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000000002

第2章 武夫当政(1)

始作俑者:朱温

朱温本是反唐农民军团黄巢的部下,因屡立战功,在黄巢攻陷长安称帝后被封为同州防御使。当时的同州实在是一战略要地,向西,它可以防备朝廷纠集的藩镇军队;黄巢若向东进军,同州是必经之地。可谓举足轻重。

当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屯兵数万,纠合各路藩镇兵,以图兴复大唐。而想要兴复大唐的第一步就是把黄巢赶出长安去,那么,同州就是必经之地了。王重荣本来就是一个靠打仗发迹的藩镇主,当时朱温的兵马远远不及他一半,所以,总是吃败仗。

朱温向黄巢借兵,但信件都被黄巢手下的左军使孟楷扣住了。朱温得知这一事情后真想放弃同州回长安杀了那厮。就在这时,他的一名手下叫谢瞳的跟他说,黄巢是个草莽,之所以撑到现在这个场面,只不过是趁大唐衰落的空隙,捡个便宜。你难道还指望他以后能有所作为?你看现在,唐皇帝在四川一招呼,诸藩镇之兵就集结起来了。这说明唐朝气数还未尽呢。况且,我们在外面征战,那个混蛋孟楷还鼓捣手脚。前有章邯背秦而归楚,大王,您今天就学学历史吧。

朱温突然灵光大开,杀了黄巢安在他营里的监军,投降了王重荣。时逃在成都的唐僖宗听后大喜,遥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又赐名为全忠。后人在这件事上认为他看清了时势而叛变黄巢,是个彻底的叛徒。可他是冤枉的,如果他真想投降,何必要和王重荣打十几次呢?

但有一件事却是不容怀疑的,朱温的投降使得早已经陷入困境的黄巢兵团更是雪上加霜。不出两年,黄巢被追兵所杀。朱温也因为战功卓著,被赶回长安的唐僖宗封为宣武节度使。黄巢死后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结果:由于在镇压黄巢军团的过程使得各藩镇主迅速强大,唐王朝更难以驾御这些本就不容易驾御的武夫了。

朱温无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当唐昭宗登基时,他已经成为河南最强大的藩镇主。在唐昭宗光化三年,宫里太监刘季述等人囚禁了唐昭宗,准备扶植新帝登基。朱温在朝廷宰相崔胤的帮助下派人进宫一举歼灭了刘季述集团,因此被唐昭宗封为梁王。

过了不久,同样是一个太监——神策军头领太监韩全诲联合了一个叫李茂贞的藩镇主将唐昭宗劫持到了陕西凤翔。崔胤急忙给朱温去信,朱温亲自率兵直奔凤翔。

903年正月,李茂贞出城投降。朱温建议唐昭宗把这些总挑事的宦官全部诛杀,唐昭宗以为然。于是,宫里的太监自然免不了一死,出使在外监军的宦官也没有逃脱厄运,昭宗令各地藩镇将其全部诛杀,只留职位低而幼弱者二十几人以备洒扫。

后人评价朱温这一举措时,说他彻底铲除了唐朝存在多年的宦官干预朝政问题,实在是大功一件。但这又冤枉了朱温,他的本意完全是为了树立在唐昭宗心里的地位,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按常理,朱温先后救了唐昭宗两次,唐昭宗本该对其感恩戴德。可事实却是,唐昭宗在凤翔时想杀朱温。

昭宗可能被劫持怕了,在大殿上时总希望有人可以站在那里保护他。当时,朱温是最合适的人选。有一次,昭宗坐在椅子上躬腰为自己的鞋子结解。可能是不舒服,就叫朱温来帮忙。朱温上前跪下而结之。昭宗示意左右卫兵上前杀他,可左右无一人出手。等朱温解好结,已是汗流浃背了。从那以后,唐昭宗再叫他,他称病不去。他的确是害怕,害怕唐昭宗身边有勇士,一刀把自己宰了。

