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800000005

第5章 赵孟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的“贰臣”(1)

他是一个贵家公子,却生不逢时,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了青春岁月。他的一生矛盾而曲折,荣耀而又尴尬,他历经宋元之变,仕隐两兼。元世祖死后,他称病回归故里。他在江南过了四年悠哉优哉、与世无争的平静而恬淡的生活。后来又几经升迁,最终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

一士两主,他的心灵也受着煎熬,他是出仕元朝的南宋遗民的典型代表。

出仕与否的矛盾心情

南宋王朝哗啦啦如大厦般倾覆,截断了众人飞黄腾达的云梯,跻身云端的,或一哄而散,各奔东西;或孤注一掷,螳臂当车。而处在塔底的如赵孟頫之流,又该何去何从?虽为贵胄,却生不逢时,空有大志,却报国无门。在进退两难中,他背弃故国,北上仕元,最终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对他来说,“名满天下”却是有两个极端:“誉之甚隆”或是“毁之甚烈”。以宋皇族后裔的身份出仕元朝,加之声名显赫,一方面与国人忠贞不二的信仰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也难免有人打着愤青的幌子大吐酸水。

这就是“变节者”赵孟頫矛盾复杂却又富贵荣华的一生。

细推赵孟頫的身世,其实算是皇族近支,是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的十世裔孙,也就是说假如对历史的偶然进行十一次方计算,他还是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然而到他这一代,正牌皇帝也早已自身难保,更何况这位十一世孙。于是十四岁成年之后,他便要四处求职,养家糊口了。幸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总算没有让他们的亲戚喝西北风,安排他做了真州司户参军。这个管理户籍的芝麻官对一个刚刚成年、家境艰难的没落贵族来说是个尴尬而又很必要的补给。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赵孟頫未及弱冠而父亲已逝,母亲丘氏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寡母对弱子自然是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发愤力学、成就祖业。母亲经常在耳边苦口婆心的劝诫:“你自幼丧父,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成才,我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本来庶出的孩子内心就极其敏感而多虑,再加上悲观主义的母亲晓之以义、动之以情的情感攻势,逐渐其遂造就了他多疑、警觉和过敏的个性。不过总算没有让母亲失望,赵孟頫聪敏过人,比方仲永毫不逊色,其至友戴表在《松雪斋全集·序》中夸赞说:“子昂未弱冠,语已惊其里中儒先,稍长而四方万里,购以求其文,车马所至,填门倾郭,得纸只字,人人心惬意满而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南宋灭亡,赵孟頫也不得不失业在家。那年,他二十三岁,正值满腹凌云壮志之年,却整日闲居在家,无所事事。

不得不说,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不论赵母是有心或者无意,他确实为儿子日后的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母亲的激励下,赵孟頫向当地名儒敖继学习经史,向钱选学习画法,经过十年的发奋努力,学问大进,成为“吴兴八俊”之一,从声名鹊起。

从赵孟頫的内心深处来看,他对南宋灭亡的心情是既痛苦又无奈的——一方面,身为宗室子孙,却目睹了宗庙倾覆的浩劫;另一方面,他对南宋朝廷奸臣当道、迫害忠良的昏庸无为痛心疾首。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在起初拒绝去元廷讨生活。

当年旧相识夹谷之奇后来升任吏部郎中,曾经极力推荐赵孟頫出任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一方面由于元初社会动荡不安,加之汉族士子地位卑下,不受重视;更重要的是他要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因此他半违心地拒绝了好友的好意。

心口不一的岁月痛苦难熬,更加上财政危机频繁,赵孟頫开始有意无意向人们透露想要出仕的愿望。“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以自己的盖世才情,却必须隐居山林,这比外界的羞辱责骂更难以忍受。因此,他总是念叨着“思美人”、“美人思君”,这本是屈原的典故,但是赵孟頫对此讳莫如深,因为同为皇室宗族,屈原宁折不弯,他却总想投奔元朝,其中的尴尬自不必多说。

