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600000004

第4章 无能为力的唐德宗(1)

导语

唐德宗李适即位初本是一位立志进取的皇帝,但是,他手下的那群大臣堪称全球无二的混账,闹得他生不如死。李适的定力显然不如他的几位祖宗,他面对大臣的扯淡,选择了一条自己以为很正确的路。这条路的终点就是死亡。

为什么要敛财

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十八日,帝国第八位皇帝代宗李豫死掉,他的长子李适灵前继位,这位帝国第九位皇帝就是把帝国的灭亡又创新高的唐德宗。

一切事情还是从李适成为皇帝的八年后,也就是贞元三年(公元787年)说起吧,这一年,朝官报告李适,帝国的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因此,粮价大跌。

作为皇帝的李适很高兴,在一次出外打猎时进入了百姓赵光奇的家。赵光奇不知道他就是皇帝,所以说起话来,嘴巴就没有把门的了。

李适问他,“农民们乐吗?”

草民赵险些要骂娘,强忍着才说了两个字,“不乐。”

李适很奇怪,“今年大丰收,你作为农民,如何不乐?”

草民赵压不住火了,“朝廷说话像放屁,本来说两税之外就不征收其他税了。可又征了许多,甚至超过税额本身。”

李适有点挂不住了,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朝廷。一个草民说自己在放屁,这极大的侮辱,他实在忍不住。他站起来想走。草民赵嘴巴上坚决不让,又絮叨:“今年丰收,官府向我们议价购粮,其实就是强取,根本不付给我们钱。”

李适闷声不响,草民赵依旧发牢骚,“这还不算,原来官府说所购之粮食,送到当地粮库,可现今官府突然抽风,让我们百姓送到百里之外的西京,长途奔波,车毁马死,我的好多邻居都破产了。你说,能乐得起来吗?嗯?”

李适觉得自己若碰到这样的事情,也肯定不乐。当即就把自己身份公布了,并下令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赋役。

这件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李适能探访民情并解决农民的困难,是个好皇帝;李适解决的只是一家的困难,对于整个帝国百姓的利益来讲,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

但这仍旧只是当时帝国的冰山一角,如果我们剖开帝国的身体,就会发现,当时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首先是官用、军需数量过大,只有取之于民;二是贪官污吏中饱私囊,暴民敛财。而其祸首,正是帝国的皇帝李适。表面来看,这位皇帝非常爱钱。他做皇帝的中后期把敛财当成了一门事业,不过,帝制时代,天下都是皇帝的,我们实在无法理解李适为什么这么爱钱。

他经常有意无意地暗示藩镇将帅进贡讨好,并给这种贡物取名为“税外方圆”。这可真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词语,大意是,在正税之外任意摆弄,像揉面团一样,想方就方,想圆就圆。帝国百姓只要有口气的,都要交,如果不交,就问罪。

但是,李适这个在深宫中的土财主根本不知道帝国养的那群奴才官吏在外面是怎么“方圆”的。官员规定的老百姓交税过程很有意思,首先百姓把粮食牛羊交上来,奴才们把这些东西卖掉变成钱,然后交给商人做生意,赚回来的东西大部分截留私分,只拿出少量的交给皇帝李适,李适拿着这些税外之物就高兴得直跳。

由于李适喜欢收取贡物,全国地方官员中就掀起了进贡大高潮,百姓们则随着这高潮大喊大叫。发展到后来,李适让宫廷在长安东西二市,称为“宫市”,这个名称与“抢劫”既相同又不同。比如你路过一片树林,猛地跳出几个大汉跟你“说此山是我开,留下买路财“之类的话,你必须要留下财物。于是,大汉们扛着你的财物走了。但你若遇到“宫市”,可就倒霉了。拦住你的人都是皇帝的人,他们可能从各个隐秘的角落里跳出来,见你的东西不错,不喊“此山是我开”这么多字,只喊一句“宫市”。你完蛋了,不但要接受一些宫中仓库里发霉的布帛,还要把你自己的财物亲自扛到宫里去。白居易对这种现象写了一手《卖炭翁》,里面的老头就是这样的倒霉鬼。

那位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就觉得这个“宫市”太欺负人,在他看来,你用破烂换好货可以,谁让你是皇帝呢,可你换完居然还要我送到门上,这他妈的没天理了。好似上收费卫生间,方便完了不但要给钱还得把方便完的东西带走?就是因为这样,伟大的文学家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做了个县长。

如我们所知,这很显然就是明火执杖的抢劫,但被抢的人毫无办法,因为强盗就是当今皇帝。这可真是太刺激了,一个人找来许多人去抢自己的银行,并且永无休止。李适并不愚蠢,并且还受到足足15年的太子教育,难道他的良心都让狗吃了?

