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00000023

第23章 上卷 孝悌和睦 (2)

孟郊的《游子吟》最能够体现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妈妈对远行在外的子女是最关心的,他们关注孩子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从遥远的地方专门打电话叮嘱他们要记得出门带伞,说是今天有雨。但是子女总觉得学习为重、事业为重,朋友为重,父母被摆在了最后的关注位置,有时候遇到父母与自己的想法不合,还会责怪父母,根本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

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读者,背驼得厉害,但他风雨无阻,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走。有时读者都走尽了,他也不走,天天如此。阅览室管理员很厌烦这个读者。

那个老读者每次来到阅览室,只是翻翻这看看那,看上去毫无目的,纯粹是来消磨时光的,管理员们都对他没有好感。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一位管理员从此改变了对老头的看法。

那天在下班的路上,同事突然问她:“你母亲是不是被聘为我爱人的那个商场的监督员了?”

管理员愕然:“没听她说过呀。”

同事说:“我爱人在某商场当营业员,她们商场每天开门,迎来的第一个顾客常常是你母亲。而且老人什么也不买,却挨个看柜台,还要问这问那。时间一长,营业员们就以为老人是商场的领导雇的监督员,是来监督他们工作的——因为商场领导有话在先。营业员们对老人很戒备呢。”

听同事说完,这位管理员就径直回到母亲家,父亲两年前病故,母亲一个人生活。管理员问母亲是否在某商场做监督员。母亲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呀?他们大概是误会了,我就是闲逛而已。”

听到这话,管理员开始数落母亲。

这时,母亲长叹了一声:“我们这些老人一天到晚太寂寞了,逛逛商店,消磨一下时间,可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了,一天不去就觉得不对劲儿。要不,你说我干什么呢……”母亲说到这里,像个孩子一样委屈地哭了。

就在一刹那间,管理员突然感到心里酸酸的。母亲有一儿两女,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很少来看母亲,逢年过节时不是寄点东西,就是寄钱。直到此时她才明白母亲最需要的是排解寂寞和孤独。那天管理员没有回家住,而是陪母亲住了一晚,聊了一晚上以前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管理员上班很早,驼背老人仍然等候在阅览室门前。也不知怎么了,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柔情,她第一次用善意的眼光来看这个老人。

我们是否也曾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抱怨他们啰唆唠叨呢?想一想,父母的生活多么辛苦,如果我们能为他们分担一点,他们也会轻松一些。

现在很多青少年上寄宿学校,一周只能见父母一次,父母很想知道孩子一周的收获,但又怕孩子“嫌弃”,所以,我们在听到父母的询问时,不要面有愠色,要知道,这是父母在表达自己的爱啊。将来我们还要到远方去求学、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更难陪着父母,减去父母自己的社交时间,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在一天天减少。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父母的心意,不知道哪些事情会让他们担心,哪些事情会让他们难过,又从何谈起孝顺呢?

箴言

1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大仲马

2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纪伯伦 

3再没有什么能比母亲更为伟大。

——惠特曼 

4一家人能够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居里夫人

恭敬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孙男女四人,并皆平安,家中仆婢皆好,前有信言寄金年伯高丽参二两,此万不可少,望如数分送。去年所送戚族银,男至今未见全单,男年轻识浅,断不敢自作主张,然家中诸事,男亦愿闻其详,求大人谕四弟将全单开示为望。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常年在外做官,家中的事完全靠书信来往才能得知,虽然他对父母十分孝顺,但是偶尔也会在信中给父母提一些建议。就像引文中,他希望知道家里的财务情况,希望自己身为长子,可以关照到家人,以免家人行事不妥。

但是曾国藩给父母提意见的时候非常小心,态度也很恭敬。他说:“孙儿孙女四个都平安。家中婢女、仆人都好,前有信说寄金年伯高丽参二两,这万万不可少,希望如数分送,去年送亲戚族人的银子,儿至今没有见到全部清单,儿子年轻识浅,绝不敢自作主张,但家中的事情,儿子还是想详细知道,求大人叫四弟把单子开示为盼。”

如何给父母提意见,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不会伤害父母的感情,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孔子说:见到父母有过失,要婉转地劝说。如果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又没有得到父母的采纳,还是要照样尊敬顺从,只是心里忧愁但并不埋怨。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但是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统治者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拼命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根本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曾参曾经问孔子:“儿女对父母的命令一概服从,这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和自己争论的子女,就不会陷入不义。所以父母如果说错了、做错了,就应该与他们争论。凡事不动脑子,那能算是孝吗?”

古代戏曲小说经常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提倡愚忠愚孝。后来人们喜欢把它安在孔子身上,认为这是孔子的教导。但孔子真的提倡毫无原则的孝吗?