后来,元政府改用推荐与征召的方式选拔人才,在挣脱气节、情操之类的精神桎梏之后,赵孟頫终于频频走出自己的松雪斋,对自己的知名度进行炒作和推销。他多次往来于杭州周边城市,结交名流,拜谒权贵,一时之间,赵子昂的名字在江南尽人皆知。占断机先,未雨绸缪,于是机会终于来到了身边。

至元23年(1286年),忽必烈派遣程钜夫下江南搜访遗逸,其实名单早已内定,赵孟頫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人气资本,加上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自然名列其中,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勇士。

说到这里,就要涉及到元朝对遗民的政策。元社会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其中“南人”便是指南宋遗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底层知识分子想打破这种阶级压迫,一是进行革命——革特权阶层的命;二就是要努力跳出这个阶层,实现人生的升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革别人的命是只可远观不得亵玩的,出仕变成了惟一选择。然而,即使是做官,也是大有讲究的,“汉人初授官,不及职,再授,则降职授官”,因此汉族知识分子很多因不愿背上不忠不义之名的其敬而远之,即使将忠节置之度外的也因仕无门而无可奈何,一时间江湖林间多了众多踌躇满志者,其中以江南尤盛。元朝江山是在马背上得来的,但是治理国家可不像行军打仗那般,为了笼络人心,忽必烈接受御史程文海的建议,让他到江南搜访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委以官职,以缓和矛盾,稳定民心。

鲁迅说改朝换代不过是从做某个人的奴隶变成另外一人的奴隶。中国古代但凡农民起义导致的朝代更替,胜利果实大多为地主阶级攫取。这是因为,人民要求的不过是居则有房、衣则有裳、食则有粮,至于被什么人奴役,那就无所谓了。忽必烈打的也是这个算盘,满足了上层士族的要求,那么在舆论上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稳定。

此时南宋灭亡毕竟已经近10年了,以身殉国、归隐田园也差不多尘埃落定。一大批曾经侈谈气节、精神、义理的隐士纷纷从山中林下走出来,争先恐后加入庞杂浩荡的候选队伍。其中不乏南宋名士。至此,阻碍赵孟頫出仕的道德桎梏也已经被扫清,枯木逢春、柳暗花明,赵孟頫的春天到来了!

不过,表面上的愁苦哀叹也是人之常情。

他在诗中向世人诉苦道:“昔在东吴望幽燕,长路北走如登天。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思惘然。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裘不具珶袍穿……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嬴马鸡鸣前……”说明自己去元做官是被迫的,是被“捉来”的夫子,背井离乡来到京都,是违背自己的意志的。无论赵孟頫多么身不由己,他后来的荣华富贵也足以弥补起初的委曲求全了。

尽管在应召之前,他自己描述“徘徊白露下,郁悒谁能知”,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处境,也不得不怀疑这其中的猫腻。

此时的他已闲居里中多年,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七,又系偏房丘氏所出,总是分不到多少遗产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也总不能强求,一方面为生活所困,而另一方面,赵孟頫也有施展抱负之愿——他深受儒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并不推崇老子无为而治,将所学经邦济世之学“用之于国,使圣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这一理念在南宋时,无法得以施展。面对着眼前这个大好机会,赵孟頫在半推半就中告别妻小,登上北去的旅途。

尝尽冷暖的出仕岁月

初至京城,赵孟頫们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忽必烈对赵孟頫可以说是另眼相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史书记载赵子昂“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忽必烈以貌取人也是可以理解的。最重要的是赵还有其特殊地位,一个前宋皇宗,如今却投奔我朝,这是多么大的头条新闻啊,说出去,我忽必烈自然更有面子,天朝的神威让四方来朝,更是顺应天意。

面试合格之后,赵孟頫在实习阶段成绩优异,他甚能体察圣意,例如,皇帝要起草诏书,他不假思索,挥笔而成,一蹴而就,皇帝看了之后大为赞赏——“皆朕心所欲言者”,尽管他看不懂汉字。

