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00000056

第56章 反抗18

克利斯朵夫尽量避免与他们在一起。校长每月都搞一次聚会,时间定在下午,他还要求大家全到齐。第一次,克利斯朵夫没有到场,也没有一个道歉,自己觉得不会被人注意,然而第二天便被人指桑骂槐地说了几句。第二次,由于母亲的责备,他抱着送葬的心情去了。?

出席的有本地和别的学校的教员,带着各自的妻子和孩子。大家挤在一个小客厅里,每个人依自己的级别分成几个小组,没人理他。邻组正讨论着教学法和食谱,这些教员太太在淋漓尽致地谈着各自的烹饪秘诀,男人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克利斯朵夫站在窗户旁,不知道怎么好,有时勉强傻笑一下,有时沉着脸,眼神发呆。离他很近的一个无人问津的少妇坐在窗槛上一样地郁闷。两人都没有看到对方,过了一会儿,当他们耐不住无聊而转头打呵欠时,才互相注意到。他们彼此会心一笑,他朝前走了一步,她轻轻地对他说:?

“你觉得这里有乐趣吗?”?

他背着热闹的众人,扮着鬼脸吐了吐舌头,她大笑着坐到他的旁边。他们各自通报了姓名,原来她是本校生物学教员莱哈脱的妻子,刚来的一个教员。她是一个不算好看的女人——臃肿的鼻子,歪歪扭扭的牙齿,一点儿也不娇嫩;只有那双眼睛带着天真的笑容看上去灵活清秀。她很健谈并且很直爽,还会穿插几句发噱的话。他们大声地交流着,并不顾及别人。?

最后莱哈特太太把她丈夫介绍给克利斯朵夫。他长得很难看,一张没有胡须的苍白的脸,还阴惨惨的,五官仿佛被人给揉了一下;但他却很和善,说起话来出口成章 ,但不清楚。?

他们结婚才几个月,但却很恩爱:在众人面前,彼此的眼神、说话、牵手,都很亲热,又可笑又让人羡慕,是一对快乐的“宝贝”。他们热情地邀克利斯朵夫等这儿散后去他们家吃晚饭。刚开始克利斯朵夫说太累还是回家睡觉。莱哈脱太太回答说,心中郁闷就不应该睡觉了,那是很有害于身体的。克利斯朵夫不好再驳她,终于同意了。他很高兴在孤独中获得这两个老实人的关爱。?

莱哈托夫妇的家也像他们一样好客:到处是表示欢迎的标语。桌椅、器具、碗盏,都会说话,老翻来覆去地表示欢迎“亲爱的来客”,问候他,说一些殷勤的、与人为善的话。?

主人送上了咖啡和精美的食品,谈话开始了。?

他们刚来这里不久,很孤独。内地人的规矩是不愿意外乡人贸然地闯到内地来,但莱哈托夫妇对内地礼法,对新来的人应对先住的人应尽的义务没有注意。他们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但莱哈托太太却不喜这份苦役,又不喜欢强迫自己,便一天天拖着。不幸的是,当地那些要人对他们失敬的行为非常气愤。她会对高级的人对抗,会把他们气得满脸通红,必要时还会揭穿他们的谎言。她是一个勇敢直爽的女人,她会把心里想到的一齐说出来,虽然有时大大的傻话会被人在背后耻笑,有时是取笑人们的缺德话,会结下不少冤家。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最温和谦恭的男人,对此曾怯生生地向她提过几次,她于是便会拥抱他,怨自己糊涂,发誓要改。但是一会儿,在不合适的场合和最不该说的时候那些话又脱口而出。她的脾气是和克利斯朵夫相投的。?

第一次遇到克利斯朵夫的晚上,她极力称赞法国人的自由,克利斯朵夫马上应和。对于他,法国是高丽纳一对神采奕奕的双眸,一张年轻的嘴巴,爽直的举动和清脆悦耳的声音。?

