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700000025

第25章 将相篇(6)

高帝说:“天下已经接近安定,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的身份起事,利用这些人取得天下,今天陛下贵为天子,而所分封的都是像萧何、曹参这班和陛下亲近的老朋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生所仇恨的人。现在军中官吏计算战功,恐怕拿出整个天下也不够封赏,这些人担心由于陛下不能全部封赏,而抓住自己平生的过失加以诛杀,因而就聚在一起谋划反叛。”高帝担忧地说:“把他们怎么办呢?”留侯问:“陛下平生最为憎恨,又为群臣所共知的是谁呢?高帝说:“雍齿和我有旧怨,曾几次使我受窘受侮,我本想杀掉他,因为他功劳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如今赶快封赏雍齿,以向群臣示意,群臣看到雍齿受封,大家就会安心了。”于是高帝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同时催促丞相、御史抓紧给将领们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参加了酒宴以后,高兴地说:“雍齿都被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了。”

刘敬劝高帝说:“建都关中。”高帝犹豫不决。左右大臣都是华山以东的人,大都主张建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洛两水,四周山河环绕,地形险要,十分坚固易守。”留侯说:“洛阳四周虽有山河可以凭借,但中间地区狭小,不过数百里,土地贫脊,四面受敌,所以这不是用武之地。至于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山、岷山,中间地区宽阔,沃野千里,再加上南有富饶的巴、蜀之地,北有边塞的畜牧之利,西、北、南三面凭险防守,只用东面控制诸侯。这样,如果诸侯安定,可以利用黄河和渭水运输全国物资,以供应京师;如果诸侯反叛。大军可以顺流而下,粮草物资也可以顺水输送。这就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对的。”于是高帝即日起驾,向西进发,建都关中。

留侯随从高帝入关。留侯天生体弱多病,便学习道家的导引之术,不吃五谷,一年多闭门不出。

【毛泽东评点】

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当迷信破除了。比如,人是要吃饭的,这是科学,不能破除。张良辟谷,但他吃肉。

——《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48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

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

——1967年1月7日毛泽东的一次谈话,转引自詹全友主编《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第145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根据毛泽东当年的警卫员尹荆山回忆:……毛泽东很欣赏“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语,说这符合辩证法。他认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朝的张良和三国的诸葛亮都比较出色。他想象力极丰富,尹荆山说:“我可不能追踪理解。”

——转引自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第156—157页,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张良(?—前185),字子房,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汉初大臣,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韩悼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其父死时,张良尚幼。秦灭韩后,他为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公元前218年,乘秦始皇东巡行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用铁锤狙击秦始皇误中随从车辆。秦始皇下令搜捕,张良隐名埋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后韩王被项羽所杀,复归刘邦,为其主要谋士。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确实为刘邦创立帝业出谋划策,作出了不少贡献。

一、制定破秦途中的行军策略。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攻秦的部队已达南阳。为了快速入关,刘邦打算弃南阳西进。张良规劝说:“沛公虽欲急人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南阳),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当晚秘密回师,包围宛城。南阳守龋见刘邦已兵临城下,不战而降。

然后,引兵西去,所到皆降。

同年八月,刘邦进军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想用2万兵力攻秦峣下军。张良又规劝说:“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

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秦将果然投降,表示要随刘邦共击咸阳。刘邦想受降,张良劝道:“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刘邦依计而行,大破秦军。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为秦宫的豪华和珍宝美女的众多所动心,想住在秦宫。樊哙劝说,不听。张良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今始人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刘邦遂离开秦宫,返军霸上。

二、助刘邦击败项羽。

秦朝被攻灭之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天下,又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在楚汉战争中,张良数出奇计,为刘邦奇取战争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1.鸿门宴。刘邦人关后,不久,项羽也率诸侯军西来,要进函谷关,见关门紧闭,大怒。当时,项羽兵40万,号称百万;刘邦兵10万,号称20万。双方兵力悬殊。项羽想以优势兵力攻击刘邦,形势十分危急。曾受过张良救命之恩的项伯,是项羽的长辈,乘夜驰人刘邦军,私见张良,想让张良离去。张良反引项伯去见刘邦,说明当时情况。刘邦请托项伯代向项羽解释说:“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随后,刘邦、张良带百余骑亲到项羽驻地,向项羽解释。项羽在鸿门设宴相待。宴前刘项间的矛盾已缓解,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才得以避免。

