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你说吧,俺这个嫚(她指指怀里的女孩)是花两千块钱买来的(看看紫荆不解的神情,双儿笑起来),不明白?罚款呀,生二胎罚款两千元,不交钱不给落户口,俺村里呀,三胎四胎都有啦。姐姐,你们为什么还不生?噢(她恍然大悟),你是军官太太,不能跟我们这些庄户老婆比呀。(快走吧,啰嗦起来就没完,男人说。)你着什么急,俺姐妹好几年不见啦,想多说几句话呢。(紫荆提着一罐虾酱)双儿说,紫荆姐,你提这罐虾酱,没准就是俺老头子从北海贩来的。(双儿把嘴巴附到紫荆耳边)紫荆姐,往后你千万别到集上买虾酱,集上卖的虾酱,掺盐加水,骗人骗狠啦。(走吧,男人恼怒地说。)走啦,紫荆姐,(双儿拍着女孩的屁股说)叫大姨。(女孩呜噜着,嘴里含着一根粉红色的指头。)她提着那罐掺盐加水的虾酱,望着双儿一家消融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
(《欢乐·金发婴儿》)
(2)俺这个掌柜的,骑着摩托车贩虾酱,哪一个月也挣这个数,(她伸出五个指头,男人责备地瞪了她一眼。)你瞪什么眼?紫荆姐又不是外人!(男人笨拙地笑起来)紫荆姐,你还空着怀?
(《欢乐·金发婴儿》)
这两个例子中,括号里面的内容对前文起到一个补充性说明的作用,括号里面有对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的进一步说明,使人物形象的特点更加鲜明。如“告你说吧,俺这个嫚(她指指怀里的女孩)是花两千块钱买来的(看看紫荆不解的神情,双儿笑起来),不明白?”“双儿”的语言加上括号内对其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得“双儿”这一人物活灵活现,极具生活化特色。
莫言小说中的括号,有一些是为避免行文歧义而添加的,我们把这种括号也归为补充性括号。如:
(1)陈国忠还在履行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职责,贫农带(代)表,负责打钟,带着他的狗。
(《与大师约会》)
(2)(因为)小石匠对得正,桥洞里(又)瞄得准,(所以)半桶水几乎没浪费一滴。
(《透明的红萝卜》)
例(1)中括号里的“代”字是为纠正行文“带”的错误而添加进去的,保证了语言的正确使用;例(2)中的括号是为使行文流畅而添加的关联词“因为”“又”“所以”,给读者以引导,避免误解。
3、表示多个人物声音组接并置,具有分镜头的效果。利用电影中蒙太奇技术,多个人物同时出场,同时说话,同时行动,形成不同的镜头,给读者以电影动态感。如:
(1)她把头巾抖开,蒙在脸上,静听着黄毛唱。(有一个大姐二十八,男人闯外不在家。)阳光很快就把蓝色的头巾晒热,她的脸在蓝头巾下感到了太阳的温暖,呼出的气流把头巾吹得轻轻翕动,尽管她紧闭着眼,还是感觉到无数个绿色的光点在蓝头巾上跳动。(那天她坐在窗下纺木棉花,头插一朵石榴花。)飞鸟在空中追逐嬉闹的叽喳声如乱箭一般射下来,空气像蜜蜂王一样嗡嗡地叫着。(小蜜蜂飞来飞去总不落下,撩得大姐心乱如麻。)你叫吧,你叫吧,她的鼻子酸得要命,心中有架六弦琴,被猫爪子撩拨着,低弦抽噎哽咽,高弦尖声嘶叫,她恨不得把衣服撕成缕缕条条,一把扬到空中,让它们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乱纷纷飘散。(蜜蜂,蜜蜂,要采花就采花,不采花就飞去吧。)
(《欢乐·金发婴儿》)
(2)于是,就吹就唱。(小河里的水呀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河)车头激起雪白的浪花,车后留下黄色的浊流。(解放觉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大卡车过完后,两辆小吉普车也呆头呆脑下了河。[……](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糟糕!”一个首长说,另一个首长说:“他妈的笨蛋!让王猴子派人把车抬上去。”(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很快地就有几十个解放军在河水中推那辆撒了气的吉普车,解放军都是穿着军装下了河,河水仅仅没膝,但他们都湿到胸口,湿后变深了颜色的军衣紧贴在身上,显出了肥的瘦的腿和臀。(你们是俺们的亲骨肉,你们是俺们的贴心人)那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把那个水淋淋的司机抬上一辆涂着红十字的汽车。(党的恩情说不尽,见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首长们转过神来,看样子准备过桥去,我提着笛子,暖张着口,怔怔地看着首长。
(《姑妈的宝刀》)
(3)塑像离他们大约还有五十米的光景,就在水泥路右侧的湖水中,他已听到了男人女人的喧嚷生,听到了照相机的咔嚓声。(嗲一点,嗲一点吆!哎,好!控制住面部肌肉,别动——咔嚓——阿玲,亲爱的阿玲,看着我,稍微有点表演,嘴张开一点,对,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对,像六月天渴望喝冰镇汽水,注意——咔嚓——)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从他右边传来,战士们的步伐全乱了。
(《欢乐·金发婴儿》)
(4)杨助理说:“老大,我警告你们哥俩——老二呢(出去耍了,大哥说)?你们把高马打得可是不轻!”
