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21

第21章 恪尽职守,“会做事”乃抗压之不二法门(4)

如果询问左宗棠一句:“在职场、官场等环境中,最愚蠢的雷区是什么?”左宗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沉默!”沉默不仅仅是避开雷区那么简单,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智慧和容人之量。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沉默”这一制胜法宝,肯定能够攻破很多压力,给事业带来不少帮助。所以,学学左宗棠,在适合的时机到来之前,该沉默时一定要沉默!

8.知己知彼,才能让自己百战不殆

左宗棠的前半生失败数次,但后半生,他忽然开窍了,极少有败仗。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咸丰九年二月(1859年3月),因太平天国内讧而分裂出来的石达开率领所部太平军经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攻入湖南。石达开的太平军一路杀来,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迅速地拿下了郴州、桂阳州等地,随后进围衡阳。湖南的局势开始变得危急起来!

多年来一直在大后方运筹帷幄的左宗棠十分想趁此机会亲临战场,锻炼下自己的实战能力,但骆秉章早已经习惯了依靠左宗棠,坚决拒绝让左宗棠离开。无奈之下,左宗棠只好继续遥控指挥。他详细分析太平军的进军动向,判断石达开下一步应该会进攻湘中宝庆,于是,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命在籍湘军头目刘长佑等人迅速召集旧部,重点在宝庆周围对太平军严加防堵。

左宗棠凭借个人的判断调兵遣将,这无异于一场赌博,但却是一场有根据、有预谋、有计划的赌博!

左宗棠平日最怕石达开,却也最了解石达开,他说:“(石达开)狡悍着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傅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所以,当石达开率军进入湖南以后,左宗棠不敢掉以轻心,密切关注并仔细研究其太平军动向,争取做出最最正确的判断,提早加以防范。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战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会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分儿了!左宗棠正是深刻领会了这一道理,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做出了最最正确的判断!他一做出判断,马上飞檄各郡县,拼凑军队,择隘设守。

事实证明,左宗棠的确赌对了。石达开果然率军在祁阳强渡湘江,然后直奔宝庆而来。可惜,他虽然行军风驰电掣,左宗棠却未雨绸缪早有准备,结果,湘军以逸待劳,打了石达开的太平军一个落花流水。石达开围攻宝庆两个多月仍然没能得手,眼看攻占湘军老巢的道路被阻,只好率领部众撤出湖南,转战广西!湖南危机算是解除了。

当时,朝中有人赞誉左宗棠:“不世之功,成于数月。……设使他人处此,将有溃败决裂不可收拾者矣。”可见,当时左宗棠面临的压力有多大。但强压之下必出强人,左宗棠就是那压不垮的强人,凭借“知彼知己”的做事态度!

后来,左宗棠正式出任朝廷命官,奉旨督办浙江军务,再一次运用了这一法则。当时,有人提议先增援衢州,然后再逐渐收复整个浙江,左宗棠得知以后,马上上奏疏反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臣前奉谕旨督办浙江军务,甫三日即接徽防将杨辅清犯徽之禀。臣深恐徽婺疏虞,则江西饶广腹地,防不胜防,而衢州又成孤注。不得已派马步三千交刘典,为固婺援徽之计。拟此军由徽入浙,臣由玉山入浙。旋贼众数万,已由遂安踞开化,逼婺东,与徽郡贼相首尾,其势又出官军之后。频年东南贼踪,每遇坚城,必取远势包围,待自困而后陷之。办贼之法,必避长围,防后路,先为自固之计,乃可以制贼而不为贼所制。臣若先入衢州,无论不能固江皖边圉,亦且不能壮衢城声援,一入逆贼长围诡谋,又成粮尽援绝之局。故决计由婺入浙,先攻开化,以清徽郡后路,分军由白沙关扼华埠、收遂安,俾饶广西郡相庇以安,然后由遂安以援衢州,目前固不能舍衢前进也。

在上面的奏疏中,左宗棠详细分析了浙江的局势。他纵观全局,指出太平军已经占领浙江绝大部分地区,而己方军队人数太少,正面交锋只会死得很惨,所以应该采取“蹈虚乘瑕,诱贼野战”的战术。

同时,他又仔细研究分析了太平军的用兵风格,即经常采取远势包围、截其后路的战术,所以,进取浙江时,必须特别注意“逼长围、防后路”,做好“自固之计”,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性,不为太平军所牵制。

左宗棠对敌人和己方的认识非常到位且深刻。他既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也摸清了敌人的优势和劣势。这在任何战争和竞争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认识了自己,摸清了对方的优劣势,才能够占据优势地位,更逼近胜利。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左宗棠在实际用兵时,从不贪图攻城夺地之利,而是非常注意自己野战兵力的运用,随时捕捉时机,在运动战中痛击太平军主力!在整个浙江战场上,左宗棠凭借这一军事方针,所向披靡,不断取得胜利。清政府也很快认识到左宗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法则的强大,不断增加他统率的兵力,使他有了足够的力量展开反攻战,同时巩固所占地区!

