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000000004

第4章 公告通告

公告和通告都是下行文,都具有告知、关照某些事项、情况、规定和要求的性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和求实性,在执行中具有行政法规的效用。概括来说,这两种公文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规范作用。这些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发布重要事项的。尽管这些公文不是法令、法规,但其所发布的内容却有着规范、准绳作用。

第二,传达作用。一些应该普遍遵守的或周知的事项通过这些公文广为传递,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完成。

第三,知照作用。通过这些公文以公开的形式告诉大家应当了解的重要事情,应当普遍周知遵守的事项,其知照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这些公文的写作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言文字的通俗性。与其他各类公文相比,这两种公文都是普发性的,它们的阅读者极为广泛。这两种公文的读者不仅有机关工作人员,而且还有普通群众,因此在撰写这类公文必须做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多用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少用专业术语。

第二,篇幅短小精悍。这两种公文既可采取一般公文的传递方式,发至有关范围,又可通过广播、报纸、张贴等方式传播出去,因此文章篇幅要求短小精悍。

公告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1981年5月15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

一、公告的使用范围

公告,通常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有时也授权新华社以公告形式公开宣布某一事项的有关规定、要求。如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洲际导弹、人造卫星的发射等。地方行政机关有时也可用公告,如《××市×××区选举委员会公告》。

公告还用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如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等。

国家机关使用公告公布事项,只限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基层单位一般不能制发公告。

二、公告的特点

除这两种公文所共有的公开性、告知性特点外,公告还有以下三个特点:

1法规性。公告依法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可以依法发布商标公告、专利公告、破产公告、企业法人登记公告,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约束力。

2庄重性。发布公告的单位是国家领导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公告的内容是国内外关注的大事,是公开郑重的宣布,因此内容、形式、行文语言都要求庄重。

3慎重性。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内容必须是重大的、公开的,所以不能随意使用这一文种。

三、公告的种类

如上所述,按使用范围,公告可以分为三种:

1重要事项公告。如上文“使用范围”中所述。

2法定事项公告。这类公告是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据法规、文件规定,按法律程序发布,或由特殊的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公布。

3特定对象公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交诉讼文书、公开审理案件,可以发布公告。

四、公告的写作

公告的文体结构比较简单,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几部分构成。公告没有特定的受文对象,因此不写主送机关。

标题。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二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构成;三是只有文种,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之前所发的公告常用这种形式的标题。

正文。内容单一,结构简单,要求以明白流畅的语言,把宣告的事项和要求表达清楚。必要时可以扼要交待原因和依据,但不要具体阐述事件的意义或细节。如有原因和依据的内容,写完后常用过渡语“特此公告如下”引出具体事项。因为公告所宣布的事项关系重大,所以用语要确切、质朴、庄重。公告结语一般使用规范用语,如“特此公告”,“予以公告”等。有时也不写结语,写完事项后即收束全文。

落款和日期。写明发布公告的机关或会议全称及时间。重要的公告,还要写上发布地点,以示慎重。有的公告发文时间置于标题之下。以个人名义发布的公告,在姓名之前要冠以职务。

五、公告写作注意事项

公告所公布的为重要或重大事项,而且常以报刊、广播、电视、张贴等形式公开发表,所以写作时,要直陈其事,一事一告,就实避虚;语言要严肃庄重,不发议论,不加说明,更不能抒情。

公告一般不编号,但当某一次会议或某一专门事项需要连续发布几个公告时,则应在标题下单独编号。

通告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如《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严禁赌博的通告》。

一、通告的使用范围

通告可以由国家、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发布,也可以由基层企事业单位使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二、通告的特点

除具有公开性、告知性外,通告还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通告的内容可涉及国家的法令、政策,也可以用来公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务,如更换自行车牌照,施工封锁交通等。

2使用的普遍性。通告的使用频率很高,使用单位相当广泛,从国家领导机关到各级地方政府及基层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

3事项的专门性。通告是为某一个专门事项而发布的,由于这些事项有时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仅仅对某一专项工作和某些单位、某一部分人员适用,因此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内容要求详尽具体。

4贯彻的强制性。有些通告所公布的事项要求普遍遵守,比如法规政策的通告,这些通告就具有法规、法令的强制性,约束性。

三、通告的种类

1法规政策类。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政府的法令、政策,要求群众遵守、贯彻、执行。

2具体事务类。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周知或需要办理的事项。如因停水、停电、迁址、公共汽车线路更改等原因而发布的公告。

3惩戒处理类。这类通告大部分也是需要周知的,如《XX大学开除××学籍的通告》。这类公告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四、通告的写作

标题。通告的标题写作可以有三种形式。或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或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两部分构成,或者只用文种作标题。若事情紧急,可在“通告”前加“紧急”二字,成为“紧急通告”,以引起受文者的重视。

正文。一般由通告的缘由、通告事项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通告缘由。主要阐明发布通告的目的、原因或意义。若是法规性通告,还要写清法律依据。这部分结束时,用“特通告如下”或“现通告如下”领起下文。