(《天堂蒜薹之歌》)
例(1)句描写的是紫荆躺在草地上的场景及其内心活动,括号里面的内容却是黄毛的唱词,一个画面、两个人物、两种声音形成多人物、多声道的组接拼置,酷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此外,括号里面黄毛的唱词和紫荆的内心感受相互映衬,隐隐道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具有比喻意义;例(2)这段话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热闹欢乐的场面,其中有卡车、吉普车、军人、学生、乐器等等,学生的歌唱声、车辆的轰鸣声、首长的说话声连成一片,热热闹闹,其乐融融;例(3)中的括号里面的内容表示的是远处的声音,是“我”的思维感知到的声音,把眼前的“我”和远处的喧闹的人群联系在一起,两个镜头、一个画面形成“静”与“动”、“近”和“远”的对比,用外面花花世界的繁闹多彩衬托军队生活的枯燥单调;例(4)中括号内容为大哥回答杨助理的问话,简单明了地展示出当时说话的情况,杨助理根本就没有给“大哥”回答的时间,只是接着说自己的话,隐隐暗示着他瞧不起大哥,显示了杨助理性格中丑陋的一面。
莫言的小说中还运用了双括号,即中括号和圆括号同时运用的情况。如:
哈哈哈哈哈……操你的妈![(他昂起头,眼里淌着混浊的眼泪,狂笑着,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屁股。)你手扶他的破烂大门,蛇蝎毒汁般的眼泪喷泉般涌出,你不知为谁而哭]操你们的妈!
(《欢乐·爆炸》)
两个括号里面的内容详尽地描写了两个人物的神态动作,两者形成对比,一个淌着眼泪狂笑不止,一个眼泪喷涌而出却不知为谁而哭,这种异化的人物性格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普遍性,人不把人当人看,高大同便是这其中的一个不幸的人。
四 、 引号——似引非引,效果独特
在文章中,引号的使用频率远远超不过逗号和句号,但引号的恰当运用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更加耐人寻味,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一道亮丽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1.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莫言小说中引号的使用情况:
1.标示直接引用人物的对话,即放在引号里边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这类用法是引号的最基本的用法。如:
我爹胸有成竹地说:“我的地一分一厘也不丢,但也绝不会在公家的地里留下一个牛脚印!”“这可是你说的!”洪泰岳道。“是我亲口说的。”我爹道。“金龙,你跟着他们,”洪泰岳道,“只要他的牛蹄踩到公家的地里——”他说,“蓝脸,你的牛蹄如果踩到公家地里怎么处置啊?”“把我的牛腿铲断!”我爹斩钉截铁地说。
(《生死疲劳》)
2.标示语句中要着重指出或强调的部分,起到着重号的作用。如:
他是八婶的私生子,名字叫熬儿。盼儿和熬儿都已娶妻生子,他们的孩子都姓八叔的姓——“管”。
(《姑妈的宝刀·遥远的亲人》)
“管”字用双引号标注,前面又有破折号与前文内容隔开,首先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其次通过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读者可以发现,八婶一直把自己当做是八叔的媳妇,是残酷的现实让她做出了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反映了八婶的无奈和其生活的艰辛。
在莫言小说中,双引号标注拟声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拟声词用双引号标注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重视,还似乎给读者一种听觉上的真实感。如:
(1)娘儿们把麦子往铡刀下一送,按铡的娘儿们一手叉腰,单手握着铡刀柄,手腕一抖,屁股一翘,大奶子像小白兔一样跳了两下,“嚓”,麦个子拦腰切断,根是根,穗是穗。
(《姑妈的宝刀·大风》)
(2)爹一咬牙,一瞪眼,一抖腕,“噗嗤”一声,就把刀子戳进了马魁三的胸膛。(《与大师约会》)
(3)在九孔桥上,刚刚在紫穗树丛里耽误了时间的刘太阳骑着车子“嘎嘎啦啦”地赶上来,桥很窄,他不得不跳下车子。
(《欢乐》)
(4)他翻来覆去的数着桥洞,从两片嘴唇间“叭儿叭儿”地吐出一个个小泡泡儿。(《欢乐》)
(5)黑孩兴奋地“噢”了一声。他的鸡胸脯一起一伏,嘴和鼻孔像风箱一样“呼哧呼哧”喷着气。
(《欢乐》)
(6)我的刀子对着他的肚子捅过去,但他一伸手就抓住了我的手脖子,顺势往上一提,只听的“嘎巴”一声响,我的胳膊,就脱了他娘的臼了。
