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04

第4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繁荣(1)

周初音乐的进步

1.周代音乐的等级化

从殷商到周初,不能说文化艺术一下子有多么大的提高,重实际的周民族在艺术上实在并不比信巫鬼而更为浪漫的殷民族高明。但是由于周代有比较完整的典籍留下来,地下的发掘也有更多的实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商到周,整个文化艺术似乎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

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周民族,在推翻了殷商的残暴统治后,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使人民能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以缓和阶级矛盾;另一方面,是“兴正礼乐”(《史记·周本纪》)。礼用以别尊卑,乐用以和人心,二者相辅相成,建立起一整套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他们把音乐也阶级化、等级化,使之成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如规定王的乐队钟磬可以悬挂于东南西北四面,而诸侯只能三面,卿大夫两面,士则只能一面,即所谓“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周礼·春官宗伯·注》引郑司农云:“宫悬,四面悬;轩悬去其一面;判悬又去其一面;特悬又去其一面。”)。再如舞队的人数和排列,天子可以有八行,每行八人,即所谓“八佾”。诸侯则只可以有六行,每行六人,即所谓“六佾”,余类推,卿大夫只有“四佾”,士只有“二佾”(见《论语·八佾·注》)。这种等级森严的规定,是一点也不能僭越的。

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乐曲也不相同。如《周礼·春官·乐师》载:“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为节;士以《采蘩》为节。”这些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决不允许越级使用。

由于把乐放在和礼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治国修身的根本之一,所以,在国家的祭祀、朝聘、燕享乃至娱乐等场合,音乐被广泛地使用。《周礼·春官·大司乐》载: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祀地;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即林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即中吕),舞《大》,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

由此可以想见乐舞在国家祭典中的重要,国家音乐机构的人员多达一千多人。

2.周代的音乐教育

在周代,音乐成为贵族、士人的必修课。国家兴办学校,是为培养官吏的,入学的学生称“国子”。在这里,他们会受到各方面的严格训练,也包括音乐舞蹈的学习。国子们“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周礼·春官》)。《周礼》载大司乐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还负责教国子学习六个“大舞”,即“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大武》”。而乐师,则教国子们六“小舞”。《周礼·春官·乐师》说:“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还要学习少数民族歌舞等其他乐舞。即“师掌教乐,祭祀则师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同上)。还要学习乐器的演奏,即“师掌教国子舞羽吹”(同上)。《礼记·内则》载国子“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正是由于对音乐的重视,使周初音乐得到很大的发展。

3.《大武》

西周最有名的乐舞是《大武》。

《吕氏春秋·古乐》载:

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

周武王即位以后,率领六师讨伐殷纣王。六师还没有攻到商朝的都城朝歌,就以精锐的部队在牧野打败了殷纣王。班师以后,把俘虏首级祭献于清庙。于是,命周公创作了《大武》。

《大武》一共六段(六成),《礼记·乐记》说:“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结合《乐记》的其他文字,我们可以为周代《大武》的表演勾画出一个轮廓。

《大武》表演之前,有一段很长的击鼓,这是象征武王伐纣之初,害怕得不到天下的支持,所以击鼓戒众。第一段,舞队从北面出来,他们手里拿着盾牌,排成整齐的行列,久久不动,象征着武王等待诸侯的到来。这时,响起了徐缓抒情的歌声,表现的是武王害怕不能取得胜利的心情。第二段,表演灭商的整个过程。由一位演员扮演王,一位演员扮演大将,他们手里各拿一只用作指挥的铎。扮演战士的演员手执戈矛,随着音乐做击刺的动作,象征武王灭商时的战斗场面,表示武王的军威传于全国。第三段,舞者分成几列,成两行前进,表示伐商的战斗取得了胜利。这时,扮演武王的演员南面而立,表示南面称王。第四段,舞队从北面第一位退到第二位,表示南方诸国成为周的诸侯国。第五段,舞者不再按舞队而是自由地交叉穿梭,最后分成两列,右膝跪地,左脚伸直坐下,象征周公和召公辅佐武王,分陕而治。从这些描写来看,《大武》的场面是相当大的。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繁荣

