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200000002

第2章 友谊论 (2)

第一章 友谊论 (2)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理在我看来是非常明晰的: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的交往中会结起一条关系链,这种关系链的形成是自发的,它将人们联系起来,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是亲密,这个关系链条也自然地越是紧密。比起外国人或是不熟悉的人,我们会对自己的同胞和亲朋好友更加亲切,这正是由于这个关系链的因素而至。我们会与自己的同胞以及亲朋好友建立起一种友谊,尽管这样的友谊可能不会太过于长久。我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友谊可能会胜于由亲戚来维持的关系。因为亲戚之间也可能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例如未曾交往过的远亲,亲戚之间如果没有感情也是可以称之为亲戚的,然而友谊如果没有感情来做支撑,那就称不上是友谊了。因而,比较亲戚关系与友谊关系可以得知:受血缘限制的亲戚关系不受空间的阻隔,而不受血缘阻隔的友谊关系却只能被限定在有限狭小的空间之内。也就是说,友谊的分享仅限于两人之间,或者说至多也是在少数的几个人之间。

我有着这样的友谊观:在关于人和神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之间相互关爱,彼此亲近。神明给予我们诸多美好,在这些个美好的事物中,友谊和智慧可谓为佼佼者,而与智慧相比,友谊又更胜一筹。财富、健康、权力和官位,人们在不同的层面中寻求自我的喜好。也有的人对于感官上的愉悦更加青睐,我认为这种追求和动物并没有多少区别。而诸如财富之类的其他追求层面也都是不堪一击的,它们单薄脆弱,受命运的摆布而不是为人类聪慧的才智所掌控。还有许多人认为德行是“最美好的事物”,我不加怀疑地认可。其实友谊也正是存活于德行的孕育与安抚之中,假如没有了德行,那友谊也就不复存在了。

友谊在人们身上所展现的益处是异常显明的。生活中的安逸与宁静正是友谊所赋予的,我们很难想象得不到安逸的生活对于我们究竟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事情能比拥有一位可以倾吐心声的密友而更加可贵和令人快乐呢?假如在生活中缺少了这类朋友的陪伴与交流,那么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成就的喜悦就会减少一半;同样,在失败与痛楚的日子里,你的苦闷也会增加一倍。

诸如金钱、权力、官位以及娱乐,人们对这些层面的追求归根到底也只是抱着单一的目的:金钱为享用,权力为受人敬重,官位为体面,娱乐则为感官上的愉悦,而对健康的追求也只是为了让肌体能够避免灾病,以便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但是友谊却能够为我们带来远胜于这些的益处,在你的一生中,它都会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对它感到厌倦,它在任何时候也都不会给你带来烦恼。通俗一些来讲,我们知道水和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友谊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却并不比水火次要。当然,我所说的友谊并不是指那种普通的或是经过渲染的友谊,即使这样的友谊在一些时候也会带给人们欢愉。我所指的友谊是洁白无染的,是纯净天然的,这样的友谊消减了失败所带来的苦恼,同时也为成功增添了几分自信的砝码。

我们能够生活得充满能力与自信,我们能够对未来希冀满满,这些无一不是得益于友谊的滋润。的确,友谊是举世无双的珍宝。假如一个人拥有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那也就可以说他已经拥有了另外一个自我。这位挚友将与他合为一体,朋友富有,他也不会穷困;朋友强大,他便不会羸弱。假使其中一人过世,另外一人也会在对已过世那位的追忆中饱尝人世的快乐。这一点对于一些人或许难以理解,那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结交到他们人生中的挚友。真正的朋友去世时将会带走朋友给予他的所有尊敬、追念与哀悼。也就是因为这样,友谊不但驱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而且为我们的生命注入了欢乐之泉。反之,假如友谊被逐出我们的生活,那么家庭、城邦将会随着这条连结人类情感的链条而同时消亡,土地也将荒芜。朋友们,如果你们还不能理解友谊对于和谐安邦的强大力量,那么就请想象一下仇恨与争斗的后果吧。有哪个家庭或是国家不是在仇恨与分裂中被彻底毁灭的呢?可见友谊的力量是多么重要与伟大啊。

