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300000005

第5章 近代民族金融业肇始(1872—1911)(5)

招股告白刊登后,人们踊跃挂号认购,甚至“股份甚拥挤”,“迟恐不及”。一些官员也纷纷入股,比如,王文韶要求入股5万两,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要求入股2万两。

也就是在1897年2月到4月间,发生了总理衙门、御史管廷献驳诘银行章程的事件,这对招股的大好形势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盛宣怀向李鸿章抱怨:银行股本250万两已齐集,遭到总理衙门驳诘后,人们认为日后政府必对银行苛求无已,故退股者不少。其中,“商股退出六七十万”;而管廷献的驳诘,导致“天津商股二十万及官场股份,因有管奏,观望不缴”。

由于这两次干扰,银行招股迟迟不足。

所幸,在盛宣怀的努力和洋务派的支持下,清廷下达了银行“按时开业”的指示。

1897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对中国民族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日子——这一天,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诞生了。

这家银行正式命名为“中国通商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号称募集资本金500万两,盛宣怀自称银行督办,董事由筹办之初的8人增加至10人,都是当时实力非凡的士绅巨商。

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银行业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金融业“始基已立,自此扩充中土之商力,收回自有之权利”,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开行之初的短暂繁荣

权归总董

叙述完毕中国通商银行曲折的诞生过程之后,有必要对其创办之初的人员组织和规章制度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

人的问题是首要问题。中国通商银行实行的是董事会制度,总行“权归总董”,各董事皆称“总董”,“总董”与“董事”的名称又经常互用。

前文已经提及,盛宣怀获得皇命筹备中国通商银行之初,确定了8人为总董,这8人分别是:张振勋、叶成忠、严信厚、严潆、陈猷、杨廷杲、施则敬、朱佩珍;在开业前,又增加了杨文骏、刘学询两人为总董。所以,中国通商银行正式成立时,总行董事一共10人。

这10名总董均非等闲之辈。譬如,张振勋是南洋华侨巨商,曾任清政府南洋商务大臣;叶成忠是著名买办,开设多家五金行、缫丝厂和火柴厂;严信厚是一位海关官银号主,还是轮船招商局的股东;施则敬是清朝举人,经营丝业致富,也是轮船招商局的一位商董;朱佩珍曾任英商平和洋行买办,创办了多家陶瓷厂、榨油厂、缫丝厂……

因此,1897年6月19日的《华报》曾评价道:“行内所举总董十人,类皆富有行号,名动王侯。”

这10名总董中,除张振勋、叶成忠、朱佩珍3人外,其他7人都与轮船招商局或电报局有关联。而招商局和电报局,在中国通商银行中分别出资80万两和30万两,是当然的大股东,而这两家企业,又都是盛宣怀控制的,因此,盛宣怀事实上是银行的最大个人股东和核心领导人。

不过,10名总董的地位也并非相同。其中,严信厚、朱佩珍、刘学询等3人为办事总董,余下7人为议事总董,类似于今天企业中的“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的差别。

此种局面,按盛宣怀的说法,学习的是西方银行业的惯例。实际上,3名办事总董后来并不和谐,常常互相推诿,以致行务废弛。为此,盛宣怀曾于1902年6月16日命严潆为驻行办事总董,节制行中一切事宜。严潆不久病逝,盛宣怀又于1905年任命2名驻行办事总董和1名驻行办事分董。

值得玩味的是,直到中国通商银行正式成立之后,清廷也从未正式任命过盛宣怀“银行督办”的职务,他只是获得了“奉特旨办银行”的“皇命”。而盛宣怀所谓“督办”的头衔,一方面是他的对外自称,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银行总董们的“推举”。

如果说盛宣怀和总董们组成的机构是董事会,是决策层,那么,在总行中所另设的华、洋大班,则相当于今天企业的总经理,是执行层。

中国通商银行总行创办之初,洋大班为曾在汇丰银行供职20余年的英国人美德伦(A.W.Maitland),华大班为曾任上海咸康钱庄经理的陈淦。

据《中国通商银行》一书记载,中国通商银行与美德伦、陈淦的聘用合同分别签订于1897年2月2日、3月24日,合同中除了规定其任期、薪水、权力范围、职责等事宜外,还厘定了二人的业务关系,规定了华账和洋账之别,最后还强调了保密条款。汪熙、陈旭麓:《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6页。

