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24

第24章 杂兵家(4)

要想使用人民于战争之中,首先必须爱护人民。《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圆)则圜;若五种之于地也,必应其类,而蕃息于百倍。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爱护人民,就要用威适度。李克分析吴亡的原因是“骤战骤胜”,用威过度,出现了所谓“骄主使罢(疲)民”的现象。《适威》篇指出:“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五、智谋胜

《吕氏春秋·决胜》:“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智,是用兵的三个根本所在之一。智,就是掌握了战争指导规律,懂得了如何把握战争中各种矛盾的转换。《吕氏春秋·召类》:“凡谋者,疑也。”意思是说,谋,是由于有疑难和为了解疑难。

具备了智的军队将领是什么情形呢?《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即是说,有了智,就会了解时事的变化。懂得了时事的变化,就会懂得虚与实、盛与衰的转变迁移,就会懂得用兵作战时先和后、远和近、进和退的种种策略。

谋的原则 是“从义断事”。《吕氏春秋·召类》指出:“凡谋者,疑也。疑则从义断事,从义断事则谋不亏,谋不亏则名实从之。贤主之举也,岂必旗偾将毙而乃知胜败哉!察其理而得失荣辱定矣。故三代之所贵,无若贤也。”意思是说,所谓谋,就是有了疑难共商量。有了疑难,就要遵行公义的原则去判断事体;遵从公义的原则去判断事体,那么谋事就不会失误;谋事不失误,名声和实利就随之而来了。一个贤明国君的行事,难道非得旗帜倒下了、将士牺牲了才知道胜败么?只要深刻地了解其中道理,得和失、荣和辱就见分晓了。所以夏、商、周三代所最看重的,就是贤明。《吕氏春秋·论威》:“夫兵有大要,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则得之矣。”意思是说,说到用兵,有个大概的宗旨,这就是懂得策划他人想不到的和禁不了的计谋,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成功了。《吕氏春秋·论威》篇把“谋”提到了用兵宗旨的高度了。可见,古人是何等地重视用兵中的“谋”啊。

在战争中运用智谋取胜,就必须因势制宜,灵活用兵。《吕氏春秋·决胜》:“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不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

六、勇胜

《吕氏春秋·决胜》:“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必勇”成了用兵的根本所在之一。《吕氏春秋·决胜》篇认为,勇是一种像雷电旋风那样不可阻挡的气概,军队有了这种勇气就能夺取胜利。“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霣坠;若鸷鸟之击也,搏攫则殪,中木则碎:此依智得也。” 霣通“陨”,坠落。“此以智得也”:依文义,当作“此以勇得也”(陶鸿庆亦持此说)。整段引文是说,有了勇,就能够做到坚决果断。能做到坚决果断、毫不犹疑,就能像雷霆,像闪电,像旋风,像暴雨;就能像山石崩落,像大水冲破堤防,像大变异的突然来临,像陨石从天而落;就能像猛禽捕食那样,那被攻击的小动物,一抓就死,那阻挡它去路的树枝,一碰就碎:这都是靠勇敢得来的啊!

《吕氏春秋·决胜》篇还说:“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北,通“败”。

《吕氏春秋·决胜》篇辩证地指出了勇和怯的变化。《决胜》篇指出:“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故商、周以兴,桀、纣亡。”

《决胜》篇还探讨了“勇”是源于“气实”的问题。“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什么是气?气,勇气,气势。《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陈奇猷引《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陈奇猷认为气是“神气饱满”之意,可供参考。

《吕氏春秋》的作者还把增加民气和削弱民气作为巧和拙的原因。《吕氏春秋·决胜》篇指出:巧和拙之间差别极大的原因,就在于巧者懂得增加民气而拙者只会削弱民气,在于巧者能团结大众战斗,而拙者不能团结大众战斗。[增加民气和能够团结大众战斗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高昂的士气,]军队虽然庞大,士卒虽然众多,也不会对胜利有什么帮助。军队庞大士卒众多却不能战斗,那么,多还比不上少。兵员众多和军队庞大,可以造成大福,也可以招致大祸。就比如到深水里去捕鱼,得到的鱼大,所冒的险也大。善于用兵的人,[最善于鼓起士气,造成一个情绪高昂激扬的局面,]使得从京都到边邑来的人,没有人不为你战斗,即使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厮役奴隶和普通老百姓,也会从长宽几百里的各个地区前来参战。这是[全国士气高涨的]形势使得他们这样做的啊!这种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就是因为用兵的人深深懂得民气的作用,而且有对之笼络诱导,使之用于战斗的办法。

