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00000012

第12章 上卷 拙诚坚忍 (1)

方圆有度,耿直但不戆直

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趋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馀意也。

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然此后折奏虽多,亦断无有似此折之激直者。此折尚蒙优容,则以后奏折,必不致或触圣怒可知矣,诸弟可将吾意,细告堂上大人,无以余奏折不慎,或以戆直干天威为虑也。

——《曾氏家书》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多少忠臣因直谏而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历来为官者大都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曾国藩痛心于这种委靡不振的官场风气,于是在咸丰皇帝即位之时,决定不顾安危直言进谏,痛陈时弊。一来去除皇帝的骄气,免得日后养成厌恶正直而喜欢阿谀奉承的习惯;二来想通过这个折子稍微改变一下风气,使大臣们在朝廷里敢于说话,遇事不退缩。

咸丰皇帝看完折子后,批示“颇有是处”,并于宫中召见他。曾国藩提出详细对策,颇得咸丰嘉许。曾国藩大为振奋,他在给诸弟的家信中说:“自此以后,我更要尽忠报国,不再去顾虑身家性命这些私事,不过以后奏折虽多,也绝没有像这么激烈直言的了。弟弟们可以把这个意思,详细告知堂上大人,不要担忧我上奏章时不小心,或因戆直而冒犯天威。”

曾国藩后来取得的成就是与这种态度分不开的,因为他正直,所以取得了皇帝和同僚的信任,又因为他处世圆滑,所以团结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并肩作战,得以成就大业。下面有两个关于曾国藩的小故事,说明了曾国藩内方外圆的处世技巧。

曾国藩与左宗棠曾闹过很深的矛盾,咸丰八年(1858年),咸丰帝看到形势又紧张起来,于是下令曾国藩率兵支援浙江。曾国藩决定与左宗棠和好如初,这样力量才会强大一些。于是在路经长沙的时候,专门登门拜访了左宗棠。曾国藩在离左家较远的地方就下了轿,既不穿官服,也没带随从,徒步走向左家,左宗棠见状,十分感动,忙以礼相待。曾国藩以无比真挚的态度与左宗棠交谈,毫无掩饰之情,使左宗棠非常感动,消解了心里的疑团,又和曾国藩和好如初了。

胡林翼是曾国藩在军事上很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有一段时间,曾国藩很看不惯他,因为贵为湖北巡抚的他竟然会讨好官文的姨太太,以求得与官文的合作。曾国藩觉得胡林翼太软弱了,一点也没有大丈夫气节。但曾国藩后来经过认真反思,就看到了胡林翼的高明之处,若想成大事,必须得有左右逢源的手段,争取到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而一味清高,只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既要有真才实学,能坚守正义,又得讲究一些做事的策略,懂得人情世故的重要性,如果曾国藩一味以道义压人,不对左宗棠动之以情,势必会使两人关系更糟;如果曾国藩看不惯胡林翼而与之产生隔阂,那他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军事伙伴,与社会格格不入,不要说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连立足自保恐怕也做不到。

对我们青少年而言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也会逐渐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最后众叛亲离。因此,我们必须方圆有度,既要做一个正正派派的人,又要懂得变化自己的角度,多替别人着想,换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讲究做事的方法和策略。

箴言

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

2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

——巴尔扎克

3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

——罗曼?罗兰 

悔过能自新,宜早不宜迟

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曾氏家书》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虽然能干,但有些心高气傲,身为兄长,曾国藩担心他终会为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而吃大亏,所以他在信中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弟弟讲解“悔”字的道理。他说“我过去太自负了,老是以为自己的本领大,能屈能伸,既能建功立业又懂适时隐退,多了不起啊!但看别人时却经常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自从丁巳、戊午两年大悔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其实还差得很远,反过来也觉得别人的所作所为倒有几分是对的,于是,就在自己的不足之处痛下工夫,迎头赶上,现在觉得有很大的进步,对别人也不再苛责抱怨了。可见,如果一个人时时事事心里默存一个悔字,那么什么事都会有挽回的余地。”

