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0400000018

第18章

有一个男孩,早晨起来从来都是急急忙忙地胡乱穿衣服,因为他要赶着和同学一块去上学。爸爸对他说:“你起床时提早5分钟,穿衣服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可这个男孩就是做不到。

有一次,他竟然把不同的两只袜子穿着就上学去了,结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第二天,他按照爸爸的话提早5分钟起床,很认真地把衣袜穿戴整齐才上学。爸爸发现后,很高兴地说:“你有做好事情的决心,很好。一定要坚持下去!”以后,这个男孩真的坚持得很好,那种胡乱穿衣服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青春期是男孩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一个阶段,父亲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改变他的一生。而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青春期男孩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父亲及时表扬男孩的成绩,表现出对他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这能传递给男孩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男孩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他的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男孩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有的父亲会说:“我怎么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呀?我总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怎么夸奖他呀?更别说及时表扬了。”“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他还差远了,我怎么表扬他?一表扬不就骄傲了吗?”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父亲是在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当然,并不是说父亲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定不对,关键问题是“挑剔”的是什么。如果父亲“挑剔”的是孩子的缺点、短处,那么,他传达给男孩的肯定是消极的信息。如果父亲“挑出”的是孩子的优点,那么,他自然会肯定孩子、赞扬孩子。

孩子的身上总会有他独特的优点。作为父亲,要注意发现青春期男孩在生活、学习中的优秀表现,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抓住最佳时机,及时进行赞美,从而激励他奋发向上。

与其夸男孩聪明,不如赞他努力

聪明是一种个人资源,从大人到孩子,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一资源而自信和自豪。所以,父亲大都愿意夸男孩聪明,而男孩也喜欢听这样的话。甚至有很多男孩为了得到聪明的“头衔”,常常在同学面前常常装作不怎么努力的样子,但回到家里却拼命地学,从而保证好的成绩。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聪明就是一学就会,样样都会,不需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所以争相效尤,导致很多孩子都不努力学习。

父亲总是夸奖男孩聪明有一个最大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孩会开始把好的结果与脑子聪明画等号,逐渐形成过于良好的自我感觉,他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发生偏离,并且只有成功的打算。如果他把事情做得很好,他就认为那只是他聪明。一旦他受到了挫折,他将很可能为此断定“我并不聪明”,随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往远一点说,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能样样行,处处赢。男孩没有失败的准备,结果不仅是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而且必然会反复遭受失败的打击,结果导致终生一蹶不振。

陈波今年16岁了,一直是个好孩子,听话、学习成绩优秀。16年来,陈波一直被身边的人夸奖为“聪明孩子”,爸爸也经常这样具体描述道:“我儿子就是天生一副好脑子,考试前从来不见他怎么看书,可考试成绩回回前三名。”但是就在上学期结束时,陈波辍学了。并没有发生什么具体的负面事件,他的成绩也依然优秀。身边的朋友回忆道:“陈波曾经说,觉得自己并不像别人夸奖的那样优秀,他竭尽全力做到优秀,可是太累了。”

美国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家卡洛德维克博士,曾就如何夸奖孩子作过一个四步骤测试。她选择了来自不同背景但是能力相当的一群孩子,并分为A组和B组。

第一步,她让所有的孩子做同一套题,题目的难度不大,孩子们足以应付。结果,大家的成绩都很优秀。于是,老师对A组的孩子夸奖道:“真棒!你们是聪明的孩子。”同时,老师在另外的房间对B组的孩子说:“你们很努力,我看到你们在做题时非常认真。”

几天后,她进行了第二步测试,这次的题目有两套,一套比较容易,另一套有难度,孩子们可以任选一套。结果,绝大部分A组的孩子选择了容易的一套,而绝大部分B组的孩子选择了有难度的。在答题结束后,老师依然按照第一步的做法,分别给两组孩子反馈意见。

第三步测试中,她要求所有的孩子做同一套题,但是这次的题目相当有难度。结果,A组的平均成绩明显落后于B组。

又过了几天的第四步测试,是要求所有的孩子根据自己被测试的经历,任意发挥写成作文,寄给远在非洲的兄弟学校的小朋友,这些非洲小朋友是他们根本不认识的。结果发现,大部分A组的孩子对于自己曾选择了容易的题,或者曾在第三次测试中成绩不佳的事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隐瞒甚至编造,而B组的孩子则趋于诚实。

德维克博士结合自己长期的经验,对这次测试做出了分析:

