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00000053

第53章 反抗15

目前,高丽纳的印象还很新鲜,两人交换的计划老在心中盘旋,克利斯朵夫便打算写一个音乐戏剧给高丽纳演,其中写几段她可以唱的曲子,——大体是一种诗歌体音乐话剧的形式。这门艺术从前在德国很受欢迎,莫扎特曾经热烈称赞过,贝多芬、韦伯、门德尔松、舒曼,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有过这类作品;但自从瓦格纳派的艺术盛行一时后,以为替戏剧和音乐找到了一个确切的公式,诗歌体杂剧就衰落了。瓦格纳派的学究气,不单排斥一切新的杂剧,还要把以前的杂剧彻底铲除:他们努力把歌剧中所有对白删除掉,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等补上了他们自认为精致的吟咏体,他们很虔诚地把垃圾放在杰作上面,自以为把大师们的思想给补足了。?

高丽纳的批评使克利斯朵夫对于瓦格纳派的朗诵风格觉得拙劣,甚至不堪入耳;他考虑到在戏剧中把道白与歌唱放在一处,用吟咏体把它们结合起来,是不是显得无聊,是不是违反自然,因为好像把一匹马和一只鸟拴在同一辆车上。道白与歌唱各有各的节奏,一个艺术家为了他所偏爱的一种艺术而牺牲另一种,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二者间求中庸之道,非两败俱伤不可:结果是道白不成其为说道,歌唱不成其为歌唱。为什么不让它们都自由呢?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子,沿着一条小溪袅娜地走着,幻想着,给涓涓的水声感染着,脚步的节奏不知不觉与溪水相互呼应。这样,音乐和诗歌都自由了,可以齐头并进,把彼此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当然不是任何音乐任何诗歌都能这样结合的。一般拙劣的尝试和粗俗的演员,往往使反对杂剧的人振振有辞。克利斯朵夫也和他们一样非常讨厌,演员们跟着乐器的伴奏吟诵的时候,并不考虑到伴奏,并不想把他们的声音与伴奏融合为一,只想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可自从他听到了高丽纳和谐的声音,听到了她流水似的纯净的声音,他仿佛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美。?

或许他看得很正确,但这类艺术如果要真有价值,便是所有的体裁中最难的,像克利斯朵夫这样没经验的人去贸然尝试,绝对是一种冒险。尤其因为这种艺术需要诗人、艺术家、演员三方面的努力达到协调的程度。克利斯朵夫完全不考虑这些,就冒冒失失去尝试只有他一个人感觉到的新艺术。?

最初他想用莎士比亚的一部神幻剧或《浮士德》后部中的一幕来配制音乐,但戏院方面并无意尝试,认为费用不便宜,而且是很荒唐的。大家承认克利斯朵夫对音乐很精通,但看到他胆敢对戏剧也想涉猎,就觉得好笑而不把他当真了。音乐、诗歌,好像两个毫无关系而暗中互相仇视的世界。要踏进诗歌的领域,克利斯朵夫必须和一个诗人合作;而且这个诗人是不能由他选择的,连他自己也不敢选择,因为他不敢信任自己的文学趣味。别人说他完全不懂诗歌,事实上他的确对周围的人所赞赏的诗歌完全不懂。他那种老实固执的性格,让他费尽心血地去体会这首诗或那首诗的妙处,但始终没有一点儿成就,他不胜惶恐,承认自己没有诗人的素质。其实他很喜欢某几个过去的诗人,这一点使他还有点儿安慰。

但他爱好那些诗人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发表过奇特的见解,说只有把诗译成了散文,甚至译成外国文的散文而仍不失其为伟大的诗人才算真正伟大,又说语言的价值全在于它所表现的心灵。朋友们听了都取笑他,曼海姆把他当成俗物,他也不敢辩白。其实只要听一听文人谈音乐,就可知道一个艺术家一旦批评他外行的艺术就会闹笑话。这种例子他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所以他决定承认(虽然心存怀疑)自己对诗歌真是外行,而对那些他认为更内行的人的见解,只管接受就是了。杂志社里的朋友们向他介绍了一个颓废派诗人埃尔摩德,说他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伊芙琴尼亚》。当时的德国诗人和他们的法国同行一样,正忙于改编古希腊的悲剧。埃尔摩德的作品就是半希腊半德国式的那一种,把易卜生、荷马甚至王尔德的风俗混在一起,当然也没忘记参考一下历史学。他所写的阿伽门农是个神经衰弱病人,阿喀疏斯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们互相埋怨自己的处境,而这当然也于事无补。全剧的重心都在伊芙琴尼亚一个人身上。而她又是一个神经质的、毫无理智的迂腐的伊芙琴尼亚,对着那些英雄狂叫怒吼,向大众宣扬尼采派的厌世主义,结果是醉心于死而在狂笑中自刎了。?

