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300000003

第3章 秦始皇陵:用整个帝国来陪葬(2)

秦始皇陵墓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手中有权,天下万事可成。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7月,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在沙丘平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乡县的。同年九月葬入骊山之陵。秦始皇死时,陵墓尚未完工,但地宫已基本布置停当。秦二世胡亥将秦始皇遗体安放到富丽堂皇,而又神秘莫测的地宫之后,便继续命令四十万民夫封土垒丘,前后达两年之久,从而出现了如此庞大的一冢巨土。据说,秦始皇陵墓原本设计时,顶部是平的。但当工程正在进行时,关东的起义军打进了函古关,二世仓促之中,只得草草平顶完事,以便把修陵的人的当作帝国的士兵,到函古关去应付农民起义军。

于是,二世俨然违反了副民的遗愿。

整个秦始皇陵的外部造型,是由秦始皇生前亲自规划设计的。秦始皇设计的这个造型呈四棱锥体,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东、南、西、北四面,指代四方天下;二是借四方以喻春、夏、秋、冬四季。

秦始皇很不想死,所以,他梦想能长生不老,可一旦不能实现时,他也要做地下君王。他天真地设想,自己死后,也会精神永在。他很怕后世不能永保江山,万世为帝,所以才把陵冢设计成四面体,以图将四方天地,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形成普天之下,仍以死者为中心的荒唐格局。想到了四方,接着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得始,永无穷尽,以千年万年,永远主宰着这个他以为能够主宰的世界。

这是一个没有做过皇帝,并且不知道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天真的幻想,但这并不是最滑稽的,最滑稽的是他对陵墓高度的设计。

据说,秦始皇本打算把他的陵丘的高度要达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尺,上下共设九层波浪,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

在古代,人们对苍天有过无数的猜测和幻想,后来,“九层天说”的观点占据了上风。这种说法认为,上天共有九重,这就是上上天、上中天、上下天;中上天、中中天、中下天;下上天、下中天、下下天。各层天的规格不一,所住众神地位也有差别。其中上上天最高,其居九天最顶,乃天帝玉皇之住所。天帝统御着九天诸神,而九天诸神又分别按职责管理着人间世界。

生前的秦始皇就狂傲,其飞扬跋扈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自比玉皇大帝。他把自己的陵冢设计成九千九百九十九尺高,意即自己死后会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甚至还有凌驾于玉皇大帝之上,成为上九天,中九地,下九阴曹,九中又分九层的天地阴间一切的主宰。

而“九层波浪”的设想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想法是取九为最大的阳数,喻含“久久长远”之意,以保佑他赢家江山子孙万代为帝。

但是,据说秦二世草草完工之后,本想平定战乱继续培土,无奈天下太平后,天下已经不是赢家的天下了。据说,当他下令停工时,恰好修了三层波浪,这无意间给他留下了灾难的先兆。秦王朝从秦始皇开始只能延续三世,事实证明,果然应验了:秦朝自秦始皇传二世,再传三世子婴,恰好是三代帝王。

这虽然只是偶然,但后人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往往将这种偶然因素当成了诸多必然因素的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古人对风水的重视。

始皇陵的忠实守护者

在长期的中国帝制时代里,当朝的统治者对前朝或隔代的帝王的态度和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出自偏狭的意识一概否定,恨不能“掘地三尺”,令人遗忘;第二种是出自笼络人心的需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后者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前朝帝王陵墓妥加保护,安排守陵并举行祭祀礼仪。但这又取决于对先王先帝的评价而定。一般而言,若不是新统治这大脑思考错位,都会对前朝帝王采取第二种态度。他们认为,死者对自己已经不构成威胁了,倒不如故作姿态以抬高自己,教化后人。