中国通商银行同时并用华、洋大班,是为了建立两者“互相钳制”的格局,最后真正达到“权归总董”,也是为了通过美德伦和陈淦的关系,分别与外资银行和钱庄取得联系。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时,即有在各地设立分行的规划。同总行的人员组织类似,分行设有分董和大班,有些分行分董兼任大班,北京、天津、香港三分行还设有洋大班。

据上海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1897年7月9日,盛宣怀向银行总董通告各分行分董人员名单,此后,又新增一批分董。从这些分董的名单可见,所有分行的分董都为有官衔之人。不过,从以后各分行的业务活动看,分董所起作用并不突出,业务活动主要由分行大班进行。

1897年5月25日,银行总董向盛宣怀上报各分行大班的人员名单,其中各分行华大班大部分是有功名之人,也有一些是票号中人。这些人要么具有官僚主义积习,贪污舞弊,要么重视自己的票号业务而轻视银行业务。

对照分董和大班名单还可以看出,天津、广州、汕头、扬州和镇江等地分行的分董和大班均为同一人兼任。他们无人监督,一手遮天,最容易出现舞弊情事,日后天津、镇江分行的巨额亏损反映了这点。

中国通商银行的章程制度突出体现在《中国通商银行大概章程》和《中国通商银行分行大概章程》两个文本之中。

《中国通商银行大概章程》于1897年2月拟订,并作为定本送交总理衙门审核。

中国通商银行章程突出的特点就是效仿“西法”,“悉以汇丰为准而参酌之”。尤其在用人办事上,“不用委员而用董事,不刻关防而用图记,尽除官场习气,俱遵商务规矩”;在业务上,中国通商银行也大量采用外资银行的办法,比如放款“应照西国银行严谨办法”,发钞“照汇丰所出香港、上海票式办法”,代国家借款“照汇丰银行代国家借款章程,印发借券”,账目也照西例,按六个月结账,并照汇丰办法,刊印总册,分送各股东及公家存查。

当然,中国通商银行的章程并非仅为汇丰银行章程的翻版,而是注入了中国特色。该章程规定了银行支付官利的数额和报效国家的比例,涉及清末盛行的官利制度以及洋务企业对清政府进行报效的普遍做法。

因此,张之洞曾如是描述招商局及中国通商银行体制:“不官不商,亦官亦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中国通商银行分行大概章程》的草拟活动几乎与总行章程同步,并且也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1897年7月,此分行章程最终出台。

分行章程规定了分行开办方法和城市范围,如先在京、港两处开设分行,派华、洋大班会同办理,后在天津、广州、汉口、苏州、长沙等11处次第开设分行,均由总行发给招牌、图印、遴派华大班先行试办,等等;分行章程还规定了分行业务及其与总行的关系,如各分行不得擅自贷款给地方官府,分行买卖各省汇票,应按各省平色市价折合上海规元,统归上海总行汇转,等等。

与总行章程比较,分行章程更注重本国特色,尤其对票号的做法有较多借鉴,这与分行将主要从事汇兑生意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分行章程的规定细致严密,强调分行业务的谨慎原则及总行对分行的严格监控。

总之,正是这一系列人员组织与规章制度,造就了1897—1899年间中国通商银行短暂的繁荣,但也导致了其1900—1911年间的事故频发,甚至,这些因素一直影响到其1912年民国建立之后的命运。

分行之患

与总行的规范经营相比,中国通商银行设在各地的分行,在经营上则存在着诸多漏洞,这也为后来中国通商银行的亏损埋下了祸根。

汉口分行(以下简称汉行),自开业之初就出现了不听总行指挥的问题。

1897年6月8日,盛宣怀确定林友梅为汉行大班,要求汉行先行开设,但汉行迟至是年11月29日才正式开张;不仅如此,正式挂牌之前,林友梅就已积极开展业务活动,7月3日至8日,总行给汉行现银或汇款共达50万两,汉行将其全部放贷,而为了与汉口新开设的五家票号竞争,林友梅还不断请求总行继续拨款,以致总行总董们觉得他“办事锋芒太露”。

林友梅在放款过程中拆息过重,令各商家很是反感。为此,总行总董指责其“恃势凌人,欲求通商而反不通”;盛宣怀也命令汉行将拆息减轻,强调银行开办之初,必须注重声名,不能贪小失大;此外,总行在查核汉行账目中,发现许多不合定章之处,指责其为“两手脱空”;而且,汉行在1897年度亏损2286两有余,截至1898年1月21日,悬欠总行16万两。汪熙、陈旭麓:《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576页。

