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800000006

第6章 你也可以成为会来事儿的人——向动物劝来事经” (2)

第二章 你也可以成为会来事儿的人——向动物取“来事经” (2)

很多人以为变色龙体色能迅速变化,是受光线强弱和气温高低的影响。但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变色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控制变色的。当环境变化的信号传至变色龙的大脑中枢时,大脑中枢就会立即通过神经中枢把指令传到皮肤表层下的色素块,体色马上就能改变成与所处环境一致的颜色。

变色龙正是通过这种保护色来迷惑敌人,躲避敌人攻击的。而且这种保护色还能帮它们不知不觉地靠近各种虫类,从而轻易地捕获到食物。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变色龙”是善于伪装的代名词,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那些有成就的人士没有几个不是在“践墨随敌,以变应变”中取得胜利的。在当今千变万化的社会,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恐怕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那么在为人处世方面,如何才能做左右逢源的“变色龙”呢?拿说话为例,就是要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是就要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理解为灵活机动,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

1.看对方的身份、地位说话

与上司说话,或是探讨工作,我们应该尽量向上司多请教工作方法,多讨教办事经验,这样他会觉得你尊重他,看得起他。所以,在工作中,在办事过程中,即使你全都懂,也要装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主动去问上司:“关于这事,我不太了解,应该如何办?”“这件事依我看来这样做比较好,不知您有何高见?”

上司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嗯,就照这样做!”“这个地方你要稍微注意一下!”“大体这样就好了!”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能减少错误,上司也会感觉到自身的价值。而有了上司的帮助和支持,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2.针对对方的特点说话

和人交谈要看对方的身份、地位,还要看对方的性格特点,针对他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中国春秋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先生指出:“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卑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意思是说:与聪明的人说话,须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须凭辨析能力;与善于雄辩的人说话,要切中要害;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利;与地位低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要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

3.摸准别人的心理说话

东晋时,贵族们喜欢品评人物,有人问大将军桓温:“你觉得某某人怎样?”桓温刚要评论,又停下来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对他说:“你这个人喜欢传闲话,还是不告诉你为好。”

“言多必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多了,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且,你说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其他人。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若不是自己熟悉的人,你就畅所欲言,痛快一时,但对方的反应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吗?彼此关系很浅,你与之深谈,显得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若是关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话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

向斑马学习——巧妙伪装,保全实力

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动物斑马,由于没有太强的防御性与攻击性,常成为食肉动物的攻击对象。

为了有效躲避食肉动物的袭击,斑马除了练就善跑的本领外,还给自己“披”上了一件能让敌人产生错觉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外衣”。

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看起来简单,但是在阳光的照耀下,黑色和白色反射出的光线刚好是一长一短,在光线反向作用下,它的身体轮廓也就变幻不定,加上一般大型食肉动物视力都较差,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迷幻的景象,无法准确捕捉到斑马。这样一来,斑马就通过自己的外表达到了自我保护的目的。

从斑马的生存本事上,人类也能受到启发。细想一下,它们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首先保存自己,再伺机反攻。这是会来事儿的人必备的一种生存策略。

春秋时期,夫差把勾践打败,吴国便趁机要越王勾践夫妇到吴为奴仆。勾践将国事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随他到吴国。夫差便令勾践为其牵马。

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践亲自去见夫差,并且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凑近他身旁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几天后,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从此他对勾践有了好印象。

勾践在吴国吃尽了苦头。两年后,文种又给伯嚭送来珍宝美女。伯嚭进宫见夫差,说道:“勾践事吴两年,服侍大王也殷勤周到,现在您可知道他是真心归顺了吧!大王不如放他回去,要他多多进贡就是了。”

勾践回国后,他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艰苦奋斗,并且用绳悬一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以前受的凌辱与苦难。勾践亲自参加耕种,王后也亲自织布,以此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文种精通经济内政,范蠡擅长外交和军务。勾践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各司其职。

夫差好色,伯嚭贪财,勾践让人尽量满足他们,还派范蠡物色了越国最美的女子西施给夫差送去。夫差果然一见倾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姑苏台,取悦西施。勾践以为时机成熟,想发兵攻吴。文种进谏道:“吴国府库尚余,加上伍子胥在,足以抵挡三万越甲,伐吴时机未到。”勾践虚心纳谏。

面对越强吴弱的发展态势,伍子胥忧心如焚,劝谏夫差:“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吴患。”夫差充耳不闻,伍子胥愤然道:“大王不听劝阻,不过三年,吴国必为越国所破。”

伯嚭巴不得夫差杀伍子胥,就进谗言道:“伍相国不顾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自己一个人逃命,为报私仇又覆灭了自己的国家。”在伯嚭的谗言迷惑下,夫差终于疏远了伍子胥。又过了两年,夫差带兵攻齐,获胜还师。

