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的做法与霸者又不同。《荀子·王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眇,尽也。尽天下皆怀其仁,感其义,畏其威也。”“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霸》:“故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如是,则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霸》:“上,指法治、贤士、愿民、美俗。······一:齐一,这里作‘齐备’解。”
荀子并未忽视武力的作用,他在探索行仁和用兵的关系。《荀子·议兵》:“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继承了儒家前辈的思想,议兵常以仁义为本。面对战国争雄、兵连祸结的现实,荀子希望战争能成为统一的手段。荀子用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的事实证明:“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荀子·议兵》)荀子较好地从理论上阐述了行仁和用兵的关系,将儒家的军事思想大大地发展了一步。
二、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荀子·议兵》)这是荀子军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荀子的这个观点,是和楚将临武君在赵孝成王(赵国国君,公元前265年——前245年在位)面前议兵时阐述的。
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最关键的策略是什么?
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行动变化,在敌人之后出动,却比敌人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关键策略。
荀子说:不是这样。“臣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荀子·议兵》)弓和箭不协调,就是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六匹马动作不和谐,就是造父也不能驾车到达远方。人民不亲近不归服,就连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一定打胜仗。“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中的“善”字,据《群书治要》删去。王念孙说“元刻无善字”(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
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对己有利,所实行的是机变和诡诈。善于用兵的人隐蔽深远,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出现。孙武和吴起使用这样的策略无敌于天下,难道一定要靠人民归附吗?
荀子说:不是这样。我所说的,是“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荀子·议兵》)用机变诡诈的办法去偷袭跟事先惊动仁人然后进击,是一样的。再说,仁人治理十里大小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达到百里之远;治理百里大小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他就一定能耳聪目明,及时警戒,而且团结同心,如同一个整体。“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荀子·议兵》)列成直阵,就好像莫邪宝剑的长长的刃,碰到它的就会折断;摆成锐阵,就好比莫邪宝剑的锐利的锋,抵挡它的就会崩溃。列成圆阵或方阵按兵不动时,就会坚如磐石,触犯它的就会受到摧折,溃败披靡而退却。再说,一个暴虐的国君,他跟谁一起来作战呢?所以仁人治国,国家就日益强盛,诸侯先顺服的就平安,后顺服的就危险。
荀子还把国君是否爱民和战争的胜负直接联系起来。《荀子·君道》:“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孟子在战争问题上著名的观点。看来,荀子关于“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的思想,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的思想,是关于战争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战争是活人之间的斗智、斗勇、斗力,而这种战争又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因此,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仅有“人和”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良好的阵地、有利的天候、便利的交通、指挥员正确的指挥,等等。用兵的关键策略,我认为临武君的意见优于荀子的意见。
三、王者之兵的治理
荀子把军队分成三类:成就王业的“王者之兵”,成就霸业的“和齐之兵”,成为强者的“盗兵”,盗兵又称为“干赏蹈利之兵”(《荀子·议兵》)。荀子推崇的是“王者之兵”。因此,荀子把军队的治理情况也分为三个层次:“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效功,检验战功(参考杨倞说)。推崇礼义而检验战功,这是最好的;慎重地对待爵禄而看重气节,这是次一等的;把战功摆在首位又轻视气节,这是最差的。
在这一节,我将着重探讨荀子关于王者之兵的治理方略。
荀子认为,军队的强弱是有征兆验证的。《荀子·富国》:“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将率:率通帅,将帅。即是说:国君不尊崇礼义,兵力就弱;国君不爱护人民,兵力就弱;说话反复无常,兵力就弱;将领没有指挥才能,兵力就弱。为了使王者之兵强大,荀子提出了总的方略:“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荀子·议兵》)即根本在于大王,将帅问题只是枝节。荀子治理王者之兵的具体措施是:国君要贤明,隆礼贵义,隆礼效功,好士爱民,政令有信,民心齐一,赏重刑威,器械装备坚固完备便于使用,慎重对待战争,权力集中。《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之劲矣。······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制》:砥砺作“训练”解。剸同“专”,专有,独占。诎同“屈”。即是说,要使政治公平允当,措施缓急得宜,教育和训练百姓。这样做了的时候,兵力就是天下最雄劲的了······刑罚政令公平合理,老百姓和睦相处,国家的风俗合乎礼义节制,那就兵力强劲、城垣坚固,敌国自然就屈服了。荀子治理王者之兵措施的核心是礼,但也有利用刑赏、加强兵革的法家主张。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军事思想。
荀子进而分析了齐、魏、秦的治军制度,以此论证他的治理王者之兵方略的正确。
《荀子·议兵》:“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议兵》:“首,敌人首级。赎,疑当作‘赠’,形似而误(依高亨说)。锱,八两为一锱(依杨倞说)。无本赏:此句语意欠明晰,各家解释不一。大意或者是:齐国看重战士个人勇力和武艺,斩首即有赏,而不问整个战役是胜是败。无本赏,即没有以战役胜负为评判基础的赏赐;正如杨倞说的:‘斩首,虽战败亦赏;不斩首,虽胜亦不赏。是无本赏也。’”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荀子·议兵》)魏国的战士,按一定的规格来挑选。试验合格的就免去全家的赋税,给他好的房舍田地。几年之后这些经过挑选的战士体力衰减了不合格,已经给予的各项待遇都不能随意剥夺,重新挑选时还是原来的做法。所以国土虽然广大,税收却越来越少。这实在是危害国家的军队。
秦国用来养活其人民的物质条件非常刻薄,而役使人民却非常严酷。用权势胁迫他们,用艰难的生活使他们感到痛苦,用奖赏来诱惑他们,用刑罚来逼迫他们,人民如果想求国君给予一点好处,除了作战就没有别的出路。使人民处于困境而役使他们,作战胜利然后赏赐,“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征),故四世有胜。”(《荀子·议兵》)这不是出于侥幸,而是由于有一定的方略。
荀子最后总结:“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荀子·议兵》)
荀子特别强调仁义和礼治在治军中的作用。他认为,仁义和礼治是强兵的根本。
李斯问他的老师荀子:秦国四世保持胜势,兵强海内,威行诸侯,它不是凭仁义做到这一点的,只是靠着怎么有利就怎么做的手段罢了。
荀子说:这不是你所了解的。你说的有利,不是真正的便利;我“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荀子·议兵》),即我所讲的仁义,才是最大的便利。“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荀子·议兵》)秦国虽然四代都保持胜势,可是仍然担惊受怕,经常忧虑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倾轧自己。“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本统,前行素脩。”章诗同《荀子简注·议兵》:前行素脩,“指平日一贯施行仁义。前行,前已行之。素脩,素已脩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版)即是说,这叫做衰乱时代的军队,是没有仁义做根本做指导的。所以成汤的放逐夏桀,不是从鸣条大战把他打败了才放逐的;周武王的诛杀商纣,也不是由于甲子日的牧野之战才把他打败了的,“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汝,你)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荀子·议兵》)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本,谓仁义;末,谓变诈。世所以乱,亦由不求于本而索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