不止左宗棠,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都极其推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法则,这是一种军事智慧,更是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当然,这一制胜法宝不仅适用于军事,更适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当今的经济领域,与对手的竞争、办公室的相处,都大有裨益。

有些人为了成为左宗棠一样“压不垮的巨人”,想尽千方百计“包装”自己,提升自己,结果事业仍旧不如意,甚至导致身心俱疲,乃至身败名裂。这是极其偏颇的成功之道。

虽然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有哪些不足,也曾花费大力气弥补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别人学习,但做再多的工作,如果不了解敌人,那都是徒劳。仅仅“知己”还不够,还要“知彼”。如果对敌人不甚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就难以想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左宗棠应对石达开也罢,进取浙江也好,乃至日后的西征,之所以能够逢战必胜,都是因为他善于“知己知彼”。先“知己知彼”,再进行相应的战略部署,必然胜券在握,计日程功!

诚然,我们不需要面对左宗棠九死一生的战场压力,但混迹职场、商场、官场,压力旋涡同样处处存在,各种明显的、潜在的“敌人”遍地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像左宗棠一样不惧压力、昂然前进呢?那就不得不学会左宗棠的抗压法则——知己知彼。

先搞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摸清对方有多大筹码,分析出自己和对方各自的劣势和优势,也就明白了竞争结构,这样,你就能够建立一种最佳的防御机制,同时伺机而动,选择对方竞争力量最薄弱的环节各个击破,从而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让自己成为职场、商场、官场上压不垮的“左宗棠”!

9.善于威逼利诱,才能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常言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言而喻,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境地、身负何种职位,都难以避免会遇到“敌人”。

对待强压敌人,有的人单纯地以硬碰硬,有的人无条件地选择一味屈服,结果往往都不甚理想。左宗棠就比较聪明,在面对强压敌人之时,他不单纯地选择一种策略,而是双管齐下,既威逼又利诱,其效果当然好上加好。

同治八年(1869)初,左宗棠奉命率领大军进入陕甘平息回军叛乱,驻军甘肃平凉。这次跟以往不同,他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太平军那样单纯的起义军,也不是带有明显侵略倾向的外国列强,而是回军。这是一场复杂的民族纠纷,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民族问题,所以任务十分艰巨。

在进入陕甘之前,左宗棠就对回民情况和回汉纠纷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研究。回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也使用汉语,与汉族的本质区别就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回、汉、满三族大部分时期都能友好相处,在清代,回民更是跟其他民族一样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为官。

当时,西北的回汉民族经常混住在一处,由于两族宗教、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两族偶尔也发生一些纷争,但都是短时间或局部矛盾,很快就平息了。然而,清朝中后期开始,清朝官吏开始采取所谓“以汉制回”、“护汉抑回”政策,企图利用汉民压服回民,再加上汉回两族中一些比较有身份地位之人的煽动,回汉两族的矛盾愈演愈烈。

进入同治年间以后,陕甘一带的回汉矛盾逐渐激化,两族百姓动辄就大打出手,相互仇杀。回族和汉、满两族的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恶劣阶段!

左宗棠了解到回汉仇杀的残酷情形以后,认为“甘肃之军,不能保卫人民,反而扰民;甘肃之官,不能治理人民,反而激起人民造反”,完全是“官逼民反”。所以,对于回汉仇杀,陕甘一带的官员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情况下,一味“剿洗”,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劣,“无论诛不胜诛,后患仍无了日”,更何况也不可能彻底斩草除根。

同样,一味“招抚”也不合适,威慑不到回军首领,回军随时都可能重新反叛,这无异于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在枕边。有鉴于此,左宗棠提出“剿抚兼施”的政策:“但分良莠,不分汉回,良则虽回必保,莠则虽汉必诛。”“剿”就是武力征讨,“抚”就是以和平方式安抚。这样既“威逼”又“利诱”,从此“汉回一视同仁”,那么回民反叛就会逐渐平息下去。

左宗棠的“剿抚兼施”政策的确是十分高明,对待敌人,采用威逼利诱的战术,“威逼”让敌人产生畏惧感,从心理上威慑住敌人,而“利诱”又在强压下给对方以安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仁德之心,从而产生由衷的佩服,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己。这样双管齐下的应敌策略,相信再顽强的“高气压敌人”也坚持不了多久。

