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0000004

第4章 崛起前夕的暗潮 (1)

第一篇 第二章崛起前夕的暗潮 (1)

汉朝因为汉武帝而显得异常耀眼,这个堪称千古一帝的帝王,为汉朝注入了一股自信张扬之气,从他一当皇帝那天起,就注定了汉朝要变“无为”为“有为”,只不过路还长,步才起,保守派势力比较强大,所以一切只能是在“暗中”进行。他收揽人才,遣使西行,改革思想,集中权力,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个国家的壮大,只为了忘掉那永远的耻辱。汉朝要崛起!

建元新政首练兵,千古一帝初长成

景帝驾崩那年,刘彻正好16岁,那一年他继承了帝位,从此之后,他便走上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为汉朝,甚至为整个民族,都注入了一股崭新、高贵、开拓、进取的气息。他雄才大略的一生,使得汉朝在刘彻在位期间异常辉煌和鼎盛。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16岁的刘彻还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武帝,他才刚登基,该走的路还很漫长。当他高坐在龙椅上俯视满朝文武时,心里毕竟还有一丝不安,但是武帝毕竟不一般,他的政治才干在登基之后就显现了其巨大的魅力。

刘彻即位后,表现了他锐意进取的一面。他一上台就任命窦婴为丞相,窦婴这个人信奉儒学,他还令其舅父田蚡为太尉主持兵政,任命曾经的太子太傅赵绾、王臧分别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才当皇帝一个月,刘彻就下诏各地要求举荐“直言敢谏之士”。地方上推荐上来若干人,刘彻一一召见,亲自策问“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在这么多的人中,刘彻选择了董仲舒、严助等人,而这些人后来成了名臣。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子之后,他毅然实行改革。

汉武帝非常有抱负,他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如何坐稳皇位,还计划设计一套全新的国家战略和理论。他要规范和限制诸侯王的权力,要加强皇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对外御侮。基于这一切,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准备推行当年贾谊向汉文帝推荐却搁浅了的建议,即“改正朔,易服色,建官制,重礼乐,更秦法以立汉制”。但是经历文景之治,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刘彻的改革是要触动朝野的既得利益集团的。

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之一就是太皇太后窦漪房。这个窦漪房可不简单。汉景帝的时候,她是太后,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她权力大,所以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有一回她召博士辕固生问他怎么评价《老子》这部书,辕固生是个直肠子,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那是,怎么比得上你们刑部官员儒家律令呢?”话中饱含着对儒教的讥讽。辕固生书生脾气一发作,转身就要走,窦太后大怒,呵斥住以后,让人把他扔到了有野猪的猪圈里。好在还是太子的刘彻,往猪圈投了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得以保住性命。汉景帝迫于太后的意思,在他主政的时候没有用儒生。由此可见窦太后这个人物的强势。刚即位的刘彻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个强势的奶奶,太皇太后窦漪房。

当然刘彻一开始并没有退缩,他首先命令驻京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同时他又想到了打破地方割据的办法:命令各地包括各封国、诸侯领地开放城门,不得私设关卡限制往来出入。不但如此,刘彻还下令对贵族子弟违反王法的人实施惩戒。很明显这些对贵族有限制性的措施必然会引起列侯、宗室贵族们的强烈不满。不少人立刻站到了太皇太后窦氏周围,窦氏了解了这一切之后,要求刘彻废弃儒学而采行黄老之道。

事实上窦氏早知道刘彻喜好儒家,这与她信奉黄老无为有所矛盾,所以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因为刚即位,实际上还没有坐稳,所以每逢大事,都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知道以后,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并派人访察赵绾、王臧莫须有的“奸利”之事,以此斥责刘彻。最终下令逮捕赵绾、王臧,迫使二人于狱中含冤自杀,而汉武帝当时竟无力保护自己的老师。

其后,窦氏罢免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将申公逐回老家。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被迫偃旗息鼓了。窦太后之所以能一举摧毁“独尊儒术”的建元新政,不仅在于她个人的权势,更在于有汉以来,宫廷内外积袭的“抑儒”政治气候。这事情对汉武帝来说,是一生的阴影,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实际上在窦氏活着的建元六年间,对于汉武帝来说都是阴影。后来汉武帝在窦氏死后,将年号由建元改为元光,一字之差,很值得玩味。不光如此,在之后的统治生涯中,武帝每隔六年更改一次年号,很难说这些与窦氏存在的建元年间无关。

客观上说窦太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由于她拥护黄老思想,所以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回过头来看武帝和窦氏的纠葛好像不够凶险,实际上背后的险恶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当初建元新政失败时,要不是武帝机敏把握住了风向,恐怕长公主和窦氏就可以让他做不成皇帝,但是武帝何其聪明。新政失败后“恩礼”长公主、陈皇后,并且施行“无为而治”的政策韬光养晦,才保全了帝位,他的母亲王太后,不得不为他捏一把汗。

不过话又说回来,建元新政这一败对刘彻来说是有好处的,也是必需的,如果干什么都是一帆风顺,没有磕磕绊绊的话,刘彻他还能真正成长为影响千年的一代帝王吗?建元年间这段时间,从心理上而言,对刘彻是一次历练,从客观上讲,这段时间恰恰为刘彻真正坐稳皇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遣使西行彰显雄才大略