1.音乐政治作用的加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音乐艺术也不例外,无论从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仍然把礼乐作为别尊卑、和人心的重要工具。《礼记·乐记》载: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音乐在一切祭祀、燕享、朝聘以及日常生活中依然使用得极为广泛。《礼记·乐记》说:“若夫礼乐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我们仅举《仪礼·乡饮酒》所载宴会中的用乐仪式,就可以看出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入,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受瑟,乃降。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告于乐正曰:“正歌备。”乐正告于宾,乃降。

从道理上讲,统治者是重视《雅》《颂》一类所谓先王之乐的。但是,由于各诸侯国,甚至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而周朝天子的势力不断削弱,传统的礼法受到破坏,即所谓“礼崩乐坏”;一方面,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使音乐的使用范围得以拓宽,如作为卿大夫的鲁国的季氏,就僭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就非常生气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做都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再如《诗经·周颂·雍》是天子用来祭祖的音乐,诸侯以下都是不能乱用的。但是春秋时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却在祭祖时用了《雍》,孔子就很不满意地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意思是说,歌词里明明是说的“天子穆穆”,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用它来祭祖,合适吗?

2.民间音乐的兴盛

另一方面,曾经被视作下里巴人的民间音乐,即所谓“俗乐”受到各阶层的普遍喜爱。魏文侯就曾经对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即雅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即俗乐)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礼记·乐记》)梁惠王更直截了当地对孟子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在非正式场合,在民间,音乐的使用更为广泛。除了国家兴办的学校要以乐舞教育学生,私人授徒的孔子,也把音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他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学生,乐列第二。他和学生在一起,经常“弦歌之声不绝”。孔子本人更是善弹琴鼓瑟,击磬唱歌的。他曾经向著名乐师师襄学习过弹琴(见《韩诗外传》卷五),《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既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论语·阳货》记载“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宪问》说“子击磬于卫”;《论语·述而》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和学生之间,有许多有关音乐的活动和对话,他的学生也几乎人人都是弹琴唱歌和欣赏音乐的好手。

同类推荐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王爷夺爱:海棠妃

    王爷夺爱:海棠妃

    简介如下:一道圣旨,把我推向六王爷皇甫舜。那个三年前就伤了腿,至今只能坐在轮椅上的王爷。要我医心,如何医,拿什么医?真是可笑!荒唐!若不是极力要保住上官家,我不至如此委曲求全。皇甫舜:你真的傻到以为我要一个王妃?你不过是一个取悦我的尤物。他满意地笑着:“好鲜艳的海棠,世上仅此一朵。”“傻海棠,到现在还相信感情吗?”他的手慢慢划过我的干涩的唇,眼神中只是嘲弄的颜色。“感情是最脆弱的,最不堪一击的,你要继续沉迷在美梦中?”。。。。。。。。只是为何在我走进一段错误的人生之后,才遇见了另一个他?而他,竟然是......惨不忍睹的真实,我真的可以接受?最后,输了自由,一无所有?太多沉重,剥夺了我欢笑的权利,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秋海棠,断肠花。断肠时,情又留着何用?情未断,爱已乱。最后,是选择做一株平淡的海棠,笑看世间,亦或是当六王府的王妃?。。。。。。。。新文同寝欢迎点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筱筱的亲亲夫君

    筱筱的亲亲夫君

    这篇文文已经改为半价V文,还没有看过的亲们可以来看看,全文阅读只需1.5元左右哦。天呐,谁会想到洗个澡也能穿越的,还是带着任务穿的,都是那个该死的神仙害的,哼,看在有那么多美男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__*)嘻嘻…美男我来鸟。任务不任务的等我看够美男再说吧,哈哈。。。场景一:少卿哥哥你放心,筱筱一定会对你负责滴,某女得了便宜还卖乖。场景二:呦,酷哥,跟本小姐装酷是吧?看我不整死你。嘿嘿。(酷哥猎风由亲亲敏妮领养)场景三:你好恶心哦,还荣哥哥,我吐。。。既然你执意叫我小家伙,那我就叫你桃花眼好了,反正你本来就长了一对桃花眼。。。。。。。此文女主强大腹黑,扮猪吃老虎,吃掉N多美男。
  • 玄天至尊