一切事情都该有因有果,想要知道李适的良心是否跟狗有关,还应该从赵草民与他那次谈话的八年前,也就是他刚掌控唐帝国开始谈起。

李适刚即位时正当37岁,所有大臣都能看得出,这个面对老子死掉却没有一丝悲伤的盛年皇帝肯定想为这个帝国做点什么。大臣们猜中了!李适登基不久,就坚定地想把他老子在位17年中一直走下坡路的颓势扭转过来。他在几个月内连发十几道诏旨,要求中央政务中实行节约,并且对朝中大臣子的奢侈浪费严厉打击。同时,他以身作则,吃穿用度一切从俭。

此时帝国的颓势并非是有雄心就能扭转过来的,李适迫切想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也是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藩镇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李适的态度很明朗,坚决要废掉那些节度使。可节度使们不可能让他那么容易就废掉,那么,只好用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战争需要军费,显然,李适闭着眼都能想到,帝国没有钱。

为了有钱,他重用了唐朝历史上较有名气的理财家杨炎,杨炎在帝国实行了那流传千古的“两税法”。

“两税法”之所以在历史上有名,并非是它取代了唐朝以前的租庸调制的人头税以及唐朝前半叶所累积起来的各有专门名目的附加税。而是它废除了用丁作为计税的基础,代之以一种更有效和更公平的以财产和耕地计征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李适做皇帝的第二年,这项制度所收的税就多于前一年的一切财政来源。

此时,帝国应该可以偷偷笑一下了,但为时过早。“两税法”并没有改变李适时期的唐帝国状况,原因就是,李适后来参与了掠夺,无耻而又无畏的掠夺,使得在执行两税法的同时,百姓无缘无故的又多了许多税。

李适为什么会变成这副德行?

其实,这只是李适德行的其中之一,他更让人惊讶的德行还在后头。贞元八年(792年),新任宰相陆贽对当时官员的贪污现象欲实施清理,但最大的贪污犯是皇帝,陆贽毫无办法,治人不成,陆贽只好自治。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大小官吏送给自己的礼物,一概不收。李适知道后,摇头叹息。因为这不符合大流。果然,一年后,就有人对陆贽说三道四,好听一点说他是沽名钓誉,难听一点的说他是在装蛋。李适为了让整个朝廷充盈着贪污的和谐气息,就给陆贽下了一道密诏,说,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大方便,重礼可以不收,但像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最好还是收了。

皇帝让官员贪污,这可真有点意思。陆贽那晚哭得死去活来,他深知,帝国的命运很可能要毁在这个李适手上了。为此,他连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以“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基点劝告李适,官员之所以贪污,是因为您聚敛财富的结果。李适不为所动,鬼知道这个皇帝当时在想什么。他不但不为所动,还对这个不合事宜的宰相鄙视起来。不到两年,陆贽就离开了宰相之位。

不得不说,李适真古怪。至于他为什么会古怪到这种程度,我们还是从公元783年六月他所下的一道圣旨中来猜测一下吧。圣旨的内容很简单,皇帝命令在长安城居住的人要交一种税。他把这种税起名为“间架税”,是按房屋的等级和间数计征:上等房子,每年每间两千文;中等房子,每年每间一千文;下等房子,每年每间五百文。

由此可知道,房子越多,交的税就越高。古代四世同堂的人家可不少,于是,三进院,千间房的人家一次就要缴税上百万。

天下恐怕只有白痴才喜欢被别人搜刮,所以,很多人就谎报房间数,十间房的称只有三间,目的只有一个:逃税。

李适在这种事情上简直就是鸡贼,他让四邻举报,查出谁家少报一间,打屁股六十下,具保的人可以得到钱五十贯。这五十贯肯定是被举报人家来出。

连揍带罚款,李适把长安城许多住户给搞垮了。他为什么要把百姓当成仇人,而不让他们好好活着呢?

原因只有一个:节度使!

有藩镇的节度使在搞事,李适没有钱给士兵发工资,他只能这样做。而之后的敛财,也跟节度使有关。总之,李适的敛财跟藩镇节度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藩镇问题也正是他迫切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当他没有准备充足时,不知道是他先找上的藩镇,还是藩镇先找上的他,皇帝与节度使正面交锋了。

泾原兵马的愤怒

德宗其实并不是本性贪婪,一定要把大家的银子都抓到手上才心甘。他想做的是大事,他要“削藩”,可惜的是,有了钱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他太乐观了,以至于一不小心激起了泾原兵马的愤怒。

