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300000028

第28章 招商银行的二次革命(1)

经过25年的发展,招商银行从1亿元资本金、1个营业网点、三十几名员工起步,发展成为了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全国第6大、全球60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近2.8万亿元,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元,机构网点近900家,员工近5万人。

1999年年初,马蔚华走马上任招商银行行长。2001年1月10日,秦晓就任招商局董事长,招商局作为招商银行第一大股东,秦晓兼任招商银行董事长;2010年年中,秦晓卸任,傅育宁接任招商银行董事长。

登陆A股

夙愿得偿

2002年4月9日9时30分,上海证交所。

身着深色西装的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行长马蔚华在交易大厅共同敲响了招商银行A股挂牌上市交易的锣声,拉开了招商银行在资本市场竞逐风流的序幕,宣告招商银行从此跨进一个更为崭新的时代。

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和行长马蔚华稳步走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那面不同寻常的铜锣前,充满激情和自信,饱含深情和希望,举起锣锤,共同敲响了招商银行A股上市的铜锣。当股票代码600036的招商银行股价跳出第一点——10.51元时,交易大厅一片沸腾。

马蔚华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价格比我预想的要好,希望我们的股民放心。”

招商银行发行15亿股A股,筹集资金107.43亿元。开盘当日一路飘红,报收于10.5元,较7.3元发行价上涨近50%。

此时,距2000年3月23日招商银行第二十一次董事会决定发行股票上市,两年零十七天。

“回首来时路,分外坎坷,而值得骄傲的是,招行人携手并肩、同甘共苦,迈过了一道道难关,实现了国内公开发行上市的宏愿。”2002年招商银行A股即将挂牌前夕,马蔚华在北大演讲时如此感慨。

招商银行从诞生到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整整用了十五年。

1987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蛇口诞生的招商银行,十五年间进行了三次扩股、五次增资。但增资的速度赶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招商银行一直处于缺钱状态。

刚刚完成第三次扩股增资的1999年,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度高达17.08%,但2000年新增贷款269亿元,增长32.05%,总资产增加629亿元,增长40.17%,年末资产总额达到2195亿元,资本充足率骤降到11.76%。按照发展趋势预测,在2001年就将出现资本缺口。增资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怎么办?

唯有公开上市,才能打通补充资本的通道。

招商银行的上市梦想在前任行长王世祯时期便已萌发,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最终,秦晓和马蔚华帮助王世祯实现了这一夙愿。

1999年年初,马蔚华接任成为招商银行第二任行长。

马蔚华,经济学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计划资金司任职多年,加盟招商银行之前为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

上任伊始,马蔚华就看准了招商银行公开上市这条不得不走之路。

在为招商银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马蔚华提出这样三条: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管理国际化。明确了“水泥+鼠标”的业务网络、上市和国际化道路三个战略方向。

对立,沟通,合作

就在马蔚华未雨绸缪之际,招商银行迎来秦晓这位新任董事长,日后,秦晓成为招商银行通过资本之路快速扩张的坚定支持者和决策人。

秦晓,生于1947年4月。1975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机械工程系,1983年于中国矿业大学获经济管理硕士。自1976年先后在煤炭部、石油部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5年4月至2000年7月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其间还担任中信实业银行董事长、亚洲卫星公司董事长,2000年7月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长。2001年至2010年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

2001年3月,招商银行第23次董事会决定,由招商局集团新任董事长秦晓接替年届退休的刘松金为招商银行新任董事长。秦晓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后,对招商银行上市相当支持,认为公开上市是招商银行发展战略中的大事,并要求加快上市进程。

据《再造招商局》的记载,正是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秦晓和马蔚华这两位领导者完成了彼此的磨合。

2000—2001年,招商银行的上市方案曾几经变动。除了上市地点的选择问题,有关上市方案最大的争论就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

对于分拆上市的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高潮时,董事会有人提出切分招商银行的网上业务去纳斯达克上市。一时各方面呈现很高的积极性,并作出了相关的决议。马蔚华认真思考后,提出了网上银行的法人地位不明、收入来源无法确定以及关联交易无法解决等要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到国外作了认真细致的考察。依据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思,他认定纯粹的网上银行迄无成功范例,“水泥+鼠标”还是目前阶段最优的运作方式。在他有理有据的说服下,停止了海外分拆上市的计划。

