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6900000005

第5章 战火中成长的地下党(1)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抗日救亡使顾准胸中的政治热情激荡起来,而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则让他深感失望。

顾准认为,欲消灭压迫与剥削,铲除贫穷和愚昧,只有跟着中国唯一的希望--共产党走,投身于革命斗争。

被点燃的革命激情

天才被"九一八"的炮声惊醒了,社稷安危、民族存亡等宏大命题猛然出现在眼前。恰巧此时的顾准正处于愤怒的青春期,难免会有"愤青"的情结。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就在蔡廷锴与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与日寇在上海浴血奋战之时,蒋介石却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抗日救亡使顾准胸中的政治热情激荡起来,而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则使他深感失望。

全国上下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李公朴(1902-1946)主编的《读书月报》、邹韬奋(1895-1944)主编的《生活周刊》不遗余力地推介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救亡。而一本由犹太人主办的英文刊物《中国论坛》,更是孜孜不倦地介绍苏区和红军的状况,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

其中就包括顾准。他甚至想去寻找传闻中的共产党。

问题是,寻找主流社会眼中的"共匪"比寻找失落的亚特兰蒂斯还困难,顾准约上三哥陈怀德,把上海翻遍了,也不见共产党的影子。

正焦灼间,逝友夏星寿的哥哥夏增寿从天而降。夏增寿是南京一家无线电台的职员,早已秘密加入共产党。不久前,因党组织被破坏而下狱,放出来后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便跑到大上海谋生活。

顾准像捡到宝一样,天天往夏增寿家跑,向他了解共产党的情况。正好夏增寿在自学经济学,便借机同顾准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很快,陈怀德与几个立信的同事也被吸引进来。热血青年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评论,最后达成共识:欲消灭压迫与剥削,铲除贫穷和愚昧,只有跟着中国唯一的希望共产党走,投身于革命斗争。

舍此别无他策。

1934年,热血青年们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顾准家的厨房。

他们三天两头举行集会,议论时政,研究马列主义,交流思想,探讨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后来,经众人商议,该"非法组织"被命名为"进社",以示追求进步,并推举顾准为社长。

春去夏来,进社发展到28人,终于引起中共在上海设立的"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的注意。

经过一番严格考察,党组织正式宣布同进社建立上下级领导关系。为了工作便利,顾准将进社的秘密活动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思想开明的顾庆莲表示无条件支持。于是,顾准把进社的印刷机关设在家里,开足马力油印"非法"刊物--《前卫》。一次,正当同志们热火朝天地刻钢版、印材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

在外望风的顾庆莲吓得收起马扎就往里跑,向众人报信后又担负起毁灭证据的重任。为烧得快而彻底,她在灶里添了过量的柴,竟把一口大铁锅的锅底烧裂了。

这也难怪老太太会紧张过度,由于此时中共正执行王明的冒险主义路线,激进盲动,驻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连续遭到破坏,陈赓、陶铸等大批高级干部相继被捕,政治局势万分险恶。

在此严峻形势下,顾准仍冒着40度的高温,印发抗日传单和宣传共产主义革命的"非法"出版物,确属顶风作案。

与此同时,经过全面修订的《银行会计》正式定稿,准备出版了。潘序伦提出把这本书并入"立信会计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而且还霸气外露地表示,顾准是立信的职员,按老规矩,《银行会计》的所有版税都要归入事务所。

作为原作者,唯一的报酬只是立信以分红的方式支付给他的800元现金,远远低于版税收入。

顾准不服,当众和潘序伦大吵了一架,斥责老板待他刻薄。潘序伦反唇相讥道:"我比你老子对你还好!"潘序伦的逻辑是:若非他为顾准提供了一个展翅翱翔的平台,这个穷孩子离真人版"三毛流浪记"也就一步之遥了。

潜伏在"孤岛"

1935年初,《银行会计》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部银行会计学专著,见解独到,语言晓畅,顾准的名字刹那间响彻沪上。

