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合伙人:激情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我们要做一群有激情的“海盗”!
——乔布斯
“我们必须要有激情。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喜欢,而不是为了致富。当然,事情做好了,可能会变富。但是,并不是因为某些诱惑而做事。我认为,激情极为重要。”巴菲特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美国年轻的一代。
激情犹如生命的一束火焰,它不仅点燃自己生命的活力,也可以传染到身边的人。乔布斯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人,不管面对怎么样的困境和磨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之所以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是因为乐在其中,而且为此感到着迷。
乔布斯的激情,点燃了他合伙人的热情。
瓦伦丁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瓦伦丁凭着自己对电子行业的了解自己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他对电子运营十分了解,做事也很实际,因此在硅谷圈也小有名气。乔布斯邀请瓦伦丁来到苹果公司,他看到乔布斯和沃兹这两个号称“电脑专家”的两个人衣冠不整,觉得他们不像是电脑精英。瓦伦丁告诉乔布斯:“你们两个人谁都不懂得市场营销,对未来的市场规模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就无法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他给乔布斯推荐了一个人:迈克·马库拉。
马库拉是一个性格静默、做事谨慎的人,他身材矮小、看起来非常瘦弱,从外表看,他像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但是,只要提到电子产品和计算机,马库拉的眼睛就像是找到了猎物的猎人一样敏锐。
马库拉知道,微型处理器可能会给全世界的计算机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和那些只能够显示时间和存储少量信息的老一代计算机相比,新一代计算机使用的微型处理器更让年轻人“激动不已”。马库拉对电子产品的销路和畅销情况非常熟悉,他知道一个新型电子产品的出现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轰动效应。所以,当乔布斯向他展示苹果公司设计的新产品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乔布斯是一个不起眼的家伙。
和乔布斯相比,当时的马库拉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人。马库拉是英特尔公司的高级职员,在英特尔上市之前,马库拉从其他雇员那个获得了英特尔的优先购股权,等到英特尔上市,这次投机让马库拉“一夜暴富”。但是,马库拉不是一个只看表面的人,他看到乔布斯和沃兹对计算机的激情和热爱,他也看到苹果公司的创意和发展。所以,面对这台新型电脑,他忘记了他多么不想与乔布斯合作,他也忘记了苹果总部多么“寒酸”。
马库拉决定留下来和乔布斯合作,他为苹果公司起草了商业计划,指导乔布斯和沃兹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创业。
在苹果多年的发展长跑中,乔布斯始终表现出超人的聪颖和活力。这种激情传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也正是这股热情,让他在年少时期就打下了深厚的功底,以至于对后来的计算机事业乐此不疲。可见,成功需要激情,有激情才能对它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这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如果现在做的事业不是兴趣所在,人们就会丧失激情和信心,这样下去是很难坚持到底的。
内部“改革”:把一件事做透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乔布斯
有这样一则寓言:猴子寻找食物,走到玉米地,看到满地的玉米非常开心。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那个更好,就扔掉手中的去掰下一个,另一个到手,猴子觉得前面有更好的,又扔掉手中的玉米,去掰更好的那个,结果,一直走到玉米的尽头,猴子还是没有掰到玉米。最后只好将就掰了一个。
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都笑猴子太傻。猴子不是傻,只是不懂得如何将事情做透。将一件事情做到底,是做好事情的根本。
人们常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好的却少。人生的机遇,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因此,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真正做好了,也就够了。