秦始皇陵在西汉的保护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刘邦临死前,下诏给秦始皇守冢,除收揽民心用意外,其有点滑稽的讽刺意味。刘邦这此列入守冢的前六位前代帝王和贤者,秦始皇竟居于首位。说明建立统一的汉家政权的刘邦还是承认拥有四海、澄明宇内的秦始皇之功绩的。西汉守护秦始皇陵,大概维持到王莽时期。王莽后,赤眉造反大军入关,汉家帝陵多遭到掘毁。东汉都城迁出关中,后又遭董卓之乱,割据混战,导致三国鼎立。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五月下诏:“昔高祖创业,光武中兴,谋除残暴,功昭四海。而坟陵崩颓,童儿牧竖践踏其上。”随之规定在两帝陵“四面各百步,不得使民耕牧樵采”。至于这位荒淫奢侈的魏明帝的诏书是否执行,无关紧要,但他把前后汉两位开国之君,当作“谋除残暴”的英雄,却是代表当时人的看法。基于此,秦始皇当然地成为该诛的“民贼”,其陵墓任意践踏、耕牧就可想而知了。

西晋的短暂统一,却伴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关中几乎近于无人管理。十六国时期,长安虽然曾一度作为前赵、前秦和后秦的都城,其中的后秦曾招致汉族名儒,出现过暂时的安定。但对皇陵的保护并没有什么建树。只有在北魏太武帝于439年统一北方后,才出现了近百年时间的相对稳定局面。

魏高祖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95年)九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随之下诏“三公及位从三公者,去墓三十步”不得种植树木。第二年,除遣使以“太牢”“祭汉光武、明、章三帝陵”外,又下诏“汉、魏、晋诸帝陵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踏”。由此可知,北魏迁洛阳后的护陵措施初期还是从对百姓的抚恤开始的。孝明帝于熙平元年(516年)八月曾下令保护古帝诸陵,诏曰:“古帝诸陵多见残缺,可明赦所在诸有帝王陵墓,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所谓“诸有帝王坟陵”,应该是包括有秦始皇陵在内的。因为关中不但处于北魏的版图中,而且拓跋氏已经汉化。在此之前至西汉丧乱,前后长达五百年之久,那些“先贤列圣”的陵墓不知有多少遭到毁坏!

到了隋朝,隋炀帝尽管一生很荒唐,但他即位初在保护帝陵方面还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大业二年(606年)十二月诏书曰:“前代帝王因时创业,君民建国礼尊南面,而历运推移,年世未久,丘垄残毁。自古以来,帝王陵墓可给随近十户,免其杂役,以供守视”。居住在帝王陵墓附近的十户农民,被免除了隋政府的杂役,既不脱产,又能兼护陵墓,可说是两获其利的好办法。

唐朝的护陵和致祭,前后有些变化。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下令:“自古明王、圣帝、贤臣、烈士坟墓无得刍牧。春秋致祭。”可到了唐高宗时,则放弃了对始皇陵的保护和祭祀,所持理由是“贞观之礼无祭先代帝王之文”。显庆二年(657年)六月,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奏本,提出根据行状,确定祭祀的五条标准,即:法施于人、以死勒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据此,“始皇无道,所以弃之”。到了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在兴庆宫“受册徽号。大赦天下”,他一高兴,对三皇以前的帝王在京城立祠庙的同时,包括“忠臣义士、孝妇烈女、德行弥高者”在内,广泛地进行了一次调整,并使“历代帝王肇迹之处”的郡除置庙外,还增加了配享。这次明确了“秦始皇都咸阳,以丞相李斯、将军王翦配”,终算是给了他以“合法”的地位。

李唐王朝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统治根基。但农民军的叛徒朱温降唐后,又于公元907年篡唐,建立起后梁王朝。自此出现的五代十国,就再一次开始了割据混战的时期。陕西的关中地区同广阔的中国北方一样,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五个小王朝,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前此的帝王陵墓,无人管理,成了荒冢。以政治投机为能事的军阀温韬,在后梁时任节度使兼领静胜军,于藩镇七年内竟盗挖了所有的唐陵,“取其所藏金玉”,成为有名的罪在不赦的“盗墓贼”。秦汉陵墓之所以辛免兵匪的浩劫,并不是这些人发什么善念,而是他们知道这些陵墓早已破坏过,比不上挖唐陵盗宝来得“保险”。尽管如此,秦始皇陵仍然还是处于“樵采不禁、风雨不避”的坠毁状态。