面试过程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当时耶律中丞跳出来痛骂,说他是南宋宗室子弟,没资格在皇帝身边侍奉,要求把他逐出朝廷。这位耶律中丞就是一个心直口快却没有政治头脑的人物,皇帝正在做出礼贤下士的圣举,你在一旁泼冷水,真是自取灭亡。于是程钜夫向皇帝诉说委屈,说:“我找到赵孟頫是按照陛下的旨意,如今却被人弹劾,臣以后没脸见人了。”于是,皇帝大手一挥,怒斥“那小子!”,让手下人给撵了出去,一分钟都不想耽搁。

虽然得到皇帝宠爱,赵孟頫得授的官并不大。兵部郎中,从五品而已。但相对其余二十多人来讲,能留在中央做官,天子门生,这种待遇已经不低了。别的江南“遗贤”,大都是被外派到偏远山区担任按察官员,做“纪检”工作。

昔日龌龊,今朝得志,赵孟頫立马作了一首拍马屁之作——

阊阖曙光生,角瓜棱瑞霭横。治朝春有象,严跸物无声。簪笏千官列,箫韶九奏成。彤墀簇仙仗,翠树拂霓旌。绝域梯航至,来庭玉帛盈。皇图天远大,圣德日高明。兵息知仁布,民熙见化行。耄倪齐鼓舞,率土其升平。(《元日朝贺》)

赵孟頫把皇帝说得如此圣明,但是他本人的生活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迩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居然连炼丹的道士都不如,这样的官不做也罢。然而自由不是那么好取得的,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还不是一个对生命如此豁达的人。何况他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的。

为了报答忽必烈的知遇之恩,赵孟頫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在登记制度森严的元朝,蒙古贵族是不可能眼看一个出身不好的“南人”得势的。赵孟頫刚想涉及政治,便遭到了下马威。忽必烈在刑部讨论贪污腐败问题,想进行整风运动,赵孟頫也列席。作为一个外人他本应该保留意见就好,但是初出茅庐的他为了上位,轻率地树立了不少敌人。权臣桑哥认为,贪污满两百贯就应该处死。赵孟頫利用经济学知识,在朝廷上开了一场讲座。

他认为当时通货膨胀得利害,两百贯钞的票面价值早就大大低于原先,因此,按照钞额定罪过重,应该用米、绢等实物定罪。这个是经济学上的基础知识,赵孟頫也难免有卖弄学识的嫌疑。蒙古大臣一看,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员,又是南宋遗民,居然在他们面前大放厥词,胆敢议论时政,都气不打一处来。立刻有人出来刁难,一个杨郎中冲出来指着他的鼻子说道:“我们大元朝正要发行元钞,你在这里指手画脚,是要反对皇上吗?以前金国立法的时候,也有咨询搞儒学研究的人,怎么没有见你这种所谓的大师呢?”这话说的非常不客气,赵孟頫也觉得来者不善,只得抬出皇帝的招牌来反驳,他说:“是吾皇让我来议政的,我有不同意见却不说,是不忠的表现。你敢说通货膨胀是不存在的吗?不讲道理反而一味欺负我,为什么?”杨郎中涨得满面通红,无言以对,只得在皇帝面前向赵孟頫道歉。

赵孟頫这一仗赢得漂亮,在皇帝面前炫耀的目的也达到了,忽必烈倒是想提拔他在尚书省任职的,但是由于权臣阻挠,随后不得不作罢。锋芒太露自然会招来麻烦,这给他后来仕途不断埋下隐患。后来皇帝派他到江南行省检验当地官员的“慢令之罪”。“钦差”大权在握,可以任意笞打沿路官员,但是满怀仁义之心的他回来交差时,却没有一人受刑,丞相桑哥对此颇为不满。他与蒙古权贵矛盾进一步激化。