曾国藩的“悔”字,不是做事不愿负责任的后悔,而是一种反思己过的“忏悔”,这对己对人都有莫大的好处。对自己来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做事的心态、是否尽力而为、是否为他人着想过等真实的情况,也就最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别人即使有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会因碍于情面而不愿直言相告,所以,改过自新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悔悟。对他人来说,一个人在反思自己过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别人的长处,从而理解别人、悦纳别人,这对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好处。下面有一个关于忏悔的经典故事,相信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奈德?兰塞姆是美国纽约州最著名的牧师,无论是在富人区还是贫民窟都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一生一万多次亲临临终者的床前,聆听临终者的忏悔。他的献身精神不知感化过多少人。

1967年,84岁的兰塞姆由于年龄的关系,已无法走近需要他的人。他躺在教堂的一间阁楼里,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写一本书,把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死亡的认识告诉世人。他多次动笔,几易其稿,都感觉到没有说出他想表达的东西。

一天,一位老妇人来敲他的门,说自己的丈夫快不行了,临终前很想见见他。兰塞姆不愿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妇人失望,更不愿让她的丈夫失望,于是在别人的搀扶下,他去了。临终者是位布店老板,已72岁,年轻时曾和著名音乐指挥家卡拉杨一起学吹小号。他说他非常喜欢音乐,当时他的成绩远在卡拉杨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结果把音乐荒废了,要不他可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一生庸碌,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兰塞姆,到另一个世界里,他绝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他请求上帝原谅他,再给他一次学习音乐的机会。兰塞姆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力安抚他,答应回去后为他祈祷。

兰塞姆回到教堂,拿出他的60多本日记,决定把一些人的临终忏悔编成一本书,他认为无论他如何论述生死,都不如这些话更能给人们以启迪。他给书起了个名字,叫《最后的话》,书的内容也从日记中圈出。可是在芝加哥麦金利影印公司承印该书时,芝加哥大地震发生了,兰塞姆的63本日记毁于一旦。

1972年,《基督教真理箴言报》非常痛惜地报道了这件事,把它称之为基督教世界的“芝加哥大地震”。兰塞姆也深感痛心,他知道风烛残年的他是不可能再回忆出这些东西的,那一年他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1975年,兰塞姆去世。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人说,圣基督画像的后面有一个牛皮信封,那里面有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话”。兰塞姆去世后,葬在新圣保罗大教堂,他的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

是啊,如果人们将临终反思提前50年、40年、30年,那么世界上会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青少年时期正是开始人生的大好时期,即使过去的自己表现平平,曾经和父母争吵过、被朋友误解过、欺骗过老师、隐瞒过自己的错事,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悔意,并改过自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朋友们,不要等到青丝变成白发才开始悔悟人生,从现在开始,就向着成为一个伟人的方向出发吧。

箴言

1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颜氏家训》

2 悔和爱是两种美德。

——巴尔扎克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曾氏家书》

这封信写于咸丰八年三月,当时曾国藩正在家为父守丧,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低谷。虽然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打掉牙和血吞”,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结果处处碰壁,最后连皇帝都不信任他。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他痛定思痛,总结出两点:一是太傲,太执拗;二是笔下太过随便,爱与人争辩。他发现家中弟弟们也有这些毛病,于是就写信劝诫。

他说,古人总结由于不好的德行而导致失败的情况,大约有两种:一是高傲,二是多言。帝尧的儿子丹朱不肖,一是傲;二是奸诈而好争辩,也就是多言。历代名公巨卿,大都是因为这两点而败家丧身的。有这两种缺点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心里有所恃仗,心里有了恃仗,就会表现在脸上。从门第来说,我现在众望大减,还担心连累子侄兄弟;从才识来说,最近军队里锻炼出来的人才很多,弟弟们也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都没有什么可恃仗的。只能是放低姿态,一味地求讲话忠信,行事踏实恭敬,也许可以弥补旧的过失,整顿出些新的风气来,不然,别人都会讨厌、看轻你的。

曾国藩这些话可谓是走进了人性深处。多言的人,言多必有失,往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不知不觉中得罪一些人。再者,多言的人也容易给人留下不踏实、爱吹牛甚至不诚实的印象,所以,最好还是当说则说,说完后则以踏实做事为上策。

历史上因多言而得祸的人物有很多,最典型的当属三国时期的杨修了。他虽有才华,但由于恃才放旷,终为曹操所杀,下面我们来看三则关于他的小故事。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后曹操在园中转了一圈,走时只在园门上写了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曹操得知此事后虽表面称好,心底却暗生嫉妒。

曹操生性多疑,生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睡觉时,故意落被于地,一个近侍慌忙跑过去帮他盖上。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事后还假装做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信以为真,只有杨修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 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想到“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揣测到曹操想退兵,便到处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知道后大怒,遂以扰乱军心之名将杨修斩首。

