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700000029

第29章 将相篇(10)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2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转引自萧心力《巡视大江南北的毛泽东》,第3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诸葛亮传》中,毛泽东在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旁边,加了很多圈。

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和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员管理南中的事迹。毛泽东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

——转引自卢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天才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讲堂录·方苞(与翁止园书)》,《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鉴赏】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士。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先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携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湖南)、益(今四川)两州,内修政治,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联合孙权,对抗曹操,一旦中原有变,则两路出兵北伐,进而统一全国,即所谓的“隆中对”。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出使东吴,促成孙刘结盟,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借得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后又乘机夺得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他支持刘备称帝,任丞相。后来荆州失守,彝陵战败,刘备病死,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形势,恢复了孙刘联盟。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执政期间,实行法治,抑制豪强;任人唯贤,赏罚必信;推行屯田,巩固国防。七擒孟获,加强对西南各族的统治;六出祁山,与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

毛泽东对诸葛亮评价很高,在他的著作、讲话、谈话中谈及他,不下数10处。首先,毛泽东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占据荆益、联吴抗曹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一分为二:

认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东联孙权,结成统一战线,共抗曹操,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使弱小的刘备终成番帝业。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用这个历史教训教育全党,很快统一了思想。毛泽东又认为从军事上看,这又是蜀汉最终失败的原因。他在读清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中论及此事时批注道:

“其始误于隆中时,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人兵力,安得不败。”确是独具慧眼,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次,毛泽东十分推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诸葛亮被举为古代贤相的典范,自归刘备之后,便竭心尽力,事必躬亲,最后病逝于前线军中,实践了他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成为后人的楷模。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一切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向鲁迅学习,“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写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还援引了宋代赵与时《宾退录》中所记青城山隐士安子顺说的“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的话。1944年11月15日,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邹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人之处。”1956年11月12日,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而写的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称赞“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50年4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国民党绥远起义将领董其武时说,“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

再次,毛泽东称赞诸葛亮的智慧。他在文章和讲话中多次引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唱《借东风》、《空城计》等有关诸葛亮京剧中的折子戏,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超越常人的智慧,同时又指出一个人的智慧再高,也是有限的,我们要靠一个阶级,一个党,集中大家的智慧,才是完善的。

此外,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关系,挥泪斩马谡和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据芦荻回忆,毛泽东曾对她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众的拥护。”在读《诸葛亮传》时,毛泽东在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在“七擒孟获”一段文字下,加了很多圈,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1935年红军通过彝族地区后,毛泽东问刘伯承:“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说服了小叶丹呢?”1956年四川发生叛乱后,毛泽东告诫当地负责干部:“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特别法庭把判处腐化堕落分子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的报告上报中央时,毛泽东说:“非杀不可。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十一、忠义虎将流芳千古

——蜀汉骁将关羽

毛泽东也非常赞赏关羽的骁勇,但他认为我们的彭老总(彭德怀)比关羽更厉害。

【关羽小传】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讨伐黄巾军。后讨董卓,曾斩华雄。刘备败投袁绍,关羽无奈降曹,封汉寿亭侯,仍不忘结义兄弟,护送刘夫人与刘备团聚。赤壁之战,他率水军立下战功,后任襄阳太守,五虎上将,率军镇守荆州。

襄樊之役,他水淹曹军,斩庞德,降于禁,威名远播。不久,吴军乘虚智取江陵,关羽三面受敌,孤军难支,败走麦城,被吴军擒杀。

【毛泽东评点】

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具有高度的原则性。

关羽形式上是投降了曹操,封了寿亭侯,帮曹操杀了颜良、文丑,你又回来究竟是干什么来了?我们一定要有严肃性,原则性。当然过火是要不得的,所以去年抢救运动,十几天,我们马上就停下来。

——摘自1944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的报告。

《三国演义》算我读到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吧,可也受了一点骗,许褚好像不得了,现在发觉算不了什么。我们警卫排的战士都是种田的农民,我看哪个都比许褚厉害,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