终于,机会到了,赵孟頫因故迟到,桑哥名正言顺地公报私仇,于是乎,士人差点挨了板子。这对一帆风顺的赵孟頫来说是奇耻大辱,虽然后来在叶李的力保之下免去了一顿打,但是给他的刺激却是不小。

挫折教人成长,在挨板子后,赵孟頫也学得乖巧了,自己终究是外人,朝中对他冷眼侧目的大有人在,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于是他不再直接顶撞桑哥等人。至元二十七年大都地震,人民死伤数十万。赵孟頫劝忽必烈降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以应天灾。尚书省是专管赋税的,此举当然让主管尚书省的桑哥大为不悦,他当面指摘赵孟頫挑拨皇上。赵只得委婉说道:“天灾人死,钱粮也无从征收。如果今日不免,日后有人把赋税不足之罪归于尚书省,丞相您必受牵累啊。”这漂亮话不但使得桑哥转怒为喜,而且把赵当成了自己人。后来听说赵一次上班时因道窄马失前蹄堕入河中,桑哥特意上报忽必烈,把宫墙往后移两丈多。看来赵孟頫的小心谨慎还是有了成效,这是以放弃权力为代价的,忽必烈曾经想选赵加入中书省,但是赵毫不犹豫拒绝了,这自然是不愿与蒙古权贵争夺权力。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赵孟頫后来还是假人之手除掉了桑哥,这是后话。

当时,赵孟頫对忽必烈的忠心以及小心翼翼是寓于言表的,一次,忽必烈问赵对叶李、留梦炎两个大臣的看法,他回答说:“留梦炎乃我父执辈,其人厚重,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体;至于叶李,其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

没想到这次龙颜不悦,皇帝说自己对叶李更喜欢,因为留梦炎在宋朝为状元时,官至宰相。贾似道欺君惘上,留梦炎却诌附取容。而叶李虽为一介布衣,敢于伏阙上书,显然他要贤于留梦炎。赵孟頫不禁胆战心惊,果然是圣意难测,伴君如伴虎!更为难堪的是,忽必烈继而还让赵写首诗顺便讽刺留梦炎。

皇帝金口已开,赵不得不提笔躇踌,最后写下四句诗交差:“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往事已非哪堪说,且将忠直报皇元。”

好一个“往事已非哪堪说”,忽必烈看了只能叹赏,而赵孟頫衣衫也早已湿透。留梦炎看后,“衔之终身”,这个赵孟頫也无暇顾及了。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热门推荐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将门之惊华嫡妃

    将门之惊华嫡妃

    她是月府将门嫡女,草包花痴、胸大无脑的蓝月帝国第一美人,因为错看心爱之人,婚嫁当日新郎府前、众人目光之下被拒婚而含恨终了。她曾是百年将门君府的绝世嫡女,却因错信自以为的良人而惨遭满门被灭,遍地曼珠沙华之间,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会手刃仇人、不惜染满鲜血。然而再睁眼,她成了她,眉眼之间冷艳风华,谈吐之间字字珠玑。草包废物?胸大无脑?有谁知道这蓝月第一美人月妖兰实际上是个懂得隐忍、敛其锋芒的绝世才女!既然上天注定她成为她,那么,便绽放重生!惊才艳艳、冠满惊华,原来她才是那珍珠!一身红衣,飒爽英姿,智斗周围一切企图之人,毁那企图杀她辱她之人。家门中,她是那谈笑间素手颠覆云雨的月府嫡女,一身红衣死守月府一方净土。战场上,她是摆兵布阵、运筹帷幄的护国将门之女,一身红衣下破敌军十万大军。花丛中,她是那逍遥于世却爱她至极的妖孽男的结发妻,一身红衣伴他周游列国踏遍每寸土地。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精彩不能错过】月妖兰手中捧着天山雪莲,嘴角翘起不意外的那个倒霉被追杀的人的手冲着花而来,给他真是白瞎了。那人全身的重量压在她的身上这让月妖兰皱了皱眉头,刚换上的衣服就这么白瞎了。左手的食指戳了戳那人的肩膀,“要死就死一边去,衣服都弄脏了。”“我说月大小姐,救人救到底,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本是好听的男声却让月妖兰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颤栗了一圈。苏夏似乎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效果,愣了一下看着月妖兰一眼,然后放声大笑,似乎自己不是被追杀的那个人。。。。。。。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希望亲们驻留,能够喜欢文文。群么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才皇妃,买一送一

