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500000016

第16章 心理问题的表现(3)

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在学习上,有几次考试失败,成绩不佳,并不足以说明自己的智力就不如别人,因为影响考试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很多的。在工作上,一时不顺手,没有取得主观愿望上的好成就,也不必因此而畏首畏尾或者怨天尤人,可以振作精神,总结经验,再接再厉,重新做起。在生活上,爱情方面的失意或挫折,也不必因此而失魂落魄、长吁短叹,胆怯怕羞等等。简而言之,不论是在哪一方面遭到失败,都需要打掉自卑感。

青年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在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合适的办法去排除自卑感,因而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更加经受不住挫折、困难和失败的打击。成年人由于涉世较久、阅历较深,也就更达观开朗些,他们可以用豁达的态度把失败与“不幸”的苦酒冲淡,借助丰富的生活经验,给予心理上以有力的支撑,泰然处之。我以为这种“磨练”(有些人把它讥讽为“厚脸皮”)。在心理治疗上还是有效应的。

在过去那些“左”的运动连绵不绝的年代里,一些久经锻炼与考验的老同志,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批斗后,照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被人们误解地讥讽为“老运动员”)。他们并没有因为强加给他们的种种莫须有罪名,而受挫,而气馁,而产生自卑感。他们把个人得失看得十分淡薄,因而心情坦荡,保持稳定的情绪,成为控制、主宰自己心理状态的楷模。西方心理学家是无法解释这种“超乎寻常”的对待失败的心理态度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提出一条学习规律叫做“效果律”,认为人之常情是:不愉快的失败会给人们以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这条规律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乎也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弱者自我安慰的一种借口。但是,如若你要想取得超常非凡的成就,那就得打破所谓的“常规”,反其道而行之,要锻炼自己用“愉快”的情绪去对待那些不愉快的失败,越是失败越是要去尝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你听过医学上“六○六”药发明经过的传闻吧!人们以讹传讹地误认为,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后,才发明创造成功的。其实,这是埃尔利希和他的同事一道,经过长期试验研究,于1907年发明的第六百零六号化合物,是青霉素未发明前的治疗梅毒和其他螺旋体疾病的特效药。不必管它究竟是不是经过六百零六次的试验才成功的,只就埃尔利希等人“长期试验研究”而论,也必然地是经历了失败→尝试→失败→尝试→失败……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才获得成功的。如果按照美国大心理学家桑戴克的观点:失败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而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再度尝试,那造福人群的“六○六”还能试制成功吗?同样的道理,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式的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吃尽苦中苦、不怕失败,打掉自卑感,最后得以报仇雪恨这段史实,也就不会发生了。

因此,我劝青年朋友们,要抹掉你们头脑里的“失败的记录”,不要总是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不要担心失败、害怕失败,打掉你的自卑感,勇往直前!

上面说的是由于害怕失败而产生自卑感的种种情况,下面再说说由于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的问题。

心理上的畏缩情绪,会使人们对所面临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如果自己首先丧失信心,自认为已经走投无路,把事情看死,认定绝对不会再改变了,那你在心理上就解除了武装,不会战胜挫折、困难和失败,只有“束手待毙”。张海迪在1981年9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继续下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实践生动地证实了,成功和自信是互为因果的。可是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是只看到成功可以增强自信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自信也可以促进成功的另一面。不少人由于思想上的惰性或懒汉懦夫心理作怪,因而对“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理解,往往误解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会成为再接再。厉的“兴奋剂”,但是如果屡遭失败,就会灰心失望,丧失了勇气。因此,我们要强调: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是成功的真正动力。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愈是成功,就常常愈是成功;而一个人愈是失败,就常常愈是失败。有些青年人认为;这是“运气”——总是成功的人交了“好运”,而总是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人交的是“坏运”,是“倒霉”。这种理解缺乏心理学上的根据,是唯心的“宿命论”观点。很显然,有了信心你就会成功,成功了你就会更有信心;相反地,丧失信心你就容易失败,愈是失败,你就会更加没有信心。因此,我劝青年朋友,切勿把经常成功或屡遭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好运”或“命苦”上去。

有一位喜爱美国文学的青年人,曾用沉痛的语调问我:“钟为谁鸣?”(《钟为谁鸣?》是美国著名现代作家海明威的一部杰作)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它就为你而鸣!”我对他讲,也想同样地对更多的青年朋友讲:如果你缺乏时代的大钟时刻在为你敲响,钟声正在指引和鼓舞着你前进的意识,那你便会充满被时代所遗弃的孤独感,很有可能碌碌无为地沉沦下去。

再说说“自惭形秽”的问题。

这是一句成语,“惭”是惭愧的意思;“形秽”是不体面的意思。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自己惭愧不如别人。引起“自惭形秽”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最为明显的原因,就是有些人由于生理上有某种缺陷。例如,有些人由于看不见、听不到、做不到普通正常人能够看见、听到和做到的,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是在面貌、身材、体型各方面有些缺陷或不足,就会感到“低人一等”。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就必然地会导致心智上的缺陷,因为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换句话讲,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极”表现。就是说,有些自卑感来自自尊心,特别是那些强烈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的反映。有些人自尊心很强,他们几乎绝对地不能忍受自觉不如别人,而这种自尊心常常是隐蔽的、潜在的自卑感的暴露。

这里所说的“情意结”,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情意结”,也可以简称为“情结”,又可以叫做“观念复合体”。它在人们深藏的潜意识中,以某一种特定的情感活动为中心,缠集夹杂着另外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情意结不是一朝一夕或者短期内形成的,而是日久天长、由来已久,大多是从童年起就形成了。人们的许多挫折,往往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意识深层,几乎变成了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了。一般讲来,情意结伴随有痛苦、厌恶和惧怕的感觉,这种情意结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不由自主地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经常会表现为神经质的自卑感等等。

