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600000001

第1章 顺治帝与“缓剃发令”

作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所遇到的麻烦事肯定特别多。明清交替与以往朝代的交替很不同,少数民族代替汉族让少数民族自己很自卑,让汉族人很愤恨。这些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战争、暴乱中,在一些传统习俗上也有种种矛盾。汉族百姓对亡国没有太大的触动,但对身体发肤却冲冠一怒,从而引起了清朝初期的“剃发令”事件,它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一个片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片段。

1、孙之獬的杰作

1644年,满清军队与明朝大将吴三桂联合将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大清皇帝顺治入关,定鼎中原。第二年元旦,投降了清朝的明末天启进士孙之獬给顺治上疏,大意是说,您现在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却还是明朝那一套,“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原来,顺治入关后,许多明朝官员都投降了清朝。每当朝贺时,就有满臣与汉臣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而汉官仍是束发冠带而朝。满臣看汉臣很顺眼,汉臣看满臣脑袋后面的那根辫子虽然不顺眼,可也不敢说。顺治也并没有觉得汉官们的头型有多难看。一年多来,大家彼此相安,未生异议。

但孙之獬一提出这个问题后,顺治就开始对这位汉人的“忠心”考虑起来了。其时,大顺军受挫,已不成气候,清军又占领了大半江南的确,天下大局似乎已定。顺治觉得,应该颁布“剃发令”,于是下令:凡是清军所掌握的地区在十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杀无赦”。在下剃发令的同时,顺治还表扬了孙之獬忠心:不意降臣中有作此说者。

顺治不知道,孙之獬完全是因生气才上的那道疏。此人一投降满清后,就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忠于新朝廷的决心。首先就是别出心裁地剃发,站进满臣行列里。满臣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不让他站在自己的行列里。他碰了一鼻子灰,就想再回到汉臣行列,汉臣又以其剃发,从而完全地成了汉奸而不纳。在愤怒之余,他才给顺治上了一道疏。正是这位汉人的杰作,让几百年后的我们知道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十个血淋淋的字。

此令一行,意料之中的,天下哗然。怕死的人涕泣就剃,不怕死的宁死不剃。原本心理上的满汉矛盾更加激化。据说,“剃发令”下达到各地官府后,各地官府的官员们就令剃匠负担于市,强行剃发。

每个剃匠都提一个挑子,大致形状是这样的: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沿着小柜子后板正中,竖着一个十字架样的木架。而十字架出头部分就是用来挂人头的。当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剃匠负担游行于市……”所谓“剃匠”,当时都是头戴红缨帽的旗兵,一组三四人。其中一个掌剃头刀,另外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接受剃发的用剃头刀,并能享受到诸如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的,就只享受一样,冷森森的鬼头刀,最后把脑袋挂在那个十字架的竖杆上,“剃匠”们又继续“游行于市”了。

后人议论此劫时说道:“此皆孙之獬一念躁进而酿此奇祸。”

这位汉人孙之獬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有如此杰作?早在明朝时,他官至侍讲,禄位在文官里并不低。投降满清后,曾因操练乡勇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后又领兵部尚书衔去招抚江西。由此看来,无论在哪一朝,他都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往往就是这种人,虽然读了十几年圣贤书,但就是不知道操守是什么东西。他的“处世哲理”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今天看这段历史,虽然是孙之獬提出了剃发主张,但真正把它落到实处的却是顺治。小人物做坏事,虽然与大人物做的坏事相比,只是鸿毛与泰山之比。但他的下场肯定要比大人物悲惨的多。两年后,山东谢迁起义,跑到淄川(孙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来。并杀了他全家,万民称快。正所谓:“怨毒之于人也大矣!”