    天才皇妃,买一送一

    她是万能天才少女,科学家们引以为傲的成功实验品,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炸死,离奇穿越到一具赤果裸的身体里。这位正是慕容家的大小姐,在这个以实力为尊、阴谋当道的世界里,慕容大小姐却连最基本的玄功都不会,更可气得是,见了男人她就垂涎欲滴的犯起花痴,除了她爹慕容枫以外,慕容家的任何一个人都把她当成了调侃的对象。心狠舌毒的二姨娘,口蜜腹剑的三姨娘,同父异母的四个妹妹,还有那些觊觎他们慕容家庞大家业的人。现代天才少女是何许人也?她可是拥有最最优良的基因,受过最最精锐的训练,她的人生座右铭:挡路者,杀无赦!【片断一】丫环:小姐,您的肚子怎么越来越大了?瀛雪:应该是怀孕了吧!(漫不经心的翻阅着书,云淡风轻)丫环:……(张大嘴巴,瞪大眼睛,下巴快要掉下去了!)【片断二】产婆:慕容老爷,大小姐生…生了(欲言又止)慕容枫:是男是女(一脸紧张)产婆:是个小少爷。(怯怯地)慕容枫:好,好,我慕容家终于生出了个带把的。(欣喜若狂)产婆:可是…他长得…有点奇怪。(吱吱唔唔)慕容枫:只要是带把的就行,我慕容家总算有后了。(依然沉浸在欣喜中)【片断三】玺儿:娘亲,为什么外面的人都说我是妖孽?瀛雪:那是因为他们妒忌你。玺儿:可是…为什么只有我是紫瞳?瀛雪:这也正是他们妒忌你的原因。【片断四】丫环:小姐,有个男人送来了好多金银珠宝,他说…是小少爷的爹。(慌张的跑进来)瀛雪:珠宝留下,让他走。(优雅的轻啜一口茗茶,一脸平静。)丫环:可是(欲言又止的模样)玺儿:可是他长得很帅对不对?青鸾姐姐呀,娘说过,长得越帅的男人越靠不住!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要学会淡定(四岁的粉嫩小童语重心长的劝导声)丫环:是,小少爷。(耷拉着脑袋,懦懦的望了一眼那个粉嫩的小男人。)【此文美男多多,过程略NP,结局一对一,幽默诙谐,偶尔腹黑。】推荐自己新文:《强宠——画皮丑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强吻小小小老婆》推荐好友佳作:《重生——前妻买一送一》——乔茉児《穿越男兽国》——夭水无邪《市长夫人》——南宫晚晚《勾魂宠后》——尹爱儿《在后宫打牌的悠哉日子》——相濡以沫2012《兽性总裁的狂野娇妻》——夜神翼慕容瀛雪:由亲亲【蔚藍櫻】抱回家养!玺儿:由亲亲【笨笨2008】抱回家养!灵儿:由亲亲【笨笨2008】抱回家养!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只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

    苏依在一个不能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再次邂逅她生命中最为厚重的两个人。多年前,一个许了她十年之约,却以最决绝的方式舍她而去,一个以爱之名,却带给她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再相遇,物是人非,一个满腔怨愤誓要她感同身受,一个满腹悔恨却让她无所适从。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想着淡忘便能释怀的,再回首,却只道,当时已惘然
  • 总裁的新妻