莱哈托太太发觉克利斯朵夫跟自己这么投机,不禁兴奋起来。?

“只可惜我的法国朋友不在了,”她说,“她定是撑不住走了。”?

高丽纳的形象消失了,另外一对眼睛、另一个形象浮现了。?

“谁啊?”克利斯朵夫跳了起来问,“是那个年轻的女教员吗?”?

“怎么?你认识她?”?

他们把她的身材说了一遍,结果两幅肖像完全一致。?

“原来你们认识?”克利斯朵夫嚷道,“噢!你把她的事告诉我吧!”?

莱哈托太太告诉他,她们俩是知交好友,但细节方面,她变得很谨慎。她们第一次是在别人家里碰到的,后来是莱哈托太太先去接近那姑娘的,以她惯有的殷勤与热情邀她到家里作客。好客的莱哈托太太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探听到一点儿关于这个法国少女的身世:她叫安多纳德?耶南,没有产业,全部家族只有一个留在巴黎的兄弟,那是她的惟一的亲人。她常常提起他,正是为了补助她那个孤苦伶仃的兄弟的学费,她才接受这个国外的教席。那两个可怜的孩子不能单独生活,天天都通信,而信一迟到,两人便会坐立不安。安多纳德老担心兄弟:他没有勇气把痛苦藏起来,每次的诉苦都会使安多纳德痛彻心扉,为兄弟而难过。为此莱哈脱太太几次埋怨她的神经过敏,她居然宽慰了一些。但更多关于安多纳德的东西,莱哈托太太却一无所知。别人一提这类问题,她便马上惊慌失措,一声不吭了。她很博学,好似饱经世故,可是天真而成熟,虔诚而没有丝毫妄想。她怎么离开的,莱哈脱太太也弄不大清。有人说是行为不检点,她却不信,那绝对是血口喷人,但一定是出了什么乱子,是不是??

“是的。”克利斯朵夫回答时头低了下去。?

“总而言之她走了。”?

“她走时给你说了些什么?”?

“啊!”莱哈托夫人说,“太不巧了,我正好去科隆,回来时……太晚了!唉!人生际遇,大多如此……”?

随后又接着说:“后来我发现她给我留了一个字条,谢谢我对她的照顾。她说她回巴黎了,但没留下地址。”?

“她没有给你写信吗?”?

“没有。”?

克利斯朵夫又看到那凄凉的脸在黑夜中消失了,那双眼睛只出现了一瞬间,就像最后一次隔着车窗望他的情景。?

他经常到莱哈托家里去找书看,所有那些东西全被他吞下去了。他是多么爱那个高丽纳和无名女郎的国家,他心中饱满的热情终于找到渲泄的机会。他不管什么作品,只要能让他呼吸到自由奔放的气息,他便不停夸赞,尤其在满口赞成他的莱哈脱太太面前。她虽毫无知识,但她还是把法国文化与德国文化相比较:让法国压过德国,一方面是气气丈夫,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个小城里太闷了,发泄一下。?

莱哈托却大为不平。虽然除了本学科之外,他所知的只限于在学校得来的一些,在他看来,法国人在实际事务上很聪明、很灵巧、很和气、会说话,但有时不免轻佻、傲慢,一点儿都不严肃,没有强烈的感情,更说不上真诚——那是一个没有音乐、没有哲学、没有诗歌的民族,是一个轻狂、自傲、浮华的民族。他觉得讥讽拉丁民族不道德的字眼儿不够用,于是他总用轻佻这两个字。终了他总会搬出颂扬德国民族的老调——德国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民族,一个忠实、正直的民族,一个卓越优秀的民族;还有德国人的力量,那是一切正义一切真理的象征,德国人的思想,德国人的豪爽,德国的女子,德国的美酒……“德国、德国,在全世界德国都是高于一切!”?

克利斯朵夫表示不服,莱哈脱太太哄笑,三人便又大叫大嚷起来,大家仍然很投机,因为大家彼此都是真正的德国人。?

