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8200000013

第13章 纯粹的思想(12)

王海生哪管这些,把瓜用筐装上,用牲口驮着,逼着妇人领孩子和他一起来到了县衙。

县令升堂问案,王海生活灵活现地讲述了那个妇女如何偷了他二十几个西瓜,自己又如何抓到她的经过。他还说,前些天就已经丢了十多个瓜,一定是这个妇人偷的,要她全部如数赔偿。

听了王海生的诬告。那个妇女很气愤地说:“我女儿口渴,我看见瓜地里没人,便摘了个小西瓜,而且还把钱放在瓜叶上,怎么能说是偷瓜呢?”

“人证俱在,你是赖不了的!瞧,这二十几个西瓜还不都是你偷偷摘下来的吗?怎么说是只拿了一个?”王海生尽管心虚,但嘴上却很硬。

“黑的变不成白的。我只摘了你一个瓜,绝不会错的。”

他们各说各的理,争执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他们谁说的是实话呢?县令也感到这个案子难断。忽然,他想出一个主意。忙问王海生:“这二十几个西瓜都是这个妇人偷的吗?”

“老爷,这是小人亲眼所见,没有半句谎话!”

“你什么时候抓住她的呢?”

“她抱着这些瓜刚要走,就被我发现了,于是,我把她带到了这里。”

县令听后大怒,厉声对王海生喝道:“你这个坏蛋,竟敢诬陷好人,还不从实招来!”

“小人说的句句是实话啊!”王海生还在狡辩着。

“那好吧,本官就叫你当堂表演一番!”县令说完,用了个小小的办法就让王海生低头认罪了。

这个县令用的什么办法迫使王海生认罪的呢?

县令让王海生把那二十几个西瓜抱起来,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抱起来八九个。而后县令又对他说:“你堂堂男子汉才抱起这么几个,难道他一个女人家就能抱起二十几个?”在事实面前,王海生只得认了罪。

冒牌的声音

一个初夏的夜晚,在凤凰湖西岸的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突然跑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她一边惊慌地跑着,一边呼喊救命。当有些好奇者开门探视,看到是刘素英的时候,又都很快关了门。原来,这户人家,男的叫田丰,女的叫刘素英,他们靠耕种二亩良田和纺线织布为生,家里还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田家的日子本来过得还算不错,但是近来不知什么原因,夫妻俩个经常大吵大闹。邻里们认为夫妻吵架不足为怪,开始还有人劝说几句,到后来就干脆没有人理睬了。

第二天黎明,一个老汉因为昨天晚上和田丰约好了一早儿进山,便早早地叩响了田家的破竹门,可是屋内没有一丝回声。老汉用手轻轻一推门,门没插,咯吱一声开了。他刚一探头,吓得“妈呀”一声,扭头就往回跑。屋里地上躺着三个血肉模糊的人,正是田丰一家。

很快,有人报知了县令,当县令一行数人赶到发案现场时,这里已经围了几层人。县令听了那个老汉讲述了刚才他所看到的情景后,便进到屋内仔细观察。只见屋内陈设不乱,三具尸体并排横卧在炕上,炕头的一块青砖下压着一张宇条,上面写道:

“生不逢时何再生,互往中伤难相命,送汝与儿先离去,我步黄尘报丧钟。”

县令围着三具尸体慢踱着。蓦地,他站住了,弯下腰,伸手拉了拉田丰僵硬的胳膊。一会儿,县令直起腰,略思片刻,然后走出茅屋,对还未散去的众乡民说道:

“田丰杀妻害子后自刎而死,已查证属实。只是这孩子吓昏过去,需要听见母亲的声音才能唤醒。本官宣布,谁能学得刘素英的声音,救活这个孩子,田家的遗产就归他一半……”

话音未落,人群中便走出一个自称叫冷华的年轻女人,她躬身道:“大人说话可算数?”

县令细细打量了一下冷华,说道:“一言为定,字出千斤。”

于是,冷华上前学起来:“宝贝儿,我的宝贝儿,妈妈回来啦……”可是她叫了半个小时孩子依然“睡”着。

县令问那老汉:“这与昨天晚上刘素英的声音相像吗?”

“像!真像!像极了!”老汉肯定地点了点头。

县令转身对冷华道:“好了,虽然孩子没被救活,但你学的声音却很像,鉴于田家已无后人继承产业,所以田家遗产全部归你所有……”

冷华刚要谢恩,县令抬手止住了她,继续说道:“按当地的习惯,外姓人继承遗产,必须用左手一刀砍断院中最粗的一棵树。我看你身单力薄,不能胜任,就由你指派一个最亲近的人来完成吧!”