七、慎胜

《吕氏春秋·爱士》指出:“凡敌人之来也,以求利也。今来而得死,且以走为利,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故敌得生于我,则我得死于敌;敌得死于我,则我得生于敌。夫得生于敌,与敌得生于我,岂可不察哉!此兵之精者。存亡死生,决于知此而已矣!”“夫得生于敌”一句中,“夫”字下当有“我”字,全句当作“夫我得死于敌”(见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63页)。这段话的意思是,大凡敌人兴兵来攻,目的是借此求得好处。假如他们来了只能得到死,就会以逃跳为有利了。如果敌人都以逃跑为有利,那么我方的兵器就没有交锋对象了。所以,敌人从我方得到活命,就等于我方从敌方得到死亡;敌人从我方得到死亡,也就是我方从敌方得到活命。我方从敌方得生,与敌方从我方得生,难道可以不仔细审察吗?这正是用兵的精髓所在啊。生死存亡的不同后果,就取决于懂得这一点而已。

邱少华、牛鸿恩认为:以上所引用的这一段话,“大意是说用兵是你死我活、关涉生死存亡的严肃问题,不可不深知得失利害,含有‘慎兵’的意思。”(《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58-859页)我认为,邱少华、牛鸿恩的见解是对的。《吕氏春秋》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慎兵”;《吕氏春秋》军事战略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贵不可胜”(《吕氏春秋·决胜》)。“贵不可胜”的思想是建立在“慎兵”思想基础上的。《吕氏春秋·用民》:“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吕氏春秋·适威》在总结吴亡的教训时指出,吴国灭亡是因为“骤战而骤胜”。“骤战则民罢(疲),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而《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的这种慎重用兵取胜的军事战略思想,同秦始皇积极进取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不相容的。这也许是吕不韦在秦王亲政后被革职免官、自杀身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八、赏罚胜

《吕氏春秋·上德》认为:“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甚至认为,“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但是,《吕氏春秋》并没有否定赏罚在战争中的作用。《吕氏春秋》认为,在战争中,赏罚不是第一位的,单凭严刑重赏更不可取。但是,赏罚毕竟是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吕氏春秋·用民》篇指出:“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还指出:“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

《吕氏春秋·怀宠》篇中讲了具体赏罚的情形:“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 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意思是说,现今义兵的到来,就是为了诛杀不应该当国君的人,就是为了除掉人民的仇敌和顺应上天的大道!人民之中如果有违抗上天的大道、庇护人民的敌人的,本人和全家都会受到杀戮,决不宽恕。如果有能够率领全家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以一户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里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以一里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乡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一乡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邑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 一邑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都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一都人的租税做为俸禄。

《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义赏》一篇,所谓义赏,说的是奖赏要合乎正道。作者认为,奖赏能影响人心和风气。正确的奖赏,可以促成人心向善,养成良好的风气。邱少华、牛鸿恩从战争的角度总结出了三条奖赏的原则。他俩指出:一,战争时面临强敌,不得已而用诈术。二,强调用诈不是百世之利、长久之计。“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三,言“百世之利”的人,应该受上赏(见《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71-872页)。

九、人武器地势结合胜

《吕氏春秋·简选》篇阐扬了人、武器和地势险阻相结合而制胜的军事战略思想。

《简选》篇首先阐明了选择精兵良将和坚甲利兵的重要意义。《简选》篇说:如今人们有这们的言论说:“驱赶普通市井之民去作战,也可以战胜他人的待遇优厚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老弱或疲惫之人,也可以战胜他人的精锐武士;流民、罪犯一类的乌合之众,也可以战胜他人纪律严明、整齐有序的阵势;拿起大锄头甚至随便什么木棍子,也可以战胜他人的锋利兵器。”这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的议论。如果这里有一把利剑,用它来刺杀没有刺中,用它来投掷没有掷到远处,它跟一把无用的钝剑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战斗可以用钝剑,那就不对了。又比如挑选训练了一批精锐士兵,装备了锐利的武器,行军没有按时到达,冲锋没完成任务,跟素质极差的战士没有区别。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战斗可以使用素质极差的士兵,那就不对了。王子庆忌和陈年,尚且希望自己的剑是极其锐利的。有了经过挑选训练的士卒,有了锋利的武器,再选拔贤能的将领去统率这支军队,古时候就有凭这个成就了王业、凭这个成就了霸业的人,商汤、周武王和齐桓公、晋文公、吴王阖庐就是例子。

最后,《简选》篇“用精兵、良将、锐利兵器和地势险阻四者的结合,作为制胜敌人的一个完整的策略思想提出来,体现了重视主观能动性、不把希望寄托在难以把握的‘时机’上面的精神;也反映了战国末期武器的进步(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军事思想的发展(更加重视军队的正规训练)。”(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49页)《简选》篇指出:“故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练角材,欲其精也;统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义兵之助也。时变之应也,不可为而不足专恃。此胜之一策也。”意思是说,所以,大凡用兵取势,依托山水险阻,就要它攻守方便;兵器铠甲和装备,就要它坚利;选择培养大小将佐,就要达到精良;统率的士兵,就要经过教练。这四个条件,是义兵的支柱。对于时机变化的种种反应,不是全都可以凭主观人为的,更不能单靠着它。[上述险阻之便,兵械之利,将佐之精,士卒之教四个条件,]才是制敌决胜的一种可贵的策略思想。

