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400000002

第2章 第五大发明(1)

告密很可能起源于古代的上访制度,而这一时期,还不具备后人所认定的告密特点。所以,无论是告密鼻祖崇侯虎,还是告密专业人士卫巫,都不足以承担告密文化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吃了第一个螃蟹,所以告密史上应该留下他们的恶名。

从“肺石”说起

想要了解告密的起源,就必须从一块石头说起。

宋人沈括在游览长安古宫那个著名的景点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物体:形状像寺庙里敲击用的响石,但比响石更大,颜色赤红,长达到八九尺,形状如下垂的肺。如果你阅读过《梦溪笔谈》,你就知道,沈括是个无所不知的人。据他观察此物体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记载于《周礼》卷66《秋官·大司寇》篇的肺石:“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在沈括看来,肺石是“使百姓的冤曲达于上。”推究其意,原是伸冤者敲击肺石,然后站在它的下面三天三夜,最后,官员才肯见申冤者。而之所以做成肺的形状,沈括认为是为了便于垂挂。当然,古人往往喜欢象征,所以,肺主声音,声音用以表达冤情。而颜色赤红,则是“使(上告者)赤心不妄言。”

“肺石”最早运用于西周时期,如果说这就是上访的雏形,却是有待商榷的。据后来许多儒生所发表的言论,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上访现象。

尧舜时代的美好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进入战国后因对现实不满,意淫出来一个尧舜时代也未可知。不过,如果真的是他们凭空想出来的,那后人应该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据晋人孙楚的说法:“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唯曰不足。”意思是说,尧在坐天下时,就在门外支了一面鼓,如果天下百姓谁有事情想要说给他听,就去敲那面鼓;舜比尧要细心,他或许认为许多百姓千里迢迢地赶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很是辛苦,于是“立谤木”,所谓“谤木”,就是安在路边,以供行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人又称它为“诽谤木”,当然,那个时代“诽谤”二字还不是今天的“诽谤”。但的确已经具备了讨论“是与非”这一内涵。舜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诽谤木”上留下想说给他听的话,或者是讨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建鼓,也就是土鼓,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鼓大致相同。但“诽谤木”是什么,却让人很模糊。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还是晋朝人叫崔豹的给我们做了如下解释:“(诽谤木)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有点跟西方的十字架相象。在今天,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由“诽谤木”经过小小的演变而来的。

但是,无论是建鼓还是谤木,恐怕都不能催发告密者。我们知道,在尧舜时代,生产力偏底,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百姓们只在生计问题上就会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告密?况且,仅拿诽谤木而言,尧舜时代,中国即使有文字,恐怕连甲骨文都谈不上,有谁能把自己的事情写在上面?

所以,“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即使不是后人的杜撰,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到了夏朝,就有史料记载,做天子的鼓励百姓来给自己和别人提意见了。《夏书》中谈到,一些官员手持浓缩了的“谤木”,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敲击乐器(上部横向的中空共鸣器为细腰鼓状,与其细腰垂直,中间接一手柄)。这些人行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路、小路上,敲击它以吸引百姓来报告事情和提意见以及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所以如果你生在夏朝,很可能会经常听到一种乐器在路上响起,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不悦耳,但绝不刺耳。如果你有什么冤情或者是对某些人看不惯,你就可以走到街上拦住敲打乐器的人,对他们说出你想说的话。

据说,夏朝的开创者启不但让官员四处去寻找百姓的“心里话”,还在宫外支了一面鼓,鼓励百姓来敲打这面鼓。夏朝的历代王都一以贯之。

夏朝的统治者之所以要这样做,很可能跟夏朝的司法机关有关,由于史料缺乏,只知道中央司法机关有“士”与“理”两个单位,地方的司法机关不得而知,或许根本就没有。即使有,由于司法程序并不如后来朝代的完全,所以百姓们很可能有了事有不喜欢到地方司法机关,而是直接到中央。

这可能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告御状”的起源。在后来的朝代中,“告御状”官方定名为“诣阙上诉制度”,又叫“京控”,该制度在汉代就已经实行。可以说,“诣阙上诉制度”是对常规司法程序的一个补充,由皇帝指定的人来裁决。

“肺石”制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尧舜、三代,即使统治者大为鼓励百姓前来谈心里话,却很少有告密事件发生。这是因为,统治者是正向的鼓励,或者说,是一种设置障碍的鼓励。仅拿“肺石”来讲,告状人必须要在石边站上三天三夜,不允许饮食,也不许有休息的举动。试问,在这样的障碍面前,如果没有天大的冤曲,谁会来受这份罪?要知道,告密者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辈,他们不可能用这么笨的方法,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煎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告密者全是投机取巧之辈,一些奸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其意志力之顽强,恐非我们正常人所能知晓。我相信,在夏、商、西周时代,肯定也有告密者,偏要站在那块石头边三天三夜来达到作机的目的。但是,这种情况依旧很少见,原因就是,三代的大多数帝王不鼓励这种告密。告密虽然起源于上访制,但由于统治者的“心不在焉”而没有形成气候。

