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100000008

第8章 诗歌鉴赏(2)

再看十九世纪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作品,列宁曾夸奖“整整一代革命者都从涅克拉索夫的作品中得到鼓舞的。”涅克拉索夫的著名长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揭露、控诉了沙皇的黑暗统治,尖锐地揭穿了农奴制改革的欺骗实质,号召人民为幸福而斗争。全诗用了许多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如其中的一段写道:

每个庄稼汉的心,/是黑乎乎一片乌云,/多少怒火,多少恨!/本应当雷火往下劈,/本应当血雨往下淋……愤怒和仇恨本属于意识,它是没有形象性的,但诗人却用生动的比喻使这些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见可感。受尽鄙视和侮辱的俄国农民的心,象黑沉沉的云,他们心中没有光明,只有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深仇大恨。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农民的忍受已经到了尽头,终有一天那愤怒会象雷火一样往下劈,象血雨一样往下淋。雷火、血雨是有响亮的声音和鲜明的色彩组成的形象,它极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听觉和视觉,从而产生深刻的审美记忆。可见,形象的魅力在诗歌中是十分重要的。

与此同时,诗歌的意境更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古代的评论家们,几乎将它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将生活美提炼为艺术美,使内情与外物融合为一。

王维有首著名的绝句《渭城曲》: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被谱为名噪一时的“阳关三叠”,一直唱到如今,其奥妙就在于它的情景交融、辞意兼美。其景:清晨细雨、柳丝翠绿,气氛凄清、气候微凉。这都是平常可见的景,但读起来却风光如画,抒情味极浓。客舍,游子的伴侣;杨柳,离别的象征。青青客舍与翠绿杨柳相配,色彩清新明朗。其情:离别在即、别后难逢,劝君复饮、离绪满怀。在盛唐人心目中,西出阳关虽是令人羡慕之壮举,但毕竟西域荒凉,加之长途跋涉,难免要历尽艰难苦辛,更何况无故人伴随,定是寂寞难当。因而劝君更饮的那杯酒,是一杯浸透了浓郁感情的琼浆。高度概括的二十八字,构成了一幅景美意浓的送别图,真是诗中有画。当然,这首诗,这幅画,不仅是这二十八个字。其优美的意境和复杂的情感,要比这丰富得多。读者可以驰骋自由联想的骏马去绘制、填补。

古代诗词注重意境,现代诗歌也不例外。诗人李瑛就很讲究诗画合璧的美学效果。他一般不直接引吭高歌,而惯于捕捉生活中那些千姿百态的具体物象,借画面抒发感情,从而开拓出深远的意境。如《进山第一天》,诗人用创造性的画面将战士们急欲杀敌的心情生动地传递给了读者:

山路上翻滚着背包,/象带着光,象扯着火,/象一阵无声的风暴,/卷下了山坡。

惊落了黄叶片片,/吓呆了凝云朵朵;/让路!

让路!让路!/有话回来再说。

在这里,文字化成了有声有色的画面。战土们为了尽快赶到集合地,象带光、扯火的风暴,急切地越过草丛林莽席卷下山。战士们心情激越、动作迅速,但又是那么熟练、干脆、利索!可见战斗情绪之高,军事素质之好。接着,诗人又用客观事物构成的画面来衬托战土们的行动:黄叶被惊落,云朵被吓呆。这些平时与战士们朝夕相处的草木朋友因不知道让路而成了战士们前进的障碍。所以,要请他们赶快让开,待凯旋归来时,再细细地解释明白。诗人将难写的感情化成生动、具体、形象的场面。读者细细品赏,便能发现情透画外。这种以画抒情的方式,往往能实现出完美的意境,有引人入胜,激起共鸣的效果。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境说还有另一个侧面,即要求作者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是缘情写景,作者把激动的心情贯注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着诗人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是触景生情,作者受外界景物的刺激而后激起感情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所见,城市残破,草木深深。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则抒情:将国家破亡的哀痛感情移注于自然景物,于是达到了物我统一的境界。花鸟草木,本是娱人之物,此时亦通人情,花因“感时”而落泪,鸟因“恨别”而惊心。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鉴赏此类诗歌,应从移情的审美角度去分析,才能充分领略其艺术境界的真谛。

