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200000011

第11章

第五卷11

走进画室,这位画家米哈伊洛夫又打量了客人们一眼,弗龙斯基的面部表情,尤其是他的颧骨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尽管他的艺术灵感在不停地活动,搜集着素材,尽管即将有人要评论他的创作而使他感到愈加激动,可他还是通过一些不易觉察的特征迅速而细微地勾画出对三位来访者的印象。那一位(戈列尼谢夫)是侨居此地的俄 国人。米哈伊洛夫不记得他的姓名,也不记得在哪儿见过他,同他谈论过什么,而只是记得他的面孔,就像他记得所有的面孔一样;不过他还记得这是一张被他列入记忆中的那种装模作样和表情贫乏的面孔。那一头浓发和开阔的前额使他的脸显得神气活现,在鼻梁上方却集中地显出一种小顽童般的不安分的神情。

弗龙斯基和安娜,在米哈伊洛夫看来,该是富有的俄 国显贵,像一切富有的俄 国人一样,对艺术一窍不通,却装作是艺术爱好者和鉴赏家。“显然,他们已经看遍了所有的老古董,这会儿他们又要遍访新派、德国骗子和英国拉斐尔以前那些傻瓜们的画室了,跑到我这儿来无非是为了凑个齐全罢啦!”他想。他非常清楚这些浅薄的业余爱好者(他们越聪明就越糟)之秉性,他们参观当代美术家的画室,其目的无非是捞个资格说什么艺术衰落了,什么越看当代作品,就越觉得古代艺术大师是无与伦比的了。他在等着瞧,从来访者的脸色就能看出这一切,从他们的互相交谈、观看人体模型和半身像以及悠然自得的踱步中,从等他揭去画上的盖布时他们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情中就能看出这一切。但是,尽管如此,当他翻开一幅幅画稿,拉起窗帘,揭去盖布时,他还是很激动,尽管他认为所有的俄 国显贵多半都是畜生和笨蛋,可他却很喜欢弗龙斯基,尤其是安娜。

“瞧,请过来看吧,”他快步退至一旁,指着一幅画说,“这是彼拉多的训诫。《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他说着,感到自己的嘴唇都激动得哆嗦起来,他往后一退,站在他们的身后。

在来访者默默看画时的几秒钟,米哈伊洛夫也以旁观者的冷静目光观看着它。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他料定,正是刚才他还那么轻视的来访者就会对他的画作出最高明和最公正的评价。他已忘却他以前在绘制这幅画的三年时间内有关此画的一切想法;他已忘却他原认为无可置疑的种种优点——他用来访者那种冷静、旁观的新眼光重审此画,他已看不出任何优点了。他看到的是前景中彼拉多那张愤懑的脸孔和基 督的安详面容,后景中是彼拉多仆从的身影和在观察动静的约翰的脸。

每一副面孔都经过那么多的探求,那么多的失败和修改,都是根据各自的特有性格在他的心中构思而成的,每创作一副面孔都曾带给他那么多的苦恼和喜悦,为了整体布局,他对这些面孔的方位配置不知作过多少次的变动,对浓淡明暗、色调对比不知花过多少心血——而今这一切,用他们的眼光来看,他觉得粗俗难耐,千人一面而已。位于整个画面中心的基 督的面容,他最珍惜并且曾于创作中给予过他无限欢乐,而今用他们的眼光来看,这一切全都荡然无存了。他看出自己的画只不过是无数基 督画像中一幅绘制得较好的临摹而已(甚至连好都谈不上——他明显地看出了一大堆缺点);替善(替善(1477—157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创作过许多宗教画和肖像画。)、拉斐尔、鲁本兹(鲁本兹(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创作过以宗教为题材的画。)都画过无数基 督像、士兵像和彼拉多。他原引以为荣的一切都画得花哨、无力,显得那么平庸、苍白和陈腐。如果他们当着画家的面说些虚伪的恭维话,而背后却怜悯他,嘲笑他,那也是有道理的。

沉默(虽然不到一分钟)令他十分难受。为了打破沉默,也为了表示他并不激动,于是,他强作镇定,对戈列尼谢夫说起话来。

“我好像有幸见过您,”他说,惴惴不安地时而望望安娜,时而望望弗龙斯基,唯恐放过他们脸上的任何一点表情。

“当然啦!我们在罗西家见过面,您该记得吧?就在一位意大利小姐名叫新拉薛儿的朗诵晚会上。”戈列尼谢夫流利地答道,毫无惋惜之色地从画上移开视线,转向画家。

然而,当他发现米哈伊洛夫正等待他评论这幅画时,他便说:

“您的画比我上次看到的可大有长进。上次看到的,或是这次所见,特别使我惊叹的是彼拉多的形象。该这样来看待这一人物:他既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又是一个不知在干什么的彻头彻尾的大官僚。不过我觉得……”