谁是告密鼻祖

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应该是商纣时的崇侯虎。崇侯虎是崇国(陕西户县地区)的诸侯王,名叫虎,据说其长得就非常特别。面如锅底,下巴一部落腮红髯,两道黄眉,一双蛤蟆眼,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蓝天厉声大叫。

从寥寥无几的正史记载来看,崇侯虎应该是纣王设在陕西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密探,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高原上的其他诸侯国。商朝实行分封制,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每一个国都设一个头,外环方国领导人称为“伯”,中环诸侯的领导人就称为侯。外环离中央比较远,所以许多“伯”都不是太老实,崇侯虎在陕西密切注意的一个“伯”是封地在歧山的周伯侯(姬)昌。此人就是后来被千古传诵的周文王。

周伯昌是商朝的一个人物,曾与两个诸侯王鬼侯和鄂侯被纣王任命为本朝的“三公”。在一般人的眼中,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就完全可以知足了。至少周伯昌是非常知足的,但鬼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自己身列三公之位,并不能光宗耀祖,还应该继续向上攀登。众所周知,纣王喜欢美色,鬼侯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献给了纣王。纣王当然很高兴,暗示鬼侯将来必有大大地好处。鬼侯这里还没有准备迎接好处,厄运就临头了。

据史料记载,纣王是个淫荡之人,而鬼侯的女儿不喜欢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男女之事上,尤其是看不惯把男女之事当成事业的纣王所为。纣王的自尊受到了打击,立即将这个美人杀掉。这还不解气,他又找来鬼侯,把鬼侯也杀掉,又剁成肉酱。鄂侯站出来为已经死掉的鬼侯申冤,认为纣王做得太过分。纣王又把他杀了,然后把他的尸体做成了肉干。

周伯昌当时也在商朝的都城朝歌,听到这样的事后,没有为两位同道说一句话,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崇侯虎这个时候就闪亮登场了,根据司马迁的记述,崇侯虎跟周伯昌的关系是不错的。首先,大家同朝为官,而且封地又临近,两人时常无事就会来回走动。在一次谈话中,周伯昌就把纣王杀掉鬼、鄂二侯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很可能叹息了几下。崇侯虎当然也没有阻止周伯昌的叹息,很可能周伯昌在叹息的同时,也发了几句不满甚至是咒骂。

崇侯虎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反复考虑很久。我们知道,纣王是不鼓励告密的,所以,崇侯虎想要把告密一击必中,就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他是只简单地跟纣王说,周伯昌那老家伙对你杀掉鬼喉和鄂侯的行为表示不满,纣王很可能会找到周伯昌问,周伯昌看上去木讷,但在关系自己性命的问题上,绝对可以口若悬河。到那时,崇侯虎很可能会偷鸡不成反蚀米。

他必须要有所调查才行。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分子说,周伯昌是个仁义到家的人,在他的封地,他把三泽对外开放,让百姓进去狩猎砍树,又免征各种税收。歧山之地,商人们发大财,农夫也发财。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周伯昌颁布各种法律条文,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如果仅仅做到这点,周伯昌还不能称之为仁义之王,他不但对活人这样好,对死人也不例外。连挖坑的时候挖出无主的尸骨来,他都命官吏用公款安葬它,这就是后世赞叹不已的“泽及枯骨”。

崇侯虎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告密者。有史料记载他的告密原话为:西伯大行仁善,诸侯都十分拥戴他,这样下去将不利于大王您啊!(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不过,这个告密版本很可能是假的。据《左传》记载,歧山封地的政府曾发布过这样一条政令:搜捕逃亡者,捕后严厉制裁。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周伯昌领地的百姓不安分,居然从世外桃源逃跑了。他们为什么要逃跑?很可能是周伯昌心有二志,如果真的心有二志,在那个时代,仅靠仁义就能实现?绝对不可能。

周伯昌肯定会大肆敛财,只有钱财充裕,才能招兵买马,才能把“异志”付之实践。于是,崇侯虎的告密原件很可能就是:周伯昌把自己领地的百姓搞得生不如死,大肆积攒钱财,图谋不轨。

事实上,第一告密版本,并不能让纣王相信。毛主席就说过,纣王这个人能文能武,就是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王。在他的时代,千百个诸侯都听从他的调遣,凭他的智慧,他不能认识不到,靠仁义就真的能成就一番事业。众所周知,一个人想要成大事,就必须够狠。儒家的那些读书人认为,仁义可以得天下纯属扯淡。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者都是通过暴力手段达到目的的。

所以,崇侯虎的告密原本很可能是第二个版本,纣王在听到这个秘密后,立即将周伯昌捉来,扔进了羑里城。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监狱。在原始社会,如果一个人犯了罪,就会被捆绑起来扔在荆棘丛生的地方,或者象牲畜一样地赶到圈牢之中,地点和形状不固定。纣王可谓是监狱的创造者。