在实行两税法不久,朝廷财政略有好转,手头有了一点钱,德宗就不安分了:他开始谋划着“削藩”。

事情刚开始,还收到了一点效果。德宗初登大宝,在蜀地当了多年土皇帝的西川节度使崔宁入朝祝贺。此人老奸巨滑,人在京城,感到受制于人,就想早点溜回老窝,于是密令在蜀地的部将联合南诏、吐蕃人发兵作乱。果然,无奈之下,德宗只好派崔宁返回西川御敌。杨炎为了削弱崔宁的势力,急急进谏德宗,把崔宁留在在长安;然后派范阳节度使朱泚率兵会合李晟指挥的禁军平叛。这样,蜀地平定之后,进攻军队留驻蜀中,蜀地就重归朝廷统辖了。

朝廷依计而行,西川节度使这块骨头就被啃下来了。

初次尝到甜头的德宗高兴得不得了,还真以为藩镇都是外强中干的软蛋。不久,泾州诸将共推刘文喜为首,抗拒朝廷任命的李怀光去统领军队。刘文喜是个爱出头的傻瓜,就不接受朝廷的诏书,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吐蕃去做人质,想借兵与朝廷对抗。也活该刘文喜倒霉,那时吐蕃刚跟唐朝关系恢复得不错,也就不发兵援助。在李怀光和朱泚率大军逼近泾州城的时候,刘文喜就被诸位将领们出卖了。先前的战友一拥而上,把刘文喜砍死,将首级送到朝廷表示忠心。首恶已除,从犯不究,各位将领继续安享富贵。中央终于收回了泾原劲旅的兵权,任命这时候还是忠臣的朱泚出任泾原节度使。后来,这位朱老哥因为弟弟朱滔叛乱,被撤职。这是后话。

经过这两次行动,德宗自作聪明地认为“以藩指藩”的计策无懈可击。他也不仔细盘算一下,一旦朝廷驱使的藩镇军队不听使唤了,反过来攻打中央,他该怎么办?况且,中央财政刚刚好转,一旦叛军引发战争,陷入相持阶段,朝廷如何有充裕的粮草供应?

这一切就在日后的“奉天之难”得到应验。

德宗巴不得一口就把这些碍眼的藩镇吃掉,他手下派出的黜陟使(巡查钦差)也是如此昏头昏脑。河北黜陟使洪经纶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他见魏博节度使田悦手下有七万兵士,想起皇帝的交待,就大咧咧的要求田悦裁掉四万士兵。田悦一听就火大,一见到老洪那幅摇头晃脑、指手画脚的嚣张模样,就想一刀砍翻了他。不过,田悦和他的叔叔田承嗣一样阴险狡猾,当面不动声色,假装答应了朝廷的要求。

骗过了洪大人这个呆子,田悦把那些被收缴了兵器铠甲的将士们聚集在一起,趁机煽风点火:“诸位弟兄们,你们一直在军队中为国家卖命,以此来养活父母妻儿,现在国家不要你们了,要你们回家务农,你们可怎么挣钱过活啊?”这番话一下子就说到了大兵们的心坎里——这些兵大爷都是战场上抡刀砍人的好手,没几个是牵牛种田的材料。本来怨气冲天的大兵们听了这话,一些心酸的伙计就大哭起来。田悦这时显出大度,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将士们装备兵器铠甲,让他们重新归队。这样一来,众多将士对朝廷充满怨气,转而忠心拥戴田悦。

朝廷政策在地方上这样被大打折扣甚至阳奉阴违,是不在德宗考虑范围之内的。他还陶醉在自己削藩的小小功绩之上,在梦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德宗不知道,自己苦心安排的利用藩镇互相牵制的格局,根本是纸糊的架子。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塌,不可收拾。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因为妄想成仙,大喝道士炼制的“仙液”(这也是中晚唐皇室和高官们的一项乐此不疲的“业余爱好”),中毒而死。其子李惟岳继承父业已是事实,只差朝廷承认的形式而已,就上书请求承袭节度使。他满以为,像不久前的代宗批准田悦继承叔父田承嗣的魏博节度使一样,顺理成章。德宗早就想寻机收拾各路藩镇了,李惟岳的上书自然不被批准。

先前,田悦上书求袭魏博节度使,李宝臣上表为之求情;如今,为了报答李老伯当年的恩德,田悦也上书声援李惟岳。心意已决的德宗又一次驳回请求。

这时候,不安分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也起来闹事,三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凑在一块,热血冲昏了脑袋,就准备反抗朝廷。

这三位老哥还没发兵,势力最弱、火气却最暴躁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先反了。在梁崇义辖地东边的是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他觊觎山南东道已久,趁机上书表忠心,要为朝廷讨伐梁崇义。