——摘自1947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纵队转移途中与周恩来、任弼时等的谈话,见权延赤的《巨人的魅力》(中)《卫士长谈毛泽东》。

关羽这个人虽然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时,关羽怒日:“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却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诸葛亮)之面,应斩汝首!休再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而去。孙权便攻占了荆州,孙刘联盟瓦解。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实在因小失大。

——摘自1941年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同李卓然的谈话,见杨震之等的《巨人之迷》第241—242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毛泽东很喜欢读陈寿的《三国志》,在阅读过程中,对该书中的政策和策略,他都非常关注。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之后在如何对待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问题上,共产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主张从政治上、军事上立即全面反击,毛泽东认为:蒋介石既有抗战的一面,又有反共的一面。在反共方面也有两面性,既有对中共实行高压政策和军事进攻的一面,又有不愿从根本上破裂国共合作的一面。毛泽东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援引和分析了关羽兵败身亡的教训,指出其原因在于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而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刘备派不执行以联吴为根本、以争夺荆州为要的关羽驻守荆州,关羽孤傲自大,大意失荆州,孙刘联盟瓦解。毛泽东以这段历史故事给大家以启示,特别忠告那些主张从政治上,军事上全面反击国民党的同志,千万不能像关羽那样,以匹夫之勇而破坏了当前国共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很快全党便统一了对皖南事变的认识。毛泽东从政策和策略的视角来分析和总结历史事件,用来说明现实问题,体现了他超人的智慧。

张飞怀疑投降曹操的关羽,毛泽东认为他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因此在1943年4月,中央决定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普遍的审查干部运动。由于某些具体负责人夸大敌情大搞“逼、供、信”,致使一大批来自国统区的干部和青年学生,也像对刘备赤胆忠心的关羽一样,受到怀疑,更有甚者,不少人冤死九泉之下。幸亏毛泽东后来发现,停止了过火的抢救运动,但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毛泽东也非常赞赏关羽的骁勇,但他认为我们的彭老总比关羽更厉害。毛泽东和彭德怀在革命战争年代密切合作,互相尊重,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彭德怀是我军的著名军事指挥家,指挥了无数次重大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毛泽东曾写诗称赞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关羽一生“随先主(刘备),不避艰险”,不论是刘备寄人篱下,还是立足荆、益,关羽总是跟随其左右。下邳降曹后,关羽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战场上,关羽更是一名骁将,他单刀斩颜良于众军之中,在襄樊,水淹七军,降于禁,擒庞德,威震华夏,被称为盖世虎将。他单刀赴会,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刮骨疗伤,更体现他惊人的毅力。关羽又以义称道,被俘曹营,受曹操深情厚意,他知恩必报,为曹操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纵观关羽身世,不愧为一代人杰。

但关羽孤傲自大,以功自矜,老将黄忠位与之同列,关羽竟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诸葛亮信中称赞他“超群绝伦”,他便喜不自胜。当孙权派诸葛谨为自己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时,关羽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之语加以拒绝。关羽轻视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又为陆逊几句赞美之词所麻痹,对部下严责以罚,最后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不亦憾乎?

关羽在我国古代被视为“忠”、“义”、“勇”的化身。他死后不久,当地人便在其死处玉泉山建庙奉祀。他的影响,随着岁月而不断增长。他的忠勇仁义,为后来统治者所称道。

宋哲宗赵煦封他为“显烈王”,宋徽宗赵估封他为“义勇武安王”,元朝皇帝又加封他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神宗朱翊钧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顺治帝给他加的封号更长达26字。尊奉关羽的庙宇,从京师遍布全国,关羽成为皇帝、臣民和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显赫大神。