据古文献记载,周伯昌在羑城被囚禁了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已经很老的周伯昌并没有闲着,而是发奋治学,专心研究上古伏羲的八卦,进而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编成了《易经》,所以,司马迁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由此可见,监狱是最好的读书与创作的地点。

崇侯虎在告密后,并没有得到纣王的特别关照,他依旧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当他的侯爷。当周伯昌在监狱里演习《易经》的时候,崇侯虎正在专心地盯着陕西高原上的那些诸侯们,在那段时间,他肯定告了许多人的密。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告密鼻祖。

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勇气可嘉,但首创者未必都能得善终。在成为告密鼻祖的七年后,周伯昌的儿子来到朝歌,希望纣王能放了自己的父亲。纣王当然没有那么好说话,有人对他说,周伯昌这个人善于预知未来。在纣王看来,这种人就是巫师。但是纣王不相信。在商朝历史上,纣王这个人很特别,他之所以后来得到“纣”这个恶称,跟他违反商朝的传统有关。商朝以巫术立国,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占卜一下,如果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坏的,那无论这件事有多大油水,都不会去做。但纣王却不这样,他在那个时代就认为这是迷信,不足取。所以,商纣时代,一向吃香的巫师的生存环境都不怎么样。

不知纣王是不是喜欢恶作剧,他把周伯昌的儿子剁成了肉酱,包成包子送给了周伯昌。按他的想法,你周伯昌不是能预知吗,那就看你是否能预知包子的馅是你儿子的肉。如果你真的不吃,那我相信你;如果你吃了,那你就是个骗子。

结果,周伯昌一面吃着自己儿子的肉,一面叫好。纣王哈哈大笑,把周伯昌给放掉了。但在放掉周伯昌之前,纣王又搞了个恶作剧。他对周伯昌说,“我为什么要囚禁你?因为有人告你的密,那小子就是崇侯虎。”

纣王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人知道。很可能是这位能文能武,才干卓越的王也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又或者是,像周伯昌这样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分不出来的人没有什么大碍,告诉他,他也不能做什么。不过据历史记载说,周伯昌是推算出了那包子里的馅就是自己儿子的肉,但他必须要吃,只有吃了亲生儿子,才能有活路。况且,他儿子多如牛毛,吃一个也不算什么。

后来的历史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周伯昌回到歧山后,发奋图强,招兵买马。在经过艰苦的准备后,他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宣布起兵后,先是攻破犬戎、密须、阮、共,然后就把矛头对准了告密鼻祖崇侯虎。

崇侯虎当然也不是吃醋的,他经营崇城多年,该城的防御设施庞大而坚固。但架不住周伯昌军队的猛烈攻击,再加上周伯昌制造了几种云梯、临车、冲车等先进的攻城器械,结果,崇城被攻下,崇侯虎力战,请示过周伯昌,看是否可以投降。但周伯昌坚决不允。所以,只好力战而死。

据说,周伯昌在杀掉崇侯虎后,每天都睡不安稳,一闭上眼就看到告密鼻祖站在自己床前,披头散发,看着自己冷笑。

这说明崇侯虎虽然是个不耻的告密者,但对于国家而言,他还是有功的。也就是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这种告密当然应该受到鼓励。所以,崇侯虎觉得自己死的冤枉,我们也从周伯昌“撞鬼”这件事上看出,周伯昌杀崇侯虎并不是那么正义的。

同类推荐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热门推荐
  • 阿拉德之剑

    阿拉德之剑

    阿拉德历1004年,鬼剑士米狄·阿思雷克斯终于死在了冒险的征途上,然而,在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前,寄宿于左臂的鬼神却爆发出神秘的力量。再睁开双眼,他回到了二十年前,此刻,格兰之森的大火尚未燃起,德洛斯帝国的入侵尚未开始。一切重新开始,他决意弥补所有遗憾,追逐梦想,踏上不一样的极道强者之路。新建书友群:220773465,欢迎加入!【创世中文网DNF征文大赏冠军之作,欢迎鉴赏!】
  •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疯狂BOSS:逼嫁顽皮恋人

    “女人,谁给你的胆子设计我!”他霸道残忍,扬言要杀人灭口。她千方百计的跑路,却根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你到底想怎么样?”“和我结婚,或者去死,自己选!”她鼓起嘴巴:“我能不能选第三样?”“哦,”他拖长语音,意味深长,“原来你喜欢先……死再婚,你放心吧,我一定不负重任……”……她是他黑夜中唯一能安心睡眠的抱枕,更是梦中难忘的初恋,如今自投罗网……他怎能不抱得美人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当一个人走到爱的时节,就觉得自身变成了舒展的绿叶,一种类似仙境的幸福来到你的身上。你可知道为什么?你可知道那种无边的幸福感是从哪儿来的?那都是因为想到自身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魅力女人优势生存全集

    魅力女人优势生存全集

    本书从魅力、品味、心态、情感、交际、智能、健康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告诉你女人的优势所在,正是这些优势构成了魅力女人实现优势生存的独特资本。它能够帮助你打造动人的魅力和个性,收获美满的爱情和婚姻,步入幸福如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