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14

第1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4)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大解放,打破了自汉代以来儒家的一统天下,艺术也从政治教化、伦理修养的附庸位置上升到与之分庭抗礼的地位。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名士风度,除了玄言清谈,诗赋文章以外,非常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一方面,可以求名于当世,把艺术作为修身养性甚至享乐腐化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可以由此途求显达,故文人学士乃至帝王显宦中都不乏精通音乐之人。

建安时期,虽然战争频仍,民生凋敝,但是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并没有因此而废止。曹氏父子,除文韬武略以外,都喜爱音乐,而且都有不低的造诣。曹操是一个修养相当全面的艺术家。魏文帝曹丕也善弹筝抚琴。至于曹植,更是精通音乐,所以连中土佛教的梵呗和道教的步虚声都要附会到他的身上。

东吴周瑜,在都督军务之余,雅好音乐,修养极高。《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瑜少精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2.嵇康与《广陵散》

阮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不但善弹琴唱歌,从“为曲既捷”来看,大概还善于作曲。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而且是著名的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他善鼓琴,尤其善弹《广陵散》。《晋书·嵇康传》载:

初,康尝游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

由于他同情曹魏集团而采取同司马氏集团不合作的态度,所以最终被司马氏集团杀害。临刑时,嵇康顾日影,索琴弹《广陵散》,并说:“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固靳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晋书·嵇康传》)他著有《声无哀乐论》《琴赋》,又作有琴曲《长清》《短清》(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长侧》《短侧》(见明汪芝《西麓堂琴统》),合称“嵇氏四弄”。

3.阮咸父子

“竹林七贤”中另一位著名人物阮咸,是阮籍哥哥的儿子,他也是很有造诣的音乐家。《晋书·乐志》说他“妙达八音,论者谓之神解”。晋代著名音乐家荀勖领导朝廷乐事,制定新律,作新律笛十二枚,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创制。阮咸认为新律的声音过高,音高就近于哀思,不合传统的中和思想,他虽然因此被荀勖贬谪为始平相,但是荀勖却也不得不承认阮咸的水平比他高。阮咸善弹琵琶,《晋书·阮咸传》说他“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虽处世不交人事,唯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已”。他所弹的琵琶,是从弦鼗发展而成的“秦琵琶”,也就是现在民族乐器中阮的前身。阮又名阮咸,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旧唐书·音乐志》载:

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中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弹与此类,因谓之阮咸。

阮咸的儿子阮瞻也“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之弹”(《晋书·阮瞻传》)。这样的没有架子,这样的平易近人,在古代的音乐家中是不多见的。

4.范晔和特善新声的音乐家

虽然曹魏时期有杜夔等厘正雅乐,晋代有荀勖等典知乐事,但是,朝野上下喜爱的依然是被正统卫道士斥为郑卫之音的“新声”,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到的乐府及少数民族乃至外国传入的音乐。曹魏时的柴玉、左延年等,即“以新声被宠”(《晋书·乐志》)。他们所善的“新声”就是郑声。《三国志·魏志·杜夔传》说:“左延年等虽妙于音,咸善郑声。”荀勖典知乐事,除“调律吕,正雅乐”(《晋书·乐志》)以外,也还与他手下善作曲的孙氏、善击节唱和(可能是善于演唱“相和歌”)的宋识、善清歌的陈左、善吹笛的列和、善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对“相和歌”加以改编,“尤发新声”。

《后汉书》的作者、刘宋时范晔“善弹琵琶,能为新声”(《宋书·范晔传》),宋文帝想听他弹琴,多次暗示他,他都不肯。有一次宋文帝在宴饮时对他说:“我想唱歌,你可以为我伴奏。”范晔才弹起琵琶,宋文帝歌声一止,他也就停下不弹。他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

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旨态无极。

“所精非雅声”,当然就是精于“新声”。说以“所精非雅声为可恨”,是应付时俗的门面话,不然,何以不竟学“雅声”?倒是后面几句,才是他的真心话。“新声”至于“绝处”,与雅声“亦复何异邪”?那种“言之不尽”,“旨态无极”的“弦外之意,虚响之音”,正是“新声”隽永无匹的艺术魅力。