十、义兵胜

义兵胜,这是《吕氏春秋》中阐扬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正如邱少华、牛鸿恩所指出的那样:义兵论,“这大概是《吕氏春秋》兵论中最精彩、最富于创见、也最能体现编撰这部书的政治目的的内容之一。”(《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16页)邱少华、牛鸿恩的论断是对的。

用武力征服天下,武力统一天下,这是秦国坚定不移的军事战略目标。为了从军事理论上论证秦国军事战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吕氏春秋》强调,战争与人类社会俱生,是不可禁止的,“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吕氏春秋·荡兵》)《吕氏春秋·荡兵》还指出:“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吕氏春秋·振乱》认为,天下混浊,人民痛苦,最好的救乱方法,就是兴义兵,伐无道。“攻无道而伐不义”,“福莫大焉”,“利莫厚焉”。《振乱》篇同时抨击了墨家学派的非攻和救守学说,认为救援守卫只能有损于义战,而有利于无道。“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还说,“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

《吕氏春秋·怀宠》篇论述了正义之兵必然能取得攻战的胜利,必然能获得人民的拥护的道理。

什么样的兵才是义兵呢?《怀宠》篇说:“兵入于敌之境,则民之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若此而犹有忧恨冒疾遂过不听者,虽行武焉亦可矣。”

义兵要师出有名。《怀宠》篇指出;“先发声出号曰:‘兵之来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辟远圣制,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若此者,天之所诛也,人之所雠也,不当为君。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

义兵攻克敌国之后怎么办?《怀宠》篇说:“故克其国不及其民,独诛所诛而已矣。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志而敬礼之。皆益其禄,加其级。论其罪人而救出之;分府库之金,散仓禀之粟,以镇抚其众,不私其财;问其丛社大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说其礼,民怀其德。”

义兵所到之处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那就是,“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吕氏春秋·怀宠》)

《吕氏春秋·论威》中鲜明地提出了几个与义兵胜论有关的军事观点。邱少华、牛鸿恩归纳为三点:

用作者所说的“义”,来统一全军将士的思想,使他们有一致的生死观、荣辱观,能把军令看得重于天下,贵于天子,这样的军队就所向无敌。这是“义”之威产生“令”之威,由“令”之威产生“兵”之威。二、作者极力提倡快速与先手,认为快速与先手是制敌决胜的根本手段:“疾急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为了争快速,争先手,文章还强调一种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拼杀精神。这也是一种威,足以夺敌人之魄的威,它自然也是源于“义”,源于一致的生死观和荣辱观。三、本人(文)提到兵是凶器,勇是凶德,用兵是不得已之事;同时又指出:“杀,所以生之也。”把杀人和救人统一起来了,符合辩证法思想(《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41-842页)。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阿修罗王传3

    阿修罗王传3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宠夫之婚然天成

    宠夫之婚然天成

    洞房之夜,回来神志不清的夫君,口中唤的却不是她;原本是名门千金,一朝家道中落,竟在夫家夹缝生存。灾难之后,涅槃重生,夺爱情,振家业,谱一曲奇女子之歌。
  • 杀手弃妃毒逆天

    杀手弃妃毒逆天

    (包月免费)她是候府最不受宠的庶女,满脸疮疤、懦弱丑陋,人称京城第一废物,被陷害、未婚夫休弃,含冤溺死;而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过人的顶尖杀手,被最爱的男人枪杀。再次睁眼,当废物的身体拥有杀手的灵魂,洗刷冤屈,治好了满脸的疮疤,丑颜恢复倾城之容,锋芒艳惊天下!蛇蝎心肠的嫡姐胞妹、仗势欺人的主母、姨娘,她会一层层撕开她们那伪善的表皮。想吃回头草的前夫,看你如何摇尾乞怜,再送你一个滚字。‘无害’的皇室贵胄,诡计百出。她冷眼观世、游刃有余。江山权谋、真情假爱、谁主沉浮!终是那用命痴爱的男子赢尽她满腔挚情。力荐我的其它书《重生娇妻逆袭了》《娇妻萌宝超大牌》《彪悍俏媳山里汉》
  • 豪门冷少别太渣

    豪门冷少别太渣

    一份契约令他们纠缠在一起,他冷血霸道,她善良纯真……可是他却伤害她伤到骨子里……她与他的契约已备受别人的白眼,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哥哥……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
  •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地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企业老板为了成功创业、守业和拓业,亦需掌握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更好地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自己。亢博剑编著的《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从心态、管人、渠道、资本和开局等五个方面介绍管理的基本知识、思想、技能和方法,并穿插大量国内外成功企业老板的经典案例。《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以期加强企业老板的自身修炼,使其对企业管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用在实处。
  • 盗心记:别喊捉贼

    盗心记:别喊捉贼

    她是天下第一大盗,拥有倾城倾国的容貌,绝无仅有的武功,唯独缺的,不过是一个贴己之人,一个知心爱人。从第一次相遇到最后相识相知相爱,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可是在得知一切之后,她宁愿人生若只如初见,“姽婳姽婳,我看你就是鬼话连篇。”那时候的他眉眼生花,多么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