阿格利琴托的一位哲学家曾在他的一首诗中这样预言到: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当中,一切恒常不变的事物都是在友谊之力的凝聚下而得以永生,一切变幻无常的事物也都是由于争斗与排斥消解了友谊之力才造成的。这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普遍真理。我们会为这样一个人而拍手称道:他在朋友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并为与朋友一同共度难关而舍身忘己。在我的朋友宾客帕库维乌斯的戏剧中,就有这样一幕:由于国王分不出他面前的两个人到底谁是将要受斩的奥勒斯特斯,这二人就都自称自己就是国王所要斩首的罪犯。二人都愿意代替朋友而死的精神深刻地打动了观众,这一幕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与致敬。毋庸说这只是一部虚构的戏剧,假如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人们又会被感动到何种程度呢?这是人类情感最自然、最真实的流露,即便人人不会都在内心中要求自己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每个人都会承认这样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关于友谊的话题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讲述,我想如果你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请教那些专门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人士,因为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范尼乌斯和斯卡沃拉,于此,我实在抱歉。

友谊是人类本能生发出的爱

范尼乌斯:关于友谊,我们还是更喜欢倾听您的讲述,因为我们也曾去询问过那些专家,比较起来,您的谈论更加能够吸引我们。

斯卡沃拉:前些日子在西皮阿的乡间别墅有一场极为激烈的关于国家事务的探讨,范尼乌斯,假如你当时在场的话,你一定也会被莱利乌斯铿锵有力的言论所震撼的,他驳倒了菲勒斯的诡辩,正义凌然,让人崇拜!

范尼乌斯:那是当然!莱利乌斯本身就是正义的化身,那么他以正义的言辞去驳斥非正义的诡辩是非常容易的。

斯卡沃拉:是的,友谊也是如此,只有对于友谊最为忠贞、正直、执着的人才有资格来谈论友谊的问题。那么究竟谁具有这样的品格呢?

莱利乌斯:我的两位女婿呀,你们这是在用激将法来强迫我啊,看来我已经很难拒绝你们的请求了,也只好继续讲述。

我们为什么会对友谊如此渴求?每当探讨到友谊时,这个问题就会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之中。我想到了两种解释:第一,是不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个人力量的有限,从而需要从他人身上寻求帮助?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取到一股强大的合力,用以弥补单一力量的脆弱。第二,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一种更加崇高、更加原始的动因来寻求友谊的本源,也就是说,友谊最初是源于我们人类的本能。

拉丁文中的“爱”(amor)是“友谊”(amicitia)这个词的直接来源。关于“爱”,我们无疑可以将它看作是人们之间情感生发的力量源泉。正因为这点,一些人往往假情假意地利用他人的好感与信任获得这样那样的好处,亦或者是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就内在品质而论,友谊拒绝一切矫揉造作的行为,它是自然而然地将纯洁与真挚融入自身的品性之中的。这样看来,就前面提到的两种解释而论,我更偏爱于第二种,即友谊的产生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利益的驱动,而是源于人类本能的、自发的情感。

留心下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发现,类似的情感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在动物的身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初为母亲的狗妈妈对自己的小狗崽们非常关爱,任凭它们嬉戏打闹,而小狗崽们对自己妈妈也十分热爱,时不时地就要凑上前去亲亲吻吻。在动物中,这种母子之间的亲昵举动是生来就有的。既然动物都是这样,那我们人类就更不必说了:血脉的相连让儿女与父母之间有着最亲密、最纯然的情感。一般来说,如果没有遭受巨大的外界压力,这种情感将会一直延续到生命的尽头。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有一种同感,即当你发现交流的对方有着与你自身相近的气质或是思想时,在你的内心中就会自然地升起一股亲切之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美德的相互映照,恰是这种美德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映照才使得那些具有美德的人们显得更加友爱。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对于一些并没有亲眼见过、亲自交往过的人物,我们单是从耳闻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美德,就会在心中产生对于他们的爱戴与敬意。

例如,皮勒斯和汉尼巴都是意大利的两位著名的将军,在卫国战争中我们也都与他们交过火。然而我们的人民对于皮勒斯将军的仇恨似乎没有对于汉尼巴将军的仇恨深,我想这大概是由于皮勒斯的正直品格救了他自己。相反,汉尼巴是那样地无情与残忍,让我们的人民不得不对他长久地仇视下去。

一个人的正直可以让与他未曾谋面的人产生敬意,一个人的正直也可以让他的敌人由恨生爱。那么,我们会对与我们朝夕相处、了解至深的朋友产生爱慕与敬意,这就更加毋庸置疑了。假使一个人给予了我们帮助,亦或是他能够给予并且在他心中期望着给予我们这样的帮助,假使这个人恰巧又是我们亲密无间、交往频繁的挚友,那么,这些假使的因素如果都叠加在一起,我们将会对这个人产生怎样的仰慕之心就可想而知了。再甚之,假使这些叠加的因素再加上人与人之间原初的情感动因,那这样的仰慕之情则又会更深一层。对于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但是,另有一些人会认为如此的仰慕情感是出于人的单薄无助,因为这样就会渴求他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如果真是要这样表述的话,我只能将由于穷弱而生发的友谊归入到友谊的最低等行列。然而事实却恰恰与之相反。当一个人的事业与人生都处于最巅峰的时刻时,在他的内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便是友谊。而他却又是一位可以独立生活的人、一位有德行的人、一位集结着人类智慧的人,我们这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位富有的人。这个例子就最足以驳倒那些认为友谊是来源于人的穷困与单薄无助之感的谬论。