904年,唐昭宗还没有消除在凤翔的恐惧,朱温又让他走。他先把昭宗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洛阳,过不久,又派人把昭宗杀掉,接着又把杀昭宗的人杀掉。最后立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为皇帝,这就是唐昭宣帝。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907年,朱温让昭宣帝举行了绝迹多年的“禅位”大礼。他接受禅位,称帝,改国号为梁,建都开封。这就是历史上的后梁。

907年6月1日,被后世史学家视为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朱温结束了唐朝289年的统治,为后来想要称帝的人开辟了一条“你一定能成功”的光明大道。他是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和陈胜“王侯宁有种乎”的集大成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其实朱温并不是唐末称帝第一人,早在黄巢起义失败,唐僖宗由四川返回长安不久,河南的秦宗权就自称皇帝,并与朱温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后被朱温杀于长安。

如果从唐末历史来看,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兴起就已经埋下了唐灭的种子。后来唐朝的几位皇帝常常被别人赶出京城,四处逃跑避难就是一明证,在各地各时称王的人此起彼伏。当一个国家还可以用武力让人民臣服时其实并没有亡,但当它已经没有武力可以使用时,而又不能以礼仪来教化天下时,它的灭亡就是只争来早与来迟的问题了。

唐朝末期,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孔子云,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一个朝廷如何去用礼仪教化人们和藩镇主?另外,朝廷本身掌握的军队保家有余护国不足,那就只能依靠武夫出身的藩镇主们。藩镇主们高兴还可,一不高兴自己就当皇帝去了。道德廉耻之于武人不过是红烧肉里的香菜——衬托,可有可无。

朱温之所以被后人诟骂,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他既想立牌坊,还想当婊子。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必要搞什么禅让,也没有必要杀已经不成事的唐昭宗。当时天下能和他抗衡的藩镇主已经所剩无几,他杀唐昭宗反而给人留下了话柄。第二:他的戎马一生,总以计谋取胜。这在君子那里是智慧,而到他这里就成了阴谋诡计。第三:他在位的后期,荒淫无道的作风让老百姓以为自己所在之地就是地狱。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他反唐又降唐最后又叛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复小人。

用子贡的话来讲,纣似乎没有那么恶毒,所以,君子一定不要做坏事,一旦发现你做了一件坏事,所有的坏事就都算到你头上了。这就是中国历来评价一个人的基本观点和事实。无疑,朱温也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他杀了唐朝皇帝,只就这一件事足以让天下大恶都归于他的名下。

朱温所以能成为后梁的开创皇帝,时势使然。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他的发迹史:

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在“大齐”政权中任同州防御使。

882年降唐,任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883年,为宣武节度使,进驻汴州,即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兼并邻近势力,扩大统治地区,迫使河北藩镇归附,成为中原最大的军阀。

901年被封为梁王,与李克用父子进行长期战争。

903年,挥师攻凤翔,打败李茂贞,尽除宦官,控制朝政,还都长安。

904年,杀宰相崔胤,逼昭宗迁都自己的势力范围洛阳。

904年8月,杀昭宗,立13岁的李柷为帝。

905年,杀宰相裴枢。

907年6月1日废李柷自立为帝。

从上可以看出,朱温最重要的转折期是在宣武节度使任上时。从后来他登基看,这一时期是他登基的资本。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将老母接到汴州,跟老母有如下的对话。

朱温:我父亲读了半辈子书,连一小芝麻官都没有捞到。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会为我现在的地位感到自豪的。

朱母:朱三,你虽然发迹了,可你的哥哥的孩子们还在受苦呢。

朱温立即派人把早已在战争中死掉的哥哥的孩子们接到了汴州。从朱温的那句得意洋洋的话来看,他当时并不想做天下罪人,宣武节度使一职已经让他很满足了。他真正想要篡位,是在救唐昭宗于凤翔,昭宗想杀他的时候。史书上记载:全忠始定夺位之计。