谢迁为了给天下人解恨,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人之发。我现在给你种上头发。”这些并不懂头发是不能种的农民们在他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过去。农民们还不解气,又把他给活剐了。大概就是朝廷所谓的凌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用了“之獬”这样的官讳。“獬”,是一种名“獬豸(音会)”的兽。《异物志》说它“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其不直者,闻人论则咋其不正者。”不知孙之獬自己当初起名的本意是否如此,可看他在两朝的所为,的确是名实相符。

2、“缓剃发令”的颁布

中国五千年儒家思想讲的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和“守身如执玉”的基本孝道。孝道又是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教主张,帝王们都必须要遵循。在这种思想的教导下,贩夫走卒们都会把生前脱落的头发、牙齿,在死后叫人跟自己的身体一起埋葬,以“还之父母”。

顺治下“剃头令”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可当“剃头令”下达以后,诸多老百姓也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在这场留发与留头的对抗中,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了。同年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江阴的众多乡绅们跪请留发,方大人将他们骂出。第二天,一个叫许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大家先将方大人抓进了监狱,然后推出反对剃发的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清廷知道江阴人居然想造反后,就派大兵镇压。江阴百姓与官兵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之日,清兵冲进城里遇人便杀,这种惨绝人寰的杀戮持续了10天。最后,江阴城内血流成河,17万城中百姓全部遇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江阴十日”只是对抗剃发令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有的百姓以自杀的方式来抵制剃发令。在苏州,一对卖面饼的夫妇,在剃法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道:“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然后,两人悬梁自尽。

还有的誓不做清人,率领族人躲进深山。在浙江温州,有一户姓徐的大户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他们自己也从不下山。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似的清朝陶渊明。

反抗接连不断,顺治也感觉到了本来已经很老实的百姓忽然之间又反对起自己来。他实在想不明白,头发难道还比脑袋更重要吗?

早在他入北京时,就屡屡声言大明并非亡于清军,而是灭于流寇,清朝的天下不是从明朝手里得的。这样说虽似矫情,但却给亡明降臣的脸上蒙了一层“遮羞布”。就是一般士庶,心理上也得到些缓解。但是“剃发令”一下,如同又正式宣布了他们的“亡国奴”的身份。于是举国各地,自然群起反对。顺治不得不考虑剃发令是否真的必须要执行,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执行。

当时,明朝福王在南京的政权还很有号召力,当时反清的情绪还很高涨,全国尚未真正形成大清之一统。顺治不愿因一个发式问题而使民族矛盾过于激化,于是,曾有一度对“剃发令”宣布缓行。

但只是缓行,而不是不行。在顺治眼里,孙之獬那句“中国从陛下也”还是让他很感动,也很让他热血沸腾。所以,当一位大臣见顺治暂缓剃发令后,觉得自己大显身手,为中原衣冠文化做事的机会来了。此上疏道:“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自汉至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

他的意思很明显,皇帝您现在不是缓剃发令吗?倒不如不执行吧,蓄发得了。顺治觉得这位大臣真是不可理喻,我没有说不“剃”啊,只不过是缓一下再执行。你现在怎么还要“蓄”起来?你看看我脑袋后面,我是皇帝,你们的祖宗说过“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我脑袋后面是这样的,百姓的脑袋后面又另一样,如何符合你们的祖宗圣言?这位大臣明白了,原来所谓缓行,不是不执。

和孙之獬的上疏一样,这位大臣的上疏让顺治大为恼火,“剃发令”更加严厉的执行起来了。

3、剃发令的影响

投降了满清,并对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不可磨灭功勋的大汉奸洪承畴对满清的忠心并不比孙之獬差。当他看到因剃发令而风起云涌的民变时,他上疏顺治帝,提出了“三从三不从”主张。主要内容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生从死不从。顺治批准了他的请求,也正是这道奏书,让此后的大清朝,汉族女人可以穿明代衣裙、梳汉式发髻,衙署的吏役可以穿汉式差服;死人入殓亦可打开发辫穿汉式衣衫。

这样一来,倒稍稍缓和了平民百姓对异族习俗的抵触情绪。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洪承畴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实际上,他眼见满清不可能在头发上做出任何让步,而这种不让步根本无法抵挡亿万汉人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热爱,他的“三从三不从”,正是想为顺治填平民族沟壑而不得的无奈之举。

纵观大清近三百年的统治历史,每一次发生的农民武装暴动,所提出的口号大都是以“复我大汉衣冠”。甚至是叛徒吴三桂后来反清,其公开提出的口号就是反清复汉,恢复衣冠,散辫留发;白莲教起义,上百万教众打开发辫横行江南数省,搅得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死难瞑目,在临终当年的山庄林下戏题碑上还留下他“二竖获日指,一章捷望天”的哀鸣,由此而后,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几十年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偏师北伐撼动京津,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势力囊括全国十三行省的半数以上,实是动摇大清帝国根基的一次最大的农民革命。而加入太平军的首要条件,就是不留发辫。

