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400000002

第2章 第五大发明(1)

告密很可能起源于古代的上访制度,而这一时期,还不具备后人所认定的告密特点。所以,无论是告密鼻祖崇侯虎,还是告密专业人士卫巫,都不足以承担告密文化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吃了第一个螃蟹,所以告密史上应该留下他们的恶名。

从“肺石”说起

想要了解告密的起源,就必须从一块石头说起。

宋人沈括在游览长安古宫那个著名的景点时,发现了这样一个物体:形状像寺庙里敲击用的响石,但比响石更大,颜色赤红,长达到八九尺,形状如下垂的肺。如果你阅读过《梦溪笔谈》,你就知道,沈括是个无所不知的人。据他观察此物体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记载于《周礼》卷66《秋官·大司寇》篇的肺石:“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在沈括看来,肺石是“使百姓的冤曲达于上。”推究其意,原是伸冤者敲击肺石,然后站在它的下面三天三夜,最后,官员才肯见申冤者。而之所以做成肺的形状,沈括认为是为了便于垂挂。当然,古人往往喜欢象征,所以,肺主声音,声音用以表达冤情。而颜色赤红,则是“使(上告者)赤心不妄言。”

“肺石”最早运用于西周时期,如果说这就是上访的雏形,却是有待商榷的。据后来许多儒生所发表的言论,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上访现象。

尧舜时代的美好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进入战国后因对现实不满,意淫出来一个尧舜时代也未可知。不过,如果真的是他们凭空想出来的,那后人应该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据晋人孙楚的说法:“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唯曰不足。”意思是说,尧在坐天下时,就在门外支了一面鼓,如果天下百姓谁有事情想要说给他听,就去敲那面鼓;舜比尧要细心,他或许认为许多百姓千里迢迢地赶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很是辛苦,于是“立谤木”,所谓“谤木”,就是安在路边,以供行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人又称它为“诽谤木”,当然,那个时代“诽谤”二字还不是今天的“诽谤”。但的确已经具备了讨论“是与非”这一内涵。舜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诽谤木”上留下想说给他听的话,或者是讨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建鼓,也就是土鼓,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鼓大致相同。但“诽谤木”是什么,却让人很模糊。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还是晋朝人叫崔豹的给我们做了如下解释:“(诽谤木)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有点跟西方的十字架相象。在今天,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由“诽谤木”经过小小的演变而来的。

但是,无论是建鼓还是谤木,恐怕都不能催发告密者。我们知道,在尧舜时代,生产力偏底,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百姓们只在生计问题上就会忙得不亦乐乎,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告密?况且,仅拿诽谤木而言,尧舜时代,中国即使有文字,恐怕连甲骨文都谈不上,有谁能把自己的事情写在上面?

所以,“尧悬建鼓,舜立谤木”即使不是后人的杜撰,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到了夏朝,就有史料记载,做天子的鼓励百姓来给自己和别人提意见了。《夏书》中谈到,一些官员手持浓缩了的“谤木”,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敲击乐器(上部横向的中空共鸣器为细腰鼓状,与其细腰垂直,中间接一手柄)。这些人行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路、小路上,敲击它以吸引百姓来报告事情和提意见以及论某人某事的是与非。

所以如果你生在夏朝,很可能会经常听到一种乐器在路上响起,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不悦耳,但绝不刺耳。如果你有什么冤情或者是对某些人看不惯,你就可以走到街上拦住敲打乐器的人,对他们说出你想说的话。

据说,夏朝的开创者启不但让官员四处去寻找百姓的“心里话”,还在宫外支了一面鼓,鼓励百姓来敲打这面鼓。夏朝的历代王都一以贯之。

夏朝的统治者之所以要这样做,很可能跟夏朝的司法机关有关,由于史料缺乏,只知道中央司法机关有“士”与“理”两个单位,地方的司法机关不得而知,或许根本就没有。即使有,由于司法程序并不如后来朝代的完全,所以百姓们很可能有了事有不喜欢到地方司法机关,而是直接到中央。

