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0300000017

第17章 对历史的探索(4)

传说当年在马嵬坡兵变时,一名侍女代杨贵妃而死,杨贵妃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村,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对此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着名的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象,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已死,但她的灵魂飘到了仙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

人们分析了《长恨歌》里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即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那么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指为日本。

藏进太蓬山道观的传说

11世纪时,日本着名作家紫式部根据《长恨歌》创作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紫式部是日本宫廷女官,主要为宫廷内的贵夫人们讲述汉学,《源氏物语》就是描述源氏的命运,与中国的杨贵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曾经有过分析:据记载,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从船的规模上看,杨贵妃出逃日本应该没问题。但即使这样的船能到日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贵妃要在哪个港口登船呢?据古代交通史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杨贵妃一定会选择相反的方向,可能到武汉,经长江下游,有三条路线,一个是扬州,一个是苏州,另一个是明州。位于四川省营山县的太蓬山,地貌独特,山势险峻。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蓬莱”会不会指太蓬山呢?传说当时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玄宗专门为她开辟了一条荔枝路,而这条路就路过太篷山。如果真是这样,为何史料里没有记载?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记载;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虽然很多传说无法考证,但杨贵妃却成了人们永远探究的话题人物。

梅妃探索

据史书记载:梅妃本姓江,名采苹,福建莆田人。她长得娇小柔媚,面容俏丽,聪慧贤淑。唐玄宗贴身大太监高力士出使闽越发现了她,把她献给了唐玄宗。因为江采苹喜爱梅花,凡是画的、摆的、绣的、铺的,都离不开梅花,所以唐玄宗封她为“梅妃”,把她住的地方题为“梅亭”。玄宗和梅妃一度形影不离。

情敌出现

梅妃受宠不久,宫里来了个既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又美艳绝伦的杨玉环,立刻倾倒了唐玄宗。从此,梅妃和杨妃就成了对头,梅妃背地里叫杨妃为“肥婢”,杨妃背地里叫梅妃为“梅怪”。但是封建王朝的后宫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梅妃却被打入“冷宫”。一天,在高力士的撮合下,玄宗又派了个小太监,不掌灯不驾车,用小马驹儿,把梅妃悄悄地驮到翠华西阁,重叙旧情。梅妃悲喜交集,以为亮起一线生机。岂料,天刚亮,杨贵妃就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吓得玄宗不知如何是好,梅妃也被小太监偷偷送回了上阳宫,从此再未被召见。

梅妃的下落

安史之乱后,梅妃不知所踪。玄宗回京后,曾悬赏百万寻访梅妃下落,却始终没有结果。据说,后来在华清池边的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骨。刀痕为证,梅妃是为乱兵所杀。玄宗伤心欲绝,以皇妃礼仪安葬了她。

梅妃是否存在过

按常理推断,这么多的传说、典籍、文物、风俗应该足以证明梅妃的存在。然而,否认梅妃是真人真事的,也大有人在。

中国着名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当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刘大杰先生,都否认梅妃的存在。他们认为,一切有关梅妃的记载,都出自《梅妃传》。而《梅妃传》的作者、传抄者所记并不确切。而且,《梅妃传》所记与史实不符之处也相当多。如高力士从未赴闽,更谈不上选美;梅妃被贬之处在“上阳东宫”,距京城长安数百里,附近并没有“翠华西阁”,怎么能深夜召幸陪伴玄宗,第二天又被小太监送走,“步归东宫”呢?另外,据莆田县志所载,从海潮涨落推断,唐玄宗时期,江东村可能根本不存在。同时,权威性较高的唐史上,并没有记载梅妃的只字片语。《旧唐书》、《新唐书》都是如此,连《资治通鉴》也如此。试想,唐史上的后妃,特别是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巨细无遗,怎会连她的“对头”梅妃的事,一点也不提及呢?关于梅妃是否存在过这一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只能待后人评说了。

陈桥兵变探索

关于陈桥兵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赵匡胤是被部下逼着黄袍加身,虽再三揖让,却难辞做皇帝的责任。《中国通史》就持此一说:“匡胤奉命出兵时,汴京已有传说,将士将拥立都点检(赵匡胤的军官之职)为天子。”“乃于夜深强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逼令作天子,并逼回京,先即皇帝位。”

陈桥兵变

然而,历史上这一说法却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预谋、有组织的夺帝行动。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逝,子柴宗训年幼即位,南符太后摄政。次年,掌握兵权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危之机,在赵普、石守信的策划下,借口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入请命挥师北上,率军队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防御。待军队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便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称帝,改国号为宋。从此他便把江山从后周那里夺了过来,建立了统一的大宋王朝。由此可见,赵匡胤是早有做皇帝之心,只是苦无机会。这种说法在宋朝的正史中肯定不会找到依据,而只能靠后人的推测。但推想未必就成不了真。正如岳蒙泉所说:“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绿雪亭杂言》)。所以蔡东藩的《宋史演义》便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陈桥兵变的真面目:“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家但言非宋祖意。吾谓是皆为宋祖所欺耳……契丹和北汉何以不闻深入?点检做天子之谣,自何而来?何来黄袍?在赵匡胤称帝时,何以首赏功臣……足见宋祖之处心积虑,固已有年……第借北征事瞒人耳目而已。”

宋太祖究竟是强夺天下还是揖让得天下,仍然是个未解探索,希望今后的史学家能给世人一个准确的答案。

宋太宗登基探索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帝位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而是由其弟赵光义继承,这是不符合我国封建君主传位制度的。那么,赵光义是怎样得到皇位的呢?