米哈伊洛夫那富于表情的脸顿时开朗起来,两眼也炯炯有神。他想说点儿什么,却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装作咳嗽。尽管他瞧不上戈列尼谢夫对艺术的理解力,尽管戈列尼谢夫对彼拉多这个大官僚的面部表情中肯的评语不值一文,并且这评语在他看来无足轻重,而且未说到关键之处,本该使他生气的,但米哈伊洛夫听了这评语还是万分欣喜。他自己对彼拉多这一人物的想法同戈列尼谢夫的说法也正好一致。这种看法不过是米哈伊洛夫所确知的许多正确评价之一而已,可这并未贬低戈列尼谢夫评语的意义。他因为这评语而喜欢上了戈列尼谢夫,忧郁的心情突然间变成一阵狂喜。整幅画顷刻间在他面前变活了,从而显示出栩栩如生和难以言传的丰富意境。米哈伊洛夫又想说,他就是这样看待彼拉多的;可是他的双唇不由地哆嗦起来,以至于说不出话。弗龙斯基和安娜也在低声地说着什么,他俩压低声音,一方面是为了不伤害画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大声说出蠢话,因为在画展上人们谈论艺术时通常易于说些蠢话。米哈伊洛夫觉得,他们对这幅画也有些观感。于是便向他们走去。

“基 督的神情可真妙!”安娜说。在她所看到的一切当中,她最喜欢这种表情,而且她觉得这是整幅画的核心,因此称赞它会使画家高兴的。“显然,他很怜惜彼拉多。”

这又是在他的画中,在基 督的形象中可以找出的无数正确见解之一。她说基 督怜惜彼拉多。在基 督的表情中是该有怜惜之情,因为其中有爱怜,有来自天国的安详,有准备牺牲以及体会到说话已于事无补的神情。自然,彼拉多应是官僚神态,而基 督该有怜惜之情,因为一个是物欲生活的化身,另一个是精神生活之再现,这一个接一个的种种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的脸又欢喜得容光焕发了。

“是啊,这个人物画得真妙!空间感那么强,简直能走进去,转上一圈。”戈列尼谢夫说,显然是以此表示他不赞成这一形象的内涵和构思。

“是的,是的,真是惊人的技巧!”弗龙斯基说,“后景上的人物多么突出!这才叫技巧。”他对戈列尼谢夫说,这是暗示他们之间原来的那番谈话,弗龙斯基当时表示他没有希望获得这种技巧。尽管米哈伊洛夫很兴奋,但他们关于技巧的谈话还是刺痛了他的心,他生气地看了弗龙斯基一眼,突然间皱起眉头。他常常听到技巧这个词儿,可他简直弄不明白这指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个词的含义是绘画的技能,与内容毫无关系。他常常发现,人们将技巧同内在价值完全对立起来,仿佛有了技巧就能将坏事物画好似的,正如他们现在所称赞的一样。

他知道,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地去掉遮掩才不至于损害作品本身,正因为如此,才要去掉所有的外在装饰之物;至于说到绘画的艺术——即技巧在此是并不存在的。如果想让一个小孩儿或厨娘去看他所看见的东西,那么他们也会将他们所见之物的表面的东西揭去的。一个最有经验、最高明的画师,如果他事先不明确其所绘之物的内涵范畴,那么仅凭其技巧是画不出什么玩艺儿来的。此外,他还看出,如果是谈技巧的话,那他也不该受到赞扬。在他所有的作品里,无论是已画成的或正在画的,他都看出了一些十分刺眼的缺点,那都是他在除去外在修饰时不小心而造成的,现在要想加以修改而不损害整幅作品已是不可能了。他在所有的形体和面孔上都看出了尚未除尽并有损作品的外在化的痕迹。

“有一点倒是可以谈谈,如果您能恕我直言的话……”戈列尼谢夫说。

“啊,那我太高兴啦,请赐教!”米哈伊洛夫强作笑脸说。

“那就是,您将基 督画成一个人化的神,而不是神化的人。不过,我知道,您是有意这样画的。”

“我可画不出我心中不存在的那个基 督。”米哈伊洛夫阴沉着脸说。

“是的,如果是这种情况,您要是恕我直言……您的画是那么好,我的评论无损于它,再说,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您有另一种看法,出发点不同嘛!要是拿伊万诺夫为例,那么我认为,与其把基 督降低为一个历史人物,他倒不如另选一个新的、没有人画过的历史题材为好。”

“可是,如果这是摆在艺术面前的最伟大的主题呢?”