这可能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告御状”的起源。在后来的朝代中,“告御状”官方定名为“诣阙上诉制度”,又叫“京控”,该制度在汉代就已经实行。可以说,“诣阙上诉制度”是对常规司法程序的一个补充,由皇帝指定的人来裁决。

“肺石”制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尧舜、三代,即使统治者大为鼓励百姓前来谈心里话,却很少有告密事件发生。这是因为,统治者是正向的鼓励,或者说,是一种设置障碍的鼓励。仅拿“肺石”来讲,告状人必须要在石边站上三天三夜,不允许饮食,也不许有休息的举动。试问,在这样的障碍面前,如果没有天大的冤曲,谁会来受这份罪?要知道,告密者都是一些投机取巧之辈,他们不可能用这么笨的方法,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煎熬。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告密者全是投机取巧之辈,一些奸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其意志力之顽强,恐非我们正常人所能知晓。我相信,在夏、商、西周时代,肯定也有告密者,偏要站在那块石头边三天三夜来达到作机的目的。但是,这种情况依旧很少见,原因就是,三代的大多数帝王不鼓励这种告密。告密虽然起源于上访制,但由于统治者的“心不在焉”而没有形成气候。

谁是告密鼻祖

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应该是商纣时的崇侯虎。崇侯虎是崇国(陕西户县地区)的诸侯王,名叫虎,据说其长得就非常特别。面如锅底,下巴一部落腮红髯,两道黄眉,一双蛤蟆眼,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蓝天厉声大叫。

从寥寥无几的正史记载来看,崇侯虎应该是纣王设在陕西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密探,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高原上的其他诸侯国。商朝实行分封制,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每一个国都设一个头,外环方国领导人称为“伯”,中环诸侯的领导人就称为侯。外环离中央比较远,所以许多“伯”都不是太老实,崇侯虎在陕西密切注意的一个“伯”是封地在歧山的周伯侯(姬)昌。此人就是后来被千古传诵的周文王。

周伯昌是商朝的一个人物,曾与两个诸侯王鬼侯和鄂侯被纣王任命为本朝的“三公”。在一般人的眼中,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就完全可以知足了。至少周伯昌是非常知足的,但鬼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自己身列三公之位,并不能光宗耀祖,还应该继续向上攀登。众所周知,纣王喜欢美色,鬼侯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献给了纣王。纣王当然很高兴,暗示鬼侯将来必有大大地好处。鬼侯这里还没有准备迎接好处,厄运就临头了。

据史料记载,纣王是个淫荡之人,而鬼侯的女儿不喜欢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男女之事上,尤其是看不惯把男女之事当成事业的纣王所为。纣王的自尊受到了打击,立即将这个美人杀掉。这还不解气,他又找来鬼侯,把鬼侯也杀掉,又剁成肉酱。鄂侯站出来为已经死掉的鬼侯申冤,认为纣王做得太过分。纣王又把他杀了,然后把他的尸体做成了肉干。

周伯昌当时也在商朝的都城朝歌,听到这样的事后,没有为两位同道说一句话,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崇侯虎这个时候就闪亮登场了,根据司马迁的记述,崇侯虎跟周伯昌的关系是不错的。首先,大家同朝为官,而且封地又临近,两人时常无事就会来回走动。在一次谈话中,周伯昌就把纣王杀掉鬼、鄂二侯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很可能叹息了几下。崇侯虎当然也没有阻止周伯昌的叹息,很可能周伯昌在叹息的同时,也发了几句不满甚至是咒骂。

崇侯虎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反复考虑很久。我们知道,纣王是不鼓励告密的,所以,崇侯虎想要把告密一击必中,就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他是只简单地跟纣王说,周伯昌那老家伙对你杀掉鬼喉和鄂侯的行为表示不满,纣王很可能会找到周伯昌问,周伯昌看上去木讷,但在关系自己性命的问题上,绝对可以口若悬河。到那时,崇侯虎很可能会偷鸡不成反蚀米。