十二、再世赵括非杀不可

——蜀汉大将马谡

马谡才能虽不能说超群,但亦是一位难得的治世能臣,其才虽不堪为将,却也是一位出色的参谋僚佐,可惜孔明错用,马谡不自知,悔之晚矣。

【马谡小传】

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家兄弟五人,个个才能出众,在地方上尊有盛名。《三国志》中引当地民谚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中“白眉”是指马谡的哥哥马良(公元187—222年)。马良,字季常,排行老四,因他的眉毛中有白毛,并且在五兄弟中最为出色,所以当地老百姓这样传颂。马良是蜀国的名士,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后来在夷陵之战中遇害。刘备为荆州牧时,马谡和马良一起被召为从事。刘备进入蜀中,马良仍留在荆州,担任左将军掾的职务,而马谡则跟随刘备进入蜀中。马谡跟随刘备入蜀后。先后做过绵竹县和成都县县今,由于政绩突出,被提拔担任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郡太守。

马谡平时喜好跟同僚议论军事谋略,评论战略战术的得失,他的意见往往得到他人赞同,被认为谋略出众。马谡的军事才能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受到器重。

马谡虽然政绩突出,并且深得丞相器重,但刘备却认为马谡的才能不堪重任。刘备在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诸葛亮慎重考虑。但是,诸葛亮并不以为然,认为马谡确实很有才能,并提拔他担任参军这一重要军事职务,并经常和马谡讨论军政大事,往往是通宵达旦。

诸葛亮如此器重马谡,引为贤才,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当时蜀国人才难得,屈指可数,比起吴国和魏国相形见绌。

所以马谡的才能自然会引起重视。再则马谡做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并进而做了越嵩太守,他如果没有政绩也不会被诸葛亮看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马谡在诸葛亮征南中时给诸葛亮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根据《襄阳记》的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讨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的云南、贵州之地),马谡给诸葛亮送行,跟着走了几十里路。诸葛亮知道他有话要讲,便问马谡对此次出兵有什么好的建议。马谡于是向诸葛亮建议:南中凭借地势险要并处在边地,一直不肯臣服。即使现在把他们打败,等到撤军后,他们随即叛乱,所谓“今日破亡,明日复反”。现在您主要是跟北方的魏国争战,他们知道官府内部空虚,反叛得更快。如果赶尽杀绝以除后患,这既不是仁义的事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您作战时能使他们诚心归顺。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彻底征服了南中,受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从此,南中成为蜀国的稳固后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诸葛亮更加器重马谡。

到了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时,人们以为应该派魏延、吴壹这样身经百战、富有经验的将军为先锋。然而诸葛亮却违背众人的意愿让马谡作为先锋,统率部队攻打前站。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热门推荐
  • 翘家皇后

    翘家皇后

    我叫司马龙儿,司马山庄二小姐、天临皇朝的八公主,身份特殊、背景深厚。人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在十六岁的时风光大嫁,但我十六岁被皇子退婚,十八岁被相公休弃,好不容易熬到了艰难的十九岁,成了老姑娘,变成了政治交易品。母后说娶我的人生的貌美、脾气温和,最重要的是他家世代出情种,一生只会对一个女人好;听见这话我很开心。可当我见到迎娶之人是他时,死活抱着父皇的大腿不肯上花轿,快要喷火的眼睛,横眉倒竖的眉毛让我不顾仪态的奔向他,揪着他的领口大怒:“你的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美妾、小官呢?”听见我的控诉,他笑的天真无害,说在他准备娶我的时候已经全部遣散,现在整座府邸连一只母鸡都没有,要我绝对放心。我叉腰悔婚,指着眼前笑颜如花的他,嗤之以鼻:“他曾经说过,他这辈子当和尚都不会娶我,而本公主也说过,就算是当尼姑都不会嫁他。”我出言不逊、抵死顽抗,他被当面拒婚、颜面扫地,发誓就算是抢,也要把我变成他的女人;一场婚姻,一次迎亲,让我和他、他还有他再次相遇;这是什么情况?都亮着招牌喊着抢婚?四个男人抢一个,不是比武艺,也不是比权利,更不是斗财富智慧,而是要转头问问我,本姑娘想跟谁走。老人们常说,闺女桃花多了好,但为什么跑到我身边的都是烂桃花、烂桃花。一个个都弃我、伤害我、欺骗我,现在又想要唤回我,嘿嘿,本姑娘,不稀罕了。===========我看着独御栖凤憋红的俊脸,心疼的想要上去摸两把,但是却被他发狠的眼神吓的又缩回来。“你给我吃了什么?”“媚药。”“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要一个孩子,而你,就不要吝啬的给我提供一下帮助嘛;要是一个人能搞定,我也不会麻烦你呀。”我笑的贼兮兮,然后壮着胆往他身上靠,学着花娘娇滴滴的口气,委屈巴巴的望着他:“父皇要我回宫,我想要准备份大礼给他,礼物就是我的肚皮,我想让他当姥爷。”“干我鸟事。”独御栖凤火大,她要孩子为什么要找上他?“你长的够帅,武功够好,身份够高,当然是我孩子爹爹的不二人选;我告诉你独御栖凤,整个璇玑山庄从上到下所有母的都被我送出去了,你要是不介意,可以找俩男的给你解解渴;但你这武林盟主好男风的癖好我就会好好帮你宣扬出去;到时候,嘻嘻……。”我看着独御栖凤发青的脸笑的花枝乱颤;其实本公主可是处子,将第一次交给他那是他的荣幸。===========夜燃香……推荐凉拌韭菜的超级好看文
  • 星座跳跳糖