杜牧的《山行》则属无我之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具有赏心悦目的色彩美,这景物的美,触发了诗人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于是停车而望,陶然而醉。

好诗一般都有意境,但有意境的并不一定都是好作品。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应该注意鉴别。

领悟诗歌的理趣美

—般地说,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但为了表达复杂感情和社会矛盾的需要,诗歌必然“要把个别提高到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高度,把感情深化到理性。”不过这种理性不是抽象的思想或概念,而是情中之理。既有诗味,又有说理,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某种哲理,使人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这就是常说的理趣。

饱含理趣的诗,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均不乏名篇。外国诗歌中,雪莱的《西风歌》、斐多菲的《自由、爱情》,中国诗歌中,《诗经》里的《伐檀》、《硕鼠》,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杜甫的《蜀相》,白居易的《红线毯》,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金错刀行》等,它们或以理、以议论为诗,或以散文、俚语入诗。鉴赏这类诗,既要注意捕捉它的意象,又要深刻领悟它的理趣。因篇幅所限,本节仅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进行鉴赏。

宋代诗人苏轼,是卓有成就的写理趣诗的妙手。为了说明抒情诗与理趣诗的不同的艺术特色,我们不妨举两首写相同内容的诗作个比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写庐山的七言绝句,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类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用神奇的想象,精当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对庐山瀑布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借“生”、“挂”、“落”三个动词,写活了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瀑布动态,从而衬托出俊伟飘渺的庐山之雄伟气魄。这是祖国山川的壮美触动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激情,于是诗人借景抒情。所以,这首诗是属抒情诗的范畴。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完全是另一番景况,它是典型的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没有象李白那样具体地去写庐山的某一景象,而是概括地写出了庐山的特色。横看成岭,绵长盘亘、苍翠如画,侧看成峰,陡立耸峙、峭壁直立。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去看,又呈现出风貌各异的形态。苏轼从而概括了庐山“俊伟诡特”、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总特点。但是,山过于雄大,人过于渺小,它的全貌人们是无法完整地去把握的。所以苏轼感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呢!“只缘身在此山中”。至此,苏轼揭示了一条深刻精湛的哲理:普天下的一切事物,如果受它的局限而陷其隅,那么,就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它的全部真相。只有不受它的限制,在更加广泛的范围里去观察它、分析它,才能认识到它的本身。写庐山的四句诗,居然蕴藏着如此深刻的哲理,而且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以启发,真不愧为诗中灵杰。

在宋代理趣诗中,除上首外,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陆游的《游西山村》等,都是此类诗中不可多得的艺术范例。

诗情与哲理的统一,是理趣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这类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的体会和理解,读者就不能仅靠想象和联想去获得了,而应该在审美的过程中进行深一层的探求和思索,用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的理解即“领悟”去获得。只有“领悟”才能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

理趣诗的另一类情况是以议论为诗。

清代诗人沈德潜说:“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试思二雅中何处无议论。杜老古诗中,《奉先咏怀》、《北征》、《八哀》诸作,近体中《蜀相》,《诸葛》诸作,纯乎议论。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可见,诗主议论是古已有之的,但这种议论本身必须是形象化的,是成为艺术形象一部分的议论,是符合艺术形象的发展逻辑,并饱含着感情的议论的。这是我们鉴赏这类诗时的重要标准。

杜甫写诸葛亮的《蜀相》诗,前四句是描写,后四句是议论。不过在前四句的描写中就已流露出无可追攀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百感中来,寂寞之心难言,数声黄鹂,荒凉之景可叹。接下来就自然地过渡到后四句的议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与前面的描写巧相呼应。这四句,虽然是高度概括的议论,却是饱含着艺术形象的议论。这议论能唤起读者许多联想: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扶持阿斗、六出祁山,直至五丈原头大星遽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怎能不使千古志士仁人感慨流泪。这首诗,杜甫寓议论于形象,所以读来毫无空泛枯燥之感,历来被读者所称道。