他必须要有所调查才行。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分子说,周伯昌是个仁义到家的人,在他的封地,他把三泽对外开放,让百姓进去狩猎砍树,又免征各种税收。歧山之地,商人们发大财,农夫也发财。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周伯昌颁布各种法律条文,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如果仅仅做到这点,周伯昌还不能称之为仁义之王,他不但对活人这样好,对死人也不例外。连挖坑的时候挖出无主的尸骨来,他都命官吏用公款安葬它,这就是后世赞叹不已的“泽及枯骨”。

崇侯虎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告密者。有史料记载他的告密原话为:西伯大行仁善,诸侯都十分拥戴他,这样下去将不利于大王您啊!(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不过,这个告密版本很可能是假的。据《左传》记载,歧山封地的政府曾发布过这样一条政令:搜捕逃亡者,捕后严厉制裁。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周伯昌领地的百姓不安分,居然从世外桃源逃跑了。他们为什么要逃跑?很可能是周伯昌心有二志,如果真的心有二志,在那个时代,仅靠仁义就能实现?绝对不可能。

周伯昌肯定会大肆敛财,只有钱财充裕,才能招兵买马,才能把“异志”付之实践。于是,崇侯虎的告密原件很可能就是:周伯昌把自己领地的百姓搞得生不如死,大肆积攒钱财,图谋不轨。

事实上,第一告密版本,并不能让纣王相信。毛主席就说过,纣王这个人能文能武,就是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王。在他的时代,千百个诸侯都听从他的调遣,凭他的智慧,他不能认识不到,靠仁义就真的能成就一番事业。众所周知,一个人想要成大事,就必须够狠。儒家的那些读书人认为,仁义可以得天下纯属扯淡。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者都是通过暴力手段达到目的的。

所以,崇侯虎的告密原本很可能是第二个版本,纣王在听到这个秘密后,立即将周伯昌捉来,扔进了羑里城。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监狱。在原始社会,如果一个人犯了罪,就会被捆绑起来扔在荆棘丛生的地方,或者象牲畜一样地赶到圈牢之中,地点和形状不固定。纣王可谓是监狱的创造者。

据古文献记载,周伯昌在羑城被囚禁了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已经很老的周伯昌并没有闲着,而是发奋治学,专心研究上古伏羲的八卦,进而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编成了《易经》,所以,司马迁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说。由此可见,监狱是最好的读书与创作的地点。

崇侯虎在告密后,并没有得到纣王的特别关照,他依旧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当他的侯爷。当周伯昌在监狱里演习《易经》的时候,崇侯虎正在专心地盯着陕西高原上的那些诸侯们,在那段时间,他肯定告了许多人的密。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自有信史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告密鼻祖。

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勇气可嘉,但首创者未必都能得善终。在成为告密鼻祖的七年后,周伯昌的儿子来到朝歌,希望纣王能放了自己的父亲。纣王当然没有那么好说话,有人对他说,周伯昌这个人善于预知未来。在纣王看来,这种人就是巫师。但是纣王不相信。在商朝历史上,纣王这个人很特别,他之所以后来得到“纣”这个恶称,跟他违反商朝的传统有关。商朝以巫术立国,上至王侯,下至百姓,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占卜一下,如果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坏的,那无论这件事有多大油水,都不会去做。但纣王却不这样,他在那个时代就认为这是迷信,不足取。所以,商纣时代,一向吃香的巫师的生存环境都不怎么样。

不知纣王是不是喜欢恶作剧,他把周伯昌的儿子剁成了肉酱,包成包子送给了周伯昌。按他的想法,你周伯昌不是能预知吗,那就看你是否能预知包子的馅是你儿子的肉。如果你真的不吃,那我相信你;如果你吃了,那你就是个骗子。

