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700000029

第29章 将相篇(10)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2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转引自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第3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诸葛亮传》中,毛泽东在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旁边,加了很多圈。

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和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员管理南中的事迹。毛泽东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

——转引自卢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天才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讲堂录·方苞(与翁止园书)》,《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鉴赏】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士。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先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携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湖南)、益(今四川)两州,内修政治,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联合孙权,对抗曹操,一旦中原有变,则两路出兵北伐,进而统一全国,即所谓的“隆中对”。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出使东吴,促成孙刘结盟,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借得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后又乘机夺得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他支持刘备称帝,任丞相。后来荆州失守,彝陵战败,刘备病死,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形势,恢复了孙刘联盟。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执政期间,实行法治,抑制豪强;任人唯贤,赏罚必信;推行屯田,巩固国防。七擒孟获,加强对西南各族的统治;六出祁山,与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毛泽东对诸葛亮评价很高,在他的著作、讲话、谈话中谈及他,不下数10处。首先,毛泽东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占据荆益、联吴抗曹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一分为二:

认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东联孙权,结成统一战线,共抗曹操,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使弱小的刘备终成番帝业。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用这个历史教训教育全党,很快统一了思想。毛泽东又认为从军事上看,这又是蜀汉最终失败的原因。他在读清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中论及此事时批注道:

“其始误于隆中时,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人兵力,安得不败。”确是独具慧眼,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次,毛泽东十分推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诸葛亮被举为古代贤相的典范,自归刘备之后,便竭心尽力,事必躬亲,最后病逝于前线军中,实践了他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成为后人的楷模。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一切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向鲁迅学习,“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写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还援引了宋代赵与时《宾退录》中所记青城山隐士安子顺说的“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的话。1944年11月15日,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邹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人之处。”1956年11月12日,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而写的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称赞“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50年4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国民党绥远起义将领董其武时说,“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

再次,毛泽东称赞诸葛亮的智慧。他在文章和讲话中多次引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唱《借东风》、《空城计》等有关诸葛亮京剧中的折子戏,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超越常人的智慧,同时又指出一个人的智慧再高,也是有限的,我们要靠一个阶级,一个党,集中大家的智慧,才是完善的。

此外,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关系,挥泪斩马谡和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据芦荻回忆,毛泽东曾对她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众的拥护。”在读《诸葛亮传》时,毛泽东在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在“七擒孟获”一段文字下,加了很多圈,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1935年红军通过彝族地区后,毛泽东问刘伯承:“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说服了小叶丹呢?”1956年四川发生叛乱后,毛泽东告诫当地负责干部:“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把判处腐化堕落分子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的报告上报中央时,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十一、忠义虎将流芳千古

——蜀汉骁将关羽

毛泽东也非常赞赏关羽的骁勇,但他认为我们的彭老总(彭德怀)比关羽更厉害。

【关羽小传】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讨伐黄巾军。后讨董卓,曾斩华雄。刘备败投袁绍,关羽无奈降曹,封汉寿亭侯,仍不忘结义兄弟,护送刘夫人与刘备团聚。赤壁之战,他率水军立下战功,后任襄阳太守,五虎上将,率军镇守荆州。

襄樊之役,他水淹曹军,斩庞德,降于禁,威名远播。不久,吴军乘虚智取江陵,关羽三面受敌,孤军难支,败走麦城,被吴军擒杀。

【毛泽东评点】

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具有高度的原则性。

关羽形式上是投降了曹操,封了寿亭侯,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你又回来究竟是干什么来了?我们一定要有严肃性,原则性。当然过火是要不得的,所以去年抢救运动,十几天,我们马上就停下来。

——摘自1944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的报告。

《三国演义》算我读到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吧,可也受了一点骗,许褚好像不得了,现在发觉算不了什么。我们警卫排的战士都是种田的农民,我看哪个都比许褚厉害,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

——摘自1947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纵队转移途中与周恩来、任弼时等的谈话,见权延赤的《巨人的魅力》(中)《卫士长谈毛泽东》。

关羽这个人虽然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时,关羽怒日:“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却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诸葛亮)之面,应斩汝首!休再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而去。孙权便攻占了荆州,孙刘联盟瓦解。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实在因小失大。