克利斯朵夫经常去这对新朋友家谈天、吃饭、一起玩。莱哈脱太太很关心他,常做一些丰盛的饭菜。她在感情和烹饪方面都很体贴。庆祝克利斯朵夫生日时,她特意做了一个蛋糕,四周插了二十支蜡烛,中间用糖浇了一个希腊装束的捧花的伊芙琴尼亚。克利斯朵夫对他们的行为大为感动。?

热情的莱哈脱夫妇还想出了更细腻的方法来浇灌他们的友谊。只懂几个音符的莱哈托听从太太的主意,买了克利斯朵夫二十本歌集(这是那本版社卖出的第一笔货)——分给各地教育界的熟人,寄一部分给莱比锡和柏林两地和自己有往来的书铺。这样瞒着克利斯朵夫的笨拙的工作,暂时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一个人回信,莱哈脱夫妇眼见社会冷漠而非常伤感,但另一方面却为自己幸而没告诉克利斯朵夫,凭空增添他的痛苦而庆幸。但实际做什么事都不是浪费,任何努力都会有回报。?

只有一个人写信给他。在莱哈脱把歌集寄出三个月后,克利斯朵夫收到了一封客气的写得很动人的信,用的是老式的体裁,发信地址是图林根邦的一个小城,署名是大学教授兼音乐导师彼得?苏兹博士。?

这让克利斯朵夫高兴极了,莱哈脱夫妇比他更愉快。他们一同看信,他当时满面春风,可莱哈脱发现他把信念到一半时忽而沉下脸,停了下来。?

“嗯!怎么不读了?”他问。?

克利斯朵夫失望地把信一扔,愤愤地说:“哼!岂有此理!”?

“怎么啦?”?

“你去看吧!”?

莱哈脱夫妇一起念着,但看来看去全是些很恭敬的话。?

“怎么回事?我看不出呀……”?

“你看不出?……”克利斯朵夫嚷道,拿起信递到他面前,“难道你没看出他也是个勃拉姆斯党吗?”?

莱哈脱这才发觉:那音乐教授的信里有句话把克利斯朵夫的歌比之为勃拉姆斯的歌。克利斯朵夫叹道:?

“唉!朋友,终于有了一个……可是刚找到就失去了!”?

别人把他同勃拉姆斯比,他气坏了。照他的个性,他必定会写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过去,或者考虑多一些会置之不理。莱哈脱一边笑着,一边拦他不让他任性,劝他写一封道谢信,但由于是勉强而为故很冷淡。但彼得?苏兹热心不变,又寄两三封热情洋溢的信来。克利斯朵夫素来对回信不太热衷,加上观点上的分歧,他还是让他们的通信中断了。?

现在他每天都到莱哈脱夫妇家里,有时一天去几次,晚上也差不多在一起。他总是弄点儿音乐给他们听:因为没别的方法来表示对他们的感激。莱哈脱太太不懂音律,但她却耐着性子,尽量不去打呵欠,尽量去装作很有兴趣的样子。莱哈脱并不更懂,但对某些音乐有生理上的反应,有时感觉很强烈,甚至会掉眼泪。夫妇俩自命非常了解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也愿意这么相信。但他有时也会寻他们开心,弹些毫无价值的杂曲去迷惑他们。等他们大肆吹捧之后,他才说出他的恶作剧。于是他们提防了,从此以后,只要他故作高深地去奏一个曲子,他们便怀疑他又在搞鬼,便尽量加以批评。克利斯朵夫听任他们并且还附和几下,然后便会哈哈大笑:?

“哎!混蛋!你们说得一点儿不错!……这是我的作品呀!”?

他因为这乐死了。莱哈脱太太有点儿生气了,于是会轻轻打他一下儿,但他天真无邪的笑会感染他们。既然左也不对,右也不是。于是他们俩分工了,莱哈脱太太永远是批评,而莱哈脱总是去恭维:这样,总有一种说法会让克利斯朵夫开心的。?