关于整体上市的方案,马蔚华比较认同。当时,招商银行除了商业银行业务,还通过一家名为“新江南”的公司参股投资了国通证券和长城证券,与几家保险公司也在谈判成立合资保险公司的事宜,此外,招商银行属下部门还从事了基金管理业务。因此,招商银行内部的一个想法是,构筑一个统一的金融平台去上市,即“全金融”模式。

正是在整体上市问题上,秦晓与马蔚华发生了观点上的分歧。

事情的经过是,秦晓到任后不久,和招商银行的上市保荐人中金公司、马蔚华等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开会。秦晓听了情况介绍后,马上抛出他的观点:他坚决不同意招商银行以“全金融”概念上市,一定要将非商业银行业务和招商银行剥离开,后者单独上市。

此前,秦晓与马蔚华就此事并没有进行过沟通。马蔚华对于秦晓的观点感到相当意外,表示不能接受。后来,这场会议被称之为招商银行上市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对立引发了沟通,沟通又引发了合作。

想不通的马蔚华私下去找秦晓沟通。后来秦晓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当时他和马蔚华谈了很长时间,谈了很多次,而且,说服工作相当困难。

秦晓摆出的理由是,第一,搞“全金融”,不确定性太大。第二,目前为止,市场不能看到招商银行统一金融平台的优势在哪里,业内也没有一家综合金融平台证明了一加一是大于二的。相反,把证券和保险拉扯进来倒有可能降低市场对招行商业银行业务的评价,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几家分开独立上市更好。第三,如果不抓紧时机上市,将不良资产一并剥离,不良资产越积越多,日后难以消化,原来招商银行所取得的成绩,比如资本充足率等各项还算良好的财务指标都不能得到巩固。

一个月不到的某一天,面对招商银行的管理层,秦晓半开玩笑地提出了批评:“你们有一种‘新江南’情结!”这话让马蔚华等人也笑了。

接下来,作为招商银行的董事长,秦晓又去说服那些不愿意承担剥离不良资产代价的老股东。过程中,有股东既要求分当年的利润,又希望招商银行能够上市。秦晓明确告诉他:“你的立场是不能两全的。招商银行要想上市,老股东必须要付短期代价。”

最终,2002年4月,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挂牌。此后,秦晓与马蔚华变得私交甚笃。

上市,在招商银行内部被称为“脱胎换骨”,对于招商银行来说,这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首先,上市有效解决了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借上市对资产质量要求的强劲驱动,招商银行采用三管齐下的方法解决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日益凸现的不良资产问题。

其次,上市帮助招商银行实现了由传统会计制度向国际会计标准的根本转变,迈出了海外拓展的第一步。

再次,借助上市,招商银行实际募集资金107.69亿元,资本充足率上升到了17.6%,在敲响上市锣声的19天之后,香港金管局就发函允许招商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当时,招商银行是除四大国有银行外,唯一一家在大陆之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

最后,上市使得招商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聘请国内外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招商银行彻底清查了自己的“家底”,全面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全行上下强化了管理优势是企业未来最根本的优势的重要认识,并提出了“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风险文化理念。

招商银行提出的“把上市当做一个解决历史包袱的过程,一个提升管理水平的过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这一目标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这一过程使招商银行实现了补充资本金的目标,并把招商银行引领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境地。上市之后,招商银行将“力创股市蓝筹,打造百年招银”定为企业的宏伟愿景。

转债风波

融资争议

2003年招商银行百亿可转债计划引来银行与基金的对阵,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2003年年末资本市场最具戏剧性的一幕。

值得注意的是,竞争同行却没有因此产生幸灾乐祸情绪,据称“兔死狐悲”是当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共同感受。

2003年7月,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明确要求,从2004年起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实行按季考核。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在所有时点上满足8%的最低要求,一经发现达不到监管要求,将暂停该行机构和业务市场准入。

不难看出,百亿可转债方案的出台,隐含着深刻的体制因素。方案能否顺利完成,其影响已超出招商银行本身,对已上市或正筹划上市的其他国内银行而言,是命运的预示。

据称,招商银行融资方案的出台,最先提出质疑的并不是券商和基金,而是招商银行董事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4月18日招行第五届董事会在北京召开第18次会议,‘有一项议题没有对外披露,那就是资本充足率问题。董事会与经理层就这个问题展开的交锋,其激烈程度并不亚于9月12日基金、券商与招行、中金之间的对峙’。”