——摘自1941年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同李卓然的谈话,见杨震之等的《巨人之迷》第241—242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毛泽东很喜欢读陈寿的《三国志》,在阅读过程中,对该书中的政策和策略,他都非常关注。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之后在如何对待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问题上,共产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主张从政治上、军事上立即全面反击,毛泽东认为:蒋介石既有抗战的一面,又有反共的一面。在反共方面也有两面性,既有对中共实行高压政策和军事进攻的一面,又有不愿从根本上破裂国共合作的一面。毛泽东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援引和分析了关羽兵败身亡的教训,指出其原因在于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而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刘备派不执行以联吴为根本、以争夺荆州为要的关羽驻守荆州,关羽孤傲自大,大意失荆州,孙刘联盟瓦解。毛泽东以这段历史故事给大家以启示,特别忠告那些主张从政治上,军事上全面反击国民党的同志,千万不能像关羽那样,以匹夫之勇而破坏了当前国共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很快全党便统一了对皖南事变的认识。毛泽东从政策和策略的视角来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用来说明现实问题,体现了他超人的智慧。

张飞怀疑投降曹操的关羽,毛泽东认为他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因此在1943年4月,中央决定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普遍的审查干部运动。由于某些具体负责人夸大敌情大搞“逼、供、信”,致使一大批来自国统区的干部和青年学生,也像对刘备赤胆忠心的关羽一样,受到怀疑,更有甚者,不少人冤死九泉之下。幸亏毛泽东后来发现,停止了过火的抢救运动,但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毛泽东也非常赞赏关羽的骁勇,但他认为我们的彭老总比关羽更厉害。毛泽东和彭德怀在革命战争年代密切合作,互相尊重,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彭德怀是我军的著名军事指挥家,指挥了无数次重大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毛泽东曾写诗称赞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关羽一生“随先主(刘备),不避艰险”,不论是刘备寄人篱下,还是立足荆、益,关羽总是跟随其左右。下邳降曹后,关羽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战场上,关羽更是一名骁将,他单刀斩颜良于众军之中,在襄樊,水淹七军,降于禁,擒庞德,威震华夏,被称为盖世虎将。他单刀赴会,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刮骨疗伤,更体现他惊人的毅力。关羽又以义称道,被俘曹营,受曹操深情厚意,他知恩必报,为曹操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纵观关羽身世,不愧为一代人杰。

但关羽孤傲自大,以功自矜,老将黄忠位与之同列,关羽竟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诸葛亮信中称赞他“超群绝伦”,他便喜不自胜。当孙权派诸葛谨为自己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时,关羽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之语加以拒绝。关羽轻视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又为陆逊几句赞美之词所麻痹,对部下严责以罚,最后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不亦憾乎?

关羽在我国古代被视为“忠”、“义”、“勇”的化身。他死后不久,当地人便在其死处玉泉山建庙奉祀。他的影响,随着岁月而不断增长。他的忠勇仁义,为后来统治者所称道。

宋哲宗赵煦封他为“显烈王”,宋徽宗赵估封他为“义勇武安王”,元朝皇帝又加封他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神宗朱翊钧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顺治帝给他加的封号更长达26字。尊奉关羽的庙宇,从京师遍布全国,关羽成为皇帝、臣民和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显赫大神。

十二、再世赵括非杀不可

——蜀汉大将马谡

马谡才能虽不能说超群,但亦是一位难得的治世能臣,其才虽不堪为将,却也是一位出色的参谋僚佐,可惜孔明错用,马谡不自知,悔之晚矣。

【马谡小传】

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家兄弟五人,个个才能出众,在地方上尊有盛名。《三国志》中引当地民谚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中“白眉”是指马谡的哥哥马良(公元187—222年)。马良,字季常,排行老四,因他的眉毛中有白毛,并且在五兄弟中最为出色,所以当地老百姓这样传颂。马良是蜀国的名士,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后来在夷陵之战中遇害。刘备为荆州牧时,马谡和马良一起被召为从事。刘备进入蜀中,马良仍留在荆州,担任左将军掾的职务,而马谡则跟随刘备进入蜀中。马谡跟随刘备入蜀后。先后做过绵竹县和成都县县今,由于政绩突出,被提拔担任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郡太守。

马谡平时喜好跟同僚议论军事谋略,评论战略战术的得失,他的意见往往得到他人赞同,被认为谋略出众。马谡的军事才能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受到器重。

马谡虽然政绩突出,并且深得丞相器重,但刘备却认为马谡的才能不堪重任。刘备在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诸葛亮慎重考虑。但是,诸葛亮并不以为然,认为马谡确实很有才能,并提拔他担任参军这一重要军事职务,并经常和马谡讨论军政大事,往往是通宵达旦。

诸葛亮如此器重马谡,引为贤才,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当时蜀国人才难得,屈指可数,比起吴国和魏国相形见绌。