建元新政失败之后,汉武帝刘彻表面上看起来服从了以太皇太后为代表的窦氏集团的意愿,但实际上他一刻都没有闲着,他一直在为将来的大作为做准备。典型的是他在建元三年做的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那就是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遣张骞去出使那么远的地方?不是因为好奇,而是因为这样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汉武帝作出这个决策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当时的匈奴每每侵犯汉朝边境,武帝为这个问题苦恼不已,但是这个时候,汉朝的军队还不足以抵抗强悍的匈奴。二来如果一旦打起仗来战线拖得也比较长,不利于汉军作战。如果能贯彻“远交近攻”的策略,倒是可以有胜利的把握,只是当时对西域的了解太少,到底西域有什么国家,哪个可以联合,这些情况汉武帝是一概不知。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通过战俘知道了一些极其有用的信息:西域有一个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他们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打败后,被迫西迁。他们的国王被匈奴杀害,头被割下来做成了酒器。这条消息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武帝知道终于可以有结盟的人了。

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能联合西方的大月氏夹击匈奴,那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就有很大的胜利把握。但是问题也来了,这个办法是好,可是,首先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去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处于匈奴控制之下。这样的话出使大月氏的任务就十分凶险。到底选谁来做这件事情?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者。汉武帝自做皇帝以来,对人才的选拔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所以这回出使西域的人选及收揽人才的事很快就有了着落,担任皇帝侍从的张骞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回过头来看汉武帝远交近攻策略,实际上他正是应了当时的形势,联络距离远的大月氏,准备来进攻邻近的匈奴。这种外交策略非常高明,秦国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汉武帝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因为自己的实力决定了这种状态,汉朝必须寻求一种合适的方式去介入到大月氏和匈奴之间。否则各自为政,那么对付匈奴就会很困难,而且战争难免有误伤,到时候又以大月氏为敌的话,问题就更复杂了。汉武帝才做皇帝三年就已经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见他确实是鼓足了气要一雪七十几年的耻辱的。虽然这个时候迫于保守派的压力,他还不敢有更大的动作。

为什么说是七十几年的耻辱,因为汉朝自开国起,与匈奴的关系就处于劣势。刘邦做皇帝的时候,感到自己实力不足,就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贸易。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文帝和景帝,但是匈奴屡屡不知足,几乎年年侵扰汉朝边境。当然,今非昔比,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元气已经回复,经济非常发达,这样一种情况下,汉武帝自然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就已经盘算着要改一改汉朝与匈奴的地位关系了,这也就不难以理解为什么窦太皇太后逝世后两年,汉武帝就彻底与匈奴决裂并向其宣战了。

同类推荐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
  • 安迪密恩的觉醒

    安迪密恩的觉醒

    统治全人类的教皇将号召教会的全部力量,展开以“圣战”为名的血腥屠杀,而伊妮娅,是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人。永生的代价是什么?残存的内核,又有什么样的险恶动机和秘密?移走地球的“神秘人”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伊妮娅知晓。而谜一般的伯劳——是怪兽、天使,还是杀人机器——也将最终显露出它身上悬而未决的两大谜题:它的起源和目的。
  • 身份

    身份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热门推荐
  • 飞来横货

    飞来横货

    这个世上总有一货,不经意间一头撞入你的世界……“我们结婚吧”“……貌似跟你不熟……”“抱都抱了,差不多熟了。”“谁跟你熟!放我下来!”“不好意思,货已售出,概不退货,你要对我负责。”“娃啊,你这样忒不厚道了,其实咱是男的……”“我不介意。”“……我招你了吗?”“没。”“我吗?”“没。”“那你老是揪着我不放作甚!!!(发怒)”“你没结婚。”七年的感情终究逃不过一个痒,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等的是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坏坏校草恋上丑丫头

    坏坏校草恋上丑丫头

    一个丑丫头的华丽蜕变后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他桀骜不驯,世人眼中的叛逆学生,凭出众的长相被封为坏坏校草。而她是众人口中的丑丫头……一次老师的安排,让他与她成为互帮同学,究竟谁能改变谁?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将她打造成了漂亮的自信女孩,而她却没能让他成为好学生。在相处中,她对他亦有好感,却不知他已默默地暗恋着她。经历过一次次的变故,她苦笑着问他:“为什么我们总是错过?”
  • 呆萌小甜心:冷少追捕999天

    呆萌小甜心:冷少追捕999天

    他,腹黑霸道的高冷总裁。她,看似精明常常犯迷糊的落魄千金。不是说他高冷吗?可为何总是纠缠她?“上官爵,奉劝你还是不要太投入的好,免得……”竹幼晴没在说下去。“免得什么?”上官爵来了兴致。竹幼晴挑了挑眉峰,眸光闪烁,大声道,“免得无法自拔!”“无法自拔?”上官爵悠悠的重复的了一遍她刚刚说的话。嘴角邪魅的笑容加深了些,垂首贴近了竹幼晴的耳边,“那……你帮我‘拔’不就好了吗?”男人特意加重了‘拔’字的发音。“……”
  • 糖尿病自然疗法

    糖尿病自然疗法

    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
  • 极品妃:嫁给穿越俊王爷

    极品妃:嫁给穿越俊王爷

    本来在家看穿越小说正High的不得了,让刚从外地回来的臭哥哥一个电话轰到机场接他,我容易吗我!还好臭哥给我带了个古典戒指,呵呵!美美的带上,在一片莫名其妙中,我穿了......怎么有这么巧的事,穿到古代遇到同样带着一样的戒指穿过来的帅哥,难道这就是缘分?人家穿个王爷,我就一个单身贫民,借住在王府还给我惹事,嫁就嫁吧,起码他知道现代人的习惯,要真嫁古人,那清白怎么保啊......
  • 随身装着一口泉

    随身装着一口泉

    山村孤儿刘军浩偶然得到了一枚古怪的石锁,石锁内含有一个奇特的空间,里边还有一池泉水。那泉水具有了独特的能力,可以让放入其中的鱼类快速的增长,而且味道异常鲜美。刘军浩利用这泉水养殖黄鳝,种植蔬菜……事业的丰收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就像一汪沁人心脾的山泉,让人充分体验到田园生活的悠然、轻松和自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