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100000003

第3章 文艺鉴赏的意义和方法(3)

只有当我们对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才谈得上是真正的鉴赏。

还有,鉴赏文艺作品时,如能知道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将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把握。鲁迅指出:“从作家的日记和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如我们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可能对阿Q的形象,特别是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理解不深,甚至会产生为什么在阿Q这样的贫雇农身上会有这样消极的东西的疑问,而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里对这些问题有过具体说明。读过这篇序言,我们就会认识到鲁迅塑造阿Q形象是要写出“现代的我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这样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经过辛亥革命,并没有冲击到。鲁迅预言:“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会开口的罢。”这就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的革命上面。这些话为我们理解阿Q形象指出了方向。又如,不少青年看过老舍的话剧《茶馆》后,总感到理不出个头绪来,但只要读一读作者《谈<茶馆>》这篇文章,那么,对《茶馆》每一幕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历史背景,各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

我们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除前面提到的读作者谈创作体会的文章外,还可阅读作品的“前言”或“后记”,以及有关传记性文章和别人的评述性文章。

三,从整体结构上全面、完整地鉴赏文艺作品。

一切成功的文艺作品,都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着各种内在联系的整体来反映的。文艺创作,讲究凝神结想,成竹在胸,布局统一,互相牵引,肌肤密连,气顺血畅,浑然天成,无雕琢痕。人们在鉴赏文艺作品时,当然不应忽视对“立片言之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的“文眼”,“诗眼”,“戏眼”等最能传神的那些笔墨,于细微处见精神,但“点睛之笔”毕竟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的,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把文艺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从其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去进行鉴赏,而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寻章摘句”,这样,才能把握住文艺作品的审美特性,真正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更富有哲理:“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我们知道,根据事物构成的状态,可将美区分为单象美、个体美和综合美。单象美是个体中某一部分的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个体美系指事物本身相当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个体的美,它包含单象美,又高于单象美,却并不是单象美的机械相加;综合美由个体美所构成,但综合美的本质不在于罗列不同个体的美,而在于揭示各个个体间的内在联系的美,从而使事物的美发生质的变化。文艺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就是单象美、个体美和综合美的关系在文艺创作中的具体反映。

一部文艺作品,例如一部长篇小说,一部电影,或是一首小诗,一篇散文,一首歌曲,一幅绘画,一尊雕塑,它们反映的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然而,在它们所反映的生活侧面里,又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相互联系的许多方面;一部成功的作品,必然包含着“点睛之笔”和好的细节、局部,但它们只有融合在整体之中并能给整体以生命时才有价值;作品中美的内容离不开美的形式来表现,而美的形式只有当它表现了美的内容时才真正获得了生命。总之,文艺是整体的艺术。一部作品,一个艺术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我们鉴赏文艺作品,一定要胸有成竹,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透过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意境去认识它的审美意义,而不能局限于一隅。这里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如我们鉴赏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幅和谐、完整的秋色图。它化景物为情思、表达了天涯孤客的羁旅愁怀。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体现出来的,而是由几幅画面综合起来而成为统一、完整的形象和意境体现出来的。如果孤立地去鉴赏这一和谐、完整形象(意境)中的单个形象,它们就并不美,有些单个形象如“枯藤”、“老树”、“瘦马”等,甚至还是丑的。这就犹如一座精巧别致的建筑,拆成碎片,不成整体,那还有什么美的价值可言呢?

四,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文艺鉴赏包含了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鉴别离不开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文艺赏鉴的各个环节,比较的方法都能发挥作用。事实上,读者、观众和听众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认清作品的成败得失,并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赏鉴水平的。

比较,历来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和相似或相异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在文艺鉴赏中,为了深入了解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成就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对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通过不同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相互比较,就能发现他们创作上的“同”和“异”,而这种“异”,就是作品思想和艺术上有特色的地方。例如我们鉴赏京剧,假如对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有意识地进行比较,那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唱腔、念白、做工、舞蹈动作、服装扮相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和鲜明的表演风格就会有较深入、细致的了解,这对提高我们鉴赏京剧艺术的水平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文艺鉴赏中的比较,还可以是优秀作品同有缺点甚至有错误的作品进行比较,以识别美丑善恶,增强免疫力。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鲁迅也说过:“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乡下人常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

……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识得硫化铜,一举两得了。”我们将优秀的、平庸的、低级下流的作品相比较地进行鉴赏,相形之下,优秀作品就显得光彩夺目,平庸的作品则黯然失色,低级下流的作品就无地自容。近年来,沉渣泛起,一些不健康的音乐、黄色小说、凶杀录像等在少数青年中流传。

如果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经常阅读、观赏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就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从而自觉地抵制各种思想病菌的侵蚀。