许多老板和政客慕名以求一见,却被潘序伦告知:顾准已经不在立信了。

原来,"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在政府的历次"围剿"中受到严重冲击,直接领导顾准的上级被抓进局子,进社与组织断了联系。

为了重新回到党的怀抱,顾准通过章乃器和新成立的武卫会接上了头。

这是中共中央军委指导下的抗日机构,宋庆龄任主席,何香凝、章乃器等民主人士为领导班子,实际负责工作的是武卫会书记、共产党员林里夫(1909-2001)。

在林书记的指导下,顾准解散了进社,带着社员集体加入武卫会。一天,顾准在路上偶遇潘序伦。潘抓住他的胳膊不让走,非要顾准重回立信。

顾准摆了摆手就是不同意回去--倒不是耍大牌,因为他想当职业革命家。

潘序伦见此时的顾准像骑着哈雷机车狂飙在革命的大路上,也不好再坚持。他又抛出第二套方案:为他代笔写一本《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顾准不署名,但可以拿到高额版税。

正好手头缺钱,顾准爽快地答应了,并因此领到400元稿费。

有了这笔巨款,他终于可以同心爱的人结婚了。

方采秀(1914-1968),又名汪璧,安徽徽州一个小茶商的女儿,因父母不和,同母亲迁来上海居住,并随母姓汪。

高中毕业后,汪璧入职同昌车行,担任会计。这是一家专售自行车的大商店,对职员要求很高。为了自我提升,汪璧白天上班,晚上就去立信夜校充电。由此认识了正直诚实、风趣幽默的顾准。一天,当身着素色旗袍的汪璧拎着书包笑盈盈地从立信夜校走出来时,顾准夹着一叠讲义跟了上来。他将进社的秘密悄悄地告诉了她,问汪璧想不想加入。春风拂过,汪璧仰起脸,眼波流转,眉目传情。她郑重地点了点头。革命家的爱情最浪漫。在一次次紧张而刺激的厨房集会上,两个年轻人顺理成章地擦出了火花。

经过漫长的冬季恋歌,顾准终于在南市的一间出租屋里迎娶了汪璧。

婚礼非常简单,连双方家长都没通知,只是请了一些关系密切的革命同志来闹新房。

新娘亲自下厨,烧了几道拿手好菜。在美酒与众人的歌声中,顾准醉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武卫会蓬勃发展,相继建立了华南分会(负责人叶挺)、北平分会(负责人周小舟),顾准因表现突出,经宋庆龄批准,正式担任武卫会上海市分会主席。

同时,在林里夫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多年后,当顾准回想起那天在党旗下所立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时,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那是中共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红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在长征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所有驻上海的中共组织,全部同中央失去联系。截至抗战爆发,上海仅存的共产党员不足200人。

如此险峻的情势反倒激起了顾准的革命热情。他把在书店当伙计的六弟陈敏之拉了进来,同他一起写稿、排版、宣传,筚路蓝缕,不舍昼夜。

当然你会问: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局势下,顾准却安然无恙?答案是,他打入了敌人内部。早在办《会计季刊》时,顾准便向中国银行总账室的主任刘攻芸(1900-1973,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约过稿。《银行会计》出版后,刘攻芸觉得人才难得,一直想把顾准挖过来协助自己工作。

他通过潘序伦联系到了心目中的千里马,并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薪水。

中国银行是国家银行,直接归宋子文领导,对想走仕途的人而言,可谓终南捷径。于是,夜间忙革命工作,白天挎着皮包大摇大摆地走进中国银行16层的大楼上班,成了顾准日复一日的生活。

顾准的算盘是:以这样一份颇为官方的工作掩人耳目,有利于搞地下活动。

刘攻芸给顾准安排的任务是核对全国几百个分行汇来的账单。虽然这是一项烦琐而乏味的工作,但顾准处理起来易如反掌、精准高效,惹得刘攻芸心花怒放,对顾准佩服得五体投地。办公之余,顾准见缝插针地套刘处长的话,收集情报。由于按国民党的宣传,共产党都是一帮吃不起饭的穷鬼,因此,对顾准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社会名流,刘攻芸打死也没料到竟然也是个"共匪"。