北宋时,各个皇帝很重视对“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垄”的保护,可说是历代王朝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宋太祖赵匡胤刚一登基,于建隆元年(960年)就下诏郡县,要其置户守陵,对“坠毁者修葺之。”随后,对包括秦始皇在内的历代帝王陵墓明确各设置守陵两户,而且要“三年一祭以太牢”。过了十年,宋太祖又下诏对两京、凤翔、雄、耀等州内的二十七个帝王,准备了法服、常服各一袭,重新安葬,并要“所在长吏置祭”,理由是这些陵墓“常被盗发”。第二年,不但“增前帝王守陵户二”,还“发厢军千人修前代陵寝之在秦者”。北宋修陵见于记载的还有两次,而且相隔的时间都很近,足见其重视的程度。这两次就是: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十一也诏:“葺历代帝王陵庙”;景德元年(1004年)十月诏:“修葺历代圣贤陵墓。”

宋朝之后,元蒙入主中原。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政治排除压制汉族,其在文化上基本也是一片荒漠。由于民族歧视心理,不但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理所当然地没有什么远虑,更谈不上有什么措施和行动。元世祖竟放纵许多混蛋“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真是官盗合一、兵匪不二!

明朝得了天下后,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也曾遣使访查过先代陵寝,还命各行省画图上报。共计报有79位帝王,但经过礼官审定后,只确定了36位。虽然审定的标准是“功德昭著”,但其中并没有秦始皇。尽管洪武九年(1376年)还曾遣国子生周渭等31人分赴各地,视察了历代帝王陵寝的保护情况,令百步之内不得樵牧,设守陵户二人。还对经过兵戈而崩摧的陵墓令地方官督促近陵的百姓按时封培,每三年得遣使致祭一次。但其中还是没有秦始皇的份。

同样,清朝的皇帝们也似乎忘记了历史上还有秦始皇这个人。统治者曾多次享祭历代帝王陵庙,但从祀功德有加的帝王、功臣名单中均把秦始皇排除在外。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浣曾访查秦中的历代帝王陵墓,树立碑石,而惟独这巍巍乎如山的秦始皇陵前没设任何标识!其保存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毕浣在其《关中胜迹图志》一书中辑录了历代关于秦始皇陵的文献材料,可供人们参阅。

皇陵的不怀好意的访客

皇陵被盗掘已是中国历史里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所以称它为文化,是因为挖掘出土的文物能让后人知道那段历史,所以称它为现象,是因为盗皇陵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尤其是秦始皇陵,它成了盗墓者最亲睐的皇陵。

秦朝灭亡后,起义军纷纷入关,曾受到严密保护的始皇陵墓无遮无掩地暴露对秦王朝满怀秦王朝满怀仇恨的人们面前。按照自古以来的说法,祖坟保存得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兴衰,何况这坟里躺着的是大家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暴君呢。

但是,如我们上面所言,秦始皇对这种事情是有所防范的,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样快,这样狂。地宫里除了结构复杂,设置了各种机关暗道外,还遍布弩矢,有胆敢盗掘进入者,即被射死;另外还灌注了大量水银,也有让靠近者中毒身亡之意。

秦朝灭亡后,项羽指挥他的部下将始皇陵地面建筑洗劫一空,然后下令挖掘陵墓。据记载,项羽将地面及地下所得之物统统运走,运东西的士兵多达30万,花了一个多月还没运完,临走项羽又纵了一把火,大火烧了好多天,雄伟的地面建筑化成了一片瓦砾。在两千多年后,考古工作者在寝庙所在进行发掘时,发现几千平方米的地面上都是炭灰和焦土。这是始皇陵遭受的第一次浩劫。

项羽东撤后,始皇陵残破不堪。《汉书》记载一个牧童在陵上牧羊,一只羊不小心掉入了被楚军挖开的洞穴中,牧童点着火把进洞寻找,结果引起大火,烧了3个月之久,地下建筑也被彻底毁坏了。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墓中的东西可能所余无几了。但是,秦始皇陵毕竟规模宏大,埋葬丰富,各种人物都心有不甘,都希望能找到一些残存,因为,两千年来除了盗掘外,也有几次明目张胆的大规模挖掘。五代十国时的统治者石勒、唐末农民领袖黄巢等都曾挖掘过,最后一次大肆窃掠发生于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系陕西军阀所为。

