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000000036

第36章 惜福就是珍惜一粥一饭

第二篇第四章5 惜福就是珍惜一粥一饭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已胜求人”是弘一法师经常书写给善信的格言。惜福之于法师,并不仅仅挂在口头上,而是生活中的身体力行。读过弘一法师传记的人,都会对法师的惜福记忆深刻。弘一法师会如此惜福,与他受印光大师的感染是分不开的。弘一法师在世时非常尊重印光大师,经常用印光大师的事迹来教育信众。

印光法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

1924年,弘一法师到普陀山住了七天,得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印光大师的作为。大师每天早晨只吃一大碗粥,连菜都没有。印光大师自己说:“我刚到普陀时,每天早饭都有咸菜,因为我是北方人,吃不习惯,所以就改成只吃白粥,已经三十年了。”大师吃完饭,还用舌头舐碗,添到非常干净为止。然后,还往碗里倒入开水涮涮,涤荡汤汁,用这汤水漱口,随即咽下,唯恐浪费一颗饭粒。

吃午饭时,有白饭、大众菜各一碗。大师把饭、菜都吃干净,又用开水涮碗,与早饭一样。

印光大师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也极严。有来寺庙拜访的客人一起吃饭,饭后碗内剩了米粒,大师一定会大声叱责说:“你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如果客人把冷掉的茶倒掉,大师也会严肃地劝诫。

西方哲学家梭罗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选择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和粗陋的生活有利于消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隔阂。为了获得圆满无悔的一生,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所处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可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浪费成了下意识的恶行。当代僧侣也着力教化大家要惜福,宣化上人就是其中典范:

有三个台湾青年比丘到万佛城挂单,因为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已开始变质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宣化上人说万佛城的宗旨是:人取我予,人弃我取。

有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台湾比丘忽见宣化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嚼过吐出来的几口莱,问道:“菜不好吃吗?”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硬了些,嚼不烂。”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嚼过的菜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嚼过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

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有人食不下咽、睡不安稳,有人却感觉食物美味,睡眠香甜。学佛就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谓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在这种精神世界里,滴水都是甘露,粒米即是珍珠。珍惜一粥一饭,一是尊重农夫的劳动,一是珍爱了你今生在这红尘世界的幸福。

滴水佛音

1、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1861~1940),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人,俗家姓赵名丹桂,号常惭愧僧,又名圣量。法师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受感召,一心向佛。二十一岁时,法师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印光法师一生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更勤于著述,弘法不遗余力。1940年法师圆寂,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

2、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1918.4.26~1995.6.7),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宣化上人于1962年赴美并成立了中美佛教总会,在美国成立了四座道场,包括旧金山的金山禅寺、洛杉矶的金轮寺、万佛城的如来寺和西雅图的菩提达摩中心。为培养弘法人才,宣化上人在万佛城内成立了法界大学、培德中学和育良小学。为了促进佛经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宣化上人还成立了国际译经学院。

同类推荐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热门推荐
  • 预约千年轮回

    预约千年轮回

    “如果有来生,你会忘了我吗?”她忘记了,他却一直无法忘却。天地轮回,他苦苦追寻七世,只为站在她面前,告诉她:很喜欢很喜欢,就是愿意一起上天堂,一起下地狱,即使死去,也在所不辞。可是她已经忘却的前世今生,能否重新忆起?
  • 以心御魔

    以心御魔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意欲平凡的孩子——张雨。遭受世界折难、堕入红尘迷惘。为了复仇堕入妖道,哪知自己苦苦追逐的仇恨竟是梦幻泡影!从此抛名弃姓,更名逆无名。又遭受际遇,被赋予逆天的使命。意欲平凡的张雨本不愿背负逆天之命。谁知天意弄人,一波又一波的磨难挫折,一次又一次红尘的陨落……从此,他怨天恨地,誓要逆天改命,追溯那凄美的身影…踏破三十三界,征讨天外九天……
  •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

    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 一生一世:妖孽王戏盗墓妃

    一生一世:妖孽王戏盗墓妃

    :我有喜了。:你是男人,哦不,你连男人都不是,一个宦官有什么喜?宦官确实有喜了,不过这孩子是谁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皇子,总有一个是他爹吧?当所有的阴谋退去,所谓的怀疑,不过是自卑与逃避,曾经以为,坚守与否,自己只是路过这一场盛世繁华,最后谁与谁君临天下,锦衣华发,都与她无关,可是待她看清一切,却已天人两隔……
  • 疼痛的爱

    疼痛的爱

    三年前,她奉子成婚,却被恶霸总裁强占,逼她打掉孩子。三年后,她走进手术室,誓死不要他的种……一场爱恋,却成了四个人的纠缠,她渴望复仇,却在他车祸后,暮然发现,原来的恨却早已变成了爱……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
  • 嫁个老公爱上爱

    嫁个老公爱上爱

    白糖姑娘在某天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异能,也就是传说中的乌鸦嘴,于是,一连串的爆笑乌龙事件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