听完县令的吩咐,冷华伸脖子往人群中探了探。人们顺着她探视的方向,看见人群外层忽地站起来一个壮实汉子。此人膀大腰圆,原来是冷华的丈夫杨艮。他径直奔到县令面前,接过柴刀,用左手掂了掂,几步跨到院中那棵最粗的红柳树旁。猛地抡起锋利的柴刀劈了下去,“咔嚓”一声,刀落树断。这时县令的眼中闪出了欣喜的光芒。他干咳了一声,人们立时安静下来。只见他开口说道:“本官对这起人命案已审理完毕,现宣布捉拿案犯杨艮和冷华归案。”

杨艮和冷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喊冤枉。

县令瞥了他们一眼,大声说道:“你们有罪不认,冤在哪里?”

杨艮颤颤地问道:“田丰杀妻害命而死,大人怎说是被我们所害?”

县令嘿嘿笑道:“这是你们自己表演的结果。”说着转向围观的人们:“昨天半夜,有人听见刘素英呼喊救命,可是从死尸干黑的刀口上看,发案是在傍黑时分。这就怪了,难道刘素英被杀后还能到处呼喊救命吗?所以,我想一定是有人冒名顶替,制造了假象,这个冒名者一定是这起命案的杀人凶手。于是,我便决定先从声音上查出冒名者。当查出冷华就是冒名者后,我发现她身体单薄,绝非是直接作案人,一定还有同谋。于是,我便利用在现场观察出的凶手是左手使刀这一特征,以田家的遗产做诱饵让凶犯自投罗网。”

县令的推断入情入理,杨艮和冷华无可奈何地哀叹两声,只得交代了杀害田丰全家的经过。

原来,杨、田两家一直毗邻而居,自然也过从甚密,谁知天长日久,杨艮夫妇便起了歹心,想吞占田家的财产,于是精心策划了这个阴险的杀人计策。杨艮首先让冷华利用女人的美貌诱惑田丰上钩,以此引起田家夫妻不和;又从中挑拨,使田丰和刘素英的关系愈加紧张。这天,杨艮趁田家夫妇刚刚吵闹后,田丰赌气离家的机会,摸进屋去砍死了刘素英和孩子。田丰回来后,又被砍死在屋内,半夜时,冷华化装成刘素英,学着刘素英的声音,哭喊着从田家跑了出来。

田丰全家被杀一案,县令由刘素英的刀伤血迹,推断出有人冒名顶替。可是,却怎么知道田丰不是自刎而死的呢?

县令在多年断案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即:自刎而死的人,执刀的手应软,死后一二日内手肘可弯曲。可是,检验田丰尸体,其左右手都是僵直而不能弯曲,极不合逻辑。由此便断定田丰是别人用刀杀死的。

一个令人费解的弹孔

民国年间,浙江温州市有个叫宋生的人,家里十分富有。他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仍很贪色,又娶了杨家17岁的女儿杨霞为妾。杨霞天姿美丽,又很会迎合宋生,博得了他的欢心。因此,宋生整日和她在一起厮混,沉溺于酒色之中。

这一天,是宋生的生日,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还请了一个江湖艺人来到家中助兴。客人们离去后,宋生让家人拿出了自己的手枪。他的枪法极好,只见他举枪瞄准了庭院东墙外头上的一只麻雀,“砰……”麻雀应声掉到了墙外。家人宋小二急忙跑过去,想爬过墙头把麻雀取回来。可是他刚搭木梯爬上墙头,就惊叫一声掉了下来:

“强盗!不好了,强盗来了!”

这时,南面院门附近也响起了呼喊声:“快来人啊!强盗抢劫了!”

宋生顾不得多虑,拎着枪朝前院奔去。谁知他刚跑到前厅,正要搜寻强盗,却被一枪击中了。他一声没哼,便扑倒在地上。强盗逃走后,宋家人出来看时,宋生已经断了气。杨霞扑到宋生的身上,悲痛欲绝。

案子报到了警署。十几分钟后,警官李景欣来到宋家勘察现场,检验尸体。他发现强盗来宋家行抢是有充分准备的,没有留下任何物证。最后,他来到尸体前,仔细地查看了死者的伤口。他发现宋生的脑袋上有一个贯穿弹孔,前面有鸡蛋大,后面有指盖大。于是他向家人问道:

“强盗进到院子里来了吗?”

“进来了,还进到了楼内,你看,窗户都被砸坏了。”

“强盗都抢走了什么东西?”