在他们眼里,克利斯朵夫的可爱之处并不在于他的音乐家气质,而是他的忠厚老实、他的疯癫、他的诚恳、他的朝气。他们同病相怜:他们被小城的空气闷得发慌,像他一样直爽坦白,凡事凭自己头脑判断,但老是吃亏。?

克利斯朵夫对两位新朋友并不抱什么幻想,他知道他们不了解——永远不会也不可能了解自己最深刻的一方面,他因而觉得不胜怅惘。但他缺乏友谊而又极需友谊,故他们的关爱已使他十分感激。最近一年的经验也告诉他不能太苛求某些东西了,要在两年前,他绝没有这种耐性。想到这些,他心平气和了,更喜欢那对老实的莱哈脱夫妇了。?

但造化弄人,他万万没有想到连这点儿最后的友情也得被人剥夺了。?

一天早上,克利斯朵夫接到一封匿名信,卑鄙龌龊地说他是莱哈脱太太的情夫。他不知所措了:他们是好朋友,欺侮朋友的妻子在他眼中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另一方面他太正直了,他甚至没有一丝一毫同她调情打趣的意思,况且她长得一点儿也不美,怎么会引起他的热情呢??

他羞愧难当地去见他的朋友,却发现他们也一样局促不安。他们同样收到一封匿名信。三个人暗中互相留神,不敢有所动作,也不敢说话,慌慌张张闹得大家都很不开心。他们彼此不露一点儿口风,竭力想过着从前一样的生活。然而匿名信不断地寄来,并且措辞越来越下流,这使他们混乱不堪,简直无法忍受。收到信他们便各自躲在一边,没有勇气投进火里,偏偏心惊胆战地拆开,看着那些无聊龌龊的辱骂,都悄悄地哭了。?

有一天,莱哈脱太太受不了,她告诉丈夫,而他也含泪说他受着同样的痛苦。是否告知克利斯朵夫?他们不敢。可总要让他觉察一点儿,更谨慎一些才好。莱哈脱太太红着脸才说几个字,就觉察到克利斯朵夫肯定也一样收到了那些匿名信。他们三个便觉得全城的人都在阴损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互相支持,于是都泄了气,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每个人心里想法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很痛苦。?

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僵化,那么难堪,难以为继了。还是克利斯朵夫比较痛快,他说:?

“咱们分手罢!可怜的朋友,咱们都不够坚强!”?

莱哈脱夫妇一齐哭了,但断绝交往之后,他们的确松了口气。?

城里的人们满意了,这回克利斯朵夫确实孤独了,大家剥夺了他惟一的友情,虽然很淡薄,但它却能让一个人的心好好活着。

同类推荐
  • 魔术安魂曲

    魔术安魂曲

    这个故事是从食人山古墓开始的,自从魔术连环杀人案被揭开谜底后,凶手落入法网,华升大学最知名的社团魔术社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社长程东、凌飞、薛洋、马天书、杜小磊、张旭、郭台亮的尸骨,以及生死未卜的思瑶,还有古代魔术师的后人杜克帆都随着古墓的倒塌被深深埋在了冰凉的泥土里。然而,警方却无法找到找到他们的尸体,给世间留下了不少神秘的猜想……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 红与黑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 来临

    来临

    天津港边一艘废弃的货轮装满了腐烂的尸体和行尸走肉,病毒迅速传播直至吞噬京城。主人公大宇当此之时挺身而出带领兄弟三人展开了剿灭满城行尸走肉的漫漫征途……
  • 银狐