镇江分行的经营也是不尽如人意。

1897年8月,认购中国通商银行股份1005股的扬州绅商尹德坤,奉盛宣怀之令开办镇江分行(以下简称镇行)。尹德坤为分董,梅桐村为大班。不久,尹德坤将镇行事务交给其胞侄尹稚山全权打理。开办次月起,镇江关历任道台均遵令将税款交给镇行存储和汇解。

但是,总行很快就发现镇行的放款活动以及账目存在问题。比如,1898年1月21日,总行总董函告盛宣怀,镇行放给源同、晋源两家之6万余两没有注明期限,而且放款利息低而存息高;镇行的业务经营一直不佳,利润微薄,1897—1900年三年获利仅1700余两。

广州分行的问题则更显复杂。

1898年4月10日,广州分行(以下简称粤行)开张。粤行分董兼大班王同燮系源丰润票号负责人,粤行附租于源丰润之内办公。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将粤省京协两饷交由粤行与各票号一起汇解。但王同燮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源丰润上,对银行业务并没认真经营。

1898年11月9日,粤行股东戴春荣等致函盛宣怀,披露粤行开设以来,源丰润生意日见其盛,而银行几乎门可罗雀,要求撤换王同燮。总行查账也发现,粤行每届盈余1000~3000两不等,较之源丰润每年所得余利,相差悬殊。而且,王同燮在粤行推行本行钞券问题上,要求十足现银作为准备金存于粤行,令总行大为不满。总行提议撤换王同燮,盛宣怀予以批准,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香港分行存在的则是华、洋大班之间的矛盾。

1898年10月,香港分行(以下简称港行)开张。1899年上半年生意比较平淡,下半年后日有起色。据港行董事温灏1900年4月27日向盛宣怀报告,港行第四届核算,盈余1.2万余银元,第五届盈余2.6万余银元。但是,港行华大班冯厚光与洋大班拉打之间矛盾尖锐,严重影响港行业务的发展。

中国通商银行在烟台、天津、北京、重庆、汕头、福州等地也开设了分行,它们也是各有各的问题。中国通商银行还曾经在扬州和长沙筹设分行,但终因没有合适的人选或当地股本不足而没有开成。

分行初期机构设置、经营上的弊端,与盛宣怀创办银行的思路与操作方法不无关系。

盛宣怀将各分行的业务定位为汇兑为主,并打算遍请票号商经理各分行,他认为,西方银行与山西票号制度相似,只不过是规模大过票号而已,因此,他“拟于通商大码头用洋人为总管,于内地各省会用晋人为总管”,内地分行不能放账,只能汇兑,或寓放账于汇兑之中。

按照他的计划,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山西各处分行专用票号商,悬挂中国通商银行招牌,悉照票号办法办理。当时在操作中,他请冯敩高物色“平遥巨手”,但最终“殊不易求”。

票号商拒绝与中国通商银行合作,使得其分行人才奇缺。于是,各分行在运作中,经常出现不合定章之处。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显示,1898年2月2日,盛宣怀致函总行总董,强调各分行必须遵守定章。他指出:“总行去年幸赖银拆高大,结账稍有余利,然若不开分行,不通汇票,何异上海开一大钱庄;而分行如现在办法,各自放账,又何异各处开一钱铺分庄,皆于银行不合。”他给分行定下的业务方针是:“以汇票为正宗,而有益之生意亦不能不做,但断不可放外行两手脱空之账,亦断不可不听总行调度。”

但各分行的不佳表现长期没有发生改变。1900年4月27日,港行董事温灏就东南地区的香港、广州、汕头三分行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之处向盛宣怀上陈意见,称三分行在汇兑时间上经常发生延误、绝少与洋商往来、华员业务欠精、纪律性欠强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其他分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短暂的繁荣

如上文所言,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之初,其总行和各分行的主要业务是存放款和汇兑业务。而其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正是清政府的债款、官款的存储和汇兑。

1897年7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十八),《芦汉铁路借款续增合同》签订,其中载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所收之款,汇存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同年8月上旬,铁路总公司存入中国通商银行80万两。

李鸿章在1897年办理英、德续借款的过程中,因不满汇丰银行的行为,曾一度让盛宣怀转向英国呼利詹悟生公司(HoolyJamiesonSyndicate)借款。盛宣怀曾和该公司代表福禄寿(Frassel)达成协议:作为借款担保品之盐课厘金交存中国通商银行,稽查催收盐课厘金之权也归该行。但后来发现,该公司有诈骗之嫌,李鸿章仍然和汇丰、德华银行达成“英德续借款”,盛宣怀为中国通商银行谋取国债经营权的努力失败。