5.不为王门伶人的琴家戴逵

晋宋时期,戴逵父子都善弹琴,史称“三戴”。戴逵,字安道,是东晋时著名画家、雕塑家,同时也是著名琴家。据《晋书·隐逸传》载,太宰武陵王听说他善鼓琴,派使者去召他,他当着使者的面把琴摔破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他的儿子戴勃、戴都受教于父,成为当时的弹琴名手,而且还善作曲,“各造新弄,勃五部,十五部。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宋书·隐逸传》)。

到齐梁时期,都还有人传戴逵的琴艺。《梁书·柳恽传》载:

初,宋世有嵇元荣、羊盖善弹琴,云传安道之法。恽幼从之学,特穷其妙。齐竟陵王闻而引之,以为法曹行参军,雅被赏狎。王尝置酒后园,有晋国谢安琴在侧,以授恽。恽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辰,岂止当世称奇,足可追踪古烈。”

6.南朝琵琶名手

齐梁时期,有褚渊善弹琵琶,王僧虔善弹琴。《南齐书·王俭传》载:“上曲宴群臣,数人各使效技艺。褚渊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济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褚渊是宋文帝的女婿,他和王僧虔都是南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褚渊因善弹琵琶,宋世祖为太子的时候曾经赐给他金镂柄银柱琵琶。沈文济(《南史》作“沈文季”)也善弹琵琶。《南史·沈文季传》载:

豫章王北宅后堂集会,文季与彦回(褚渊字彦回)并善琵琶。酒阑,彦回取乐器为《明君曲》。文季便下席大唱曰:“沈文季不能作伎儿!”豫章王嶷又解之曰:“此故当不损仲容之德。”彦回颜色无异,终曲而止。

7.南北朝音乐家的怪诞之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思想的解放和玄言清谈之风的大盛,使许多士人在行事旷达中又有几分怪诞,即使是在音乐的欣赏与表演中也是这样。

《世说新语·伤逝》记载了这样两则故事:

王子猷、子敬(俱王羲之子。子敬即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任诞》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桓子野即桓伊,他是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苻坚的功臣之一,也是当时的著名音乐家,《晋书·桓伊传》说他“善音乐……为江左第一”。他尤善吹笛,据说著名的《梅花三弄》就是他创作的。桓伊不仅善吹笛,而且还善弹筝,《晋书·桓伊传》记载:

帝(晋武帝)召伊饮宴,安(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古时候,乐工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如果请人在聚会饮宴之时当众奏乐,会被看做是一种带侮辱性的行为。我们前面提到的善弹琵琶的沈文济,就宣布“不能作伎儿”。而能够不重身份地位,愿意与奴共奏,更是很难得的举动。当然,谢安所欣赏的,不仅是桓伊的“筝歌”,而更多的是桓伊所歌“怨诗”对晋武帝的讽谏意义,晋武帝听了以后,也确实“甚有愧色”。桓伊还善唱挽歌,据《晋书·袁乔传》载,“羊昙首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袁乔之孙)《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

《乐府广题》记载:

谢尚为镇西将军,尝著紫罗襦,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

谢尚是谢安的从兄,官至尚书仆射,位至三公,而穿着常服,在街市门楼上弹琵琶,确实是非常旷放的。

最有趣的是著名诗人陶渊明,他不太懂音乐,但也准备了一张琴,没有琴徽,也没有琴弦,当然是弹不出声音的,在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会把琴拿出来,做出弹琴的样子。《晋书·陶渊明传》是这样记载这个故事的:

(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这大概也只有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8.歌儿伎女中的著名音乐家

真正造诣极高的音乐家,往往是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歌儿伎女。杨□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记载:

(高阳王)雍薨后,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美人徐月华善弹箜篌,能为《明妃出塞》之曲歌,闻者莫不动容。永安中,与卫将军原士康为侧室。宅近青阳门。徐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行路听者,俄而成市。徐鼓士康曰:“王有二美姬,一名修容,一名艳姿,并蛾眉皓齿,洁貌倾城。修容亦能为《绿水歌》,艳姿善《火凤舞》,并爱倾后室,宠冠诸姬。”士康闻此,遂常令徐歌《绿水》《火凤》之曲焉。

同书卷四《城西》载:

(河间王琛)妓女三百,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诸羌闻之,悉皆流涕,迭相谓曰:“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又载:

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延伯每临场(阵),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二年之间,献捷相继。丑妨募善射者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子期不能过也。”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军中,于是五万之师,一时溃散。

朝云吹篪,可以引动羌人的乡思,乃至不再叛乱;田僧超吹笳,能让甲胄之士踊跃,可以想见其水平之高。

同类推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谢绝小三小四小N,说的是执了王子殿下你的手啊,我就和一起去夺了太子的皇位,挑了老皇帝的冠冕可好?TMD,贼老天肯定没有长眼睛,竟然狗血地和EX一起被车撞飞,然后…阿嘞,穿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丞相爹爹,和貌美如花的娘亲,泥煤,怎么就是个私生女?爹爹的正牌夫人嚣张地赐死了自己的娘亲,总有一天,她会把她的四肢剁了,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割去舌头,再放在茅房里做成人彘。要努力学制毒和蛊术,这样才能在乱世中存活下来,变强再变强!遇到被自己老爹挑断手筋脚筋灌了了毒的墨蛟国九皇子,好吧,反正她和他同命相连,不如索性就如预言所说的那般,把墨蛟国的王位给夺了吧。凤水問:素素,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问谁能借我回眸一眼,去逆流回溯遥迢的流年,循着你为我轻咏的《上邪》,再去见你一面。在那远去的旧年,我笑你轻许了姻缘。是你用尽一生吟咏《上邪》,而我转身轻负你如花美眷。那一年的五蕴城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敌不过的哪是似水流年,江山早为你我说定了永别。于是你把名字刻入史笺,换我把你刻在我坟前。飞花又散落在这个季节,而你嫁衣比飞花还要艳烈,你启唇似又要咏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选自小曲儿的《上邪》)苏墨卿:三岁识地诘屈磝碻的字,四岁便诵尽了百家之言,六岁能解属文,词情英迈,而那一年,竟能在七步之内出口成诗,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才情艳艳,十一岁能够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然而天纵才华却比不过你眉间的一抹灼灼桃花雨纷纷,素素,我曾听闻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所以,我只要心不动便可以了。可是,为什么,你不在我身边我却心如刀割,倘若你要走,请将我的心一起带走。白素素:殿下,不如与臣妾执手指点江山可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死境重生

    死境重生

    灰色天空之下,那个我们所熟悉的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记忆中那整洁的路面上现在已经布满了废弃的汽车残骸,原本披着光鲜外衣的高楼大厦现在也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四散在道路上被乌鸦啄食的腐败尸体让人大感腹中翻涌。没错,这就是末世,那从前人们只在电影里见到过的丧尸遍地的场景此时却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身边上演。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某人的头上,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绝境中挣扎求生。讨论群:460166899
  •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重生于古代,她是重臣之女,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后的位置。可是她究竟是谁心中的皇后,她又想成为谁的皇后?乱世纷扰,尘土飞扬,不过是为那红颜笑。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倾国倾城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这本书可能不是特意为你而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看的: 要发财,先做发财梦; 钱只是钱,一件平常的物; 梦想再好,不行动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机会敲门的声音很轻,你要用心才能听到;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一夜致富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拥有很多财富时就会从此不满足; 投资得当才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不当有才华的穷人; 正确的思考是致富的捷径;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保证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节俭是有计划地奔向财富; 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让你过得多好。
  • 没有男主不幸福

    没有男主不幸福

    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男主。读者表示:没有男主不开心啊,大大!作者表示:修真文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不需要开心。读者表示:诅咒你穿成女主,找不到男主再也穿不回来!于是,林双夕从此踏上了苦逼的寻求男主之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