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7300000024

第24章 杯上留下的指纹

11月的一天,犯罪学专家久我京介正在家中写作。

“犯罪现场搜寻证据中,最重要且起决定性作用的证据就是指纹。”久我京介在《现场中的线索》中写道。

“一枚人人皆有的指纹,何以能成为铁证如山的证据呢?这是因为指纹有这样的特性:

首先指纹是终生不变的,其次具有相同指纹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这两个特性使得指纹成为识别一个人最可靠的证据。据推算,在640亿个指纹中只有一对相同的指纹。如果现在世界人口有46亿,那么指纹数是460亿,所以人口不到1.4倍以上,就不会有指纹相同的人。而且有人认为此推算并不准确,所以在将来即便人口增加了,出现相同指纹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写到这儿时,门铃响了,久我搁下笔开门一看,见小川警部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外。

“打扰你工作了!”

“哪里,只要是你,我随时恭候,谁教你我朋友一场呢!请进!”久我将小川引进屋里。

“看你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是不是又碰到什么棘手的案件了?”

“让你说对了。正是为此想向你讨教呢。”小川警部疲惫不堪的坐到沙发上苦笑着说。每当侦查遇到困难时,小川就会跑到老朋友久我京介这儿来请教。

“先喝上一杯,提提精神。来点加冰威士忌怎么样?久我从厨房的冰箱中拿来冰块,放进了两个杯子中,然后倒了点威士忌,并将一杯递给小川。

“啊,谢谢!”小川边说边端起杯子。

“你说说看,这次是什么案子?”久我出于犯罪学家的好奇心马上开始询问道。

“就是文艺周刊记者在新宿公寓被杀的那件案子。”

“喔,是那件……”久我突然想起几天前曾在报纸上看到过报道。

文艺周刊记者青木一郎(34岁)的尸体于星期一中午在新宿的家中被发现。因其房门没锁,来找他的同事进入房间后发现了他的尸体。死者倒在沙发上,头部被击,当场死亡。现场没有发现凶器。屋内电灯开着,写字台的抽屉被翻过。因受害人是一人独居,所以不清楚有什么东西被盗。茶几上放着一个空玻璃杯子,杯子里盛有未喝完的威士忌。从杯子内侧验出有酒精成份。经检测,杯子外侧沾有受害人的指纹和唾液。

以上是报纸报道的梗概。

“小川,对于你来说,这还不至于是令你头疼的那种复杂的案子吧。”久我说道。

“开始我也这样认为,可现场没留下任何凶手的蛛丝马迹,而且发现尸体又晚,死亡时间只能推出在星期六晚7点至1l点,虽然有了嫌疑犯,却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小川说完后,将酒中冰块放在嘴里咯吱咯吱地嚼了。

“这么说已经有了嫌疑对象?”

“有两个人,一个是广告名星西泽正彦。”

“就是拍新车商业广告的那位明星吧,究竟出于什么动机?”

“被杀的青木是个爱敲竹杠的。他一旦有了出名人士的丑闻,就以在周刊上发表相威胁而索要财物。”

“那么,西泽也被敲过竹杠吗?”

“今年春天,似乎出过这样一件事:他请来采访的青木坐他的车出去兜风时,因打错了方向盘,使车开进了路旁的沟里开不出来了。青木开玩笑似地将现场拍了下来。然而入秋后,当西泽在拍新型车的宣传广告时,青木就拿出那张照片进行敲诈。一旦如此拙劣的驾驶技术照片被发表,公司认为对新型车宣传不利,西泽正彦就会被从宣传广告上撤下来。而西泽将失去拍广告的酬金。

“你认为案发当夜他去了青木那儿吗?”

“据西泽说青木要西泽用100万元买那张照片的底片,他就在当夜9点左右去过青木的公寓。”

“对于现场茶几上有一个留有受害人指纹和唾液的杯子,对此西泽怎么说?”久我连珠炮似的追问说。

“西泽说青木用两个杯子做的加冰威士忌,其中一杯递给西泽,与咱们正在喝的是一样的,小川边说边晃动着杯里的酒。

“可西泽只喝了一半,而青木又加了两杯,两个人一边喝一边讨价还价。”

“这么说留在现场的杯子是当时青木用过的。可西泽用过的杯子找到了没有?”

