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们发现在第三眼的组织结构中含有钙、镁、磷、铁等晶体颗粒。刚出生的婴儿根本没有这种奇怪的称之为"脑砂"的东西,在15岁以内的孩子中也极为少见,但是15岁以后,"脑砂"的数量就开始逐年增加。在第三眼中有那么一小堆沙子,竟丝毫不会影响它本身的功能。看来,科学家对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五、"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原因
当你受到冤枉,心中感到很委屈时,就会忍不住大哭一场。从小到大,你也许已经大哭过几百次,但有没有想过,大哭时除了眼泪不断从眼中涌出,鼻子中的鼻涕也会突然增加,于是,便出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理说,哭的时候产生眼泪是正常现象,与鼻涕毫无关系,但奇怪的是,偏偏在这个时候鼻涕同时也会大量增加,这其中肯定有它的道理。
为了解开这个秘密,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眼睛中的泪器。泪器是产生眼泪的地方,在不哭的时候,它也在不断地分泌出少量的眼泪,那是为了湿润眼球。比如我们每天要眨无数次眼睛,是为了将泪水均匀地涂在眼球表面,每眨一次就像擦一次玻璃窗,让我们的眼球始终变得清洁明亮。
泪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产生泪水的泪腺;二是让眼泪流出去的泪道,它既通向眼眶,也和鼻腔相通连。平时,只有极少的眼泪通过泪道流到鼻腔中,因此几乎感觉不到。但是,当你大哭时,泪器产生的眼泪一下子大大增加。其中一部分涌到眼眶内流出,也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泪水,而另一部分便通过泪道进入鼻腔中,再从鼻子中流出。实际上,从鼻孔流出的水是假鼻涕真眼泪。
六、牙齿不是实心的小石子
人体之中最坚硬的部分是口腔中的牙齿。粗粗一看,牙齿如同一粒粒实心的小石子,其实它的结构并不那么简单。
牙齿从外形上看,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暴露在口腔内的是牙冠,镶嵌在牙槽里的部分是牙根,而牙冠和牙根的中间部分则是牙颈。最重要的是,牙齿的内部和外面的结构并不一样。
牙齿的外面一层是光亮坚硬的珐琅质,其硬度大大超过钢铁。珐琅质里面是牙本质,再往里是牙髓腔,牙髓腔内充满了血管和神经。
珐琅质主要起保护牙齿的作用,虽然异常坚硬耐磨,但最怕酸性物质腐蚀。如果一个没有刷牙习惯的人,牙缝中长期被细菌和食物残渣附着,由于细菌对食物残渣的分解作用,会产生酸性物质,突破坚硬的珐琅质防线,将牙齿蛀成一个大龋洞。这些龋洞一旦成了细菌和食物残渣的大本营,便会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牙齿将被越蛀越深。
当龋洞深入到牙髓腔时,里面的神经便暴露在外,只要一吃东西就会感到疼痛难忍。所以,千万别将牙齿当做实心小石子看待,而应该懂得去保护它。
七、发现指纹的秘密
1685年,荷兰解剖学家开始研究拇指指纹的构造。168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丕基教授,开始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指纹图案。
1880年,一个在日本的苏格兰医生亨利·福乌尔德斯博士,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开了现代指纹分析学的先河。由于对古代陶瓷碎片上的指印感兴趣,福尔德斯传播这样一个观念,它们或许就是鉴定个体的方法。这个观念被孟加拉湾主要行政官员威廉·赫舍尔先生完全接受;他报告说他多年来在印度利用拇指鉴定目不识丁的囚犯和工人。指纹学最初激起令人兴奋的涟漪,是源于《自然》杂志的争论,真正第一个开始研究指纹学的是英国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加尔顿先生。
加尔顿详细地研究指纹,在1880年写出《指纹》一书,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问--指纹学。加尔顿明确地指出,每一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他用科学理论解释了指纹各不相同的原因。他指出指纹是由勾、眼、桥、棒、点等纹线组成的,每一条指纹的分支、起点、终点以及结合点各不相同,起码有100个细微的特征。如果把这些特征排列组合,指纹的种类多得惊人,在1后面要加60个0!这数字远远大于人类人口的总数。因此指纹变化多端,每个人的指纹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加尔顿把指纹分为弓型、箕型、斗型,建立了指纹的科学分类法,一直被沿用到今天。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伦敦警察指纹局共处理了1000万个指纹,进行了一亿次指纹比对,成功地鉴定出50万名罪犯的指纹。数十万名无辜者和罪犯都被提取了指纹,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他们二人在1979年提取了指纹,以纪念指纹发现150周年。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目前很多商家都利用指纹独一无二的特性,研制出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体现指纹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安全,比如:指纹锁,指纹门禁,指纹考勤机,指纹采集仪,指纹保险柜以及网络指纹登陆系统等等,据调查,国内很多高档智能小区都装有指纹锁,指纹门禁,指纹被用到设备最早的是指纹考勤机,公司人事管理者为了杜绝代打卡,纷纷采用指纹考勤机。同时,我国首家网络指纹登陆技术提供商已推出测试版,有望解决网络帐号安全性问题。
指纹学的诞生,也是人们利用指纹为自己服务的一门学问。以后的科学家一定会更好地了解指纹,利用指纹。
八、"聪明"的手指
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
这话有道理。如果我们承认劳动创造了人,承认智慧来源于实践,那么,双手不就是最重要的劳动器官吗?
