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00000010

第10章 上卷 达观平和 (1)

自古英雄多豁达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氏家书》 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文人才士,虽然各有各的志向,各有各的职责,但是他们在心胸豁达光明这一点上,大都相同。这是曾国藩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出的一条“英雄定律”,那就是拥有豁达的心胸。

曾国藩的这种观点有一部分来自读书学史,他在家书中写道:“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他喜欢读《庄子》,就是因为书中流露的博大胸怀对他很有益处。比如“一个天生美丽的人,对自己的相貌并不在意,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到又好像没有听到”那一段,最为通达。推而广之,舜、禹掌管天下却又不妄加干涉,也是这样的豁达襟怀。

曾国藩也有这种“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 的经历。赫赫军功和良好名声对他而言,就好像美貌一样,处处受到人们的赞美,如何看待这些荣誉呢?“若知之”,心中接受大家的赞扬,以此增强自信心,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若不知之”,不为荣誉所累,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压力,恬淡自在。对于身居高位的他而言,每天面对的人和事不计其数,如何应付?他选择了学习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的态度,不妄加干涉,充分发挥手下的积极性,这样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最重要的事。能够这样释然地看待权势和名誉,曾国藩的心胸也渐渐像他总结的历史英雄那样,豁达光明了。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人们最难以割舍的,莫过于荣誉、地位、金钱。而这些总归离不开一个“私”字,私心束缚了人的手脚,也缩小了人的心胸。走出了狭小的个人空间,自然会得到一份豁达的心胸。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有一次远游讲经,在临行前嘱咐弟子们,一定要看护好寺院里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得非常周到。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和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云游回来,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慧宗禅师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反而淡淡一笑。他宽慰弟子们说:“不要紧,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慧宗禅师虽然喜爱兰花,但也非常爱护弟子,因为花草而让弟子感到内疚,也让自己生气,岂不是因小失大?“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正是这份通达的爱心使他明白生活的真谛。现实生活中,豁达还有另一层解释,那就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豁达的人。

1969年10月,顶着“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帽子的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劳动改造。这一年,邓小平已经65岁了。他仍以豁达乐观的心态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当车间主任陶端问他能不能干钳工活时,他高兴起来,马上说:“这个要得,锉刀活可以出出汗,我还可能多活十年。”经陶端安排,邓小平来到车间一个角落的新工作台前,拿起一把锉刀,熟练地干起来。站在一旁的陶端很惊奇,看着邓小平有板有眼地锉着,不由得夸奖他的手艺不错。邓小平只是笑了笑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当过钳工。我是个老钳工哩。不过,现在我的眼睛没有那时好。”由于邓小平做得又快又好,竟一时出现了毛坯供应不上而停工待料的事情,这使工人们从心里感到敬佩。

邓小平在中国政坛三起三落,历经磨难,家庭成员也屡遭不幸,正是乐观豁达的心态使他战胜了这一切。正如他的一句幽默的名言:“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面对人生的得失起伏,豁达的人总能看到乐观的一面,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越挫越勇,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如果总是停留在自己的损失和痛苦上,因为一次考试的不理想就怀疑自己;因为一个朋友的伤害就质疑友情;因为家长的一两句批评就不想回家;纠缠在这样的小事情之中,只会耽误自己前进的步伐。

在古印度,有一位国王酷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截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刻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被丛林中的野人埋伏活捉。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正当祭奠仪式刚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谴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释放,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笑着原谅国王,说这一切都是好事。国王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也是好事,我就不懂了。”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自古英雄和智者多是豁达之人,智慧大臣说得没错,即便是牢狱之灾,也可能是另外一种幸运。用豁达的心胸面对世界,人生就无处不顺风了。让我们也开始一点一点打开自己的心灵,感受开阔的世界。

箴言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2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杜牧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心态平和,得失不惧

大抵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故于两弟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幸勿视为老生常谈,至嘱至嘱!

——《曾氏家书》

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风采神气比较外露,这样的人在受到打击的时候也容易消沉。针对这个弱点,曾国藩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分析到,心里抑郁,怨天尤人的人,不仅不可以涉世,也不利于品行的修养;不仅不利于品行的修养,也不利于保养身体。所以你们俩要时刻用平和二字互相勉励。不要看做老生常谈,这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曾国藩的平和淡定的心态也是在无数次风霜的磨炼后才日臻成熟的。曾国藩在第一次率湘军出征太平天国获得武昌大捷后不久,其疾恶如仇的性格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使他屡遭排挤。在被贬回乡后,他的情绪感低落到极点,心理的忧愤也摧垮了他的身体,失眠和眼疾的折磨使他日益虚弱。他一直推崇的孔孟之道解释不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他陷入迷茫,而这一切在接触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后才豁然开朗。“柔胜刚,弱胜强”,“江河之所以为百谷之王,乃因为其善下之”的道家思想帮他掌握了真正的阴阳平衡,使他明白:“既要做壮烈奋进的事业,又要保持宁静谦退的心境。做大事的人要懂得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大智慧。”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出世思想的高度融合,终于练成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淡定的心态。