争论从对招商银行2003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态势评估开始。

2003年第一季度,招商银行一般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21.4亿元,是上年同期一般性贷款增量的1.1倍。其中境内信用贷款余额403.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8.4亿元;境内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440亿元,比年初增长19.2%,占境内自营贷款的比例达21.1%。一般性贷款特别是信用贷款或中长期贷款增长过快,直接吞噬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2002年招商银行上市筹集资金107亿元,资本充足率抬高到17%;但当年新增贷款约1000个亿,一下子又把比例拉低到12%左右;一季度增加200多亿贷款,再吃掉一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降至11%。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全年一般性贷款增量将会超过1000亿元,如果不募集资本金,到年底资本充足率将击破8%下限,下降到6%左右。显然难以满足银监会自2004年开始实行的“必须所有时点上满足8%的最低要求”。而招商银行刚刚在香港开设分行,必须遵循香港金融监管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的要求,否则将被摘牌。招商银行的发展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据此,招商银行管理层向董事会提出融资方案,然而,最初董事会驳回了管理层的请求。理由是,为了上市筹集资金,股东已作出巨大牺牲,没想到上市后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资本金又告不足。如果进行再融资,一旦原有股东拿不出资金,股本就会被稀释,股东权益就会被稀释。

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还提到了一个节奏把握问题,“股东不能老是这样没完没了地拿钱,融资总要有一个间隔,给股东一个喘息的机会,融了资必须带来效益。”

秦晓指出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要有长远规划,他要求招商银行在融资补充资本上,“第一,融资必须带来效益;第二,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资本收益率;第三,要以尽可能低的融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

为此,秦晓提出了一个思路,说法是“效益、质量、规模均衡发展”;并开具一剂药方:“加权风险资产比例”考核指标。“加权风险资产比例”是按照香港标准制定的指标,既考察税后净利润的增长,也考察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

按马蔚华的理解,董事会的意图是,招商银行在保持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资产规模不要扩张过猛,控制常规放贷,大力发展占用资本金较少的中间业务。

在2003年招商银行第一次行务会上,马蔚华对此作了回应:“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指标不太现实。”

“这当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马蔚华介绍,“但国内发展中间业务还存在许多障碍。”一个是各地政府还没有完全接受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做法;另外,消费者对中间业务收费也不情愿;第三,国内银行业政策上搞分业经营,中间业务品种难以拓展;最后,内地竞争不规范,“别人不收费,我们一家银行收费,就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

“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年内就能解决的。”马蔚华预计,今后几年,招商银行中间业务绝对量会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不会有大的变化。

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像招商银行和其他成长时间差不多的银行都存在着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种快速发展需要多大的核心资本来支撑资本充足率水平;同时,与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综合税率相对较高且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因此,仅仅依靠利润转增股本和股东追加投资来充实资本金难以跟上资产规模的迅速发展。

董事会最后被说服,同意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充实招商银行资本金。

然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资本约束,对招商银行今后整个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某种意义上促成了日后招商银行经营机制的全面转型。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发行可转债这个问题上,证监会也曾表达与招商银行董事会相似的意见,认为如果各家上市银行都按照如此扩张速度在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市场将难以承受。“证监会是希望招行在资本补充方面摸索出一条好路子,为2004年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监控提供实践依据。”

“基金对阵银行”

2003年8月26日,招商银行发布了第五届董事会关于公司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决议公告,并公告定于2003年10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此举正式拉开了可转债“基金对阵银行”的序幕。

同类推荐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

    姜生与凉生,互相牵扯住对方的一生,却无法圆满一段寻常的爱情。他们之间,隔着的是世俗的伦理道德,只能默默相望而无法相守。或许只要还能相望,便会觉得时间安好。程天佑,让人心疼的男子,有着优渥的身世,却宁愿披挂着满身的伤痕等待姜生回眸……
  • 总裁真衰