大唐帝国是否有如史书上所言的那样强盛,我们也没有考察的必要。但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一点是,唐朝末期的农民反叛和藩镇割据让这个王朝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地。这是两股让人咬牙切齿的势力,他们都是武人,没有多少文化。在他们纵横天地时,破坏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经济与政治,还有最重要的国家礼仪与社会纲常。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礼仪与纲常,其实已不成为国家,一个朝代同样如此。朱温虽然也是破坏者,但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不同的是,他敢于把早已消失殆尽的纲常礼仪彻彻底底地踩在脚下。

说他是始作俑者,也只能说他敢杀皇帝,绝不能说他是乱五代的始作俑者。因为在他之前,早已有无数的人将道德仁义破坏完毕了,秦宗权就其中一位。

公元852年,残破的大唐出生了两个名人。一个是后来的吴越建立者钱镠,另一个就是后梁的建立者朱温。钱镠出生时,一条玉龙横空出世,并骤然变为水龙。后来,他果然恩泽了吴越百姓。朱温出生时,家里红光冲天,外人以为朱家着火了。后来,他果然把中原百姓烧得几乎求死不能。

贼子朱友珪

912年7月18日夜晚,患病多年的梁太祖朱温病情突然加重。侍寝的人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寝殿闯进许多人来。为首一人便是朱温的大儿子,当时为郢王的朱友珪。后面还跟着朱友珪的仆人冯廷谔和左龙虎军统军韩勍以及他的牙兵们,所有人都提着刀,抡着剑。

侍寝的人一见此等阵势,哪里还顾得皇帝,群起而跑。朱温惊起,喝问:“反者是谁?”

朱友珪接口:“不是别人!”

父亲大骂:“你这个畜生,我早知你要造反,杀父之罪,天地不容!”

儿子再接口道:“老贼本就该碎尸万断!”

朱温的病忽然就被吓没了,跳起来要逃。朱友珪的仆人冯廷谔大喝一声,抡刀来杀他。朱温绕着柱子跑了三圈,最终因年老体衰,脚步一慢,被冯廷谔追上,去他胸前捅了个窟窿,抽出刀时,把肠子也带了出来。朱友珪命人将父亲的尸体用毡子包起,就埋在了寝宫地下。第二天一早,他便假托朱温圣旨命朱温第三子朱友贞杀掉朱温的二儿子朱友文。然后又假托圣旨,说朱友文谋反未成,说自己是平乱功臣,如今又是皇帝的长子,本应继位。在这一切成功后,他发丧朱温,继皇帝位。913年3月27日,仅做了八个月皇帝的朱友珪被他的三弟朱友贞逼得自杀身亡。朱友贞上台后将其废为庶人。

从这段史实来看,朱友珪杀朱温显然是子弑父,是大逆不道之行为。所以,他在皇帝之位的八个月没有臣子服他。他也破罐子破摔,纵淫乐,不理朝政。最终在弟弟“诛贼子”的大旗下身亡,可谓死得其所。但细读这段关于儿子杀老子的历史,就会发现,惨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淫而不父。”

自皇后张氏死后,朱温便开始纵意声色。特别是其晚年,到了无女不淫的地步。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他竟要儿媳陪其过夜,美其名曰:侍寝。当时,他的每个儿子都在外征战,又兼自己确实有病在身,所以,儿媳们当是替丈夫在其床前尽孝道了。

弑父事件发生前,重病的朱温让最中意的儿媳王氏去东都开封把他丈夫朱友文叫到洛阳来,意欲让其继承皇位。同时又让在洛阳的大儿子郢王朱友珪出任莱州刺史。(此时朱温的大儿子朱友裕已病死)