这部狂妄的作品,完全代表一个穿着希腊服饰的末落的野蛮民族,与克利斯朵夫的精神是根本对立的,但周围人都异口同声说是杰作。他变得胆怯了,也信了他们的话,其实他的脑中装满了音乐,念念不忘的是音乐并非剧本。剧本只是一个河床,是他用来渲泄热情的河床。真正为诗歌配制音乐的音乐家必须懂得放弃自己的个性,克利斯朵夫绝对做不到,他只想到自己,根本不考虑诗歌;而他却不愿承认这一点。他自以为了解诗人的思想,殊不知他所了解的根本不是原作的真正内涵。?

等到排练时,他发现了作品的拙劣。有一天他听着其中的一幕觉得荒诞无稽,以为是演员改了样;他不但等着诗人向演员解释剧本,还对那个替演员们辩护的诗人解释。作者不服气了,很不悦地说他总该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内涵吧!克利斯朵夫坚持埃尔摩德完全不了解剧本,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克利斯朵夫才发现自己闹了笑话。他住了嘴,承认那些诗句不是他写的。于是他看出了剧本的荒谬,很沮丧,他不知道怎么以前会接受的。他骂自己糊涂,揪着自己的头发。他想自我安慰,暗暗说:“好吧,我根本不懂。别管剧本,只管音乐吧!”——可是剧中人物的举止、姿势、语言的无聊,做作的激昂,不必要的叫喊,都使他受不了,甚至在指挥乐队时连棒子都举不起,恨不得躲起来。他太坦白,太不善于伪装,无法掩藏自己的感想,使朋友、演员、剧作者,每人都能十分清楚地感觉到。?

“是不是你不喜欢这个作品?”埃尔摩德冷笑着问。?

克利斯朵夫鼓起勇气回答:“说实话,我不喜欢,因为我不懂。”?

“那么你在写音乐以前,没读过剧本吗?”?

“读过,”克利斯朵夫天真地说,“可是我误会了,把作品理解错了。”?

“可惜你没把你所理解的写下来。”?

“噢!我要是能自己写才好呢!”克利斯朵夫说。?

诗人在气恼之下,为了报复,也批判起他的音乐来了。他说它十分繁重,使人听不到诗句。?

诗人不了解音乐家,音乐家也固然不了解诗人,演员们却是对他们俩都不了解,也并不想去了解。他们只是在唱词中找些零星的句子来卖弄他们自己的嗓子。他们并不想让朗诵去适应作品的情调与节奏,他们和音乐无法融合,好像他们永远没办法把音唱准似的。克利斯朵夫气得非常恼火,拼命地把一个一个的音符念给他们听,可是他念他的,他们唱他们的,根本不懂他的意思。?

要不是因为已经排练到了相当的程度,突然取消了会引起诉讼,克利斯朵夫早放手不管了。曼海姆听到他沮丧的话,满不在乎地说:?

“怎么啦?事儿极不顺利吗?你们彼此并不了解吗?哦!那有什么关系呀?除了作者本人,谁敢说真正了解一件作品?作家自己能真懂,就已经很不错了!”?

克利斯朵夫担心诗的荒谬,说是会连累到他的音乐。曼海姆当然清楚那些诗不近人情,埃尔摩德也是一个无聊的家伙;可他毫不在乎,埃尔摩德请客时的饭菜挺好的,又有一个漂亮的太太:评论界还能对他说什么呢?克利斯朵夫耸耸肩,说他可没工夫听这种无聊的话。?

“哪里是无聊的话!”曼海姆笑着说,“他们都是些老实的人!完全不明白人生中什么是关键的啊!”?

他劝克利斯朵夫别为了埃尔摩德的事操心,得想自己的事。他鼓励他做些宣传。克利斯朵夫恼火地拒绝了他,有一个记者采访问到他的身世,他憋着气说:“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又有人代表一个杂志来给他拍照,他跳起来,说他没做皇帝,也用不着把照片摆在街上给路人看。要他跟当地最有势力的沙龙联系简直不可能。他不接受别人的邀请,要不就是不得不接受了,临时又忘了去,或是垂头丧气地去,好像成心跟大家过不去。?