与太平军性质相同的,如小刀会、天地会、捻军、黑旗军等,都不留发辫,长发随意。这些起义就像斧子一样,时刻在砍着清朝这棵早就腐朽了的大树。

从上可知,终清一代,满汉畛域从未弭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满族人能以二十几万人口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在大政策上有很多是高于朱明王朝的。从清初撤辽饷、练饷、剿饷的三饷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不修长城到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满族人一直就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上为君为国的,惋惜一点来讲,他们用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代价而融入了中华大家庭。可偏偏在相对语言、文字而次要得多的剃发和衣冠上,居然固执得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我们把时间拉到公元1911年,旧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在隆隆的炮声中只好倒坍。这场地覆天翻的革命之初,国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剪发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口号被翻成了“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可以严肃一点来讲,辫子问题是大清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种因素早在顺治入关后就注定了。大清能延续近三百年,和它当初入主中原一样,不能不算是一件幸运的事。

同类推荐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太平天国十四年

    太平天国十四年

    《晚清微历史系列:太平天国十四年》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不第的年轻人、上帝和他在“小天堂”的儿女们、金田树大旗,塑造一座太平理想国的浮雕、永安城中不安宁、江南江北几战场、挂着十字架跳舞的天王和诸弟们、天京周边,剑拔弩张、太平天国不太平,天京城里杀杀杀、天国没有刹车,仍在奋斗、走向黄昏夕照的半壁天国、辉煌“小天堂”的幻灭、强弩之末,天京失陷后的继续等。
  •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历史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凤舞天朝

    凤舞天朝

    她表面上的身份是A市有名的铁嘴,律师界的翘楚,三十岁的老处女一枚,背后却是古老家族的传人,一觉醒来身处异世。以武为尊?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废材灵根?姐不仅是控灵师,还是控魂师,就算姐打不过你,姐还有几十万的幽冥大军。炼丹师很赚钱?那正好,姐的炼丹术无人能及。什么,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大笑三声,连生孩子都免了。当凤凰涅槃,且看她在异世如何整夫君,斗婆婆,治小姑,惩小妾,带着小鬼头儿子在异世混得风声水起。人渣相公后悔了?想收回休书,窗户都没有。太子求婚?不好意思,姐对种马男人没兴趣。正当母子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时,却不想儿子的身世竟然是……从此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终于,某一天,某女发彪了,秀腿一伸,一脚把某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踢出了院子……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葛亮已定计拿下了最大战果——荆州四郡。得诸葛亮后不到一年,刘备便从绝境中崛起。43岁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期: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
  •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人人都说欧阳校草冷酷、绝情,对女生不屑一顾,她却道欧阳校草是个大色狼。他竟然把她推倒在学校的主席台上强吻她。并且吻完一次又一次。还被很多同学看到了!怎么办?她恨死他了……欧阳辰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林希儿是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暗恋她,想尽办法接近她。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他只是想欺负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惹出来的爱

    惹出来的爱

    不想结婚可是又因为太无聊而采纳好友建意的天才少女于柠决定生个宝宝来玩,可是又怕太痛而放弃了找一夜情的想法,最后决定找个完美男人在他身上“偷点东西”反正这样也可以。哇。。。。这个男人好帅就他吧!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就范了,不怕看我的。。。。全球最大跨国公司的幕后总裁黑泽一还不知道自已已经被人当成了猎物,最后还莫明其妙失身了。。。。黑泽一:等我找到是谁非宰了她于柠:哼。。前提你要找得到跑。。。。。。。。-----------------------------------这是诺儿的其它文(古代精灵之现代王子)连载(我的古董老公)完结(穿越之异瞳皇妃)这是诺儿的新文,可爱的亲们要去看看哦!带点玄幻的穿越文决对让你耳目一新哦!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总裁大人,我不嫁!

    总裁大人,我不嫁!

    沈凌夜皱眉:“江小暖,胸这么小还穿什么胸衣。”江小暖撇嘴:“这么小也没见你没少摸……”******沈凌夜:“江小暖,去做饭。”江小暖:“不做!”沈凌夜:“要么吃饭,要么吃你,自己挑一个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后不后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看你一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