(《四十一炮》)
双引号标注拟声词,不仅把拟声词和语句中其他词语区别开来,给读者以视觉冲击,更是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声态效果,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1)中“嚓”单独成句并用双引号标注,从侧面显示了“爷爷”所捆的麦个儿既整齐又紧实,给铡麦穗的女人们省下不少力气,同时又给人一种短促有力、干净利落的艺术效果;(2)句中“噗嗤”形容刀子进入人体时的声音,文中用双引号标示出来,无疑是为了突显这一动作的迅速之感。整句话由五个句子组成,其中有四个句子是短句,最多为四个字,短句本就给人以急促之感,文中“噗嗤”一词顺承前文所营造的氛围,从视觉和听觉上表达出手段的残酷;(3)句中“嘎嘎啦啦”从侧面反映出刘太阳的自行车已经破烂不堪,甚至到叮当乱响的程度;(4)句中“叭儿叭儿”一词形象的反映小孩子玩耍时的一种神态,从侧面也显示了黑孩儿现在一个人数桥洞的安静快乐和怡然自得的心情;(5)句中“噢”加上双引号明显和其他词语区别开来,形象地刻画出人类高兴时候的第一反映,但是这种高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仅仅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噢”,之后再没有其他表示,这就引人深思,联系上下文可知,黑孩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造就了现在的不善言语、怯弱怕人的他,给他本应该快乐的童年扯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6)句“嘎巴”一声响,生动的传达出胳膊折断时的瞬间的声音,给读者听觉上的逼真感,进而引导读者想象当时的情景,达到引起读者共鸣的艺术效果。
3.标示特定称谓。如:
(1)不久,在我们村插队的一帮知青试验成功了一种特效菌肥“5248”,说是比日本尿素的肥效还要高一百多倍,把一棵地瓜秧的根儿放在“5428”的水里蘸蘸,栽到地里去,两个月后,长出来的地瓜就像石磙子似的。
(《与大师约会》)
(2)“扁担六”来了。“王老五”来了。“大黑驴”来了。“程秀才”来了。“老法海”来了。“猴子猫”来了。……街上晃动着许多她熟悉的面孔,独独缺少两张她最熟悉的面孔——老耿和他儿子小耿的面孔。
(《与大师约会》)
(3)天亮之后,老婆要去“黑天愁村”搬先生,大成说:“我自己慢慢悠逛着去吧。”“黑天愁”距“三份”三里路,三里路的两边,都是一个连一个的水洼子。
(《与大师约会》)
(4)父亲说“五乱子”是个有决断的人,他看了爷爷的病说:“怎么不去请‘大咬人’呢?”大爷爷说:“‘大咬人’难请,他不治经别人的受治过的病。”“五乱子”说:“我去请吧。”
(《与大师约会》)
上述四个例句中的引号的主要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1)中的“5428”是一批下乡知青试验出的一种肥料;(2)和(4)中“扁担六”、“王老五”、“大黑驴”、“程秀才”、“老法海”、“猴子猫”“五乱子”“大咬人”都是人名;(3)中的“黑天愁”、“三份”都是村名。如果这些称谓去掉双引号,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麻烦,甚至会使得读者不知作者所云,而用双引号标示,不仅使行文表达清楚明白,同时也形象地引出这些事物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双引号的使用也使得文章表达变化多端,在密密麻麻的语言文字中给读者带来不少视觉新鲜感,如“5428”等数字符号的运用,莫言小说中还有英文符号的运用,如:“标点符号代替语言文字”部分中例(3)。
4.标示词语具有某种特殊含义,这类引号多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如:
(1)爷爷和父亲用假参军的诡计,混入胶高大队,在光天化日之下,绑走了大队长江小脚,又用假投诚的方式,混入了冷支队,同样在光天化日之下,绑了冷麻子的票。
这两张“票”,换来了大量的枪弹和战马,换来了爷爷在威名大振的铁板会里说一不二的地位。
(《红高粱家族》)
(2)张大力带我么去割草,总是先给我们“保养机器”,烧麦粒吃,新鲜麦穗,放火上一燎,搓掉糠皮,半生半熟,白汁丰富,味道鲜美,没麦粒吃了就烧玉米赤,烧地瓜吃,烧豆子吃,反正都是生产队的,不吃白不吃,吃饱了省下家里的口粮。
(《姑妈的宝刀·月光斩》)
(3)女人们以黑孩为话题议论着人世的艰难和造就这艰难的种种原因,这些“娘儿们哲学”里,永恒真理羼杂着胡说八道,菊子姑娘一点都没往耳里入,她很留意地观察着孩子。
(《欢乐》)
(4)狗和鱼都不怕我,我确凿凿地嗅到狗腥气和鱼腥气,甚至产生一脚踢它进水中抓鱼的恶劣想法。又想还是“狗道”一些吧,而这时,狗卷起尾巴抬起脸,冷冷地瞅我一眼,一步步走上桥去。
(《姑妈的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