孔子的弟子曾参,对父亲特别孝顺。有一次,父亲发怒,用棍子打了曾参,打得很重。曾参挨打之后,不但没有怨言,反倒对父亲说:“您教训我,没累到您吧。”然后就弹琴唱歌,表示他没有不满。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气,说:“为了一点小事,父亲不该打儿子。曾子也不该任凭父亲打自己,万一被父亲打死,儿子死得没有道理,父亲岂不是犯了法?这样才是真的不孝。” 

那么,如果父母错了,该怎么劝说呢?孔子也告诉了我们办法:“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委婉地劝谏。对父母要保持起码的尊重,但也不是看到错误坐视不理,而是要和颜悦色,有耐心地一次次劝说,不要惹父母生气,直到父母听从了为止。要是不听呢,那就“劳而无怨”,不要放弃,要有耐心,不怕麻烦,反复劝谏,但是心里不能对父母怨恨。  

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父子、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不仅不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过错,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孩子在忤逆父母的权威。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没有做得不对的父母。其实这话是不对的,钱穆先生也说,父母也是有过错的,只是在面对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注意态度和做法。

没有天生的完人,父母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父母身上的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不足,然后思考如何能够让父母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要委婉地进行说服。

箴言

1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

2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3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池田大作

让父母感受到被爱

三月底盘查国库,不对数银九百二十五万两,历任军官及查库御史,皆革积分赔,查库王大臣亦摊赔,此从业未有之巨案也,湖南库查御史有石承藻刘梦兰二人,查库大臣有周系英刘权之何凌汉三人,已故者令子孙分赔,何家须赔银三千两,同乡唐诗甫李杜选陕西靖边县,于四月廿一出京,王翰城选山西冀宁州知州,于五月底可出京,余仅如故,男二月接信一,至今望信甚切,男谨禀。

——《曾国藩家书》

很多人总觉得和父母没有话讲,但是一和朋友在一起,就会滔滔不绝。难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真的有“代沟”不能逾越吗?果真如此,在礼制约束甚严的清代,子女岂不是只有回话的份?但曾国藩不是这样的孩子,他总是乐于将自己的生活和父母兄弟分享。

上面的这一段引文,乍一看以为是曾国藩的奏章,谈论的是检查国库的事情,其实是曾国藩写给父母的一封普通的书信。虽然自己的父母都是乡野“小民”,但他也没有觉得给父母讲国事是多余的,而是仔细地把自己平日的生活工作写给他们看。

“三月底盘查国库,有九百二十五万两银子不对数,历任管库官员,查库御史都革了职,还要分别赔偿,查库大臣也摊了一份赔偿,这是从来没有的大案,湖南库查御史有石承藻、刘梦兰二人,查库大臣有周系英、刘权之、何凌汉三人,已死的由子孙分赔,何家要赔三千两银子。同乡唐诗甫、李杜选任陕西靖边县,于四月二十一日离京城,王翰城选任山西冀宁州知州,于五月底可望离京城,其余的都仍旧。儿子二月接信后,至今盼望家信很迫切。儿谨禀。”

类似这样的家书俯首皆是,字句之中都流露出他对父母的恭敬和关爱。

看着这样的字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曾国藩的一颗孝心。他担心父母的身体,便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家人,而我们却总是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埋藏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曾国藩已为人父、身居要职,还能自然而然地向父母表露关切之情,更何况如今的我们,正是表达爱的年纪呢?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学习做人智慧的故事

    本书分为励志篇和哲理篇,内容系统,包括爱的内涵、为人处世、智慧人生、走向成功、挑战命运、教育哲理、财富智慧等内容,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计读者能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所谓“双刃”,自然是对双方而言,感情如果如双刃,那么在划伤别人的同时,就不免也会划伤自己,这就好像一个巴掌落下来,被打的人是痛的,而打人的人也是痛,手掌心火辣辣地灼痛,只是在伸手扬起巴掌的那一刻,无论是谁,可能还不曾意识到自己也会有如此的痛楚。
  • 职业修真

    职业修真

    正值乱世,魔弓王朝悄悄的崛起,他的主人,有扫平三界的傲气,有泡尽三界美女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代帝王应有的王者之气!想知道他是谁吗?进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 商界千金

    商界千金

    一场精心策划的商界阴谋,毁了她的爱情和家庭,她决心报复,但是,仅凭着自己是不够的,这时,他出现了,他,MJ集团的总裁,同时也是名声显赫的跨国公司翼云集团的接班人,她要付出什么才能报复那对男女,她还能重获爱情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他是克妻嗜血的慕容流云。”加群311171901,慕容流云,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当傲娇王妃遇到风流王爷。“顾妍熙,你别得意,本王就是要带回来这样丑陋不堪的,我一定奉陪到底。,本王没有那么好敷衍。“顾妍熙,本王就不是慕容流云。当顾妍熙遇到慕容流云,岂不是打我的脸。”“鬼混也要找个好借口,不打你的脸,“慕容流云你千万不要手下留情。你弄回来这样的货色,她是克父克母的顾妍熙”
  • 丫头,我们恋爱吧

    丫头,我们恋爱吧

    刚考入大学的阮晴暑假去祠乌镇的外婆家开的小旅馆帮忙,在海边救下了她以为要自杀的少年苏辛拉,结果反被他救。苏辛拉莫名地成为了阮晴的救命恩人,却因为嘲笑阮晴发育不良、乡巴老两人之间变得“气氛紧张”。在争吵中,两人也产生了朦胧的感情,而此时辛拉突然接到前女友蓝寇的电话,说她回国了。苏辛拉欣喜,连夜离开小镇,留下伤心的阮晴。在学校阮晴意外的遇见苏辛拉,他的身边是美丽的蓝寇,而苏辛拉对阮晴绝情冷漠,再一次伤害了阮晴,三人之间的爱情会是怎样呢?
  • 嫡长公主

    嫡长公主

    然而这些都是他们母后的死换来的。皇帝年富力强,她是嫡长公主,后宫波澜诡橘。太子年幼,护住幼弟周全?又能否在这充满心机暗算的地方找到与子偕行的良人?从宫斗到宅斗,从宫闱到朝堂,皇子众多,这一切不是结束,位比亲王,而是开始。她能否在步步惊心的宫廷中生存下来,她的弟弟刚满周岁就被封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