结果,周伯昌一面吃着自己儿子的肉,一面叫好。纣王哈哈大笑,把周伯昌给放掉了。但在放掉周伯昌之前,纣王又搞了个恶作剧。他对周伯昌说,“我为什么要囚禁你?因为有人告你的密,那小子就是崇侯虎。”

纣王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人知道。很可能是这位能文能武,才干卓越的王也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又或者是,像周伯昌这样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分不出来的人没有什么大碍,告诉他,他也不能做什么。不过据历史记载说,周伯昌是推算出了那包子里的馅就是自己儿子的肉,但他必须要吃,只有吃了亲生儿子,才能有活路。况且,他儿子多如牛毛,吃一个也不算什么。

后来的历史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周伯昌回到歧山后,发奋图强,招兵买马。在经过艰苦的准备后,他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宣布起兵后,先是攻破犬戎、密须、阮、共,然后就把矛头对准了告密鼻祖崇侯虎。

崇侯虎当然也不是吃醋的,他经营崇城多年,该城的防御设施庞大而坚固。但架不住周伯昌军队的猛烈攻击,再加上周伯昌制造了几种云梯、临车、冲车等先进的攻城器械,结果,崇城被攻下,崇侯虎力战,请示过周伯昌,看是否可以投降。但周伯昌坚决不允。所以,只好力战而死。

据说,周伯昌在杀掉崇侯虎后,每天都睡不安稳,一闭上眼就看到告密鼻祖站在自己床前,披头散发,看着自己冷笑。

这说明崇侯虎虽然是个不耻的告密者,但对于国家而言,他还是有功的。也就是说,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这种告密当然应该受到鼓励。所以,崇侯虎觉得自己死的冤枉,我们也从周伯昌“撞鬼”这件事上看出,周伯昌杀崇侯虎并不是那么正义的。

同类推荐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19世纪中叶,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发人深省。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热门推荐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生理卫生与健康

    生理卫生与健康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只有健康才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白走一趟。本书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详细解说了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衣着饮食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也叙说了不食习惯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导青少年怎样关爱自己的生理健康,让我们远离疾病的折磨。
  • 巫在异界洪荒

    巫在异界洪荒

    穿越陌生洪荒,杨乐一步步修炼,当他达到一个个巅峰之后才愕然发现这只是一个开始,大道修行无穷止。传说中,祖神界是大道之下永恒不灭的世界,被无数神魔歌颂,向往,每一件自祖神界流落下来的俱是绝世仙株,稀世神料,引得神魔疯狂,杨乐在无意中得到一株绝世仙株九妙仙竹,得到一部变态的无上天赐帝功,《九劫祖帝体》再次开始踏上至高神路的杨乐进入祖神界发现了惊天大秘,卷起巨大的波澜新书《极道天人》已上传!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策