在这里,你也许要问,左宗棠不是提倡“剿抚兼施”的政策吗?为什么仍对陕西回民大开杀戒?其实,左宗棠本来的确是打算“剿抚兼施”的,但一则由于陕西回民曾经阻挠他镇压捻军,致使他被清王朝高层大加指责,二则一些回军首领态度反复无常,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全力剿杀陕甘回军。

进军陕甘时,左宗棠的大军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就是据守金积堡的马化漋。马化漋是一位才能出众、老谋深算的回军首领,他拥有大量枪械马匹,而金积堡又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当地官兵数次围剿都失败而归。再加上他跟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民起义军有着密切联系,陕西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以后,他又在物质上不断给予帮助,所以马化漋已经不是单纯的一方霸主,而成为了陕甘回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因此,左宗棠十分希望能够在马化漋身上验证“剿抚兼施”政策的可行性,他认为只要搞定了马化漋,后面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了。

为了分解敌人力量,左宗棠命令出征的部下刘松山进行了“官军只剿陕回,已抚之甘回安居无忧”的宣传,期望能够动摇马化漋及其他回军军心,促使他们主动求“抚”。马化漋果然很快派人来向左宗棠请“抚”,左宗棠欣然同意,告诉他只要诚心求“抚”,就十分欢迎,并命部队暂停前进。事实上,左宗棠早就听说马化漋十分狡诈,善用两面手法,认为马化漋很有可能表面请“抚”,暗中磨刀霍霍,所以命令大军注意观察马化漋的动向。

果不其然,向左宗棠求“抚”之后的马化漋仍然暗中支持陕西回军抗击清军,同时窥视清军强弱。等到刘松山在郭家桥大败回军以后,马化漋大为震动,马上向当地官吏穆图善、安定等求“抚”,称这次战争是刘松山挑起的。穆图善、安定等人原本就是主“抚”派,又加上收了马化漋的贿赂,就马上上奏朝廷告了刘松山一状,也就是间接地告了左宗棠一状。于是,清王朝命令左宗棠如实奏报,严肃处理。

这件事之后,左宗棠也十分希望能和平解决回军起义问题,所以命令部下认真对待回军请“抚”的事情。很快,马化漋再次派人到刘松山营中求“抚”。刘松山根据左宗棠的指示,同意了马化漋的请求,并命他交出马械,以示诚意。

毫无疑问,这次马化漋又是在做表面文章,只交出了少数瘦马、朽械,再明显不过的搪塞敷衍。与此同时,马化漋又命人赶工修固堡垒,挖掘壕堑,开掘秦渠,秘密督促陕西回军进攻清军,展开了积极的备战行动。这让左宗棠十分生气,他不再对和平解决金积堡抱有任何幻想,果断下令对马化漋全力围剿。

最终,在清军的全力围剿之下,金积堡弹尽粮绝,马化漋被迫投降。左宗棠早就对反复无常的马化腾深恶痛绝,恨不得直接将他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此时陕甘一带的局势尚未稳定,左宗棠仍需要以“剿抚兼施”的政策对付河州马占鳌、西宁马尕三等起义军,所以,他上奏朝廷暂时留下马化漋的性命,等彻底平定陕甘回军以后,再根据罪恶轻重处置马化漋。

清王朝同意了左宗棠的请求,但要求“届时不得以收复各处代为乞恩,以伸国法,而快人心”。随着金积堡马化漋的投降,甘肃回军的形势急转直下,胜利开始向着左宗棠冲刺而来。

左宗棠对陕甘回军的无情屠杀的确过分,但不得不说,他所施行的“剿抚并施”的威逼利诱策略还是十分有效的。即便放到当今社会,这一策略应用到对敌斗争、外交谈判或商业谈判中,仍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在这一办法中,“剿”是关键所在,而“抚”是铺垫,既“剿”又“抚”,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生威立德,逼人就范。不过,在实际应用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手,有选择地灵活运用这一策略,或先“剿”后“抚”,或先“抚”后“剿”,或“抚”中夹“剿”,或“剿”中带“抚”,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对手同样地乖乖就范!

左宗棠之所以在何种情况下都压不垮,这不是偶然,也绝非他单打独斗使之然也,而是靠他手下的精锐之师!如果没有“楚军”,没有“老湘军”,没有“西征军”,没有其手下各级官员,左宗棠很难顶得住不断砸下来的各种压力,又何谈功成名就,封疆拜侯?

但左宗棠并不是神,又不擅长左右逢源,面对庞大的军队、繁杂的人事关系,他是如何处理得如此得心应手的呢?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左宗棠就是艺术和技术的老祖宗!他谋智双修,轻而易举打造出一支强悍的精锐之师,并赢得了他们的誓死效忠。拥有这样一支所向披靡军队的誓死效忠,左宗棠就等于拥有了压不垮的脊梁,成功岂不就如囊中探物!