斧声烛影

历代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最具神秘和恐怖色彩的就是“斧声烛影”的传说:976年10月20日晚,“上御太清湖以望气,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俄而阴霾四起……急传宫钥,开端门。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湘山野录》)

后人根据此段文字的记载推断,太祖在斧声烛光中传位给太宗,而且“是夕太宗留宿禁内”,从而怀疑太宗是弑兄的凶手,太宗是弑君夺得了皇位。

后代有许多的关于这段历史的演义,如李逸侯的《宋宫十八朝演义》、蔡东藩的《宋史通俗演义》都曾怀疑过太宗是弑兄夺取的帝位。

正史的记载

然而宋代的正史对宋太祖驾崩一段的记载却完全相反,司马光就曾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段话的记载看,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太祖的寝宫中,而是被人召入寝宫的,而且皇后还把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命运托付给赵光义,这显然是在证明,赵光义的帝位是太祖传给他的。而《宋史·太祖本纪》中,有关宋太祖驾崩的记载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一代君主,而且是开国的伟人,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驾崩的,关于他的死不可能仅有只言片语,这不能不让后人揣度猜疑。

明成祖朱棣探索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3000人,这是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许多人都不明白,明成祖如此滥杀宫女,到底是为什么。

失去爱妃滥杀无辜

永乐初年,明朝强大。朱棣追求享乐,后宫美女如云。永乐五年(1407),皇后徐氏病死,而王贵妃和贤妃权氏是他最宠爱的妃子。选自朝鲜的美女权氏,天姿国色,聪明过人,能歌善舞,尤其善吹玉箫,得到了明成祖的喜爱。

永乐八年(1410),成祖率军出征,带权贤妃作为随侍,嫔妃宫女,随军出塞。可这位得宠的妃子在大军凯旋回宫时,不幸死于临城,葬在峄县。成祖十分伤心。

永乐年间,一位朝鲜商贾的女儿吕氏,史载中称“贾吕”,见到本国先期入宫的宫人吕氏,因为都是朝鲜人,又是同姓,贾吕想与吕氏交往。可吕氏对贾吕的为人很是不屑,拒绝与她结好,于是贾吕一直记恨在心。不久,成祖贤妃权氏死于北征军凯旋途中,而吕氏恰曾随军侍候过贤妃,于是贾吕诬告权贤妃是死于吕氏的毒茶。

明成祖朱棣当时正处于失去爱妃的痛苦中,闻后大怒,在没有仔细调查的情况下便下令诛杀吕氏及有关的数百宫女和宦官。

明代后宫最大的惨案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也死去了,成祖再次经受丧失宠妃的伤痛。而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结好之事又在此时发生了。

成祖龙颜大怒,大发雷霆。贾吕和鱼氏非常害怕,便上吊自杀。成祖以此为由,亲自刑审贾吕的侍婢,不料竟然查出这一班宫女要谋杀皇帝的口供。

朱棣极为恼怒,亲自对宫女们动用酷刑,受株连被杀的宫女近2800名。

据《李朝实录》记载,当宫人被惨杀之时,恰有雷电击中宫殿,宫中的人都以为朱棣会因害怕报应而停止杀人,可是朱棣依然如故,丝毫“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两次屠杀事件,被诛的宫女及宦官达3000人之多。

据说:“明成祖晚年患病,容易狂怒,发作起来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他本性残忍好杀,又加上晚年的疾病,就更加狂暴异常。”官修《明史》及《实录》也只说他晚年容易发怒,至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发病的诱因是什么,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皇太极即位探索

1627年8月21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亡,皇太极继承汗位。历史上有关皇太极如何即位的,说法不一。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皇太极篡夺汗位

然而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是从其幼弟多尔衮的手中把汗位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记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尽阴谋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拉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曾特命她死殉。多尔衮当时才15岁,根本没有功业,更无威望,故不可能立他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大力培养提拔,而多尔衮对皇太极万分感恩,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可以看出,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很好。

由诸贝勒推举产生

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篡夺,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为汗者须请诸贝勒推举产生的制度。《鲁庵文集》所记很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

这段叙述不见刀光剑影、没有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而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可这与贯穿清朝尤其是其前期的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难以信服。

但按当时的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其他贝勒,与代善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策略、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其他贝勒一筹,而且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着的皇太极即位,也是不足为怪的。