在第一步骤中,老师向A组的孩子进行了两个暗示:一、聪明是天生的;二、老师的评价很重要。而对于B组的孩子,老师的暗示却是:成绩是努力的结果,你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

在第二步中,A组的孩子为了维持老师的评价,于是选择了容易的题目;而B组的孩子则选择了挑战自己。

第三步中,由于感受到外部挑战的压力,A组的孩子开始隐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够聪明,同时担心老师是否还会给自己好的评价,于是紧张的心态影响了能力的正常发挥。而对于B组的孩子,外部压力并没有造成过度的内心紧张,他们似乎更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认可自己的努力结果。

第四步的结果更进一步证明,对外部评价形成依赖的A组,倾向于不择手段地维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即使对方和自己毫无关联,而B组的孩子则倾向于对自己负责。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若想激励男孩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将对孩子“赞扬性”的教育,转变为“鼓舞性”的激励,把“你真聪明”转变为“你真努力”。当孩子一次成功后,应该表扬他的努力,因为这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而当孩子遭受失败的挫折时,应当鼓励他:“只要继续努力,你肯定会成功的……”这种转变,其实是在鼓励男孩继续努力去寻求更多的挑战,会得到出乎意料的奇迹。再遇到什么挫折,他不仅不会垂头丧气,而且还会说:“因为我不够努力,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的!”

“不要夸自己的孩子聪明,而应当赞扬孩子勤奋,因为赞扬孩子勤奋,就能使孩子从小形成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观念”。父亲要对男孩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男孩的不聪明而气馁,而应该为男孩的不努力而担心。始终记住一句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很多情况下,父亲应该故意淡忘男孩的聪明,而重视男孩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男孩,让他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亲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

赞扬越具体,男孩越爱听

赞扬就像一柄双刃剑,可能成为青春期男孩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妨碍他前行的绊脚石。赞扬能否发挥效能,取决于赞扬的方式。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分为具体赞扬和抽象赞扬两种。

具体赞扬,又称“描述性赞扬”,是指对某种具体表现或行为表示赞扬。描述性的赞扬因为与具体事物挂钩,听起来显而易见。因此,这种赞扬方式比较容易被男孩接受,也比较容易发挥赞扬的效能。但是,这种描述性的赞扬应该真诚,并且恰如其分,否则就会导致这种夸奖失去意义,甚至给男孩带来不良影响。

抽象赞扬,又称“评价性赞扬”,是指用比较宽泛的词语赞扬宝贝,这种赞扬一般不与某种具体表现或行为挂钩。事实上,没有人喜欢被人评头品足,青春期男孩也一样。评价性的赞扬不仅空泛,而且有可能给男孩带来压力,让他听了以后觉得无所适从,既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又不明白自己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会使他的良好行为渐渐退化或丧失。甚至在他的想法与父亲的赞扬相去甚远时,还可能触发他的内疚感,导致他变得烦躁、愤怒、焦虑,引发不良行为产生,从而向父亲“宣战”。或者导致男孩因过分压抑自己而变得郁郁寡欢、性格孤僻,因此,这种赞扬方式不宜提倡。

试比较这样两种说法。星期日,爸爸带儿子去海洋公园玩,走了很多地方。晚上回到家,爸爸表扬儿子说:“你今天表现得很好,真不错。”另一种是爸爸看到儿子好的行为时给予及时的具体的表扬,如“儿子,刚才你在公园路上,帮助那位老爷爷过马路,爸爸觉得你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儿子,这段路这么远,你能坚持下来,爸爸觉得你真的很有毅力!”两种表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笼统,后者具体;前者在最后回家时表扬,后者表扬很及时。哪一种效果更好呢?不言自明。

研究表明,对孩子施与具体的赞美效果比抽象的赞美好得多。这是因为,青春期男孩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他一味听到的是父亲的抽象赞美,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里,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变得依赖别人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听好话”。但具体的赞美就不同,它能让孩子清楚地获知自己好在哪里,会知道自己怎样的行为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许多父亲说:“我知道应该多赞赏孩子,多鼓励他,可是,我的孩子不经夸,一夸就骄傲自满。”这就是因为父亲的赞美没有具体化,他们只是笼统地说:“儿子,你真聪明啊!”男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儿聪明,当然容易骄傲了。

而假如父亲具体地指出孩子聪明在哪里,那么,就会刺激他坚持这种聪明的举动。比如,男孩请同学到家中玩,送走同学后,他主动将房间收拾好。如果这时,父亲只是说:“儿子,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赞美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男孩不明白“懂事”具体指什么。然而,如果父亲说:“你自己把房间收拾得这么干净,真是一个懂事孩子。”孩子就能欣然接受父亲的夸赞,并牢牢记住这个好行为。再如,父亲鼓励儿子说:“你真有股钻劲,我发现,你在解几何题时总能想出第二种思路和方法。”那么,他以后在解几何题时,就会有意识地坚持多想出一种方法来。