同类推荐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娶:痞王,我不嫁

    强娶:痞王,我不嫁

    她怀胎三月,死在父亲丈夫的长剑之下母亲弟弟被害生死不知,她身逝,亦心死!魂附她身,她成上官家陋颜三小姐斩情丝,狠心肠,步步为营,辣手摧花,只为救母,报仇!本是人人嘲笑的上官三小姐,何故一夕间突然惊艳天下?书芳宴上,她艳压群芳,技压群雄!上官内宅,她斗嫡母庶姐,争财产权位!江湖之大,她与妖孽夫君唯我独霸!天下权位,她夫妻股掌倾覆!上官三小姐锋芒乍现,引天下才俊尽折腰,便连风流闲王也痴情相付。闲王日复一日往上官家下聘,从珍珠玛瑙到碎银铜板,倾尽其财却还乐在其中,上官三小姐不为所动——不嫁!可,闲王是谁?乾龙国懒散痞王,手无实权,行事乖张她不嫁,他便强娶!【复仇篇】六军扫荡,血溅皇城,国破!她站在敌国风骑将军面前,长剑悠悠平举直指,笑靥如花,“夫君,前世欠我的,该还了。”郝濬面色瞬间惨白,眼中神采从挣扎归为死寂,他早该知道,她就是她。“我……还你一剑,是不是……还能回到以前,我真心爱你,你心中亦还有我,是不是?”“哈哈哈,真是好笑!”还没等上官兮说话,旁边看戏的一风华男子举步上前,“夫人身怀六甲,举剑太过危险,来,先将剑给我。”他接过长剑,微笑着招呼来随身跟从的金丝猿猴,“小金,来,刺他一剑,让堂堂风骑将军爱上你试试。”“……”
  • 女帝?皇后?送上门!

    女帝?皇后?送上门!

    【又名<残花败柳>】【本文】=【小女尊】+【小后宫】+【小江湖】+....【暂时没想到了】(超级慢热文)【第一卷轻松搞笑到第二卷的虐心虐肺】她怀恨入宫,刚入宫便被皇宫内所有人骂作&quot;残花败柳&quot;暗恋她许久的他愤怒之余,当着所有人的面强暴了她,血迹斑斑的白色床单,触目惊心的血红...是清白的证明还是....?同时她被贬为最卑微的&quot;浣衣奴&quot;.....夜夜索欢,将她尊严和身体踏之脚下.....夜夜春宵,不论是心还是身,都不堪负荷.....☆¨¨¨¨★¨¨¨¨☆¨¨¨¨【如果有兴趣,那么就收藏吧】★¨¨¨¨☆¨¨¨¨★¨¨¨¨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左儿其他的文:<冷酷皇帝俏丞相>(一个男人的普通穿越)(完结)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左儿其他的文。〓收藏〓投票〓收藏〓一步到位!嘻嘻,看过喜欢的请收藏了。这样可以随时知道文文是否更新了。
  • 重生之小小农家女

    重生之小小农家女

    新书《重生之八零娇妻》已开,欢迎小伙伴们入坑!前世,身体病弱,好不容易有了奇物古莲,以为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却被小人所害,香消玉殒,只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心中无限悔恨。醒来一看,竟然重新回到了自己四岁的小时候,从此小寒村风起云涌,寒家人踏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旅程。面对善良慈爱的爹娘和一群势利的极品亲戚,重生的寒嫣左手灵树救人命,右手神鸟降万物,身怀极品莲花空间,看破人生运势起伏,不论是刻薄亲戚还是无良邻居,休想再欺负我的家人,一家人齐心协力向前走,过上快乐的幸福生活。ps:莲莲的新书《古代上位攻略》发布了,喜欢的亲们,可以戳一下收藏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青春的疼痛,在多年后再回首,恍然一帘轻梦。那青葱少年,已策马而去。忆当年,洛锦念,为了他舍去了那个年华里所有女孩应拥有的一切,与父母决裂。而他,欧南声,却在她最难堪时弃她而去,留她独自一人,独承那份岁月的伤痛。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比如洛锦念,彼时已经在激烈的商场中游刃有余,手段狠绝,往往把对手挫得无翻身之日,只是再难得她一笑,单身了很多年。再比如欧南声,留洋回国,从五年前的欧氏的大少爷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天才的执行总裁,世故圆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心中一直有着一片无法绿化的沙漠,已经拥得美人在怀。相识,相知,相爱,分离到重逢,细数他们两个的爱恨纠葛,说一段关于青春年华里的那些疼痛的故事,倾听那岁月里的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