    嫡女策

    董家嫡出大小姐,董风荷,董家这一辈唯一的嫡系,却不受祖母喜欢,不遭父亲待见。母亲董夫人重病缠身,卧床十载,犹如冷宫。庶妹骂她是野种,姨娘撺掇着祖母将她许给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庄郡王府杭家的四少爷。这一切,她从来都云淡风轻,只想与母亲平淡度日。不过,她也不是那等任人欺凌的主,你们既然越过了她的底线,就别怪她雷霆手段,翻脸不认人。若当她是好欺负的,就错了。一日入王府,从此后风云变幻,她已不能只为自己活。克妻克子、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宠妾成群,这些标签,都属于她的夫君。新婚夜,妾室有孕,夫君弃她而去;第二日,有心人寻事,夫君醉酒而归;回门日,夫君居然替她在娘家撑足了脸面。这个男人,她看不透。上,她要斗王妃,斗王爷,斗各房叔叔婶婶;中,她要斗夫君,斗妯娌,斗围绕她夫君的莺莺燕燕;下,她要斗姨娘,斗丫鬟,斗各路的管事。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支风中清荷如何在诡谲多变、阴谋环绕的大家族里站稳脚跟,赢得夫君的倾心爱恋,成为王府当之无愧的新主母。本文种田、宅斗、女强、正剧,结构复杂,人物繁多。希望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推荐好友文文:六王妃悬崖一壶茶失贞弃后伊唯熙皇家医学院弯月儿极品特工的情史筱可爱绝妻云笑蕊桃花泛滥万里月三个总裁一个蜜灵琲代理王妃忧郁思绪嫡女无双风之孤鸿神秘逃妻点点紫雨“监”妃十六嫁幽月冷一品“男”色潇湘蓝儿代嫁——皇后南湖微风壹品皇妃冷烟花罪女嫡妃糖糖宝贝美人有毒指间笑上—邪狂想曲妾乃浮云莫言染重生之霸宠日晴稚妻浅水的鱼嫡女无忧一粟红尘嫡孤银色月光娘子,到我怀中来陌上柳絮庶难从嫁月光下的女子红楼之玉溶潇湘雨若菲彤西兰的读者群:曲苑风荷,175217192,请喜欢风荷与西兰的亲们入群。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老师乖乖从了朕

    老师乖乖从了朕

    冰墨枫,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人共同打下一片天地,她也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晴天霹雳,哥哥让人算计自己爱的男子,而她爱的人,却背叛了她!悲愤交加之下,她杀了自己的男友,在自己哥哥的面前跳崖,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哥哥明白他做了多么蠢的一件事,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她变成了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陪在身边的还是一条沧桑的狼!好不容易救了一个帅得没有天理的帅哥,却成了她的爹爹,好吧爹爹就爹爹,有饭吃就行!可是可是为什么来了一个又凶又恶的女人,说她娘抢了她的男人,她连她娘是谁都不知道!结果人家根本就不理会,乱刀上来,哼,我冰墨枫可不是三岁小孩,任由你欺负,虽然现在这样子也不大!身受重伤,她决定去学艺,可是那个混蛋是谁,凭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见她身上刻花,说以后长大了娶她为妻!她没有答应好不好!终于得知那个在她身上乱画的小子,跟她进了同一所学院,传说中的凰羽学院,她过人的天资,被怪异的院长选为继承人,成为某个班的代课老师,要不要这么残忍,她不过是个孩子而已!什么,那小子在那班!行,我上!然后,凰羽学院里,上演着一场场师生斗争。晃眼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稚气的孩子,已经变得有些认不出来,这时,她的国家却传来,她的王爷爹爹被围困的消息,而那小子的家里也出事了,两人携手并肩闯关出去,从此失去消息!这一分离,会走向怎样的局面,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辛酸?皇甫御风:冰儿,有爹爹在,没有人可以欺负你!谁欺负你,我跟谁翻脸。皇甫御琪:来来来,这个给你,有人欺负你,你就拿着去军机营搬救兵,一人一口口水,淹死他们!沐清歌:她是我唯一的爱徒,谁动了,就要付出代价!轩辕璟宸:(小时候)梅花为盟,长大后,娶你为妻!(长大后)老师,你走到哪里,朕就将这天下扩展到哪里,你最终只能呆在朕的怀抱里!赫连攸予:你个小狐狸,你怎么可以算计本阁!本文美男多多,炮灰多多,首先声明,若有人炮灰了,亲们就自制小妖人偶,每天吐口水,扎银针!简介先奉上,闪人!人物领养现在开始(要领养的大大给妖留言哟):领养者和被领养者情惠(冰墨枫)墨曦颜和落筱诗(轩辕璟宸)潇湘拂尘和leyuan77(沐清歌)伤弦月和月落孤星(赫连攸予)ihau和胡澄溪(皇甫御风)一溪风月醉(幽冥月)刘姐(飞羽)流着泪的水(楼夜雪)ojlyxm(沧野澈)傲雪(小雨)文修浩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