杜甫许身社稷,但报国无门,而陆游则一生为复国呼号而遗恨黄泉。在陆游的诗中,抗敌御侮、为国雪耻的炽热感情和坚定信念始终在不息地燃烧。他的《金错刀行》象黄钟大吕般震撼人心:“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诗中有形象、有议论。诗人自比为光芒四射的金错刀,要为复国而奋斗,但又始终得不到机会,因而感到压抑和愤慨。这种激愤之情发而为反问、为议论、为呼喊;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推翻秦国统治的念头仍然不灭,而今堂堂宋朝,却落得在卖国求和、苟且偷生的地步中;并不是当朝无有志士能人,而是昏庸的朝廷不起用他们。此段议论,若单独列出,便不是诗。但它是从艺术形象的逻辑发展中引伸出来的,是与诗人的激情融合在一起的,所以不但是诗,而且是首经过提炼而升华的好诗。

不过,这类诗中的议论倘若过多而又脱离形象的话,那就真会“味同嚼蜡”了。读者在鉴赏时,对此类诗,会作出恰当的美学评价。

品鉴诗歌的形式美

一切艺术之美,是内容和形式高度完美的统一。没有内容,形式无所依附,没有形式,内容不能独存。所以,形式之是否完美,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优劣。

诗歌的形式美,随着人类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日臻完善。在长期的艺术审美活动中,人们又因为反复地接触这些形式而逐渐使这些形式具有历史的稳定性、传统性、规范性和相对独立性。人们一接触到这些相对独立的形式,就会产生美感。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些诗歌的美,往往不完全取决于内容,而是因为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如唐人张若虚就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的内容无多大进步意义,但那独特纯熟的技巧、流丽工巧的语言、和谐圆润的韵律,却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可见,这首诗的圆熟完美的艺术形式是值得借鉴的。

诗歌的形式美有诉诸视觉的整齐美,对称美,错综美。但它是用文字来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以它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不同。它的形式美还有诉诸于听觉的,即押韵、平仄、节奏等所形成的音韵美。

以下,就诗歌的结构、音韵,艺术手法等进行探讨。

结构。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一般都很强调结构、体式。所以,诗歌除内部的逻辑顺序外,还有外部形式的均衡,从而形成结构的整齐美、对称美和错综美。

欧洲的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和中国的古典格律诗,都具有典型的整齐美。

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一般由两节四行诗加两节三行诗组成。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又称伊丽莎白体)则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构思巧妙、音韵谐和、意境优美。如他的十四行诗的第二十九首: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就独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抛弃,/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

这虽是第一节,却可以看出,莎土比亚完全是按十四行诗固定的形式去书写的。

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律诗,更是要求严格,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常见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每首句数相等,每句字数相同,分行写来,鲜明、整齐,诉诸视觉,有一种整齐一律的美。这种美,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是我国单音节字的特点形成的,适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它犹如士兵队列方阵的整齐划一,也如绘画中各种连续花边饰纹的循环往复,给人以井然有序的秩序感。

诗歌的对称美,是形式美的另一重要法则。如中国古代律诗就要求对仗。这也与我国单音字的特点有关,否则无法字字相对。在诗的颔联和颈联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均要相同,并互相成对;就象古代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如韦庄的《夜雪泛舟游南溪》中的颔联是这样的: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沙。

两句的词组结构、词性完全相对。

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给人以安静、稳定和均衡感。人体美就包括眼、耳、手、足的对称。人的两足若不对称,别说走路、跑步,即使站立也难以稳定。所以古希腊的美学家早就指出过人体的美“确实在于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对称”。诗歌的对称也是对称法则的一部分,它同样有舒心、悦目的美学效果。

诗歌的形式美还包括错综美。先看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简练生动,形象传神。长短不齐的语言交叉使用、灵活跳跃。虽然参差不伦,但意态天然、错落有姿、和谐统一。形式既单纯又丰富,活泼又有秩序。再看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奈的《照片》:

她的美/是一团烈火/照片/你便是这烈火的烟/在你那儿/照片/有着困倦的音调/谱出/感人的歌曲这首诗,为了适应感情跳荡的需要,采用梯式和台式相结合的诗行,全诗不用标点,却巧妙地把视觉形象化成了听觉形象,揭示了他见到恋人照片时的爱慕之情,既“自由不羁”,又给人以立体美感。读这种诗时,要根据诗人提供的线索,用感受和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才能领悟它深邃的内涵。

诗歌形式的错综美,属美学法则的高级形态。它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和有机的和谐的统一。读者密吟恬咏,自能充分体会想象中的快感和乐趣。

以上是属于视觉的结构美,下面简略谈谈诉诸听觉的韵律美。

韵律,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不同民族的诗歌,由于语言结构不同,韵律的规则也不一样。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节奏,外国诗歌讲究轻重音、长短音、音步、顿数。不过,其作用都是为了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同类推荐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热门推荐
  •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天降凰女:妖孽殿下不好惹

    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奈七夕和这个世界说了拜拜。黑无常一脚大力踹,直接将她踹下了奈何桥。回过神,她落入了一个人仙妖三界共存的世界,竟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光屁股小婴儿!虽附带了一只谜之生物和从天而降的师父,但并不表明她以后的日子会有多么逍遥自在。一时口快,奈七夕一秒变成唐僧肉,化作众妖的眼中美食,成为妖王殿下的备用粮食,果断断踏上了一条无节操的逗比不归路……“她可是本王的备用粮食,可能逃脱我的手掌心吗?”他邪魅一笑,薄唇微微勾起,金色的瞳眸看着眼前的奈七夕,伸出手霸道的将其揽入怀中。
  •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前世新娘:恶魔总会在身边

    九岁失忆,忘记了前世的记忆,仅仅留下脖子上记忆的项链,我把一个美丽的梦从韩国带到了中国,从妈妈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身世,虽然我的亲身父母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离我远去。当知道自己九岁时就已经订婚,才发现缘分从那时就已经牵起,此时身边的恶魔原来就是那个他?他是当年的那个他吗?为什么我会有个这么可怕的妹妹?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首席特工王妃

    首席特工王妃

    殷素,Z国第一特工组织的当家首席,手腕强悍,腹黑毒舌,人如其名,如一朵罂粟花一样,美丽却致命!十岁,曾祖母拉着她手:孩子,你这辈子可是皇后命格啊!将来必定尊贵无比,万民景仰!二十五岁,一次任务,一幅美女图,她特工界第一狂人‘罂粟’,华华丽丽的穿越了……★★★★★★★★★★★殷素东宸国丞相府庶出的小姐,空有绝世之姿,却胆小懦弱,无才无德,本是新帝指腹为婚的皇后,却因为一道退婚圣旨,当场昏迷,再次醒来,眼里光芒乍现!什么?竟穿越成了相府的懦弱小姐?爹不疼,姥姥不爱,姐姐欺压,妹妹陷害?一道退婚圣旨就将她变成全天下的笑话!靠之!!当她是软柿子不成?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低调中爆发!她堂堂特工‘罂粟’,人人闻风丧胆,可不会任人揉圆搓扁!只是,被皇帝退婚不久,居然有几个人优秀男人同时登门求亲,一时之间,她又成了人人争夺的香饽饽,这……是什么情况?惊艳重生,华丽蜕变,谁人知道,这具看似娇弱的身体里,已经换了一个曾数次出生入死,饱经世事磨砺的强悍灵魂!一个罂粟一样的腹黑女人,几个风姿绰约的绝世男子,他、他、他……谁会是她携手今生之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采用宏观和微观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重点放在战争局势上。而不是具体的战争上。宏观方面主要描写明军与日军的几场大的战役及战争局势:微观方面主要描写朝鲜义军和大明锦衣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既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又通过小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