2.烧绝通往汉中栈道。汉元年四月,接受了项羽汉王封号的刘邦去就国。张良送至褒中(今陕西褒城),临分手时,张良对刘邦说:“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刘邦因使张良在回去的时候,烧绝所过栈道。张良还致书项羽说:“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张良又以齐王田荣反叛,书告项羽。张良的这些活动,迷惑了项羽对战局重心的认识,使刘邦有保全实力并向优势转化的机会。

3.推荐破楚主将。汉二年,张良从刘邦东击楚,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而还,至下邑,(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刘邦下马问:“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说:“九江英布,楚之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这是推荐破楚的主将,是战争中的关键性大事。汉王听了张良的话,派随何争取英布,英布果然反楚归汉。刘邦又派人争取彭越。后来,这三个人在楚汉战争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裂土分封,区别对待。裂土分封,是汉政治上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张良是视情况区别对待。汉三年,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形势严重。郦食其向刘邦献策:封六国后代。刘邦很欣赏这个办法,转告张良。张良说:“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接着张良以汤伐桀、武王伐纣的历史经验,力陈此计八不可,并强调说:“诚用客谋,陛下事去矣。”张良从古今形势的变化上,指出立六国后代的不可行,因为那样做,就破坏了汉军内部的反楚力量。

但在增强反楚力量的情况下,张良又主张利用分封制作为团结内部的工具。汉五年,刘邦与韩信、彭越共击项羽。至期,信、越兵不至。楚击汉军,汉军大败。刘邦向张良问计。张良说:“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至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刘邦派使者以张良所说告诉韩信、彭越。两人很快出兵,以致有垓下之战。

5.追击项羽。汉四年八月,楚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项羽随即引军东归。刘邦也打算西撤。张良、陈平认为这是军事上的重要关头。他们说:“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刘邦听了他们的话,派使者告知韩信、彭越。

二人立即出兵。汉五年十月,刘邦即出兵攻打项羽。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分别率军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终于大败楚军,项羽自杀。

三、定京都。

刘邦想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刘敬劝建都关中。刘邦的大臣大都是关东人,都劝建都洛阳,刘邦犹豫不决。张良分析说:洛阳四周虽有山河之固,中间地带小,方圆不过数百里,土地贫瘠,容易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比较起来,关中就不同了:左有崎关和函谷关,右有陇地和蜀地,“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刘敬说是也。”于是刘邦即日起驾,西都关中(今陕西西安)。

后来,异姓王和同姓王反叛,特别是以淮南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都发生在函谷关以东,京师受影响不大,中央政权得以调集兵力削平,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证明建都关中是正确的。

四、更太子。

汉十二年(公元前2年),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大臣们极力谏争,不被采纳,张良苦劝,也不听。

张良知,“此难以口舌争”。于是他向吕后献计以太子刘盈的名义,厚礼请刘邦敬仰数次都未请到的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辅佐太子。有一次,刘邦设宴,太子侍。四人跟随太子,刘邦见了,问其姓名,当他得知是东园公等人时,大惊,问道:“吾求公数岁,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日:“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使者,故臣等来耳。”四人走后,刘邦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于是打消了更立太子的念头。

张良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但不掌军权,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毛泽东十分赞成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并且认为,在中国军事史上,能当此评价的,要数张良和诸葛亮;张良又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虽然不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力,但他出谋划策,往往从政治高度着眼,总是技高一筹。毛泽东特别欣赏他的建都关中和反对以鸿沟划界,追击项羽的主张。他没有权力欲,是一个谦抑自守的人物。晚年,他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毛泽东说:“张良辟谷,但他吃肉。”指的就是这件事。刘邦死后,在吕后的逼迫下,张良恢复了日常的饮食。

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去世,谥文成侯。

八、胸装大海能伸能屈

——西汉大将韩信

青年时代的韩信因家贫而行为放荡,为了求食度日,受人讥讽,面对恶势力时甚至甘受凌辱。他的能怒、能忍、能知恩报德的气质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对韩信的评点,说明了青年人历经坎坷,才可能有所作为。

【韩信小传】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出身贫苦家庭。由于他行为放荡,不拘礼节,不得被推举选择为吏,又不能治理生计,只好经常投托在别人家里吃闲饭,人们都很厌烦他。韩信曾在一个亭长家讨饭吃,一连数月,亭长的妻子设法驱赶他,便在一大早做好饭于被窝里吃掉,韩信无饭可吃,知其驱逐之意,盛怒之下而离去。

韩信到城下水边钓鱼,见有几位老妇人在那里漂洗丝絮。

有一位老妇人可怜韩信,一连数日都给他饭吃。韩信感激不尽,对老妇人说:“我一定要加倍报答您的恩德。”老妇人气愤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可怜你年轻而给你饭吃,哪里是指望报答!”