“没有。厨房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对于一个单身汉来说,青木似乎是少有的爱干净者。据他的朋友说,即便他一个人做饭,吃完后马上就刷洗碗筷,收拾干净。”

“这么说,假如西泽是凶手,那么他自己喝过的杯子会洗刷干净后藏起来,或是放进口袋里拿走。”

“如果他真的是凶手,大概会这样干的。西泽他最终交了100万元,拿了底片后马上就走了。证据是他给我看了底片,条件是不向舆论界发表。”

“那么现场有这100万元吗?”

“不,并没有100万元。所以值得怀疑的是,西泽没有付钱,而恼羞成怒杀了青木,然后翻了写字台的抽屉,拿走了底片。”小川警部说道。

“另一名嫌疑对象是谁?”

“摇滚歌手北原。他是因桃色丑闻被青木敲了竹杠。据说他当日夜9点左右去送过50万日元。”

“什么?那时间不是同西泽正彦冲突了吗?”

“是的,但北原说他去的时候,青木一个人正在看电视,并没有刚刚才来过客人的迹象。总之,北原交了钱马上走了。”

“可那50万元现场不是也没有吗?”

“是的。可能他没交钱而杀了青木,也可能是西泽杀了青木后,将钱连同照片底片一起拿走了。”

“北原来时,受害人也拿出加冰威士忌酒了吗?”

“没有。据北原说他正在戒酒而谢绝了,而青木就自己倒了一杯没加冰的威士忌,一个人喝了起来。他似乎也有这么个习惯:一旦敲竹杠得手并拿到钱,就故意在对方眼前举杯庆祝,是个十足的不要脸的小人。”小川说。

“的确是个有趣的案子啊。两名嫌疑犯在时间上完全相同。谁是凶手呢?因为都受了青木的敲诈,害怕受到警方的怀疑,因而在时间上说谎。”

“无独有偶,两人编造的时间竟完全相同。”久我完全被这一离奇的案件吸引住了。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小川,留在现场的杯子沾有受害人的指纹吗?”

“受害人的指纹清晰可辨,尸体检验的结果也证实其胃肠中残留有酒精成份,所以受害人确实是用那个杯子喝的酒。对此,无论是西泽还是北原都说了真话,但他所喝的威士忌是西泽所说的加冰威士忌呢,还是北原所说的那种纯威士忌呢,这就不好说了。因此,这还不能作为断定谁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

“哪里话,小川,不是已有充分的证据了嘛!”久我干脆地说。

“什么?这么说你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小川警部吃了一惊。

久我一边用手转着还剩有加冰威士忌酒的杯子,一边说:“凶手即便在撒谎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说谎。凶手只是在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上说谎,而对那以外的事情却说真话,这是为了防止露出破绽被人识破。”

“这我明白。”

“凶手也许在现场的时间上也说了谎,但只是在受害人喝的是加冰威士忌或纯威士忌酒上说的是真话,这正是他的失误之处。只要这样推理下去,谁是凶手就不言而明了。”

“可我还是不明白。”

“那么小川,我提醒你一句,现在是11月份,公寓里已供应暖气,这没错吧!”

“这没错,我们去时感觉相对暖和,可这和案子有什么关系?”

“暖和的夜晚喝加冰威士忌,那杯子会怎样呢?你回味过来了吧?来,警部,我们再来一杯怎么样?喝了冰镇的加冰威士忌脑袋会清醒的,案子也就马上会破的啊。”久我京介边笑边往警部的杯子里加冰块,倒满威士忌。

小川警部拿起杯子喝了起来。

“喔,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竟疏忽了这点。”他放下杯子不由自主地喊着,好半天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手,稍后,当他的目光同京介碰到一块儿时,他说:“连这么简单的事我都没注意,真不好意思呀。”

“哪里,哪里,这是因为你平常很少喝加冰威士忌呀!”久我笑呵呵地说道。

回到警局后,小川要求局长立刻逮捕北原,说他就是凶手。并向局长解释道,在温暖的房子里喝加冰威士忌由于温差的缘故,杯子表面会挂满水珠,这样就不会在杯子表面留下清楚的指纹,只有喝纯酒,温差不大才会留下清楚的指纹,北原在喝纯威士忌这一点上讲了实话,证明了他就是凶手。