顺治宠妃探索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彻底肃清明朝残余势力,在政治上实行满蒙联姻制度,这样既能联合又能控制强悍善战的蒙古族。他自己的两个皇后都是蒙古族人。到了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时代,自然也要按照这种传统做法选妃、选后,其母孝庄太后为他挑选了蒙古科尔沁贝勒的两位女儿进宫。然而福临并不喜欢这两位博尔济吉特氏姑娘(也有传说是为了摆脱博尔济吉特氏的控制),却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于是宫内矛盾迭起,母子不和、婆媳不和、顺治皇后与董鄂氏不和……后来,董鄂氏逝世,顺治竟为此弃国出家,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名妓董小宛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喜欢上了江南名妓董小宛,而孝庄坚决反对,并强逼董小宛出家为尼,气怒交加的顺治因此出家为僧。

究竟顺治帝深爱的是满亲王的女儿董鄂氏,还是汉人董小宛?为什么又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关于这个问题,正史没有太详细的记载,而同属野史的《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却有着不同的描述。

史记记载

《清稗类钞》(清光绪时举人徐珂着)是以“世祖(即清顺治皇帝)白撰董妃行状”的形式描绘的。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森林。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可以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规划。
  • 风俗源流的故事

    风俗源流的故事

    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昆虫记:圆网蛛的电线报(第9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 圆网蛛的电线报》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公主嫁到:王爷请走开

    穿越之公主嫁到:王爷请走开

    他是她的大伯子,却与她情牵万里孽缘四起;他是她的前恋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远嫁异国他乡他是追随她到边疆的幼时知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正围绕着她的真正身份徐徐揭开神秘的面纱……,最终能否抱得美人归?他是她的和亲夫君,却奈何因早已心系他人而又不得,故此患得了抑郁症?她该何去何从?谁才是她的心中真爱?谁又是她的终身归宿?而于这繁杂中,她又无意中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疑点,多年来无怨无悔的陪伴与守候。在一番刨根究底、顺藤摸瓜之后,她本是现代准白衣天使,却不料突然魂落古代;沦为落魄公主已是困境,却又雪上加霜,被指为和亲人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倾世宠妃:因缘劫

    倾世宠妃:因缘劫

    她是天界掌管百花的仙子,他是掌管天下六界的天帝。他们从小一同长大,青梅竹马,约定今生。可是,因为阴谋他忘记了关于她的一切。她是河边弃女却生的一副绝世容貌,他只是人间将军,却掌管皇帝的生杀大权。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为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娇俏的农家女,过着物质贫穷却精神富足的生活。他是百年药宗的继承人,因为某人错点鸳鸯谱的误会,让他们结识。缘起缘灭,她的姻缘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霸道桀骜的他,是俊美傲娇的他,还是温润美好的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帝王联姻:裙下之臣

    帝王联姻:裙下之臣

    为什么叫五公主,这个国家的福星,据说是全国上下,不能说天生的就可以了,结果在公主出生那日,后天还得在名字上,女主穿越到金国,住所上,给予更好的帮助。连下了一个月的雨,差点发生洪涝。大师掐指一算,多年不下雨,恩,却穿越到了13岁的小女孩的身体中,不错,因为一场车祸,公主命中,是因为金国的大王真心的相信风水、命格这么一说。但是水过柔了,成为金国的第1位公主。当年公主出生时,五是她的幸运数字。后来找了个大师算算,说公主本身属水,自己是个27岁的心灵,算是个福星
  • 夕阳下的妖精

    夕阳下的妖精

    发怒了,忍无可忍,那就爆发吧。……横冲直撞的木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依旧张狂。叛逆的她却让人心疼,她说:“我是疯子你知道吗?啊!”他将她拉进怀里怀里心疼的说:“以后,我陪你疯。”她的狂,她的傲,只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膜而已。当木木结婚后,和丈夫回忆起这一切时,只是淡淡的说:“我的青春就像夕阳的逆光,刺眼夺目,但夕阳终会是落下的,所以我的青春就在夕阳下。”
  • 迷云重重

    迷云重重

    传说中使人富可敌国的神秘秘籍身在何处?众多的王公贵族、英雄豪杰、江湖路人你死我活的争夺到底是为哪般?神秘的府宅里到底藏有什么重大的秘密?神秘与诡异的故事为什么会一个接一个的发生?神秘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将带你进入一个非一般的梦幻世界,欲罢不能……
  •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本书以客观描述的形式,选编了国内外80位堪称世界上最会赚钱的财富女性。80位女性走的是80条不同的财富之路,用的是80种不同的赚钱之法,积累下来的也是80种不同的创富秘诀,但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有一个成功的财富人生。她们不仅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她们创富的过程体现了女性人生的价值。希望女性朋友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人生。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正文已完】相府嫡女燕无双被夫君和庶妹联手设计致死,熊熊烈火中,她泣血起誓,若有来世,定让这对渣男贱女血债血偿!惊艳重生,她要颠覆一切!父亲薄情,那就让他身败名裂!庶妹阴毒,那就让她们狗咬狗!渣男装深情,那就让他尝尝什么叫锥心之痛……这一世,她掌握自己的命运,守护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心爱之人共同谱写一段锦绣华章!百里霈:双儿,纵然江山如画,亦抵过不你唇边笑!燕无双:阿霈,前世债,今生偿,这辈子,我赖定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无小三】【披着重生复仇文的小言情,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