在苹果公司,“一次性革命”被誉为一个经典的改革法则。因为乔布斯经常一次性把事情果断处理,很多员工将这种处理方式称为“一次性革命”。
1997年,是乔布斯回归苹果的重要的一年。此时,乔布斯的头衔是“临时首席执行官”,过去的几年,苹果公司一直由局外人打理,对于一个不了解苹果特殊企业文化的人来说,领导一个特殊的团队很难支撑下来。有能力支撑苹果公司的“特殊企业文化”的人,非乔布斯莫属。
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很快发现苹果公司有很多令他不满意的地方。他决定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苹果公司的不良风气。这种改革细致到个人卫生问题,除了不准带狗、不准吸烟等问题之外,他还不允许员工私下讨论生意上的事情。对一些工作态度敷衍的员工,乔布斯毫不含糊地将这些人闭之门外。很多员工都害怕碰到乔布斯或者被乔布斯叫到办公室。一旦碰到乔布斯,他可能会问你几个问题,一旦员工的回答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对毫不客气的指责,对人大加贬低,让员工信心全无。很多员工更害怕在电梯里遇到乔布斯,和他共乘一趟电梯犹如进入地狱一般,因为说不定电梯门一打开,自己已经被解雇了。
乔布斯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推行的政策一旦有人不遵守,他会毫不客气地将人扫地出门。新政策的改革很快让苹果公司的员工“惶惶不安”,员工们对乔布斯非常害怕。他这种独断专行行为引起了董事会的质疑。苹果董事会的成员劝乔布斯不要“独裁”、“搞专制”,乔布斯依然我行我素,将自己的政策推行到底。
乔布斯裁员计划不仅在员工之内,他在几个星期内辞退了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公司主管,即使是陪伴他多年的迈克·马库拉他也毫不犹豫的辞退。当然,为了补充董事会中新鲜血液,他请来了自己的老朋友拉里·埃利森和比尔·坎贝尔。这两个人后来成为乔布斯的得力助手。
“乔氏改革”看起来恐怖且没有“人性”。然而,正是乔布斯这种改革方式让苹果公司奇迹般的复苏了。苹果在乔布斯的这位“船长”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航程。
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成功的捷径。乔布斯正是领会了这一点,才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不管别人认不认可这种做法,不管别人怎样质疑,只要把自己认为对的坚持下去,做好要做的就是一个正确选择。
“放逐”农场: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就不要放弃寻找
惟一可以让你真正快乐的方法是去做你认为伟大的工作。
——乔布斯
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热爱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其实,找到自己热爱的,才能真正的做到热忱。
1974年,乔布斯从印度回来,住在一个有钱的亲戚家里,这家亲戚经营占地300英亩的俄勒冈农场。这时候的他头发剪的很短,身穿印度服饰,整个做派与他之前的嬉皮士风马牛不相及。他的朋友南希·罗杰斯记得:“他回来时很怪。他想离人群更远一点,更注重精神生活。他把眼睛睁得老大,瞪着我,眼珠子一动不动。他请我过去吃饭,自己扮作古鲁。他也到我这里来,看着他以前送给我的各种小礼物,问: 这东西从哪儿来的? 好像他要把一切纽带彻底割断。”
这一时期的乔布斯处在迷茫状态,在俄勒冈农场,乔布斯不断地传播神秘主义,到处宣讲存在的意义和终极观念。这个被乔布斯的朋友戏称为“大一统农场”的地方,是乔布斯的精神家园。乔布斯的这种怪异做法,引来了不少无业游民、精神恍惚的乞丐,以及附近的静修者。在这群人的眼中,农场像是一个大舞台,他们每天上演着一幕幕戏剧。
对于“大一统农场”来说,这里是最“纯粹”的一块乐土。乔布斯举办禅修班,和流浪者无休止地谈论禁止大麻和其他毒品,他们茫然的寻求一种最纯粹的生活方式。乔布斯还种植农作物,养蜜蜂,到处宣扬有机农场的好处,在他的农场中,禁止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这些科技产品。他还将鸡舍改为旅社为旅人提供住宿,将井水引向烧柴火的桑拿房。但是乔布斯不忘记自己的爱好,他利用自己对电子的了解,设计电路图,摆弄电线,在谷场中装上了电源。“史蒂夫,”乔布斯的朋友弗里德兰说,“成了果农。”他们把苹果榨成汁,晚上放在石头门廊里,就发酵成了苹果白兰地。
多年以后,乔布斯认为这个农场给他上了“一堂真正的集体生活的课。一个晚上我睡在厨房的餐桌下面,半夜,谁都可以进来偷吃冰箱里别人的食物。”很多人都认为乔布斯的这段时期是人生的迷惘期,因为一直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他放逐自己,寻找一种“在路上”的感觉。
每个人都会陷入迷惘,尤其是能力强对自己很有自信的人更容易因为一个失败的事情而对自己和未来产生怀疑。一时的迷惘并不是坏事,但切不可陷入长久的迷失,否则你就真的再也站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