五,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具有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据说一九二二年法国巴尔蒂冒尔剧场上演莎土比亚的悲剧《奥赛罗》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演到第五幕,黑色的摩尔人奥赛罗听信谗言,怀疑妻子不忠,愤怒之下掐死美丽善良的苔丝蒂蒙娜时,台下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个士兵大声惊呼:“我决不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着我的面,杀死一个白种女人!”他忘记了自己是在看戏,竟端起枪向台上的奥赛罗射击,结果打伤了扮演奥赛罗的演员的胳膊。平日,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人读小说废寝忘食,听音乐如痴似醉,观画流连忘返,看戏拍案叫绝……,他们神游于美妙的艺术世界之中,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喜怒哀乐,应境而生。这种神与物化的审美感受,就叫做“入乎其内”。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充分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获得心神陶醉的审美享受。但是,文艺鉴赏不只是情感活动,而且还有思维活动;它不仅具有怡情作用,而且还具有认识作用。因此,正确的鉴赏是将情感与理智统一起来,既要动情,又要动脑: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需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得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强调的读书“出”、“入”法,对于鉴赏一切文艺作品都是适用的。鲁迅曾尖锐批评那种只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的态度,他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分,满心是利害的打算……。”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有的青年人,读了斯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就去效法作品中的主人公于连为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反抗社会,或象于连那样大胆、无耻地追求女性,看了电影《少林寺》,就一心想去当和尚、练武功。他们成了作品的俘虏,难以自拔,甚至闹出笑话或悲剧来。这是要不得的!在文艺鉴赏实践中,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要“入迷”,又要“清醒”,使“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发现艺术美的奥秘,获得完整而深刻的审美感受。

六,既要重视“初感”,又要促使鉴赏不断深化。

一件优秀的文艺作品,鉴赏者第一次和它见面,往往会留下新鲜而强烈的印象,这就是鉴赏的“初感”。初感又称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是鉴赏者在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敏感状态下所获得的不存先入之见的初次感受。一般说来,赏鉴者初次接触作品时心灵被深深打动的那一“点”,往往也正是作品最动人的那一“点”,在许多情况下,第一印象的感觉特别敏锐,因而初感也往往比较准确、恰当。我们应该珍惜文艺赏鉴中的初感,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一步上。因为初感还来不及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综合,仅仅是初步的感受。它虽然敏锐,却不一定正确;虽然新鲜,却不一定深刻。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座丰富的矿藏,不可能被一次鉴赏所穷尽。有些文艺作品,意蕴丰富、深邃,单凭初感是很难窥其堂奥的,只有“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所见愈奇。”“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所以,我们应该反复观赏,反复品鉴,反复玩味,以促使鉴赏的不断深化,从而加强和修正对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别林斯基说过,读果戈里的《死魂灵》,不是读一遍就能理解的,读第二、三遍时,他还象读从未读过的书那样获得新的印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到契诃夫的剧本,也曾说过,初一看,感受不到这些剧本的深度,每多读一遍,就多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而你把戏中同一角色演到五百次以上,就会在每次表演中都发现一点新的东西,好象戏里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创造力的源泉似的。列宁说,他“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在一个夏天里就读了五遍,而每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这都说明,鉴赏文艺作品,我们既要重视初感,又要在初感的基础上反复品鉴,深入体会,寻幽探胜,心领神会,这样,才能领略到作者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获得最大的美感享受。

同类推荐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1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最朴实的心灵鸡汤。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妈妈我找了你好久》《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一张生命的车票》《知道我多么爱你》《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美味一小碟,餐桌不可缺。小菜、泡菜、腌菜、酱菜无疑是开胃的必备食物,老少皆宜。《美食天下(第2辑):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酱菜》将告诉您大厨不传的制作技巧,分步详解腌泡酱做法,让初学者轻松上手,成就爽口佐餐美食。
  • 拜金女狼:磨刀霍霍向首席

    拜金女狼:磨刀霍霍向首席

    林夕与宫熙楚枫的爱恨纠葛改何去何从?我以为我一直在你心底,从未离开。我以为我还有机会牵你的手拥你入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唱着古老的爱情旋律,踏上征程,这条荆棘密布的路谁能最终走向终点?董倩,楚枫,Rose,艾利特,宫泽……他们又情何以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庭

    天庭

    无尽岁月之前,远古天庭威诸天,震万界,旷古绝今。却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无尽岁月之后,林天,一位无名的散修获得了来自远古天庭的传承,他能否重铸天庭,威震诸天万界,再现天庭荣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
  •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是在什么时候让你闯入我的世界为所欲为直到已无路可退。大学毕业的何碧玺没能如愿把心爱的男友拐回家,于是她命中的恶魔出现了。她愿赌服输,带着自己简易的行李搬进他的大房子,成了他名义上的情人,开始骈居的生活。恶魔不是外人,正是她姐夫的同胞大哥。当年,十六岁的何碧玺被远嫁海外的姐姐托付给这个男人监护。她傻乎乎地献上一颗芳心,却被他恶意拒绝,想退回去维持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他又不许。她想他是不爱她的,但是她怎么都不明白,既然不要她,为什么又要逼她签订那份荒唐的同居协议?这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他到底想干什么?是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
  • 黑铁之堡

    黑铁之堡

    大灾变之后,世间的一切规则重写,黑铁时代来临,钢铁,蒸汽,武力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下去的最大依靠,一个叫张铁的普通少年,懵懵懂懂之中,被命运之神在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得到一颗能够不断生长出各种神奇果实的小树,少年惨叫一声,打着滚,一头扎进那片无限广袤大陆的洪流之中——波澜壮阔的人族与魔族的第三次百年圣战即将到来!神秘无垠的广阔大陆!利用水晶不断打开人体潜能的神奇修炼体系!神之族裔的热血传奇!东方玄门的重重秘密!地心世界的无尽宝藏!一切尽在《黑铁之堡》。注:本书的背景是老虎构架出来的玄幻蒸汽朋克风格,让我们一起在小说中去享受那个有着无限可能和无限创造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