杨修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他不该因此而心存傲气,口无遮拦。识破曹操“活”字意图,虽遭曹嫉妒,但毕竟是生活琐事,曹操还可以容忍;当众点破曹操“梦中杀人”,则危及曹操声誉和威信,曹操已有杀掉杨修之心了;“鸡肋”一事,曹操本是进退维谷,尚未下决心退兵,杨修却直接传令退兵,已有些越俎代庖了,曹操忍无可忍,终于借扰乱军心的名义杀死了他。

多言重则会使自己像杨修一样,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轻则也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多生事端。那么,我们怎样来管住自己的嘴呢?

其实,要谨言慎行,首先就要学会三思而后“言”,在说话之前,先想一想这样说别人会不会误会,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不清楚,会不会伤害到朋友之间的感情,会不会给别人带来负担,会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只要能想一想这些问题,我们也就会找到最好的表达方式了,也许只是点点头,就足以代替一切语言。

箴言

1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2古者言之不出,耻行之不逮也。

——孔子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死境重生

    死境重生

    灰色天空之下,那个我们所熟悉的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记忆中那整洁的路面上现在已经布满了废弃的汽车残骸,原本披着光鲜外衣的高楼大厦现在也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四散在道路上被乌鸦啄食的腐败尸体让人大感腹中翻涌。没错,这就是末世,那从前人们只在电影里见到过的丧尸遍地的场景此时却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边上演。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某人的头上,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绝境中挣扎求生。讨论群:460166899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宛心泪

    宛心泪

    她,禀性冷淡,从不多说一个字,多行一步路。因为她说,与其做错了让别人耻笑,不如不说不做的好。她,绝顶聪明,眉眼间洞察一切,也漠视一切。因为她说,与其太明白了遭人记恨,不如不看不问的好。她是宛心.是皇帝身边最淡薄的女人。是太医心中最爱慕的女人。是谋臣口中最敬重的女人。是敌皇眼中最碍事的女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平静一生,然后清白的死去。可是最终,她还是难逃情缘的魔障。皇帝说:难道你是真的不曾相信过我吗?太医说:难道你的心中始终不曾有我吗?谋臣说:难道你不曾为我的鲜血动容吗?敌皇说:难道你不能为你的国家牺牲吗?她不答,因为她无法做答,夙命,难以逾越的夙命,最终要把她引向何处?※※※※※※※※※※沁※※※※※※※※※※※※※※※※※※※※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以上的文希望亲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号入坐~喜欢的话就投上票票或者帮沁拉个人气!谢谢亲们!《宛心泪》视频:?pstyle=1
  • 极道金丹

    极道金丹

    年轻不得志的少年人,机缘之下继承了独孤求败的毕生功力,并且获得了修道的机缘,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修道生涯。修道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说清的道既不是道,大道无形,不一样的悟道,不一样的修道!
  • 重生豪门天后

    重生豪门天后

    重回到十年前,欺负过我的,一个都别逃!渣爸、毒妈、恶姐,还有争产的腹黑大表姐,这一次,我可不是任你们揉捏的软柿子。我的人生我做主!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生仙途为君来

    三生仙途为君来

    (原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她本是现代一名普通的少女,机缘巧合下得道成仙。众神之巅,忽遭众叛亲离灰飞烟灭。谁知天道开启轮回,再度睁眼,她已是冷家身负诅咒的灾星。受人欺凌又如何,她可是天外天修为最高的神仙,即使废柴也能逆天!“只要我在的地方,谁也别想动我的人!”烛都百朝,他立万人之中,定下此生诺言。某女气结,“我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他大手一甩,一张卖身契白底黑字,直接晾在众人眼前。“你敢威胁我!等本姑娘将来成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某女气急跺脚,他脸上的笑容却染上蚀骨柔情,“娘子发话,怎敢不从。”
  • 重生香港做大亨

    重生香港做大亨

    万奇雯:我很早就认识老板了,他人真的很好。古天乐:发达哥是我认识的最天才的人了。金庸:武侠的未来,我看还得交给那个不务正业的周兴盛手上。李嘉诚:周生很厉害,我不如他。????????现代宅男重生1985大香港,玩转都市,华丽变身!自己建的一个普通群:189053351,各位有兴趣的都可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