长期的水旱兵戈,天灾人祸,明挖暗盗,始皇陵成了荒丘一堆,无人问津了。

一直到了新中国,秦始皇陵如我们所知道的,被挖出了几排兵马俑。后来又有人主张全部挖掘,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原因是,挖出来后不能妥善保存,终成为废品。

苍天,秦始皇把他的帝国埋在了地下,却没有藏住自己的大秦江山。人间游戏,周而复始,而皇陵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同类推荐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热门推荐
  • 绝色狐妃倾后宫

    绝色狐妃倾后宫

    冷蝶冰冰被一直跟踪她的绝色美男扔到雪地上,虽说不痛,面子上却如何也是挂不住的。头脑一阵昏沉,她“唰”的一下从雪地上跳了起来,满脸通红的窜到那人身前,大声道:“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爹爹听,你叫什么!快报上名来!姑娘绝对不要饶你!”男子却不慌不忙,邪魅的一笑欺身上前……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王妃很无良:代夫娶亲

    所谓的冤家路窄就是走到哪里都会遇上,她才不会忘记当日这位高傲的王爷在新婚之夜给自己的侮辱,看到他都懒得搭理他。可是他却阴魂不散地跟着自己,非得和她交朋友,居然还提出让她娶了他的女人,有没有搞错?让自己的王妃娶亲的王爷,真是史上的极品。行,娶就娶吧,不过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可别后悔!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朱门嫡杀

    朱门嫡杀

    前世,她被所谓亲人爱侣利用殆尽,痛失爱子,更被白眼狼夫君一剑刺死!今生,她自地狱归来,血誓钧天:既然神灵无用,她便化身厉鬼,誓要仇人百倍奉还!自诩高贵的继母想让她痛苦死去?那就看看是谁先死。虚伪做作的嫡妹算计她入陷阱?她会先把对方踹进去。前世的负心夫君还想再次利用她?她就夺走他心心念念的万贯家产,让他去做乞丐!贪心忘义的父亲想榨干她最后的价值?她先毁掉他苦心经营的高位权柄,再让他跪在母亲坟前忏悔!野心勃勃的王爷想征服她?这次不用她出手,某人先一步挡在她身前,笑颜如花,眼神狠辣:“想打我家华容的主意?你还不配。”她在后面扶额:这辈子怎么会招来这么个妖孽?(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
  •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美国人偏重个人主义,采取个别激励方式;日本人重视集体主义,激励团体而不针对个人。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两者兼顾并重:个人依赖集体,集体重视个人,可以说在团体中体现个人。激励的目的,不在改变员工的个性,而在促使员工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爵少的烙痕

    爵少的烙痕

    南夜爵,神一般的存在。他颜好、身材正、还不易被推倒。她问,“南夜爵,你这些高姿态是摆给谁看?”他弯下腰身,想要趁机扳回一局,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摆给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看。”他给她最美的首饰、银行卡、别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南夜爵给不起的。而她什么都可以要,却在他把他的心捧到她面前的时候,摇头拒绝。都说,南夜爵什么都不缺,却独独缺一份对待女人的深情。而众人却不知,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深情,它就叫南夜爵。——————我愿为你低下头颅,放下腰身,卸下高傲,只愿你能踮起脚尖,来爱我一次。在你之前,我从来不懂爱。在你之后,我开始拥有爱。她曾经的离开,天经地义,她今日的归来,他感天谢地。万字番外首次呈现,“记忆树”系列经典卡片独家珍藏。★南爵夜:“一旦爱上,我会霸占她一生,不死不休,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缔造

    缔造

    《地下城与勇士》类型小说。 不能修炼剑术?创建一个剑圣!不能修炼魔法?创建一个法师!光明教会不听话?创建个圣骑士去当教皇!黑暗议会想搞事?亡灵法师开始你的表演!用DNF征服诸天,用DNF缔造万界!我,就是缔造!新书:《低配版系统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