当地有几个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好身带刀剑,但内心十分怯懦。”并当众侮辱韩信说:“你如果不怕死,就拿剑刺杀我;怕死的话,就在我胯下钻过去。”韩信注视对方好久,然后俯下身去,从其胯下爬过去。

众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懦弱。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投靠项羽,虽然多次献计献策,但未得重用。秦亡之后,项羽分封诸王,汉王刘邦入蜀时,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随同西行。起初,他虽被任为管理粮仓的小吏,又升任管粮饷的军官,但一直未受重视。

韩信经常与萧何交谈,萧何对他有所了解,十分敬重。

汉军到达南郑(今陕西汉中,当时为汉王之都),沿途已有数十名军官逃走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刘邦推荐他,可如今仍得不到重用,便也借机逃走了。萧何得知后,来不及报告刘邦就亲自去追赶。有人向刘邦秉报萧何逃跑,刘邦大怒。过两天萧何来见刘邦,刘邦既高兴又生气,便大声责问他:你为什么也要逃走?萧何回答说:我不敢逃跑,而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又问:跑那么多人,你去追谁?萧何说明是追韩信,并向刘邦推荐,说他是天下第一位人才,如要争夺天下,除开韩信再也找不到商量大计的人。

于是,刘邦接受萧何的意见,举行隆重的仪式,封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发挥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屡立奇功。刘邦依靠韩信的佐助,不仅吞灭了魏、赵、齐、燕等割据势力,而且最后彻底击败项羽,统一天下。

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被吕后所杀。

【毛泽东评点】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韩信也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人家让他钻“胯裆”,他一看没办法,只好钻。

——引自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第197一198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鉴赏】

青年时代的韩信因家贫而行为放荡,为了求食度日,受人讥讽,面对恶势力时甚至甘受凌辱。他的能怒、能忍、能知恩报德的气质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后来,他成为了大将军,回家时威风八面。那些让他钻裤裆的人,害怕韩信报复,但韩信一笑置之。表现了他那种大丈夫能伸能屈的性格。

他投奔项羽,项羽不重用他。导致他投了刘邦,但刘邦起初也不重视他。出现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刘邦就是因为有了韩信,才战胜了项羽,成就了霸业。韩信也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毛泽东对韩信的评点,说明了青年人历经坎坷,才可能有所作为。并寄望于青年一代能立志建设美好的新中国。

九、多权谋善权变

——曹魏重臣司马懿

司马懿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出身士族,多权谋,善权变,为魏重臣。”他在辅佐曹操等祖孙四代时,多有建树,确为魏国重臣。

【司马懿小传】

司马懿(179—251),复姓司马,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他的祖先出自帝高阳的儿子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历经唐尧、虞舜、夏、商,世代都担任这个职务。到了周代,以夏官为司马。之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平定徐方,赐以官职为族名,因而成为姓氏。

楚汉相争时期,司马印任赵国将领,与诸侯一起讨伐泰国。

秦朝灭亡,立为殷王,建都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

同类推荐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热门推荐
  •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宙室的防范常识,存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夫君女子不好欺

    夫君女子不好欺

    本文女主聪明可爱,她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绝对善良,并非万能。男主狠戾霸道,有点那个。。。我出生名门世家,家教极严,人前是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自小生性顽劣,爱招惹些小麻烦,是个真正的"麻烦精"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一纸圣旨让我远嫁异国他乡所嫁的夫君传闻生性暴戾,无人肯嫁为了娘亲,嫁便嫁了嫁过去之后,发现所嫁之人居然是曾欺负过自己的人眼里不由得冒不火来,女人怎能让男人欺负?夫君,咱们就走着瞧吧!柳征初次见到苏月影时,她在恶整自己的朋友再见时,她女扮男装逛妓院和自己抢女人.嫁给自己后,新婚之夜却将自已绑起来谈条件人前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人后是耍尽小聪明的"坏"女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皇后心计