“都在这上面,请看吧!”杨霞递过来一张清单,上边列出丢失金银首饰上百件,还有许多衣物。

李景欣看过清单,眼睛一亮,吩咐宋家人:“先把尸体安葬了吧!”他又对一起来的助手说道:”你立即拿这份清单去附近所有的当铺查询一下,看有没有去销赃的,如有立即抓来。”

第二天,助手就在离城20里的一个当铺里发现了赃物,并抓获了一个可疑人。一审问,那个人承认了自己去宋家抢劫的事实,但是不承认杀了人。

李景欣对助手说:“今天晚上你去宋家杨霞的门前隐蔽守候,见有一个青年男子去宋家,便给我抓来,那个人就是杀害宋生的凶手。

助手领命,果然当天晚上抓到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年轻人。一经审问,年轻人如实招供,案情大白。杨霞也被逮捕归案。

原来,这个年轻人是宋家的仆人。因为年轻英俊,被杨霞看上了。杨霞嫁给宋生时,主要是贪图宋家的财产。可是时间一久,她又后悔了,觉得嫁给这么个老头子太没意思了。于是,她便勾搭上了这个仆人,让他花钱雇了一伙强盗来宋家抢劫,并乘宋生追查强盗时,让仆人从后面开枪将其杀害。

李景欣是怎样断定杨霞与强抢杀人案有关的呢?

勘察现场时,李景欣接过清单,看到上面列了上百件金银首饰,起了疑心:从报案到现在不过十几分钟,宋家即使真丢了这么多东西,也不会查得这么快,这里面一定有假,清单很可能是事先写好的。验伤时,他又发现死者脑部弹孔前大后小,说明子弹是从脑后射入的,这就更可疑了。宋生去追强盗,怎么会被人从后面击中呢?他推想凶手一定是内部人。于是,便让助手先抓住强盗,麻痹真正的杀人凶手,然后将其抓获。

遭抢劫的男护士

一位男护士在街上挨了一闷棍被抢劫,躺在医院里昏睡。离案发时间不到1小时,有3个人被带到警局侦讯室。

黄克探长对第一个嫌疑犯李浩然说:“李先生,今天早上在天母东路发生了一桩抢劫案,一名护士被打昏在天玉公园入口附近。这个抢匪抢走了被害人的钱包。在天玉公园路口设了一台测速照相器。在案发3分钟内,相机照到3辆超速行驶的车子。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这里的原因。李先生,说说看你今天为何如此惊慌地超速开车?”

“警察先生,”40来岁的李浩然干咳了几声,“我没有伤害任何人啊,我希望那位护士先生能赶快好起来呀。我是个生意人,我当时只是急着开车要去机场接客户而已。我630起床,不到700就赶着出门了。”

第二名嫌犯是30岁出头的银行职员王富凯。“你说的行凶抢劫案跟我无关啦。”王富凯说道,“我前一晚带着女友去阳明山夜游,一大早得赶快把她送回家,免得被她家人发现。后来我突然尿急,想到天母东路附近有麦当劳可以上厕所应急,所以车速可能快了一点。”

第三名嫌犯名叫陈明理,块头虽然高大,但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似乎是个温柔的好人。

“抢劫案不是我干的,我不是那种恃强凌弱的人。每次看到护士我都会过去问问有什么要帮忙的,我最尊敬白衣天使了。”陈明理的口气十分坚定,“我是专程北上来照顾我姑妈的。我照顾了她4天,见她好很多了,所以吃完早餐后我就急着开车回家了。”

经过电话调查,李浩然的家人证实他是在700以前出门的。王富凯的女友支支吾吾,后来也坦承一切。陈明理的姑妈说词和她侄儿符合,她还说她侄儿非常善良,连一只蚂蚁也不会忍心伤害的。

黄探长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笑着把其中两名嫌犯释放了,留下一位再次带进了侦讯室。

你知道黄探长怀疑了谁吗?

抢匪是李浩然。李浩然说的一句话“我希望那位护士先生能赶快好起来呀”。在整个侦讯过程中,黄探长只提到受害人是护士,却未提及其性别;一般人多半会以为这位护士是女的,为何李浩然会知道受害护士是“先生”呢?由此可见,李浩然一定“看过”受害人,所以他是抢匪的嫌疑最大!

大力士之死

剧场里,正在演出一场杂技节目。下个节目就是大力士铁汉的了,舞台监督让人去找铁汉做准备。正在这时,只见演员程华慌慌张张地跑了上来。

“不好了,铁汉死了!”