通告事项。这是正文的主体,要求写明发出通告事项的内容。可以一气呵成,不分段落,也可以分条列项来写。分条列项写时,既要紧扣主旨阐明中心,各条之间又要有机的联系。全文结构要紧凑严密,文字要简明确切,语气要坚定庄严。

通告结尾。有的提出要求;有的指明执行时间、执行范围和有效期;有的对群众提出号召和希望;有的以通告事项最后一条收尾;有的以“特此通告”作结尾;有的没有结尾。

五、通告写作上的注意事项

在写作上,通告常是以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有关规定为依据的,因此,内容要完整,概念要准确,用词要恰当,以免产生歧义。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注意:

一是中心要突出。通告常常具有法规性,撰写时一定要紧紧围绕通告的主题写出通告的事项,切忌顾左右以言它,要使受文对象准确地理解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是概念要准确。通告有很强的政策性,是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和具体事项上的具体体现,因此,撰写通告一定要做到概念准确,符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规定。

三是语言要大众化、通俗易懂。通告是向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公布必须遵守的事项的,张贴在公众场合,以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此,必须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用词的准确,正确使用专门术语,以免出现难以理解而导致影响通告事项正确实施的现象。

四是依法发布通告。公布应当遵照事项的通告,发布依据必须充分,除在内容上符合有关的法规政策外,还必须注意其发布权,不能越权发告。

六、通告与公告的主要区别

通告、公告都是公布性公文,都具有很强的知照作用。但同时它们又在许多方面具有严格的区别,不可混用。

1重要程度不同。公告用来宣布国内外关注的重大事件;通告多用于宣布一般性的事项。

2受文对象不同。公告范围很广,向国内外公开发布;通告范围较窄,限于“一定范围内”,不能向国外发布。

3发布权限不同。公告一般由高层领导机关或授权的专门职能机关发布;通告较为灵活,任何党派、团体、机关和单位都可以发布。

4发布形式不同。公告一般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发布,不张贴;通告发布形式灵活多样,既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发布,也可用文件或张贴的形式发布。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九曲子母结

    九曲子母结

    本书精选38个故事,里面有民间探案,有百业奇人,更有历史传奇,作者还对故事的安排进行了巧妙的穿插与搭配,相信更能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胃口。这38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黄金投资一点通

    黄金投资一点通

    史前人类或许是被某条河流的河床上冲刷出来的天然黄金的光泽所吸引,这样一种贵金属。发现并逐步了解黄金。人们发现这种金属永不变色、永不生锈、易于加工,黄金是在自然界中少数几种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黄金很快就成了人类所崇尚的物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是无法通过人工合成来获得的,因此,黄金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稀少的
  • 盛世婚宠:悍少的小暖妻

    盛世婚宠:悍少的小暖妻

    【完结】前世被渣男蒙了心,重生回到十六岁,她立志此生只婚不爱,却遇见生命中的‘宿敌’。“我的车子,房子,票子,通通拿去。”“你想要什么?”“你的人和你的心。”“不好意思,你那些玩意儿只能选其一。”“那我拿那些玩意儿换你的心,用我的人换你的人。”某腹黑男思索良久,脸上带着含蓄笑容,眼神却霸道的盯着她不放。【推荐新文《豪门甜婚:淘气小萌妻》】
  • 情场谋略

    情场谋略

    夏冬是一个刚进入职场的小菜鸟,对爱情迷糊,在职场腹黑。机缘巧合救下了一个倒在路边的老奶奶,改变了她平淡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容貌最多就算是个小家碧玉的夏冬周围就聚集了那么多枝桃花…虽然夏冬平时看起来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看出她骨子里的淡漠。当面临桃花运的时候,夏冬却没有感受到幸运的感觉,最终谁会抱得迷糊腹黑娇妻归?精彩片段一“美女,做我女朋友吧。”有人很自信的说道。“好啊。”“这么快?”谁说她很难追的,怎么一下就到手了,简直不敢相信啊。“…”夏冬没说话,表示默认…“我们不合适,分手吧。”还是那个人那个声音。“好啊。”夏冬淡淡的答道。“这么快?”怎么分手一点儿也不见她伤心啊,怎么有种自己才是被抛弃的那个人的感觉?“…”沉默,表示默认。推荐沫的旧文:病弱相公风华妻: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网游之极品房东

    网游之极品房东

    风流倜傥的华丽哥,巧计抢到游戏头盔,进入游戏成为高攻高幸运的隐藏种族,意气风发的他却迎来九个风情各异的美女房客,一不小心进错浴室,华丽哥彻底拜服,成为美女们的贴身保镖。
  • 十尾龟

    十尾龟

    《十尾龟》四十回,书叙旧上海十里洋场的魅魉生活:土财主、洋买办、暴发户、留学生、商号老板、军政官吏、掮客、帮闲、婊子、骗子、小姐、姨太太……把这许多人投入到乌烟瘴气的旋涡里,揭示了当年由封闭步入开放初期种种社会现象,颇有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