    皇后心计

    被柔弱的小白兔妹妹陷害致死,重生归来,且看清伊如何复仇……深宫几许,那些女子或端庄,或娇柔,或清傲,又有谁能敌她千娇百媚,倾国倾城。深情几许,一男子的爱霸道浓烈,一男子的爱温暖柔情,她是否会改变初衷...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 少东的绝色娇妻

    少东的绝色娇妻

    推荐新文《婚后的誘惑》冥堂耀和天梦的儿子故事(即总裁的绝色娇妻下代故事)作者名:小娇笑书名:我的滥情老公连接:《总裁的绝色娇妻》简介:那年她5岁,他8岁.她被母亲生前的好友阿姨收养,而他却是阿姨的儿子."帅帅哥哥,抱抱天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被眼前的小帅哥彻底的花痴了.而那时的他却连眼尾也不看她一眼,正直的走过.以后,只要她喜欢的东西他都会抢,只要她不喜欢的东西他都会强迫她去做,只要有她的地方就休想宁静.10岁那年,她指着自己的胸部,痛苦的看着他."哥哥,这里好痛.天梦好痛"他本来不想理会她的,但是她已经第63次向自己诉苦了."丫头,你到底有没有学过生理课的!那不是痛,是发育"他一点也不觉得害羞的看着她早已涨红了的脸.15岁那年,她和朋友一起去旅游,他却非要跟着来.说是以免她这路痴迷路了.后来,他根本就不看着她的,反而泡他自己的美女.再后来,他却趁着酒性竟然把她给吃了.吃掉后,他还嚣张的的对她说"丫头既然事到如今你就认了吧,别再给我学什么勾引男人去了,不然我就把这件事公开于世"她却为了这件事情生气得离家出走了!躲了他足足2个月.这世界简直没天理的!要她嫁给他,做梦去吧,她廷天梦是什么人!不过,那个是养育她的继母,她不能忘恩负义的.他就捉住她的小弱点,让她成了自己的小新娘.婚后却.她不仅不愿意和他同床,还说要去租房子住!他被她忍火了,看来这次要狠狠的教训下她才行了.不然看她以后还敢不敢任性呢!《我的滥情老公》简介:人前,她是美术系的校花;人后,她是他冷落的妻子…骄傲如他,商业界中的领纵之王;峻美如他,一个眼神迷倒全世界;滥情如他,万千花蕾为他而绽放…“记着,永远也不要爱上我……”他性感的唇片幽幽的吐出一句话。她的心疼得就像针刺般,可是她却讽刺的笑了“爱?……你以为我们之间还会有爱吗?…”一次酒醉,他推开了她的房门……从此以后,一切都似乎变质了,似乎心在沉沦,情在发萌…“如果,你爱上了我,那么就离婚吧…”她沉默了,转身而去,为什么越爱得深,心就越痛?“不会有那天,因为你不值得……”
  • 太子嫁到

    太子嫁到

    夕阳偏西,彩云落幕,天边还残存着一丝红色。一道人影快速地穿梭在原始森林中,高大的树木完全将她瘦弱的身体遮掩了起来,但是沉重的呼吸,身上的多处伤痕却将她的身体所在方向暴露了。在她的不远处,几道人影在森林中忽隐忽现,在看到女子的身影后,脸上露出了狰狞的微笑,那笑仿若来自地狱般。一道剑光闪过,女子的身上再度添加了一道伤口,那移动的速度也滞缓了不少,不过,却没有停下,因……
  • 世世禁宠

    世世禁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不过是一缕异世的幽魂,两世恩怨,世世被帝王宠爱,却屡次被抛弃。轮回前世,他们之间谁负了谁?人进宫廷,斗得过皇后,强的过帝王。她不是懦弱之辈,只是时机未成熟。只是她的爱已经这般伤,到不如伤的彻底。弃妃翻身争天下,暴君冷眼夜夜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黑白

    黑白

    故事围绕着陶羊子与围棋息息相关的生活展开,通过围棋写人生,通过个人写历史,题材独特。深深发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这部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描写了棋手陶羊子跌宕的一生。本书讲述江南多雨的小镇,是陶羊子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蒙养成了他童年孤独、敏感的性格,也形成了他水般柔弱、水般坚韧的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