    总裁真衰

    裘少俊:“嫁给我吧,我会好好照顾你和BB的。”沅小爱:“不要!”裘少俊:“为什么?”沅小爱:“我的BB没有强奸犯爸爸。”------------------------顾小伟:“我要娶你。”沅小爱:“我怀了别人的小孩。”顾小伟:“我还是要娶你。”沅小爱:“我已经爱上别人了。”----------------------------------蓝无情:“让我照顾你和BB吧。”沅小爱:“可是你心里早住进了别人。”蓝无情:“那个位置早就空出来给你了。”沅小爱:“可惜,我心里再也空不出来给任何人了。”------------------------------车言辉:“你是我仇人的女儿。”沅小爱:“那又怎样?”车言辉:“所以,我才要毁了你。”沅小爱:“如果只是失身就能毁掉我,那你未免也太小看我了。”--------------------------------------------------一个酒醉后的夜晚,她失去了女人的第一次,可是她都说没关系了,为什么那个男人还死缠着自己不放呢?还对自己父母说要娶自己,这不是乱来吗?一次意外的车祸,她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都怪那个夜晚,他们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着要做孩子他爸呢?裘少俊,玉树凌风,外冷内热,相当有个性,4A广告公司总裁,她的第一个你男人。顾小伟,俊逸非凡,超粘小爱,“美型”企问,她的第一个相亲对象。车言辉,帅气阳光,却冷酷内敛“小小”经理,一个与自己家族有着深仇大恨的男人。蓝无情,“落红”酒吧老板,一个深情的男人。天哪,她该怎么选择呢,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最后她却做出了让所有人惊讶的选择。-----------------------------请砸死吧,票票票票!o(∩_∩)o...公众版15万字,V文30万字,已进入五折区,全本看完不须4元!!!介烧鸭架上其它文:《引狼入室--梅妃》★(请帮忙收藏个喔)《艳鬼夫君》★(已完结)《青楼》★(已完结)《毒爱姝》★(已完结)~~~~~~~~~~~~~~~~~~~~~~~~~~~~~
  •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识人、用人、管人、沟通、决策、创 新六个方面,领导者要想熟练掌握、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与 锻炼。本书是对领导科学理论的普及,有助于领导干部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它突出领导艺术的方法、技巧,选例力求典型、精彩,是提高领导权威 、增强领导魅力的理想读物。
  •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是日本画家兼诗人竹久梦二创作的童趣小品集,展现出一个诗人和父亲用纯粹的童趣,对少年时代的纯净追忆。书中收录了竹久梦二创作的58篇童趣小品文,以及110余幅手绘儿童画,可以说是国内迄今为止收录竹久梦二儿童文学作品(不包括童谣)最全的中文译本,体现了他在儿童插画、儿童故事创作领域的成就。
  • 宝瓶菩提

    宝瓶菩提

    “菩提十书”之《宝瓶菩提》:佛教经典把人比喻成“宝瓶”,在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只可惜被妄想与执著的瓶塞,无法回复到清净的面貌。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七部,希望能开启我们的宝瓶,不但使我们自净,更让我们体验法界的清净。林清玄用感性的风格,表达即使在炉火中燃烧,用高温锻炼、上釉上彩,一个人也要永留清白,在人间!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我的身体有神魔

    我的身体有神魔

    千米冰川底部,一座神秘恢宏的血色天宫,坐落于八尊远古神尸的肩膀之上。一名平凡都市青年,误入了血色天宫,获得上古诸天神魔的灵魂和神秘传承。
  • 重生锦绣世子妃

    重生锦绣世子妃

    当痴爱十年的夫君,利用她的儿子逼迫她时;顾明乐才知道,她的夫君看重的只是地位。当爱护了十余年的妹妹,巧笑颜兮的让人乱棍打死她的儿子时;顾明乐才知道,她一直亲近的人皆是恶狼。当得知父母亲死亡的真相时,顾明乐就知道了,一切的一切,皆是假象。他们看中的只是安伯候的位置,他们看中的只是顾家长房的钱财!她恨,她悔!发下血誓:若有来生,定要你们血债血偿,不得好死!再次睁眼,顾明乐回到了五年前,父母尚在时,她还是安伯侯的嫡女!这一世,定不负重生,步步为营,护亲人,斗二房三房,斗表哥表妹,斗前世渣男,斗所有害她阻她之人!这一世,再不轻易信人,再不轻易爱人,只是当妖娆的他闯入她的人生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改变了!
  •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太子的小懒虫:爆笑太子妃

    皇权之争,处处险恶。太子给人下了药,又丢给他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他忍着屈辱,却发现那女的不但长得丑,还有花柳病,他杀了她逃出别宛,却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子……三天后,发现女子是太子妃,他开始宠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