    银狐

    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
热门推荐
  • 巫域

    巫域

    考察团深入群山寻找曼西族聚集地巫域,频遇险境,千年瞳子会,至高人头祭,盲蛇蛊,活人蛊……
  • 鬼剑至尊

    鬼剑至尊

    这是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怨魂的世界!鬼奴叶晨,偶然习得《鬼剑术》,可斩孤魂野鬼,可杀阴冥判官!身躺黄泉,魂过奈何,寻孟婆,问三生,一人一剑,闯荡地狱,成就无上鬼王,正可谓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凤女惊华之邪仆

    凤女惊华之邪仆

    她是从死人肚子里爬出来的四柱纯阴之人。三岁时,她偶然召唤出了被封禁在戒指里数千年的他,从此她的生命变得不一样。他是叱咤风云的地狱魔鬼,拥有能轻易将一切化为灰烬的能力,但他唯独听从她的命令,对她唯命是从。她是高贵的皇族人士,他是跟随在旁的恶魔随从。十三岁那年,他只因她的一个命令,为她杀入皇宫。十三岁那年,她女扮男装,在他的护佑下,在登基大典上当天,闯入皇宫,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还有江山。她为了十三年前的秘密而来。她说,她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伤害过她的人,她要毁掉所有伤害过她的人。十三是个不可触及的数字,无数人为了守护这个秘密而死。即使如此,她也绝不放弃查出当年害死她全家的凶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红颜乱:蛇蝎妃子帝王心

    红颜乱:蛇蝎妃子帝王心

    一入宫门深似海,好不容易出了宫门,才发现将门水更深。与人斗,与天斗,最终与他斗,母亡父弃,夫去儿殁,亲情、爱情、友情,从来一无所有,从来无所畏惧。抢夫婿、夺江山,乱世情仇,孰胜孰灭?她不择手段,蓦然回首,却撞上他温柔的眼眸。午夜梦回,他眉目含情,谆谆嘱咐:“世间有我,再不孤单。”一朝城破,他居高临下,决绝无限:“蛇蝎妇人,怎可为妻!”她低眸浅笑,恣肆欢愉:“除了我,你的妻子莫想活过三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马不堪折,青梅染血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情痴情种补情天,梦幻梦影难梦回。这是一个爱恨情仇、相爱相杀的故事,繁华落尽,唯有一片叹息……
  • 只要儿子不要相公

    只要儿子不要相公

    穿越变成大肚子少妇!还有个英俊少年,自称是我丈夫?连番轰乍令人无法接受,受刺激过度引发腹痛,折腾半天终于顺利早产,该死的古董生完孩子就拆桥,只要孩子不要人,一脚将我踢出房当作下人使唤,还不许我见那刚出生的娃。好小子,咱走着瞧!
  • 最强狐女

    最强狐女

    推荐湘的玄幻新作:《萝莉女神的俊男佣兵团》:请亲们收藏支持,谢谢!《很魅很狐狸》的简介:本文女主强大,过程美男多多,结局幸福一对一!这是一个生存着各种远古异族的新奇世界。有九尾雪狐名妲狸,为了逃避女娲娘娘与雷神的追杀,无奈之下,元神出窍穿越这片异世大陆。怎奈魂魄附体之时,选人不当,三天后,就沦为了亡国公主,开始了生死一线的逃难,最终进入了人类的世界。从始,开始了她在人类世界的精彩旅程……★★★★★沧皇大陆人类魔法等级与魔法使用时散发的魔法颜色:初级魔法师(赤)——中级魔法师(橙)——高级魔法师(黄)——大魔法师(绿)——魔导士(青)——魔导师(蓝)——圣魔导师(紫)人类魔法系:风系、火系、土系、木系、水系、召唤系、光明系、暗杀系、重力系、精神系、亡灵系(禁系)等……★★★★★战士的级别与修练而成的斗气颜色为:初级战士(赤)——中级战士(橙)——高级战士(黄)——大战士(绿)——骑战士(青)——超骑战士(蓝)——圣骑战士(紫)。推存湘另外二篇文:《杀神女帝》(连载V文)《魅杀》(本文已入五折半价书行,全文订阅只需2.8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