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样就是会来事儿——会来事儿的人应具备几种真本事 (1)
人常说“一分人一分事”、“七分人办不了八分事”,意思就是说人的本事有多大,办的事情就有多大。而这个“本事”在很大意义上说也是个“会来事儿”的问题。会来事儿的意思不仅仅包括会说话、会办事,也包括会交往、会处理问题、会迎合人心。
细细揣摩他人心思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中国,很多事情都要靠“人情定律”来运转。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很难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而要想通达人情世故,必须善于揣摩人的心理。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包括平时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这时,会来事儿的人善于心领神会,替人遮掩难言之隐。
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是难产而生,因而叫寤生,相貌丑陋,武姜心中深为厌恶;次子名叫段,成人后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武姜十分疼爱。武公在世时武姜多次劝他废长立幼,立段为太子,武公怕引起内乱,就是不答应。
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为国君,是为郑庄公,封弟段于京邑,国中称为太叔段。太叔段在母亲的怂恿下,竟然率兵叛乱,想夺位,但很快被老谋深算的庄公击败,逃奔共国。庄公把合谋叛乱的母亲武姜押送到一个名叫城颍的地方囚禁了起来,并发誓说:“不到黄泉,母子永不相见!”意思就是要囚禁他母亲一辈子。
一年之后,郑庄公渐生悔意,感觉自己待母亲未免太残酷了点,但又碍于誓言,难以改口。这时有一个名叫颍考叔的官员摸透了庄公的心思,便带了一些野味以贡献为名晋见庄公。
庄公赐其共进午餐,他有意把肉都留了下来,说是要带回去孝敬自己的母亲:“小人之母,常吃小人做的饭菜,但从来没有尝过国君桌上的饭菜,小人要把这些肉食带回去,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
庄公听后长叹一声,道:“你有母亲可以孝敬,寡人虽贵为一国之君,却偏偏难尽一份孝心!”颍考叔明知故问:“主公何出此言?”庄公便原原本本地将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并说自己常常思念母亲,但碍于有誓言在先,无法改变。颍考叔哈哈一笑说:“这有什么难处呢!只要掘地见水,在地道中相会,不就是誓言中所说的黄泉见母吗?”庄公大喜,便掘地见水,与母亲相会于地道之中。母子两人皆喜极而泣,即兴高歌,儿子唱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相和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颍考叔因为善于领会庄公的意图,被郑庄公封为大夫。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那一份“心领神会”。有些事别人心里在想但不好说出来,更不用说去做了,这时,需要旁人的默契配合来解围。这是一种会来事儿的技巧,在职场中,要读懂领导,准确领会其意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平时细心留意,学会观察生活。
心眼活络,手勤眼快
会来事儿的人大都手勤眼快,他们做事积极、心眼活络,不管对人对事都能看出火候,看出症结,也能把握分寸、掌握方法,而且反应快,能及时地解人之围、排人之忧。常言道“手勤眼快,人见人爱”,夸的就是会来事儿的人。
和珅本是宫中的一名小侍卫,默默无闻。一日,乾隆皇帝大驾将出,仓促间求黄龙伞盖不得,便发了脾气,问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乾隆说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因为他喜欢风雅,经常引经据典。
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随行人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而和珅知道此句出自《论语》,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干脆。
乾隆不禁一怔,寻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很是喜欢,就问他出身,知是官学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毕竟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也实属凤毛麟角。从此,乾隆记住了和珅。
和珅常在乾隆身边,他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甚至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处处注意,留心观察,时间一长,把乾隆的脾气、心理、爱憎等,了解得十分清楚。乾隆什么时候想要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该办什么事情,和珅一看乾隆的脸色,就能猜出个八九。有时不等乾隆开口,他早已把该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因此,乾隆对和珅非常满意。
有一年,顺天府举办乡试,四书的题目照例由皇帝钦命。先是内阁预先进呈一部四书,皇帝出完题后再发回。这一次,当太监捧着四书发还内阁时,和珅就打听乾隆命题时的情况。太监说:“皇上信手翻着《论语》,第一本快完的时候,忽然点头微笑,振笔直书。”和珅想了想,说:“一定要考《乞醯》这一章。”考题发下来,果然如此。原来这一年是乙酉年,“乞醯”二字正好嵌着“乙酉”。和珅的揣摩本领由此可见一斑。
和珅能在以后的官场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与他善于揣摩人心是分不开的。
在生活中,眼色与手脚有时候比知识更能起作用。头脑中装有再高深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眼力见,像俗话说的那样,打铁糊了棉裤——看不出火色,也只能是个落魄的书呆子。
比别人多些“心眼”,多点“心计”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点儿会来事儿的艺术还真不行。会来事儿的人在做人的时候会多些“心眼”,多点“心计”,为保全自己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风险,明哲保身是对自己的处境、行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种不测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形势、人事的变化改变行为方式。虽然不以整人害人为目的,但在必要时,为了保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攻为守,避免被动。
公元前224年,秦国老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王翦大军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带领军队行进到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兵打仗还念念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王翦答道:“不对,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做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怀疑我有二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