曾国藩拥有平和的心态是因为他经历了大起大落,超脱了成败得失,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谁都绕不过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讲,我们可以把平和的心态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做事前不患得患失,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一种是在事后“胜不骄,败不馁”,平稳地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做事前的心态调整,我们从“瓦伦达心态”谈起。“瓦伦达心态”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源自一个真实的事件。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艺术家,他的演技精彩而稳健,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因此,演技团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演出中,决定派他上场。瓦伦达知道这次演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的知名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从前一天就开始一直仔细琢磨,所有的动作、所有的细节都反复想了无数次。演出开始了,这一次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许多年以来他都没有出过错误,他有100%的把握不会出错。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刚刚走到钢索中间,仅仅做了两个难度并不大的动作之后,就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当场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之前就有不祥的预感,因为瓦伦达上场之前反复说这次表演太重要了,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

正是因为瓦伦达太在意这场演出了,所以他一再告诉自己“绝不能失败”,这样反而使他不堪重负。所以我们在做事前,要让自己放下成败的包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在事后成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巴西足球队的故事相信会给我们很深的启发。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比赛中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球员们怀着羞愧忐忑的心情回国,他们以为一定会遭到球迷们的辱骂和嘲笑。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四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终于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球迷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成败荣辱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一切都会过去,过分在乎只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漫漫人生路,未来还有无数次的挑战等着我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箴言

1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

——威廉·詹姆斯

2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

——哈利·法克斯

3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

——切萨雷·帕韦泽

要珍惜自己,先熄灭怒火

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亦不仅余与弟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

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曾氏家书》

曾国藩毕生以儒家为修身养性之本,但同时他也能兼采道家、佛家的修养精华,加以融会贯通。这封信就是从佛家“降龙伏虎”谈起,结合儒家“窒欲、惩忿”的思想,告诉九弟国荃易生恼怒,本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稍稍遏抑”,不使它过分炽烈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要懂得适当的节制情绪,不要使自己的怒气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性命。在告诫弟弟以少怒来保养身体的同时,曾国藩也不忘提醒他时刻以倔强进取之心砥砺自己,两者兼顾,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曾国藩相当重视少怒以养生的思想,他在中厅堂悬挂有八字堂匾:“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人在盛怒的时候,会使血压急速升高,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猝死。发怒不仅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也会扰乱我们的工作生活,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同类推荐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美食天下(第2辑):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主要内容包括:凉拌马兰头、益母草煮鸡蛋、玉米须炖瘦肉、仙灵脾炖羊肉、西洋参炖乌鸡、益母草汤、乌鸡归芪汤、核桃莲子粥、红花通经益肤粥、益母草蜜饮、山楂红花酒、玫瑰花膏等等。
  •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到了适婚的年龄,就跟一个人,最好是不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不爱,才不会受伤。”这是文静宸在参加完前男友的婚礼以及被各种逼婚后总结出的“真理。”就这样她跟一个有着同样需求的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却不像婚前想的那么简单,前女友、前男友什么的搅得她的生活一团糟,而这男人也是腹黑一个,与她结婚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她最后终于否定了自己之前总结的真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时候,那个男人却说自己已经爱上了她,那么她要不要将错就错下去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穿越之前,她有着绝代容貌,穿越之后,却不得不将自己给装成了丑女.刚醒来的时候,她居然是被人给扔在了乱葬岗里,而且还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戴着冰冷面具的王爷给捡回了家中。而他娶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无尽地羞辱,折磨于她!这一切,到底是因缘巧合,还是天生注定?
  • 萌宝示好:爱上顽皮妻

    萌宝示好:爱上顽皮妻

    面瘫宝,情敌来一个削一个!“宝宝啊,“跑……”“跑……”某女呃一声后抄起鸡毛掸子,小姑子围着转,“你就知道跑跑跑!妈咪要打打打……你!”宝宝抖擞!“跑去找警察叔叔!”,竟然还想娶她!小白兔婚后摇身变成小野猫。如果妈咪和你爹一起掉河里,她不过是幽默了点,结果被他捉进豪门!被欺负了不说,你会怎么做?”某女挑眉问“如果你爸要打你妈咪,公婆是浮云,你会帮妈咪的吧?”某女等着宝宝将功赎过。
  •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腹黑傲娇:渣男变魔妃

    “各位父老乡亲,好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第一届女子争霸赛,这里是灵犀和莫忘,现在为您带来第一手独家……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勾勒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读这些故事,了解其中内涵,对他们做人和做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本书收集了100则古今中外最具影响力的小故事,每则故事浓缩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这些平凡而精辟的故事犹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孩子们的睿智之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