    星座跳跳糖

    星座占卜是一种统计学,一种将人类性格特徵分类的统计学。透过出生年、月、日、时间和地点,便可得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占星图,而经过分析,便可得知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本书应运而生,这里有最全面的星座测试,最权威有趣的剖析,能够成为最方便实用的“星座魔法师”。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执手看天下

    执手看天下

    一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正拿着吃食洒向面前一整排的钨铁打造的精巧小笼子中。“你在做什么?”一身明黄邪魅男子好奇问道。“喂食。”女娃娃不耐的应道。“这是……七彩毒蛛,你养这个干什么?”男子一脸乌黑,邪魅的俊颜上风雨欲来。“你再敢强闯我母后房间,我就放毒蛛咬你!”每一个狠毒皇后的背后,都有一个千刀万剐的狗皇帝。盛宠、无子、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三尺白绫悬于颈,方如梦初醒,原来一切不过是一个局。人不死一次,很难知道自己贱在哪里。前世的郦香雪,倾全族之力助慕元澈登基为帝,成功封后。她是宠冠后宫的皇后,她是骄纵跋扈的皇后,她是谋害嫔妃、皇嗣的皇后。这一项项的罪名一件件的叠在她的头上,不过是为了给他的宠妃甘夫人腾出皇后的位子。待她重入宫门之际,便是大仇得报之时,却才恍然发现真相远不是她以为的那么简单,层层叠叠的阴谋被渐渐的剥开,夜晚才发现天下之大,竟无她容身之处……
  • 最强游戏分身

    最强游戏分身

    带着变异的单机版网络游戏来到平行现代世界,林云轩得到召唤游戏分身为其所用的能力!格斗士,魔法师,暗夜刺客,圣骑士,鬼剑士,神枪手众多游戏角色等待着他的召唤。炼金术师,人偶师,附魔师……诸多副职业等待着他的学习。流星陨落之刃,神圣千年之光,精灵之语……无数神兵利器等待着他的使用。更有千百种技能,千百种道具,静待林云轩的发掘!面对着分身带来的无限可能,林云轩发誓开展定要以一己之力!搅乱大地,改变整个世界!PS:新书《无敌神皇》已经上传,主角靠着异位面网络游戏在都市创圣域,建神选之军,立神国,纵横两界,请各位书友能够登录点击,推荐,收藏O(∩_∩)O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异行僵尸

    异行僵尸

    说—当将臣和鸿钧同时命令大军前往混沌界后————“咻!———”随着眼前一阵白光闪过,同时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众人便感觉自己的脚上传来一阵踩实之感!浑身肌肉猛然绷紧,紧接着众人便左右巡视自己的四周,但随即,众人先是在惊讶了下后,紧接着便一脸戒备之色的看着自己的前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