德宗还以为李希烈是忠义之士,大大的夸奖了他一番。估计这老家伙在家里都暗暗笑破肚皮了。淮西黜陟使李承进谏,李希烈不是什么好鸟,很可能灭梁崇义来扩大自己地盘和军队。这时候失宠的杨炎也提出相同意见。德宗这时已经非常反感杨炎,更加听不进去。后来李承和杨炎的预料成了事实,德宗才懊悔不已,但他绝不承认自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回头再说三镇勾结起兵的事。李正己不久病死,其子李纳上书请袭父职,也不被允许,于是心一横,牙一咬,加入了反叛队伍。

五月份,朝廷从各地调军对叛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在战事开始的第一年,朝廷方面节节胜利,捷报频传。很快,田悦、李纳两路叛军都被打成了缩头乌龟,躲进城中坚守不出。李惟岳的大将康日知吓得腿肚子发软,于是就献赵州城投降了唐军。李惟岳手下老将王武俊是李宝臣时候的宿将,因为功高位重老是受到猜忌,为了不被李惟岳打退朱滔后弄成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也就消极怠工,打起仗来不肯使劲。

最后,四面楚歌声中,王武俊冲进李惟岳府中,将他擒住斩首,向唐军投降。李惟岳的党羽也纷纷投降。只有田悦和李纳还在苦苦支撑。

战事取得了初步胜利。德宗大为得意,认为自己的“以藩指藩”的谋略还真收到“决胜千里之外”的奇效。本来朝廷可以趁机收回平复各地的,得意之余,德宗开始大肆封赏诸位平叛功臣朱滔、李希烈等,连投诚的康日知和王武俊也有份分一杯羹。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勇闯天涯

    勇闯天涯

    因家族恩怨纷争受到陷害锒铛入狱的吴铭,艰难逃出监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吴铭奇遇和艳遇连连,狼行千里,勇闯天涯,终于成就一番惊世骇俗的事业!======至今为止,天子已经完成《铁骨》、《傲气凛然》、《越境鬼医》、《热血燃烧大时代》、《光速领跑者》、《再生传奇》等九部作品,每一本都完本,值得您的收藏和阅读!天子书友一群:103782777,谢谢好友Dark贡献的这一个千人群!喜欢天子作品的书友皆可加入!天子超级铁杆群:203480385,真正喜欢天子作品并订阅消费的书友请加入,入群需要验证粉丝值。天子会下达能够换取积分奖励的神秘小任务,积分够了天子就会赠送小礼品,什么牛肉干之类的最有爱了!
热门推荐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网游之剑侠世界

    网游之剑侠世界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家。但是他却不小心成了隐藏职业——爆破师!从此,他学会了做各种炸弹,还在机缘巧合下学会了驾御仙剑。后来,他历经了艰辛万苦,带领玩家打败了冥界,击退了魔界,粉碎了妖界的阴谋!创立了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帮会。但是,他却身陷让人无法想象的险境,几乎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缠绵悱恻的爱情,危险奇异的人生,凄凉悲惨的命运,他又将怎样的在游戏世界里活下去呢?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剑侠——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冠心病食疗菜谱

    冠心病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共10本。本书精选了60余种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120余道菜例,还包括一些冠心病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惑乱天下:跑江湖魅君心

    惑乱天下:跑江湖魅君心

    她云晓恋可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少女好不好,竟然只是因为长得漂亮又是高材生被人甩了她已经很倒霉了好不好,竟然还要她传到这个古代来没有电脑吗,她忍,要女扮男装,她忍,要练武艰苦岁月,她忍...但是有谁能够告诉她啊,为什么男装了还会惹出那么的情啊,皇子、王爷...这个世界还让不让她活了好吧,既然这样那么她逃好了,逃到江湖打打酱油,但是...天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啊,武林盟主你就好好当你的盟主吧,你追着我不放干什么啊,不就是我的武功高了点吗?她云晓恋怎么就那么不幸呢那么好吧,武林正道我呆不下去了,我跑到魔教就可以了吧,但是你你你什么魔教教主啊,我现在长得又不漂亮的,你干嘛要盯着我啊,呜呜~~(>_<)~~~~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酷皇上请看招

    冷酷皇上请看招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老天爷,有没有搞错?什么叫进贡?进贡的意思就是像东西一样送给人家的,结果,她,吉祥三宝的老大,被人用一条红布裹成了一个粽子扔到了地板上。正要张嘴大骂,门外走进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大帅哥,自古以来,看帅哥并没有错,有错的是,盯了半天,那帅哥冷冷的瞟了她一眼,标准的打量货物的眼神。“黄脸卷发,看了就没胃口,扔着吧!”随想想一瞪眼:“靠,你当姑奶奶我是什么东西?”欧阳澈再次鄙视的眼:“不就是进贡来的东西……”华丽的挥了挥衣衫,徒留想想在冰冷的地板上做了一回冰鱼……【第二部:王妃,请将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