父亲不仅要夸奖青春期男孩,还有告诉男孩为什么要进行夸奖。让男孩知夸奖然,也知夸奖所以然,这样才会获得进一步取得夸奖的动力。要想做到具体地赞扬男孩,父亲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言行。

一方面,在平时的赞扬中要谨慎运用词语或句子,不能笼统地说“你这孩子真不错”,“这孩子负责任”,“这孩子从不做叫人头疼的事情”……就是说不清楚的夸奖尽量不说,可以说“你画的任务素描真是栩栩如生”,“你的思考能力真不错”……这样,男孩会从具体的表扬当中获得心悦的感受。

另一方面,有关专家认为,父亲要想具体地赞扬男孩,最好是了解男孩做事情的过程,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例如,孩子在写完作文之后,父亲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典故来作为文章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这个事例写得很详细完整,说明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父亲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都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父亲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夸奖男孩,父亲需要学

“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也不是,打也不是。”很多父亲用这句话来形容教育青春期男孩之难。特别是如何夸奖孩子,夸少了没有效果,夸多了怕男孩自满,这让父亲一筹莫展。

林刚的儿子刚上初一,孩子的成绩虽说不坏,但也不怎么样,在班里总是甘于中游,考试从来没有得过100分。以前,林刚总是责备儿子不用心,贪玩。后来,林刚参加了家长学校,聆听了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懂得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于是,林刚反思自己,改正了批评责备的教育方式,多给孩子鼓励和赞赏。

他对儿子以夸奖为主,比如,儿子考了80多分回来,他就说“考得真不错!继续努力考100分。”有时,林刚还说:“你这么聪明,不比别人差,如果多用点功,一定能考进前三名。”林刚本以为多夸奖孩子,就会激发出儿子的上进心,没想到,儿子一点不买账,一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样子。林刚表扬、鼓励儿子的时候,儿子总是不屑地说他“虚伪”。

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面对儿子,林刚一筹莫展,苦恼地向教育专家求教。教育专家告诉他:“你懂得了赏识教育,但并没有学到赏识教育的真谛,赏识教育没有错。但作为家长,必须知道你赏识的是这个孩子的什么?要想‘赏’,必先‘识’,也就是认识、知道,只有真正认识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优势、潜能,才会发自内心地赞赏。像你的赞美只不过是让原来的责备包裹了一件赞美的外衣,显得那么勉强,言不由衷。因此孩子感觉到的不是赞美,而是虚伪。”

教育专家还指出,无论是以前的责备、批评,还是现在的赏识、赞美,林刚期望儿子的标准从来没有改变。他希望儿子考100分,考进前三名。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尽相同,但林刚看不到这一点。他总是认为,既然班里有前三名,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考进前三名,考不进前三名就是不用功,他看不到其实班里还有好多孩子从来没有考过前三名,却仍然在一天天进步、快乐地成长。他看重结果、轻视孩子努力的过程;看重分数,不了解孩子的真正能力;看重对孩子的要求,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诉求。所以,儿子才会不屑于他的夸奖。

夸奖确实是一门精深的艺术,需要父亲好好学习。一般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不要敷衍地夸奖男孩

夸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而是为了孩子良好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有的父亲因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在繁忙劳累的状况下,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嫌他啰嗦,就随便回应孩子几句爱听的话,以便摆脱孩子的纠缠。这样,容易将错误的言行进行肯定,造成误导;也可能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的表现,耐心倾听他的讲述,并理解他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2.夸奖要有度

在夸奖男孩时,父亲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夸大不实之词。夸奖过分或夸奖不适当都会适得其反。

同类推荐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热门推荐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1984

    1984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错进洞房:天才萌妃戏邪王

    错进洞房:天才萌妃戏邪王

    为保一国平安,太子沦为他国质子,遭受欺凌,忍辱负重。再次睁眼,眸中寒光乍现,“他”已不是原来的他!前世身为黑道老大的她,轻笑间掀起血雨腥风,血眸乍现,天才小神医一举成名。传言,小神医脾气古怪,救人全凭喜好。传言,小神医不仅爱女色,更爱男色。传言,各国太子,神药谷里一众神秘师兄们,被他迷得神魂颠倒,却不知他,原来是“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其他的几篇有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