“在什么地方?”舞台监督和坐在身边的团长都“霍”地站了起来。

“在装道具的小仓房里。”

团长对舞台监督说:“你先安排下一个节目上场,我去后面看看。”

程华领着团长等人朝小仓房跑去。

小仓房里,铁汉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两只手紧紧地掐着自己的喉咙,脸上布满了痛苦的神色。

团员吩咐大家不要随便进入现场,并命人立即向警察局报案。

几分钟后,黄警长和几个警察坐警车赶到了现场,黄警长等人仔细地勘察了现场,发现现场除了铁汉的脚印外,还有两个人的脚印。然后,他来到团长跟前问道:

“是谁先发现被害人的?”

“是程华。”

“让他来一趟。”团长让人很快把程华叫来了。

“是你发现铁汉被害的吗?”

“是我发现的。”

“你把刚才见到的情况再详细和我说说可以吗?”

“可以。”程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刚才,台上有个布景架子轻动了,我想到小仓房里拿根绳子把它捆绑一下。可是,我刚走到小仓房的门口,听见里面有动静。我从门缝往里一看,吓得几乎叫出声来。我看见铁汉正在使劲掐自己的脖子呢。我便进去使劲掰他的手,可是他力气太大了,怎么也掰不开,便跑出来喊人。谁知当我把人找来时,他已经死了。”

听完程华的情况介绍,黄警长哈哈大笑起来:“程华,我看你还是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吧!你的同伙是谁?”他厉声喝问。

人们惊讶万分,都把目光集中到了程华身上。

“怎么怀疑到我头上了!”程华极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恐慌。

“那是你自己表演的结果。说吧,你和谁害死了铁汉?”

在黄警长威严目光的遇视下,程华只得交代了和本团一个叫兰武的演员同谋杀害铁汉的犯罪事实。

原来兰武在追求铁汉的女友小梅。小梅喜欢铁汉的淳朴,也爱慕兰武的英俊,因此心里很矛盾,犹豫不决。为了得到小梅的爱情,兰武用钱买通了和铁汉关系较好的程华。他让程华骗铁汉喝下了掺有安眠药的葡萄酒,待药性发作后,兰武从暗处走了出来,按着铁汉的手,把铁汉掐死了。

黄警长是怎样识破程华的谎言的呢?

不管一个人的力气有多大,也不能把自己掐死。因为,当一个人把自己掐昏后,手就会自然地松开了,用不了多久,他还会缓过气来的。

于聪与于明

秋天的一个早晨,有一位姓赵的老先生和往常一样去公园散步。他横穿公路时格外小心,见到绿灯亮了,就踏上了斑马线,向对面走去。

这时,一辆卡车闯红灯,从左侧开来,赵老先生来不及躲闪,被卡车撞倒。卡车司机不但没有停车救人,反而加大油门急速逃走了。

一个过路的人看到后,急忙打电话报了警。一会儿,两个警察赶到现场。急忙把赵老先生抬到一辆救护车上,遗憾的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赵老先生不幸去世了。

同类推荐
  • 一分钟推理

    一分钟推理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经典推理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人生卷(文摘小说精品)

    人生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博士家的火灾(原创经典作品)

    博士家的火灾(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韶光贱

    韶光贱

    付秀莹,女,河北无极人,1976年生,现居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毕业。知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爱情到处流传》、《旧院》。曾获首届中国作家出版奖等多种奖项。供职于《小说选刊》编辑部。
热门推荐
  • 午夜兰桂坊

    午夜兰桂坊

    旅美女作家吕红的新书《午夜兰桂坊》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午夜兰桂坊》、《怨与缘》、《微朦的光影》等中篇小说。吕红的小说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寻梦经历,尤其是情感和内心价值观历经的冲击。在故事的背后,不只是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有中国文革后的社会变动在这代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表现了跨时空、跨视域的爱情与人性纠葛,涵盖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深刻透视。除了小说之外,本书也收录了其它文体作品,展现她多方面的才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宫情空净空

    清宫情空净空

    管它宫廷诡谲,任凭风起云涌,只愿留在心爱的人身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甘之如饴!
  • 吐沫横飞

    吐沫横飞

    HOLD不住的想作文猛料,让郁闷得人惊鸿爆笑,不禁慨叹道,还是做个精神病更快乐。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镯印

    镯印

    她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权利,金钱,甚至鬼魂。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活着来的重要。他像一条蛇,生死浩劫,无不跟随,她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诡异且迷茫。他设计圈套,让她钻,让她慌,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然而,当这一切都结束了。她才发现,这才是诡异的开始……听过韩家村的传说吗?传说韩家村有个宝贝镯子,这个宝贝有着诡异的能量,只要是戴过它的人,都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且,只要戴上了,就再也摘不下来。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