盛宣怀还积极为中国通商银行争取官款的存储和汇兑。

譬如,津行开张后,盛宣怀请江苏粮道陆春江将汇解天津之款交由中国通商银行办理。1898年8月28日,盛宣怀致电津海关道台黄建筦,请其将存于德华银行而即将到期之8万两公款改存津行。盛宣怀的努力取得一些成效,各分行纷纷获得一些官款的经理权。比如,京行存有武卫中军饷银;津行存有津海关、海防捐局、北洋船饷的款项;两广总督署和东海关分别在粤行和烟行有存款。

但是,很多地方官员拒绝将官款存于中国通商银行或交其汇兑。

同类推荐
  •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企业精神是一种武器。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却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铁人精神民族魂。铁人精神给当代人带来的震撼与激励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削弱,这是铁人精神不朽的源泉。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游之斩魔者

    网游之斩魔者

    有人说他是来自地狱的天使,可更有人说他是来自天堂的魔鬼;有人认为他是一无是处的庸人,可更有人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智囊;他看若无钱无势,却又仿佛家财万贯、权倾当世;他貌似柔弱无力,却又好像身怀绝技......
  • 如果那年没有爱上你

    如果那年没有爱上你

    四年前,一场华尔兹大赛,尚缘亮爱上了许凯轩,她不顾家中安排的婚约毅然和他在一起。她的亲生哥哥为了夺得她手中尚氏集团百分之十五的股权不惜把他弄进手术室,威逼她离开他远走英国。当她回国,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他不再是曾经那个阳光活泼的大男孩,而变成了一个苦大仇深的男人,对她的恨深深植根了四年。一出青蛙变王子的逆袭,许凯轩变成了大集团少东,用尽一切温柔把她骗入爱情陷阱,对尚家展开层层报复。因为爱,她自私的成为帮凶,却不知他真正要报复的是她。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后只能是一片死寂,彼此深深伤害过的心又该如何修复,如何能够坦然地走回一起?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生父惨死,柔弱千金誓要报杀父之仇。为报仇,踏入江湖,成为常门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他,曾是天界第一美男子,却为她坠入轮回;他,携手终生之人,能续谱鸳鸯曲?他,只手翻云覆雨,终被命运捉弄……
  • 塔界至尊

    塔界至尊

    他是一个另类身世显赫却一夜流浪,不能凝聚明蒙之气却背负身世阻扰,宿命安排,皇朝崩溃,流落天山。机缘巧合得到一部残缺功法,残碎重生,没有孕灵育丹他就伪造,变色的明蒙之气让他成了另类中的另类。他们是一伙人叛逆、疯狂却对他言听计从,十年杳无音讯为了他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能量风暴,逆天,为勇者而战!!何为逆天,苦渡有缘人,人心险恶,风云变幻,且看颜永如何逆天顺势,集聚散落之碎片,在塑塔界辉煌。
  •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只不过是遇到个地震,她居然穿越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地球也忒危险了……好吧,既然从初生重新来过,身体虽换,爱财不改。吃喝玩乐,全不错过!总之,她要努力朝新生活迈进。因为:前进,钱进进!身为当朝外姓王爷安亲王黄震天之嫡孙女黄今,皇上史开先例亲封的今悦郡主,她怎能不给力些?于是乎,爬出府、玩失踪、串国度、与郡主干架、推姐夫下河;更有甚者,偷偷跟上战场、悄悄去找白马王子、玩得不亦乐乎。她当初只不过是咬了他一口嘛,难道还要赔上终身不成?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太子么?她认识的皇子和官家子弟还很多呢,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只是,她想不明白,怎么把自己也给玩进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巫妖修仙传

    巫妖修仙传

    一个巫妖被雷劈到了拥有修仙者的元亨世界,夺舍成了一个孩童。虽然他并不会什么魔法,却天生便能操控灵魂,能吞噬别人的血液,获得血液中的灵力。虽然他的这具身躯属下下品的先天五行杂灵脉,修仙之路充满了忐忑,却又是上古巫神体突变,拥有天生神力,据说还能激活天生神通。好吧,且让我们看朱凌午是如何一步步的踏上修仙之路,成就长生之道!=======求关注========呼呼呼,新书《不死琉璃心》终于开始上传了,书号:11741253504610603,希望大家能给与支持。在新书养肥期间,求大家先给个收藏,偶尔给个推荐,加入书单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