    玄天至尊

    众人的追杀,天生白痴的他。成就威名。且看白痴小子如何开启异世之旅,成玄天至尊!,得散仙一缕残魂,又有半仙器级的储物芥子。九岁时一夜间恢复神智,被形式所逼,卷进大陆纷争
  • 甜心的诱惑

    甜心的诱惑

    他说:陪我演场戏,演我老婆,期限一辈子!她说:请放心。我们之间没有离异只有丧偶!,她不想毁了兄长未来,嫁了风流不羁的他。他别有居心,娶了视老公如无物的她
  • 不生病的习惯

    不生病的习惯

    健康开始于良好的习惯,结束于不良的习惯,健康的保持也有赖于良好的习惯。看看脸色、看看眼睛、闻闻气味都能看出你的健康来。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碳酸饮料,看上去很美,但都没有白水美。5大养老穴、4种随手可得的食物让你益寿延年。很多疾病由心而生,由心而灭。传统医学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具体又分为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轻松地辨别出来,让你的养生不再盲目。
  • 负朱颜

    负朱颜

    原名为:《默妃》月不随人老。任霜刀、万年削磨,依然娇好。夜风起,疏香飘缈。一缕入怀魂不定,把残冬尘梦都惊扰.......她一名受了神佛点化而穿越来到这里的女子,为了了却一断曾经的孽缘。原因只因为她爱上不该爱上的亲哥哥。一把匕首,一身白衣,一缕青丝,她飘落至后宫之中,成了帝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她那来生的哥哥居然是恭亲王。一曲离别散,一滴红颜泪,造就了一场悲剧。可是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宿?她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一去无踪,芳影难觅。她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却将红豆洒落千和湖,了却了相思,结束了缘分。……香风拂尽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事爱情当真只是在逝去之时才明白弥足珍贵......@@@@@@@@@@@@@@@@@@@@@@@@@@@@@@@@@@@@@@@@@@@@@@@@@@@@@@一场别样的穿越,一场别样的爱情故事,和一个别样的江湖。他说:乌云再怎么遮掩还是掩不住月的英华和美,既然乌云常蔽月,月儿又为什么总爱往乌云处钻,却与明日追逐。她漠然低首,回头相望,却无言相承诺。他说:人为何总是追逐天边云,却看不到身旁人......她黯然神伤,仰望天中浮云,道:为何明日一定要追逐月儿,为何月儿偏偏喜欢云......后宫,王府,江湖,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能容得下她的地方?@@@@@@@@@@@@@@@@@@@@@@@@@@@@@@@@@@@@@@@@@@@@@@@@@@@@@@@怜花应相陪,何忍空垂泪?他道:明日照芳菲,无须如影随......人物介绍:慕容若离:女主,江湖中传闻中的‘月魔’,江湖人称‘六指琴魔’云轩:帝王,江湖中的六大至尊之一的‘赛诸葛’,又名‘玉笛’欧阳无情:江湖神医‘赛华佗’,又名欧阳明日,是云轩最嫉妒的神般男子。弄月公子:公主的夫婿,时而哀伤至极,时而温润如玉,擅长抚琴与吹笛,曾以一曲《离别散》名震江湖。云延:恭亲王,长相极似若离来生的亲哥哥。云末:江湖中唯一的生辰纯阴男子,性格古怪,喜好不明,亦正亦邪,是云轩的亲弟弟。皇后:杜相之女,杜贞儿。.......不是NP,江湖与后宫之间的纷争,汇集天下奇才美人......女主也非善类,,从不吃亏,心机沉重......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