而最糟的是,上演的前两天,他同杂志社的人也闹翻了。?

有些事是逃不掉的。曼海姆继续篡改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将有批评的段落整行删掉,改成赞扬的话。?

有一天,克利斯朵夫在某一个沙龙里遇见一个演奏家,——一个曾被他批评的小白脸钢琴家,微笑着向他道谢。他反感地回答说用不着来谢他,那钢琴家仍是絮叨着表示感谢。克利斯朵夫直截了当地打断他,说如果他喜欢他的批评,那是他的事了,可是写的人决不是想让他喜欢的,说罢他就不再理他了。演奏家以为他只是脾气坏,但仍是个好人,就笑着走了。克利斯朵夫想起不久以前收到另一个被他骂的人的感谢信,突然起了疑心,便到报亭买了份最近的杂志,找出他那篇文章 看了一遍……当时他简直不敢相信那是事实。过了一会儿,他恍然大悟,就愤怒地奔到社里去了。?

华特霍斯与曼海姆正在那儿跟一个熟悉的女演员聊天儿,他们根本没问克利斯朵夫的来意。他把杂志往桌上一摔,连气也没来得及喘一口就开始破口大骂,乱叫乱嚷。骂他们是混蛋、流氓、骗子,抓起一把椅子使劲儿往地板上乱摔。曼海姆还想和他嘻嘻哈哈,克利斯朵夫抬起脚要踢他的屁股。曼海姆躲到桌子后哈哈大笑,华特霍斯对他很蔑视地看了一眼,拿着庄重的气派,竭力在喧闹声中表示不允许别人对他用这种口气说话,叫克利斯朵夫等他的消息,然后把名片递给他。克利斯朵夫拿起来甩到他脸上,叫道:?

“摆什么臭架子呀!……用不着名片,我知道你是什么货色……你是个骗子、无赖!……你想我会和你决斗吗?……哼,你只配给别人揍一顿!……”?

他的声音直传到街上,连行人都停下来听。曼海姆赶紧关上窗子,那女客吓坏了,想溜,可克利斯朵夫把大门关上了。华特霍斯气得脸色都变了,曼海姆厚着脸皮笑着。克利斯朵夫不给他俩开口的机会,把能想到的最难听的话都说尽了,直到再也找不出词来骂,连气都塞住了才走。而那个人也一时间被气得语塞。曼海姆立刻又活跃了,他挨骂不过像是鸭子淋了雨。但华特霍斯愤怒至极,他的尊严受了侮辱;而且当着别人受辱,让他无法容忍。同事们也跟着附和,社里所有人里只有曼海姆不恨克利斯朵夫,因为他拿他耍够了,觉得听几句粗话也无所谓,所以他准备跟克利斯朵夫照常往来,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可克利斯朵夫记在心里了,不论对方怎么迁就他,始终拒绝。曼海姆也不在乎,克利斯朵夫就是个玩偶,已经给他心满意足地玩够了;他又在进攻另外一个傀儡了。从此他们断了来往,但曼海姆在别人提到克利斯朵夫时仍旧说他们是好朋友,也许他确实这么认为。?

吵架以后两天,《伊芙琴尼亚》公演了,结果是彻底失败。华特霍斯的杂志对剧本大肆吹捧,对音乐只字不提。别的刊物可是高兴极了。大家起哄,喝倒彩。戏演了三场就停了,众人的嘲笑可并不能马上就停止了,能有机会说克利斯朵夫的坏话真是太高兴了。连着好几个星期,《伊芙琴尼亚》成为讥刺的资料。大家知道克利斯朵夫再没自己的武器,就尽量利用机会攻击他,惟一的顾忌就是他在宫廷中的地位。虽然他对那位屡次责备他而他置之不理的公爵很冷淡,他仍经常在爵府内走动,所以群众认为他还有后台在支持他——有名无实的支持——而他还要把这最后的靠山亲自毁掉。?