果然,在审讯了北原以后,得知是他杀了青木。

同类推荐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丢失的梦

    丢失的梦

    本书共收录著名作家周海亮小小说近作79篇,多为被转载及获奖作品。其中既有表现情感的如《娘在烙一张饼》、《丢失的梦》、《江南好》等,又有表现战争的如《馘》、《仇恨》、《战壕》等,还有表现乡土的如《长凳》、《二叔的胡琴》、《老爹打工去了》等,也有表现荒诞的如《上帝的恩赐》、《躺着睡觉的马》、《菜人》等,更有表现生存境况的如《一条鱼的狂奔》、《歌手》、《剃头》等,内容丰富,篇篇精彩。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生物百谜(走进科学)

    生物百谜(走进科学)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生物百谜》为《走近科学阅读百科》系列之一: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世子妃她有点猛

    世子妃她有点猛

    明明是抓小偷,不料抓到将军?!小偷没抓到,自己倒被抓去了军营。为何奖励是将军热辣辣的吻?为何惩罚也是将军热吻一个? 简姑娘表示抗议,世子兼将军表示:我不介意你亲回去……
  • 重生之弃妇傲世

    重生之弃妇傲世

    再次睁开眼睛,她还是那个叱咤商界的传奇女子,只是前世的历历在目……原来是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么她不要再做那一个受人摆布的傻女子……带着儿子改头换面和那一个清浅绝世的男子行走天下,远离原本的世界……天下归心,四海升平她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走失,再次醒来她却发现这两生两世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庄晓蝶,你给我站住!

    谁说品学兼优的软妹子驾驭不了高冷霸道的校草?!谁说幼齿白兔丫头就得为外籍千金让路节节败退?!谁说冷艳校草不会柔情似水死心塌地?!庄晓蝶却让沈彦尘收起了桀骜不驯,甘愿委曲求全只求共进一顿晚餐!!果然,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傲娇了近二十年的沈彦尘,最终还是在软妹子庄晓蝶面前败下阵来!他以为她心生感激言听计从,然而,却事与愿违……当爱情战胜了傲娇,醋意迸发的冷面校草终于失去了控制……
  • 手工美人

    手工美人

    她是他眼中的天使,完美的面庞下是清澈见底的双眸;可是转过身去,她是手工美人,更是复仇的魔鬼。她的心与划过脸庞的手术刀一样冰凉透骨,生活是麻醉剂的阴郁与鬼魅似的穿行。在作者清纯凄美的笔触下,有冰冷的仇恨,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那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的灵魂似乎在告诉我们,或许世界上真的没有真正的对与错,爱和恨也仅仅在一念之间。风靡网络的惊悚悬疑小说,数万网迷翘首期待,谜底将在这里揭开。
  • 老鹰国度

    老鹰国度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少儿科考队将带领你们去考察的是有蹄动物大家族。像斑马、梅花鹿、长颈鹿、大象、犀牛等等等等。想多了解它们这个家族,那就接下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 重生嫡女小妻

    重生嫡女小妻

    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及笄定亲、退婚身死可悲的她前世只用这十六个字便能概括。当家族面临倾覆的危急时刻,她被人暗算重生在了三岁的稚龄。本以为前世受的苦都是上天的安排,却不料自己一生的悲哀原来都是一个野心的恶毒女人刻意的安排。那些前世受的苦,不是天意而是人为。仇恨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却没想到母亲在临走前竟是给她留了一份天大的惊喜!玉戒中有无限空间,前世收来的各种金银珠宝成为她在东方府立足的本钱,让她在复仇的道路上更加如虎添翼。面对自私毒辣的李氏,她可以伏低做小;面对自私自利的父亲,她可以撒娇卖痴;可面对冷面热心只为她的他,她却束手无策。娶我吗?自然不行!但如果你愿意入赘,内外事都由我做主,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 俏公主追爱记

    俏公主追爱记

    有人说:十八岁之前没有谈过两次恋爱就等于白白的浪费了青春。俏皮可爱过着如公主般的生活的段梦决定在大学给自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敢爱敢恨的她,将会擒到什么样的爱情呢?闺蜜孙静雅是艾蒙斯特学院校长孙其冰的女儿暗恋翩翩少年叶俊驰却不敢去爱,闺蜜与艾蒙斯特学院的校长之间有什么恩怨呢?即将出道的大牌明星沙羽白又是怎样的玩弄孙静雅,和孙静雅积怨已久继母的女儿夏菡呢?还有艾蒙斯特学院八大校草不为人知背后的秘密。
  •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