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00000001

第1章 导读

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

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充分发挥“镜子”的作用,引导孩子热爱学习,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什么是“镜子”的作用呢?

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认识自己都是依据他人的反馈而实现的。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要提高孩予的自我意识,就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反馈作用,这就是“镜子”的作用。

孩子照你这面“镜子”的时候,最好是看不见你的明显的“指示”和“要求”,而是接受了你的影响,但他又没有觉得被动,而是觉得心情愉快,这时,你的想法就很容易内化为他自己的选择,这就形成了他自己的态度。

相反,最让孩子伤心、失落的师长是这样的——凡事都喜欢做“交通警察”总是用一种惩罚和评判的目光来“审查”自己。

一、要把学习变成孩子的内心渴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麻烦。

每天,一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他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这个承诺孩子们看起来很离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付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极了。我连付给你们5毛钱也无法办得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事?”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使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没有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倒过来再看一个问题,如果这个老人的家门前有一堆小石头,他想把它搬掉,而在他的家门前总是有很多孩子在玩,于是,他就突发奇想,想让孩子们帮自己的忙。该怎样去做呢?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承诺付给孩子合理的报酬,让孩子因为外在的激励因素而去做搬石头这件事。但如果只是每人每天一块钱,恐怕孩子们就不会去干,这时,就需要研究孩子的期望值,从低到高形成一个报酬奖励机制,比如谁搬得越快谁将得到越多。又比如,坚持干了三天以上的孩子可以提升为每人每天两块钱,然后逐一提升。甚至还可以采用更好的激励办法,这种做法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管理与教育的竞争激励办法。

显然,这种激励办法的弊端就是,孩子们干这种事情是因为报酬和竞争的因素去做的,一旦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与回报不相称的时候,就会怠工,就会缺乏积极性,甚至丧失创造力,这时,工作就会变为真正的苦差事。

老人要让孩子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心甘情愿去搬小石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设置可能性,并尽量与孩子达成共识,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增加外在激励因素,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从根本上说,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就是要设置这种可能性。设置可能性通常要先考虑这些问题: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孩子努力了是不是可以实现目标?孩子愿不愿意做?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天性?孩子是不是进入了一种氛围,接受求知环境的激励?是否让孩子们具有成就满足感,并不断获得一步一步的成功等等。

二、学会真正的“启发”

要求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节自己。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

二是正确评价自己,包括通过自评、互评、征评来评定自己的潜能发挥情况,看看自己自信心强了还是弱了。

三是正确调节自己,主要是看自我行为是否得到调整和控制。

这就要求师长们要学会真正的“启发”。

人的心理活动是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所以周围世界的结构特点也必然反映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上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结构和因果关系的物理世界中,一切物质都在持续地运动着。因而人也具有一种相应的心理特征:总喜欢追求规律性,总喜欢追求对称、均衡、持续、普遍、完美等。

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这种规律、对称、完美等等有了缺陷或者遭到破坏,该有而没有,这就出现了空穴,这种空穴会让人产生追求完美的欲望,希望去填补上这个空穴。我们可以把这种欲望比喻成空穴产生了吸引力,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也会产生这种空穴。因此,启发就是形成空穴,所谓空穴就是“该有而没有”,它是由一些已有的东西特殊地组织在一起衬托出来的局部的“没有”。怎样形成空穴呢?一是让人感到“该有”,二是让人看清“没有”。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启发”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启发孩子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但同时清楚意识到“没有”。

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

三、让孩子一步一步快速实现小目标,大目标就实现了

就像“知了”从地下先钻出地面,然后一步一步爬到一个高处,然后一点点蜕去身上的壳,最后自由地飞上天空。

孩子有了学习的热情以后,就要找到路子,这就需要将大目标细化成切实可行的、具体的,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诸多小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大目标。如果只有大目标没有小目标,大目标就变成了一个无形的魔鬼,构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压力过大,动机、兴趣就将“灰飞烟灭”。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所说的用智慧战胜对手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他在他的自传里是这样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去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笔者曾经专门研究过著名教育家刘京海先生的“成功教育”模式,对他来说,所有的差生,哪怕是别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差生,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走向成功。他的一个理念就是,将学习当作一个长期的、逐步、循序发展的过程,关键是要不断为孩子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在一个高要求高目标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实现小的成功,最终实现大的成功。

因此,引导孩子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大跃进”或者“杀鸡取卵”,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快速提高成绩的心态,但必须先掌握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

本书的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步: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热爱学校、尊师爱友、热爱集体;二是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学会比较全面、正确地估价自己,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

第二步:从自我教育出发,培养意志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是增强学生自觉克服困难的意识;二是逐步提高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三是掌握若干个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步:从自我发现出发,培养成就动机,形成职业理想。

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初步确立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职业理想,逐步把短浅的、个体的理想升华为长远的、社会的理想;二是培养为实现职业理想应具备的成就感、勇气,并化作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

同类推荐
  • 妈妈告诉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告诉女儿的悄悄话

    本书内容包括:爱的秘诀、上帝的苹果、无价之宝等流传于成功母亲之间的教子故事和教子感悟。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热门推荐
  • 赠我岁月安然

    赠我岁月安然

    他曾经是多么地宠她,几乎整个A市的人都知道,若有人敢动杜安然,他辛子默第一个让他们生不如死。可仅仅是两年,他却弃她如敝履:“惹恼了我,你们杜家都没好日子过!”那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在她与别的女人之间,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别人。那一次,她亲眼看着流掉的孩子心如死灰:“辛子默,杜家不欠你了……”但,这一场以利用为开始的爱情游戏,注定谁先陷进去谁就输了。在她全身而退时,他却揽过她的腰,一脸淡定和无耻:“再给我生个儿子。”“谁跟你生!”“那你想跟谁生?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楼之潇湘水云

    红楼之潇湘水云

    人人尽说天上好,谁又懂得那亘古的寂寞。看似高高在上,却是高处不胜寒。当众仙们昂然站在那不可企及的高度时,才知道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情谊,时间,如指尖流沙,如梦里流光,如天边清云,再也没有意义。遨游在时间里,却不知因何而存在,不知何处是心乡。他们早已经忘记,有泪有笑,有情有恨才算是活着啊。但是在这永恒的荒漠里还是有一处勃勃绿洲,那里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如一朵莲花静静驻立在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娇妻良医

    娇妻良医

    两度生死,棺中醒来,肚子里带着一个“包子”的柳轻心,听着外边给她守灵的一对狗男女你侬我侬,不禁犹豫,本姑娘是该坐起来,吓死这两个王八蛋,还是消停儿的在棺材里面躺着,找个机会,带着肚子里的小兔崽子远走高飞?年代是明朝,人物属虚构,除了书里的药方,是出自各大医典和偏方手记验方,其他部分,都是故事~ps: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视病情方剂增减,若生病,请及时就医,勿自行依表症判断,草木常伴毒性和生克,用药需谨慎~千【娇】百媚终将老,一世繁华伴平生。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