同类推荐
  • 合二为一的姑娘

    合二为一的姑娘

    本书是由张志宏编著的长篇小说《合二为一的姑娘》。 树袋熊的女友岚车祸身亡,24天后的深夜,树袋熊突然接到岚的电话,说她在玉枷山下的西库镇,穿着医院的病号服,口袋里还有一支鹤骨古笛树袋熊将她接回了家,却发现她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的灵魂几经周折,树袋熊得知,是广仁医院院长古永年教授将岚的记忆复制到了一心想死的女儿笛的大脑里。岚和笛在同一躯体内相处得越来越好,树袋熊感觉就像和两个双胞胎姐妹生活在一起。但当两个灵魂在一个肉体里努力合二为一的时候,树袋熊将怎样区分肉体与灵魂的真爱?而岚和笛又将怎样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 乌龙女追夫记

    乌龙女追夫记

    外表清秀乖巧的郑窈娘实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为了避免嫁给八十老翁做小妾的悲惨命运,她毅然离家出走,上京追寻她梦里的完美夫君——名动天下的如花公子潘沉玉。然而,这追夫大计从一开始就厄运连连:先是被迫带上小弟这个拖油瓶,而后又遇见死不救的黑心男,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坚强的郑窈娘继续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时,怎知黑心男再度出现,硬是搅黄了她的好事。可怜的郑窈娘面对恶势力仍然不曲不挠,进不了潘府,她就曲线救国,到潘夫人的娘家定远侯府就职行不行?没搞错吧,定远侯的世子怎么和黑心男长的一样。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它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围绕着“时间”这一概念,小说表现出对历史,对社会,对个体的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在“时间”的物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考量中,表现出作者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深度思考。小说也是一部浓郁的京味百科书,具有厚重的地方风情文化。
  •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就连他递给我吃的芒果冰还在胃里没有消化完。自己怎么会突然在这个鬼地方呢?,我是怎么从台北瞬间转移到这间又潮又臭暗室的已经成了世界未解之谜。肩上还背着塞满零食漫画书的大红书包,校服已经被汗水濡湿粘糊糊的贴着背脊。我蜷缩在一角,感受着不知从哪个破洞涌进来的寒风。努力回想,我记得就五分钟前我还在和班草朴正罕有说有笑的漫步公园的绿地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本书着重针对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员工执行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方法,并结合中外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加以讲述,以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你将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充分掌握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自己目标的思维和能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总裁的未婚妻

    总裁的未婚妻

    推荐好友文文,绝对值得一看的都市疼痛文。(纵情)推荐自己新文:(圈养绝色相公)第一楫(妖精总裁的糖心未婚妻)男主:南宫翊女主:林小糖被金钱束缚的爱情,会有结局吗?平凡的女人,无敌的男人。如此不相配的两人,能产生爱情吗?爱情,就是谁先爱上,谁就已经输了。看一个平凡坚强的女人,如何为了自己的爱情,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年华。看一个狂傲优秀的男人,如何在失去以后,才知道后悔。女人,一生到底需要多少男人?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一切过后,能留在她身边,宠她一辈子的男人,是谁?相信爱吗?相信真爱的你们,一定会被这个故事所感动……——————————————————————————第二楫(恶魔总裁的消魂情妇)男主:上官凌女主:右佑因为家庭的原因,她被迫出来坐台。俊美邪恶的男人,将数不清的钞票,洒在她的身上。“我买你,这些钱够吗?”她点点头,将手伸向了他……于是,她过上了最奢侈的生活,她成为他的新宠。每夜的缠绵,他都会喊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一次又一次撕裂她的心。她爱他,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愿意买下自己的人。她知道一个秘密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另一个女人的替身。因为她和那个女人,拥有一样的眼眸……俗气的故事,讲述一段动人的爱情。——————————————————————————第三楫(逃婚总裁的火暴老婆)男主:司徒野女主:韩秋彤他第一次认识她的时候,是他十岁的时候。于是,他的生活被搅乱。她野蛮,粗鲁,美艳,霸道,更是黑社会老大的女儿。遇上他,她穷追猛打,一追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她用尽所有的手段,明里暗地,干掉所有打他主意的女人,一个不留,霸道而任性。爱情是不能强迫,他终于爆发,“女人,我永远不会喜欢你,从今天开始,你永远消失在我眼前,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让你在见到我!”她笑着点头了,平静的离开,完完全全的消失在他的眼前,发誓永不在见。两年以后,她性情大变,她不在任性,她淡漠如风……他紧紧拥她入怀,在她耳边低喃,“不要在离开我……求求你!”她轻轻推开他,笑着摇头,“我……已经不在爱你……”为爱情努力的男人和女人们,是否也会这样,失去以后才知道后悔呢?————————————————————————————————第四楫(爸爸总裁的女儿情人)男主:北堂轩女主:北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