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伍子胥在夫差兴头上批评说:“此次攻齐,不过是偶获小胜而已;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令他自裁。伍子胥自刎之前说:“我死后,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放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我将看着越兵攻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着精兵强将在黄池会盟中原诸侯,勾践乘机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攻吴,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势单力薄,派公孙雄袒胸露背,跪行至越军求和。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谏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王不取,以致有今日;现在夫差兵败姑苏,天又以吴赐越,越岂能不取?大王卧薪尝胆,不就为有今日吗?愿大王三思!”不待勾践点头,范蠡果断地下令擂鼓进兵。

不久,越军灭吴。夫差痛悔自己误信伯嚭之言,而忠言逆耳却听不进,于是他以布蒙面,伏剑自杀,临死前大叫一声:“伍相国,我没有脸面见你啊!”

韬晦之策实际是在力量尚不足以使自己达到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采取的假象策略。

韬晦之策有明确的目的性,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韬晦之策具有极强的进取性,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能显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韬晦之策又因极大的隐蔽性而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人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向蝴蝶学习——包装一副好形象

蝴蝶“外衣”上的斑纹艳丽夺目,在阳光的照射下,能产生不同的光芒和颜色。因此,我们看到的蝴蝶大多是在明媚的阳光下翩翩起舞。

每当春夏之交,成双成对的蝴蝶,披着五光十色的外衣,在花丛中、绿树间飞舞、嬉戏,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也把人们的生活环境点缀得如诗如画、清新动人。难怪人们要把美丽的蝴蝶看成美的化身、爱情的象征。

人们喜爱蝴蝶的原因在于它们有着美丽的外表。同样,一个包装得恰到好处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现实中,很多人都有以貌取人的倾向。

以貌取人的做法可能有失公正,但是会来事儿的人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生活中,几乎人人都在这样做,这不仅因为外表美是内心美的一种表现,也因为外表美是一个人给他人留下的最直观、最有冲击力的印象。

试想,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同去办一样分量的事情,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后者则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办事,怎样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个人若有一套得体的衣服配着,仿佛把自己的身价都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增强了自己办事的信心。会来事儿的人切莫怪世人以貌取人,人皆有眼,人皆有貌,衣貌出众者,谁不另眼相看呢?着装艺术不仅给人以好感,同时还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别人尚未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因此,在这方面稍下一点工夫,就可能会事半功倍。

同类推荐
  •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的男人,创造了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今天的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也许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也无需去复制别人。因为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中,乔布斯已经告诉大家收获成功的秘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通过阅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你会认识到,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专注和付出。所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努力付出的人都可以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 处世警示

    处世警示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本书分别从职场、销售、办事、生活、恋爱、家庭、处世、谈判、管理、说话、社交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不同领域使用心计学的方法,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内容生动,语言轻松,相信你能在随意的阅读中学到严肃的生活哲学。
  • 女人要懂得给自己定位

    女人要懂得给自己定位

    怎样做一个女人?是单纯地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家庭的管理员、孩子的保姆,还是成为一个有自主生活方式,有自己事业的新时代女性?这是一个不算很艰难,但是却往往让人困惑的选择。曾几何时,女人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生活,是一个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但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人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女人也有机会来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准确定位。
热门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球类运动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短短的一天,父亲骗走母亲留给她的股份,气死外公,被离婚后枉死当场。再睁眼,回到十六岁的那一年那一天!再次面临选择,她从容以对。仇,是要报的!情,是要还的!只是……男人,你确定要我称呼你为“夫君”?
  •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讲述月亮升起来了,在这美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孩子们又可以赖在爸爸妈妈身边听故事了。《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中全世界的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因为唯有经典才能永恒,才值得珍藏,才能让小孩子受益一生。
  •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天地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讲述了道的玄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法门”。释义:“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魔鬼在细节,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 藏宝图

    藏宝图

    这是一部探险悬疑小说。主人公佳亮应某航海公司请求,寻找一张分散为八份的藏宝图。为凑齐这张价值连城的藏宝图,佳亮和他的兄弟们出生入死,历尽波折坎坷,与几股恶势力展开斗智斗勇的艰苦鏖战,终于使国宝重归国家怀抱。
  •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优秀的员工,肯定善于处理和老板的关系。优秀的员工懂得“不必请示”的精髓。对于优秀员工来说,“不必请示”是一种理念,一种和老板形成最佳关系的理念。“不必请示”的关键在于员工要积极主动,在于员工要读懂老板,知道怎么管理老板。
  •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她是额间生有六瓣桃花的温婉女子,生来是公主的身份,却是复仇者的命运。因为遇见他,从娇宠的公主变为亡国者,一路的颠沛流离,葬身浮华。面对六哥的死去,爱人的背叛,她决然离去:“我是流离的命,注定一世飘摇,不得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