就好比我与阿非利加努斯,我们相互之间并没有渴求对方会给予自已什么东西,然而我们却是彼此爱戴,这种喜爱或许就出于我们两个人在性情上的相通吧。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的亲切交流,我们之间的友谊就愈发深刻。当然,不能否认,我们之间的交往确实也为彼此带来了物质上的一些便利,然而我们的友谊生发的源泉绝不在于此。这与行善是出于同一个道理。我们行善完全是由自我的性情所然,而不是期望行善之后会于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因为行善绝不是投资。我们对于友谊也坚定着同样的信念,即人类对友谊的祈求与盼望始终都源于我们人类本身的情感需求,这种祈盼绝不仅仅是希望在伸出援手之后能够得到对方的回报。

然而,那些秉性低劣的人是看不到友谊的崇高与神圣的。在他们眼里,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包括友谊在内的追求完全都是出于感官上的需要,他们也正是为寻求这样的感官刺激而快乐兴奋。无需再与这样的人较真,撇开他们,让我一同来享用这样的成果:在与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接触时,我们会很自然地为他的品格与性情所吸引,从而产生爱慕的情感;这种爱慕之情就会促使人们对他所喜爱的人产生依恋,也会更加乐意靠近他。同时,双方在彼此的交往中都潜藏着一个目的,即在平等的基础上,他们之间能够互助互爱,能够不求回报地帮助对方,并为此而相互竞争,从而加深彼此之间诚挚的情感。

友谊能够在物质上为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但是如果友谊是源于我们的情感本能而非物质需求,那它就会显得既崇高伟大而又实在自如。相反,假如友谊仅仅是靠物质上的接力来维持的话,那么当这种物质依靠倒塌时,友谊也将会不复存在。而人的本性却是无法摧毁的,所以,真切的友谊也会永垂不朽。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友谊源头的问题,大概你们也厌烦了吧。

如何处理友谊与道义

范尼乌斯:一定也不厌烦,莱利乌斯,还是请您继续吧。鉴于我比斯卡沃拉年长,所以我也有权代替他这么向您请求。我们还是先休息一下,然后您再接着讲述。

斯卡沃拉:我正听得入神呢,我支持范尼乌斯。

同类推荐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皇后慕容瑞雪传

    皇后慕容瑞雪传

    年轻的皇后慕容瑞雪被狠心的皇帝上官霍冷落,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但是天可怜见,竟让瑞雪回到了十年前,自己还未出嫁的时候,一切还都未开始,一切还都来得及,这一世,我慕容瑞雪绝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要让欺负我的人个儿个儿都得到应有的报应,谁也别想侥幸逃脱。
  • 异海2

    异海2

    20世纪80年代,一个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苏联也派遣了核潜艇尾随中美联合科考队进入了异海。三个国家的科考人员,面对诡异的异海,不得不选择合作,却又各怀心事,暗中谋取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当这些科考人员渐渐产生友谊,准备共同完成实验的时候,他们发现,异海已经有人先行一步。更多神秘事件的谜团慢慢浮出水面:末日黎明计划、罗布泊实验、彭加木失踪事件、大西洲和平行世界异海的关系、人类的真正“祖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告别演出

    告别演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王者轮回

    王者轮回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了原始的渴望,天界的神圣掩盖不了黑暗的轮回!煮酒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且看今朝如何划破苍穹追寻曾经逝去的眷恋!徘徊在爱恨情仇边缘的少年宸不仅肩负起铲除外来侵略者的使命,还要帮助天界平定三界最终实现王者的轮回!但是宸的真正身份到底是……
  • 甜美回忆:老师休想逃

    甜美回忆:老师休想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而是……我一直站在这里等你,你却死活都不出现!作为一名刚成为高中生的念颖雪来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是此生奢望啊!可是有木有这么搞!她好不容易一见钟情,对方……对方竟然是老师?!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我本是娇娇女儿身,怎奈冒名三皇子?没关系啦,反正父皇是明君,母妃最得宠,还有帅帅大皇兄,伦家好幸福!突然有一天,母妃失踪,父皇病故,奸妃篡位……这一切,我发誓,要替父皇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