“要是去找一找,还是可以找到其他主题的。不过,问题在于艺术不容争辩和议论。但凡看到伊万诺夫的画,不论是信徒,或不是信徒,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神?或不是神?’于是,印象的统一感就被破坏了。”

“那是为什么?我觉得,对于有教养的人而言,”米哈伊洛夫说,“是不应该争吵的。”

戈列尼谢夫对此表示不同意,并且还坚持自己原来关于艺术印象必须统一的看法,驳得米哈伊洛夫哑口无言。

米哈伊洛夫很激动,但却说不出什么理由来为自己的看法进行辩护。

同类推荐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崩溃

    崩溃

    李莉在某天晚上发现自己的小狗被人割断了喉咙,她开始寻找杀死小狗的凶手,这个家庭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疑凶,在黑夜里举着匕首的丈夫,心怀鬼胎的婆婆,变异的儿子,惊恐的小保姆……家庭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各自的表情都和自己受伤的心灵有关,都有无法向别人言说的故事,也最终使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走向绝望的境地……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篇小说的佳作,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
  • 我们的底牌

    我们的底牌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黑手

    黑手

    一纸审计令如一把利剑,指向了彬江房地产市场。就在此时,审计局长与年轻的女地产商突然祼死在轿车内。一时之间,传闻四起,焦点再一次聚集在风生水起的房地产市场。权力、金钱、色欲,硝烟弥漫的地产市场,到底隐藏着多少罪恶与血腥?父亲、儿子、兄妹,凄风苦雨的人生路上,演绎着爱恨情仇的绝唱……
热门推荐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有个天使是恶魔

    有个天使是恶魔

    谁说带翅膀的就是天使?它还有可能是烧鸡。谁说纯白羽毛就是天使?它有可能是羽绒服。这些都是谁说的呢?但是天使确实是在人间,只是你们见过吗?断翼的天使又是什么呢?传说中的天使不是头上戴小圈圈的吗?你见过拿小叉叉,笑起来很邪恶,使起手段很恶毒的天使吗?嘿嘿,因为那个本来就是恶魔,天使背后化身为恶魔的家伙——恐怖暴力份子之粱小羽是也!“对!说你呢!我最近手痒痒,给我当个免费沙包吧!”“唉,不要爱上我,我可不是拉拉公主。”“怎么地?这世上没女人啦?都盯着我一个算什么?!”“说SHIT不文明,我说屎屎屎,总行了吧!”为什么哥哥要指定说是个新同学呢?是他?还是他!难不成是他们!?谁才是她该守候的人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刀破虚空

    刀破虚空

    我若化仙,必当引导世人,步路正途。我若化魔,必当屠戮苍生,绝杀天下。化仙,却招世人妒忌与坑害,化魔,又招世人唾弃与记恨。仙路渺渺,魔路坎坷,何路能让我踏足。悠悠岁月,天道难寻,我路艰难,时间不曾陨落,我路便不曾消散,世人的妒忌,世人的唾弃,都将凐灭在时间的长河中,唯我独存。傲视天下,谁能与我一战?
  • 绝世冰妃

    绝世冰妃

    本文已入半折书库。人若无心,便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周围的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一切声音都入不了她的耳;即使哪里死了几百人几万人,也都入不了她的心底。常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短暂的一生是如此悲哀,即使死了也要被人利用。‘如果无心就能避免这样的伤害,那我愿生生世世不再有心!’这是常欢临死前唯一的愿望,从此她只沉浸在自己的虚无牢笼里。阎王殿上,小阎王命她投胎转世,她不理会望乡台上唯一的依恋,毅然喝下孟婆汤,却仍化不去她心中的怨气。某个朝代鲜花满布的山谷里,她出生了,接生婆在她的臀上拍了数十下,她没有哭;面对这一世的娘亲因产后出血芳魂故去,她没有哭;看着父亲殉情跟随,只给她留下一个冷若尘的名字,她仍没有留下一滴眼泪。此后,跟着姐姐过的她,每天的任务只是望着天空发呆,不会哭、不会笑,就连人最基本维持生命的吃饭,她也毫不在乎。三岁前,她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存在;三岁后,因为前尘旧怨,引来灭门之祸,姐姐、姐夫为了保护她和两个年幼的双胞胎,死了。看着尚在襁褓的两个因为失去父母而哭泣的小侄女,三岁的小女孩毅然从自己的虚无世界中醒来,从此只为了这一对儿小侄女而活。嗨,从9月14号起,《相见不相识》改名为《绝世冰妃》,还望大家多多照顾新人我的文章!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恶魔小组(第2部)

    恶魔小组(第2部)

    本都高中的“重炮手”龙旖在一次意外中救了元心,面对元心美貌,花花公子龙旖决定到横焰高中将元心追到手。俊锋得知龙旖追求元心事情后,与龙旖发生了冲突。而龙旖的哥哥龙武就是这次全国武术大赛中鹿川最强的对手。安熙教练一直想将恶魔小组培养成专业的篮球队伍,在篮球高手明哲加入后,恶魔小组多次与专业篮球队进行较量。从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而篮球联赛中,横焰高中的第—个对手九是本都高中,一场残酷而激烈的竞争即将开始……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