所以马谡的才能自然会引起重视。再则马谡做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并进而做了越嵩太守,他如果没有政绩也不会被诸葛亮看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马谡在诸葛亮征南中时给诸葛亮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根据《襄阳记》的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讨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的云南、贵州之地),马谡给诸葛亮送行,跟着走了几十里路。诸葛亮知道他有话要讲,便问马谡对此次出兵有什么好的建议。马谡于是向诸葛亮建议:南中凭借地势险要并处在边地,一直不肯臣服。即使现在把他们打败,等到撤军后,他们随即叛乱,所谓“今日破亡,明日复反”。现在您主要是跟北方的魏国争战,他们知道官府内部空虚,反叛得更快。如果赶尽杀绝以除后患,这既不是仁义的事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您作战时能使他们诚心归顺。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彻底征服了南中,受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从此,南中成为蜀国的稳固后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诸葛亮更加器重马谡。

到了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时,人们以为应该派魏延、吴壹这样身经百战、富有经验的将军为先锋。然而诸葛亮却违背众人的意愿让马谡作为先锋,统率部队攻打前站。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BOSS潜规则

    霸道BOSS潜规则

    23岁,徐清雅刚刚大学毕业,初出茅庐不怕虎,得罪了好几个上司,工作换了又换,就快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她这一生的劫:刘允琛。38岁的刘允琛成熟,优雅,男人味十足,同时,也很霸道。他看上了她,使用一切方法让她呆在他身边,宠她,爱她,让她离不开他,即使他已经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这让徐清雅一直很痛苦,因为,她是个小三,到后来,得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谎言而已,她却高兴不起来了,那个女人手里抓着她爱的男人的命,她只能低头,以命换命,这一生,她爱过,痛过,够了,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包括,她的生命。片段一:“老板,徐小姐刚刚在商场里被以前的同学王氏的千金取笑,说徐小姐是不要脸的小三。”低头看文件的某男风轻云淡的说:“从现在开始,全面收购王氏的股票,我要王氏在三天之内变成徐氏。”“老板的意思是。。。。。。”“我女人受了委屈,送给她一个玩具消消气。”某男面不改色,就好像偌大的王氏真的只是一个玩具而已。片段二:“老板,今天夫人当众打了徐小姐一个巴掌,不过徐小姐打了夫人好几个个巴掌。”“冻结夫人所有的财务,派人24小时跟着他,凡是我女人去的地方,百米之内不许出现她的影子,还有,让李医生去家里看一看,我女人的手有没有事。”“是,老板。”其实他很想说,徐小姐打得很欢畅,似乎没什么事,倒是夫人可能需要医生,可是,他不敢说啊。片段三:“只要你把解药给他,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海滩上,她望了望坐在轮椅上的男人对站在一边的女人说道。“好啊,要解药可以,徐清雅,除非你死在我的面前。”轮椅上的男人似乎在抗拒着什么,拼命摇晃着头,可是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她看了一眼男人,眼里有着不舍和满满的爱,显然,她已经做出决定,看着对面的女人,说道:“好,记住你的话。”“放心,我比谁都不愿意看到他死,只要你死了,我就给他吃解药。”她最后看了他一眼,然后,往大海走去,任海水淹没自己。男人剧烈的挣扎,摔倒了沙滩上,他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女人为了他,消失在大海里,却无能为力。片段四:某男抱着已经熟睡的某女上下其手。某女被吵醒,嘟哝一声:“你干嘛,没看见我忙着睡觉嘛。”某男继续作怪:“你睡你的,我睡你,这叫各睡各的。”这是一个伪小三和正牌金主的爱情故事,男主腹黑,女主也腹黑,绝对宠文,结局一对一简介无能,欢迎跳坑。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首席灰姑娘

    首席灰姑娘

    偶然的碰撞让原本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相遇,命运的玩笑让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开始。他的靠近温暖了她冰凉的生活,然而注定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初恋情人的归来会给她的生活带来转机吗,他的深情是辜负还是接受?拨开云雾终于认识了自己的真心,却无力靠近。使尽手段,花招用尽,最终只是他们生命里的跳梁小丑?迷茫的她到底情归何处,是执着爱慕的校友,是深情难改的初恋,还是飘忽不定的情人?你的深情我许生以报!如果爱情只是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偶然事件,那么我很庆幸,你我的生命中幸运地发生了这次偶然事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落跑相公狠狠追

    落跑相公狠狠追

    不就是学人家打群架,至于喝口凉水都能呛晕过去?晕就晕吧,至于把我扔到这么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吗?!好在我机灵聪明,各种状况都能应付,不过,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干嘛要一直缠着我,烦死了,走开啦,我才不稀罕你,古代人民这么淳朴,怎么就出了你这个奇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