当朱温将此举说给王氏听的时候,朱友珪的妻子也在旁边。他将此事告诉了丈夫,而同时,命朱友珪去莱州当刺史的圣旨也到了。朱友珪见到圣旨,心头突突而跳。这道圣旨显然是明升暗降,而晚年的朱温猜忌心特别重,每每怀疑一个人的时候便先将其升职,然后杀之。另外,朱友珪认为既然大哥已死,而且朱友文又不是朱温亲生,按照传统应该立长为太子。父亲现在不遵守传统,其实他父亲何尝遵守过什么传统。他非但没有继承皇位还被流放到外面去,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这也成了朱友珪弑父的原因之一。

况且,老父亲太缺德。其他兄弟在外,妻子去给父亲侍寝还情有可原,自己就在父亲身边,妻子却还要去侍寝。一个男人最不能容忍的除了绿帽子还能有别的吗?

他决定干掉父亲!而第一步就是如何带兵混进寝宫。当时负责朱温保卫工作的是左龙虎军和侍卫亲军控鹤士两股军队,他先找到左龙虎军统军韩勍,诉说自己之苦。大骂父亲之无道。韩勍也对朱温的喜怒无常,乱杀朝臣很不满。而且也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朱温杀了,便同意造反。有了韩勍的帮助,朱友珪很容易地就混进了寝宫,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中国有句古话叫父亲行窃,子必杀人。大致意思是说,儿子经常看到父亲偷东西,每次都得手。他便认为这是对的,于是他也去偷。可因为技术不精被人发现要捉他,他情急之下就把人杀了。朱温和朱友珪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一千古俗套,并最大限度地进行了发挥。

先且不论被朱温认定的朱友文是否是做皇帝的材料,朱温认定这个准皇帝就是有问题的。在侍寝的诸位儿媳中,他最中意的就是王氏,而王氏则是朱友文的妻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虽然也侍寝,但绝没有王氏那样受宠。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朱温立朱友文为太子有大部分原因是王氏,而不是朱友文的什么才华。从史料中也的确看不出朱友文有什么治国之才,史学家只是说,“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颇能为诗。”单从这几个字来分析,朱友文文韬足矣,武略却不成。这对于马上得天下才做了六年皇帝的朱温、外有李克用这样的劲敌来讲,朱友文显然并不是合适的皇帝人选。

而如果他的大儿子朱友裕不死,或许就没有这次兵变的发生了。朱友裕跟随朱温征战多年,并以仁厚而颇得将士之心。又兼武艺超群,很得朱温宠爱。朱温曾经和李克用一起进攻黄巢的弟弟黄鄴所守的华州时,黄鄴的士卒在城上大骂朱温是叛徒,李克用是助纣为虐。李克用大怒,吩咐手下人向城上射。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射到说粗口的士卒,朱温示意朱友裕,朱友裕弯弓搭箭,一箭而中。

由此可知,朱友裕不似朱温的其他儿子一样只有蛮力,也不似朱友文一样只会空谈。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准太子,在五代时期,这样的人并不多。可惜的是在后来围剿杨崇本,屯兵永寿时病亡。朱温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跟朱友裕的死有很大关系。

表面来看,朱友珪杀朱温,从道义上讲是绝对说不过去的,但从道理上来讲却很成立。中国还有句俗语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嗜杀成性,淫乱不堪,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有意思的情节是,朱友珪虽然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史书却不承认他。在《五代史》里,他被称为“庶人友珪”,这是他弟弟朱友贞做的好事,他自称帝后废早已自杀的哥哥为“庶人”。而朱温在后来的史官那里也并不是什么皇帝,甚至根本就没有后梁这个朝代。

父子二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无非是两个人都开了各自领域内的先河。

朱温篡位于唐,使得五代称帝者多如牛毛;朱友珪轼父,从他以后,五代人把杀父当作儿戏,父子二人都乱了三纲五常。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温杀了唐朝皇帝而称帝,朱友珪自然也不例外,杀了后梁皇帝称帝。不同之处在于:朱友珪在背上“不忠”的罪名时还背上了“不孝”的骂名。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50场人性游戏,本着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的原则,尝试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希望您在享受妙趣横生的故事的同时,能对历史和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热门推荐
  • 从此天子不早朝