从积极的方面讲,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他一些方面有超常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通过补偿等适应方式来弥补人们的所短,从而发挥人们的所长。耳聋的贝多芬,成为划时代的“乐圣”,就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因此,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人要打掉自卑感,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

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自卑感的人不一定就是水平很差。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要求水平偏高,因而产生自卑的劣等感。比如,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海员,他对数学很喜爱,并且发表过几篇很有水平的有关现代数学的学术论文,他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钻研高等数学的解题上。但他有自卑感,认为自己的“天分”差,赶不上陈景润。我国有句古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智各有所长,不必相比,更不必产生“我不如彼”的自卑感。

“恐惧反应”

某化工厂维修班的一位男青年钳工,工资加奖金每月百元多,人品长相都够中等以上水平,修自行车、缝纫机很在行,而且写得一笔好字。人们认为他的条件相当不错,但却到了三十五岁还找不到对象。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

这位未婚大男的母亲来找我,她对我讲,她的这位独生儿子,每次和介绍的对象见面时,总是紧张得脸红、口吃;甚至有时表现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张了半天嘴,脸憋得通红,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结果使得介绍人感到十分尴尬,女方没呆几分钟就告辞了,大家扫兴得不欢而散。这位母亲为此感到焦虑、苦恼,希望我能讲讲为什么她的儿子会是这样?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好这种“毛病”?

我对这位母亲讲的大意是: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男女青年,并没有面临什么伤害他们或威胁他们的事物或情境,但却由于极度的情绪紧张,产生不应有的恐惧反应。有些男女青年见到生人时,或是一些未婚的男女青年,当他们和被介绍的异性见面时,脸红、口吃、心脏剧烈跳动,这也算是一种“恐惧反应”。由于这种恐惧反应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必要的、不合理的、反常的,因而人们把这种反应看做是一种“病症”。

那末,什么是“恐惧反应”?它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恐惧反应”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象介绍对象时,和异性朋友会面这个“刺激情景”,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若伴随着“被讥笑”、“被拒绝”等难堪的痛苦的失败这样一些自认为是“可怕的”刺激性情景多次出现以后,那么,前一种刺激情景(例如,见面、谈话等等)本身也会引起“恐惧反应”,或者说成是“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和“目光恐怖”。而脸红、口吃等表现,就是极度紧张、恐惧的外部表现。这类人害怕公共场合,惧怕和人接触,当和生人相对或要讲话时,就会出现紧张、脸红、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位母亲插嘴说,他儿子在第一回和被介绍的女方见面时,就有“恐惧反应”的表现,他并没有“被讥笑”、“被拒绝”等难堪的痛苦的失败等等既往经验历史,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对她讲,这并不难理解。有些男女青年,虽然没有本身的直接经验,但是他们可能会有“间接经验”。比如说,看到别人或者听到别人在和介绍对象见面后,遭到难堪的讥笑、拒绝,以至感到很痛苦、很羞耻等等。这就是“社会学习”。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会学习到这种经验。这位母亲的领悟能力很强,她如有所悟似地对我讲: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我那宝贝儿子每次考试前,和等待考分公布那段日子里,都紧张得吃不下、睡不好,他常说,考不好会影响他的提级什么的。

由此我联想起曾经谈过的“焦虑”问题。其实,焦虑也是一种恐惧情绪,只不过是焦虑往往没有明确的对象,可是一旦每个人的焦虑固定于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个情景的时候,那么,这件事物或这个情景所引起来的情绪反应,就会成为“恐惧反应”。

有些青年男女,由于爱情上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者“威胁”,使得他们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这些体验、感受当中,很可能包括有损伤自尊心、丧失信心、增加敏感和愧疚感等等,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等“五味俱全”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由于几乎是酸、辣、苦、甜、咸等各种滋味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情绪状态,一旦定型下来,形成固定模式,或者说是心理结构,那末,在往后的生活道路上,遇到新的类似的刺激情境时,自然而然地会“穿新鞋走老路”,旧病复发,使得他(她)对于面临的事物、情境怀有恐惧感。正象中国古话说的那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男女青年,由于经过了多次的挫折、失败,于是,此后对类似的情境,就会怀有几乎不能克制的恐惧感,从而减低或丧失个人的自信心,结果往往导致更多的失败。

同类推荐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揭秘不可思议的心理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复杂难测的人心,各种前所未见、匪夷所思的心理学分析,令你拍案叫绝!爱情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都网罗其中。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热门推荐
  • 心灵鸡汤全集

    心灵鸡汤全集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启人深思。故事后附的“心灵小语”画龙点睛,是最贴切的指示,让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可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关爱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将会使您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您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
  • 孽海情天林黛玉

    孽海情天林黛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一番辛苦不寻常.片言解秋心,噙香对月吟.血泪凝绛珠,三年销黛魂.岂知红尘中,漫漫洒甘霖.愁海变晴天,花媚玉堂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飞贼遇上兵

    飞贼遇上兵

    一个是聪慧过人,行侠仗义的小飞贼;一个是高大英俊头脑却有点二,终生立志天下无贼的捕快……当这两个人聚在一起——当!好戏开锣喽!一番官与匪的纠缠,到最后,究竟谁输谁赢?亦或是:飞贼遇上兵,爱你说不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诡案罪2

    诡案罪2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青阳小学命案”“‘长江小姐’选手被害案”“微博私奔命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