平静的生活很快又被打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1900-1976)在长征途中派陈云(1905-1995)和潘汉年(1906-1977)回上海重建党组织,结果两人刚到上海,国民政府便抄了党组织的老巢,在沪的共产党人纷纷逃散。林里夫跑来通知顾准,让他赶紧辞去中行的工作,并暂停一切政治活动,蛰伏待命。顾准的辞职信刚递上去,刘攻芸的说客便纷至沓来。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共产党员。顾准去意已决,无法挽留,刘攻芸只好摇头作罢。炒老板鱿鱼是很爽,但炒完后怎么生存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维持生计,顾准找到潘序伦,表示想继续帮他写书。潘序伦趁机再次力邀顾准重回立信,结果仍遭婉拒,只好退而求其次,让他帮忙撰写《簿记初阶》,稿酬360元。顾准欣然应允。寒来暑往,顾准已记不清帮潘序伦代写了多少书稿。除了当枪手,他还在潘文的基础之上,为其大幅度改写出两部力作:《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和《所得税原理实务》。

潘序伦名利双收,不少朋友却为顾准当了幕后英雄感到十分惋惜。顾准满不在乎地说:"志不在此。"更何况,潘序伦在酬劳上从不亏待,还一直向外界隐瞒他共产党员的身份。而通过为现代会计学的开山鼻祖捉刀,顾准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科学理性的探索精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经过秘密谈判,决定携手抗日。

八月九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一个中尉冲进上海虹桥机场,向中国守军开火,被当场击毙。

日军以此为借口,对上海发动侵略。三个月下来,国军不敌,上海沦陷,顾准生活的租界成了被围困的"孤岛"。

少了国民党的掣肘,中共决定重新在上海建立地下党。张闻天点将,点中了刘晓(1908-1988)。此人曾任中共上海市奉贤县县委书记,在王明的领导下,执行了盲目的"庄行暴动",使组织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因此,对上海地下党如何低调地开展工作,刘晓比其他人有更深刻的教训和认识。

在审查了留存的200名党员后,刘晓迅速组建了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班子:省委书记刘晓、宣传部长沙文汉(1908-1964)、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张爱萍(1910-2003)、文化运动委员会书记孙冶方(1908-1983)以及职员运动委员会书记顾准。

在地下会议上,刘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每个地下党员都必须以合法的职业作为掩护,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尽量进行合法斗争。

如此一来,顾准负责的职员运动委员会便成了最关键的部门。在顾准的介绍下,地下党员们逐渐渗透到银行、外企、百货公司等各行各业,发挥了令人惊叹的作用(如说服杜月笙把一千件刚从荷兰进口的新式防毒面具捐献给在前线作战的八路军)。

在昔日同事惊讶的目光中,顾准堂而皇之地回到立信。

潘序伦如获至宝,任命他为编译科主任,每月工资加分红高达250元,并对顾准的革命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

论收入,20岁出头的顾准已堪称"金领"。在许多上海人眼中,他少年得志,宠命优渥,是不折不扣的成功典范、青年偶像。

然而,对演奏着萨克斯音乐的西餐馆、镂花银盘上精致的小点心以及流光溢彩的华美舞会,顾准丝毫提不起兴趣。他宁愿把精力投入到指挥职委的同志在上海和新四军根据地之间建立秘密的交通路线,以便输送各类物资……一天,之江大学的名誉校长李培恩特地来拜访潘序伦,请他推荐一位能讲授银行会计的专家,去学校任教。

潘序伦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顾准的名字。由于之江大学是为了躲避战火从杭州搬来上海租界的,李校长也没听说过顾准的大名,开口便问是哪国深造的留学生。得知没留过洋,又问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潘序伦笑道:"他没读过大学,要问学历,不过是一个初中生。"李培恩有些不满:"一个初中生,到名牌大学当老师,未免不太合适吧。"潘序伦正色道:"《银行会计》就是顾准写的,现在各地商学院都已作为教材,你聘请这方面的专家,舍此尚有何人?"李培恩保守谨慎,总是不应。潘序伦面露愠色,让他另请高明。没过多久,上海最有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也来立信寻找银行会计教师,潘序伦还是推荐顾准。圣约翰的美国校长比较开明,决定冒险一试。