    总裁的新妻

    五年前,被父母双亲抛弃的秦殇,走投无路,却爱上了让她高攀不起豪门狂少的程景诚。他曾承诺对她不离不弃,直到地老天荒,却因为一场意外,怀疑她红杏出墙而怒火中烧。年少轻狂的他,带着仇恨和怒火,对她残暴施虐的同时,也将她之前所期许的爱情,撕得粉碎。遍体鳞伤的她激烈反击,与他进行拼死搏斗。而他,晕倒在她的怀里……五年之后,她摇身一变为最有潜力的女公关,而他则成了T市最年轻有为的娱乐公司总裁。她本能地想要逃避,却因为命中注定的一次合作,再次相互吸引。她本以为是再续前缘,不料这只是另外一场的阴谋的开始——这是一场由他主导游戏。当她被征服的时候,也正是她被抛弃之时。他如同宠物般将她玩弄于鼓掌,甚至被一步步地推向犯罪的深渊;,任凭他一次次地羞辱和伤害。一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再次被伤得千疮百孔;无穷无尽地折磨,让她体无完肤。然而,就在她心灰意冷之时,却发现自己意外怀上了他的骨肉……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宠徒上天:师父万万岁

    宠徒上天:师父万万岁

    21世纪顶级天才机械师被一颗炸药直接炸飞,华丽丽的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刚出身就死爹死娘的奶娃娃身上,还好被花卿尘捡到,抱回去圈养了。理所当然,吃他的,住他的,穿他的,用他的,最后,霸占他!谁敢和她抢师傅,柳叶剑法伺候!啥,敢偷偷摸摸爬上师傅的床?直接研发木质手枪秒射!啥,拿着皇帝的圣旨!尼玛,姐不发威当姐是hellokitty?直接火药灭了你全国!@@@@@@@@@@@@@@@@@@@@@@@@@@@@@@@@@@@@@@@推荐凹凹新文:《夫君凶猛,如狼似虎》@@@@@@@@@@@@@@@@@@@@@@@@@@@@@@@@@@@@@@@【片段一】某女:师傅,有人说我刁蛮任性!某王:那是率真可爱。某女:师傅,有人说要把我送回北煞!某王:(怒)本王把他送去!某女:师傅,昭华郡主手里的那只肥兔子,想必口感不错。某王:来人,去把昭华郡主的兔子给本王捕来。侍卫:王爷,那可是您当年送给郡主的兔子呀~【片段二】“为师养你多年,也该到你报答的时候了!”某王放下手中的书籍,抬头看着刚进门的某女说道。“师傅请说,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徒儿都在所不辞!”某女闻言,壮志凌云的说道。某王嘴角抽搐,道:“无需,你只管上花轿便可!”说完,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片段三】某王成为某皇之后…嫔妃甲:“皇上,皇后罚臣妾把凤殿的地全部拖了一遍。”嫔妃乙:“皇上,皇后让臣妾围绕着皇宫跑了三圈。”嫔妃丙:“皇上,皇后收缴了臣妾的首饰上缴国库呀。”嫔妃丁:“皇上,皇后……”某皇不抬继续批改着手上的奏章,道:“哦,这么说,你们不满皇后。”众嫔妃大喜,急忙点头!“既然如此,就全部出宫吧,俗话说,眼不见为净!”某皇的说道,满意的看着眼前众人惊慌失措的样子。======================简介无能,亲们将就一下。本文不弃坑,不烂尾,不后妈。一对一,大虐伤身,小虐适宜。只虐配角,不虐女主,男主说不清……请亲们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神箭传说

    神箭传说

    一场延续了十年的战争随着匈奴王庭的覆灭终告结束,天下却并没有恢复人们意想中的太平盛世,一场更大的战乱悄然降临到了立国百余年的大陈帝国。揭杆而起的贫苦百姓、据险而守的亡命大盗、不甘覆灭的匈奴残余、力图复国的前朝遗族、大权在握的权臣大将、觊觎中原的四方夷族、忠于帝国的贤臣良将……一时间群豪并起,纷纷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相搏。乱世英雄出,卧虎藏龙的神州大地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人再可以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