    从此天子不早朝

    没成亲之前,叶小小是京城闺秀眼中最典型的反面教材,成亲之后,她变成了百姓嘴里贤淑的典范。叶小小:旁人轻我,骗我,谤我,欺我,笑我,妒我,辱我,害我,自当揍她,揍她,狠狠揍她!狼君:用我君临天下,护你天真无瑕,可好?最是无情帝王家,他本无情更无爱,所有的女人都不过是他帝王之路上恣意驱动的棋子,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弃,而唯独这只兔子,他拿得起,却再也放不下。————————————————————新书《全能大佬又奶又凶》求收藏求票票求支持~~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美人多谋

    美人多谋

    力挽狂澜。那让她生不如死的曾经,她的生活,还是杯水车薪?当一切都改头换面,拼得一己之力,也要护住如今拥有的一切前世捉襟见肘,方如萱决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将成为昨日梦靥。如今,重生在家破人亡的前一刻,她要富甲一方。
  • 婚后谈情

    婚后谈情

    林伊愣是将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逼成了火爆雄狮。过程很简单,就是顺从地听了他的话出国,五年后一声不吭地回来了。只是第二天她直接进了医院。她只是说:就当是被狗咬了。林伊想这样就算了,可顾祁东哪会这么轻易放过她,拽着她进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红红的结婚证。
  • 皇上我要追求你:王爷别碍事

    皇上我要追求你:王爷别碍事

    “这位……帅哥,请问你家里缺娘子么?”弱弱的问。<br/>不缺。”淡漠的答。<br/>“那……总该缺小妾吧,我什么都会做,什么洗衣呀,做饭呀,扫地呀,打水呀,什么的,你就收了吧。”睁着大大的眼睛,可怜的盯着前方。<br/>却只迎来平静的两字:“让开!”<br/>“就不让!”伸出双手,拦住了眼前的男人。<br/>凭她坚定的信念,就不信了,一个古人还征服不了!<br/>&nbsp;&nbsp;&nbsp;&nbsp;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娘子,你还能再坏点

    娘子,你还能再坏点

    一朝穿越,她成了古代版的灰姑娘,唯一的一次见义勇为,竟然给自己钓来了一个极品金龟婿——皇上的三儿子。只是为嘛大家要用那种如丧考妣的眼神看着她呢?不就是不能人道吗?她马上要守活寡的人都不在乎了,他们又在乎什么?再说了,天下美男那么多,谁说她就一定要守活寡的。----“娘子,为夫这里痛痛。”指指额头上稍微蹭破的一点皮,男人可怜兮兮的看着她,嘴巴撅的老高,都能拴上一头驴。“来来来,呼呼,吹吹就不痛了哦。”将他一把拉过来,某女对着他的额头吹了三口气,没办法,母爱泛滥。--“娘子,他们欺负我。”手指向那一群亲兄热弟,他说的百般委屈。下一刻,就看见某女撸起袖子冲了出去,将最慢的那一个提腿拎了起来,“十三皇子,你是欺负我们三王府没有活人吗?”话音刚落,她直接把他丢出了很远,她才不管他是不是皇上最宠爱的小儿子,谁要是敢欺负她的夫君,杀无赦。--她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把保护他当成己任,渐渐地却发现,反倒是自己更加需要他的保护,还有,是哪个王八蛋告诉她,他不能人道吗?那个夜夜让她筋疲力尽的男人分明就是他。--“我不管她是怎么想的,反正总有一天她会是我的女人。”看着她的背影,太子轩辕哲一脸笃定的说道。“我别无所求,只要她能幸福,就算不要这江山,我也心甘情愿。”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四皇子轩辕玥喃声说道,敞开的手一点一点的收紧。“她是那样的特别,为了她,我不惜成魔也要护她周全。”看着魔球中她的笑颜,某人一脸邪魅的笑了,眼前被成片的曼珠沙华覆盖。
  •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