"手是表现在外面的大脑。"5000年前的印度瑜珈术就开始了对手的研究。而现代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手在脑中占的"地盘"相当大,脑与手的"关系"最密切。因为研究表明,手指的活动会更好地刺激和增强脑的功能;常动手指(如练习打算盘)可使大脑反映灵敏,有利于智力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动手也是动脑。高尔基说得好:"只有先手教头脑,然后变聪明的头脑再教手,而聪明的手又更有力地促进大脑的发展时,人们的社会文化提高过程才能正常地发展。"事实很清楚,有了手和脑的真正结合,才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就在手指上",这倒是恰如其分。
不少人注意到,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会弹钢琴,所以,一些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都会加进练琴这一内容。美国一位人才专家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时发现,理化两科获奖者的平均年龄大大低于其他领域的获奖者。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就是理化两科动手多、思维操作频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世界上女性智力之所以高于男性,与女性手工劳作较多,尤其与厨房有关。因此美国一位专家指出,如果想培养视野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必须使他锻炼手指。手指多活动,刺激脑髓中的手指活动中心,就能促使其智力提高。英国一个学者指出,人的手不相同,其思维方式也不同,如手指强健发达、手形方正的人,思维精确而持久;手指骨节突出,拇指、手掌都很大的人擅长逻辑思维;手指柔和纤细的人,则以形象思维见长。
动手训练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两只手越灵巧,就越有助于大脑的积极思维;人的思维逻辑越好,双手就更灵巧。幼儿更是这样。手脚并用的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孩子1岁多时,要训练他拿勺吃饭;2岁左右要逐步训练穿简单的衣服及鞋袜;4岁左右要学会穿衣服及鞋袜,以及洗碗、拖地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动手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并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
九、测量身体--身体的尺寸
作为万物的灵长,人不但具有智慧,也有最美的形体。但遗传、种族、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使人们具有高矮胖瘦之分,模特们就因为拥有完美的身材令人赏心悦目。其实,人体的健美不仅在于发达的肌肉和曲线,也表现在身体各部位的匀称度,并且暗合了一些有趣的数字。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人体各部位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对比例关系的研究,可以简化人体测量的复杂过程,只要量出身高,就可推算出其他部位的尺寸。不同种属的人的人体比例系数往往不同。因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十分明显。例如,从越南人的160.5厘米到比利时人的179.9厘米,高差幅竟达19.4厘米。在我国,与南方人相比,北方人普遍高大魁梧。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研究中,他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绘画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是身高的1/8,肩宽是身高的1/4,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1/4。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这一人体比例规律在今天仍被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
黄金分割律是人体美的规律最伟大的发现。它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发现的,即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为0.618∶1。后来人们用黄金分割律来说明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把肚脐作为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膝盖作为人体下部的黄金分割点,咽喉作为人体上部的黄金分割点。如果人体总高度为1.618米,按黄金分割的比例计算,其上半身(跻上)为0.618米,下半身(跻下)为1米,这便是最标准的人体美感比例,即"黄金段"。
男性的身高普遍高于女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髙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
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能够锻炼肌肉、骨骼,使之更加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