其上游建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50座,垃圾处理场40座。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的需要,肆意扩大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几乎没有运行。有关人士透露:“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到库区去检查时发现,有接近70%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运行,或者只是偶尔运行。”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建立检测预警机制,实时对污水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或是对库区内的水源状况进行定期的抽查评定,将国家的污染防治规划落到实处,真正为库区“水华”的改善治理把好关。
第二,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努力减少污水的直接排入。
经调查发现,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只是进行过简易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7%,大部分垃圾是沿岸堆放,这样极易掉入江中,污染江水。而工业固体废物多数就地堆积,部分直接排入江河。大量的船舶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长江,污染水质,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据环保部门测算,重庆市的各类运输船舶每年产生垃圾约4.2万吨,生活污水1500多万吨,含油废水100多万吨。然而这些污水,只有约1%经过处理……此外,库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到10%。库区次级河流污染严重,56%的河段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的要求。同时,重庆主城区、涪陵区、万州区等城市江段已经形成岸边污染带。
面对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景象,长江沿岸各地政府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有效、可行性高的方案,管理和号召当地人民、当地工厂、过往船只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爱护长江。必要的地区可加大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对江水的污染问题。
第三,采用水库调度的办法来加强水的波动、变动。
藻类得以大量繁殖的条件之一就是水体的不流动,因而可以采用水库调度的办法来加强水的波动、变动,破坏藻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此达到减缓或是控制藻类的生长繁殖。
第四,抑制藻类的生长。
针对大量藻类的快速繁殖,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植物性的药物的办法抑制藻类的生长。比如,通过生态操纵的办法,在水中放置吃这些藻类的鱼类,以此对藻类进行控制。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因为大量吃藻类的鱼类的入江,会增加水中的氧气需求量,在缺氧的环境下,会对江中原本的鱼类生存构成威胁,而且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第五,退耕还林,增加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
由于滥伐森林和毁林开荒,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其中库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1.7%。长江流域大量的天然林遭到砍伐,涵养水源功能呈明显下降趋势,进而保土拦沙能力也会下降。由于多年来对草地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退化的草地已达750万公顷,沙化草地已达5万公顷。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减少。另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陡坡的垦殖现象十分普遍,仅库区坡耕地就占耕地面积的74.3%,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大量的面源污染进入江河,加剧了水污染。
三峡库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近几十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库区的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染。如今,全面保护、综合治理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迫在眉睫。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相关部门应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力度,坚决制止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对水源的浪费及其污染。
随着库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安置,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排污量还将大量增加,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会继续存在,将会对三峡库区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量大面广,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鉴于三峡库区的特殊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按照三峡电站的受益省市和长江上、中、下游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三峡库区污水、垃圾项目的运行进行补偿,确保建成项目能正常运行,切实改善三峡库区的水污染问题。
三峡库区所贮存的水资源是我国的主要战略资源,解决好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保护环境能力的差异,需要由国家加以引导,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