潘序伦非常高兴,立刻告诉了顾准这一好消息。几天后,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顾准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折服了圣约翰的高才生们。消息传开后,沪江大学、上海法学院的负责人相继登门,给顾准送来了大红的聘书。懊悔不已的李培恩再次造访,赔礼道歉,恳请重聘。

同类推荐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热门推荐
  • 朱丹溪抗衰老养颜心经

    朱丹溪抗衰老养颜心经

    一代名医朱丹溪传承600年的滋阴养护金方,一部真正让天下女人面若桃花、白里透红、滋润如水的红宝书,一整套最根本、最有效、最天然、最易行的抗衰老养颜方案。章子怡、刘嘉玲、关之琳、刘亦菲、刘若英、蔡依林、容祖儿等25位明星现身说法,解密滋阴养颜的妙处,60个最有效的美容处方,100个最有效的美容细节,让爱美的女人最滋润。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合欢花开

    合欢花开

    ——上部——:她是千年凤鸣山上的一株仙草合欢花她,是二十一岁纪修行的花仙。因为老祖宗的一次派遣,她穿越到了二千多年的日月神国。她,一国之主,沐蓝凤颜。曾经残酷暴虐现在至情至性这突然的转变,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这小小花仙的穿越之旅。流光,他是万年的珠仙,绝色的风姿,却合欢而动凡情,仙与仙的爱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啊!萧弄云,他是人间的倾国倾城,是她在凡世的丈夫,他柔软如棉,生受煎熬的时候遇见了她,她会为他这个凡间男子留下吗?初晨,他是她在凡间认识的第一个男子,他是她凡间第一夜欢情的爱人,他和她之间只有这一世的情缘是纠缠着的吗?烈焰,真不幸他是妖,妖可以爱仙子吗?这样的爱可以吗?哪怕等上千年,守候千年,他可以得到她的爱吗?李安逸,这个算尽人生百态的男子,却在关键的时候漏算了他,即使得到成仙又能怎么样,依然不如她值得留恋啊!——下部——:她是二十一世纪的警花,她叫沐莞!她生来的时候左肩头就有一朵七彩合欢花的花印,就因为这个花印,她没有过了兵检,人家说她是纹身,晕,对上天起誓啊,那是胎印,鬼知道她怎么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个倒霉的胎印的。他是深山谪居的千年狐妖,守着洞里的那朵千年前遗留下来的七彩合欢花,过了漫长的千年。他在等待,等待着那个他苦苦求了千年,千年的姻缘啊!他是帝国集团的首领,他叫刘晨光。他坐拥千万资产,笑傲风云,却独对情感拒之千里。可为什么再那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却……好像有着那样熟悉的感觉,难道以前就认识吗?还是……这一世里的她和他们,会有着怎么样的纠结,最终会花落谁家?合欢花开,为了真爱而开!谁是她的真爱,谁是她的良人?此为小诗的书群,56961966,群名绽放妖娆,敲门砖小说中的任何人物名称!———————————————————重磅介绍:《梅开九度》《无欢成爱》《莫明喜欢你》(女尊)某诗自己做了一个小视频,上部的!大家要是喜欢看一看!提点建议!(上部)(下部)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
  •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曾被誉为“美国梦的灵魂”,为人生点燃指明方向的明灯。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这是一部成功励志图书,《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主要强调了一种“自助者,天助之”的个人奋斗精神,处处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睿智深刻,字字珠玑,同时又深入浅出,结合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催人奋进,能使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找到强烈的共鸣。这部书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告诉读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拥有强大的潜能,引人思考。
  •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有魅力不是我的错

    体会她们整体魅力的过程,本身懿充满魅力。如果说中拉女足是铿锵玫瑰。直销女性懿是当代生意场上的花木兰。如果说中拉女足使的是武当拳,直销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