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09

第9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6)

历史地看,正因为康德生活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他就见证了一个不那么同质化的价值领域,它不那么纯,不那么均匀,处在大变动的前夜,含有许多杂质,因此急需一种规范性的理性思维来确立自我表达的基本形式,正如霍布斯见证了资产阶级政治国家的早期历史甚至前历史一样。霍布斯与马基雅维里一起在20世纪找到了一位潜心钻研的读者,这就是卡尔·施米特。相反,康德在当今世界只找到一批心不在焉的读者,都是很实用主义的。这些人大谈特谈自由主义的包容思想,主张价值多元论,倡导身份政治。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想重建古典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秩序和思想的有效性,在风起云涌的阶级革命、民族革命时代退潮之后,把它再一次确立为普遍性的规范和理想。

但是康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强有力的反对者,这就是德国浪漫派。从一般方面来看,德国浪漫主义反对康德;从个别方面看,赫尔德是康德的论敌。赫尔德提倡比较的研究,民俗学的研究,是当时德国浪漫派的领袖人物。他一直和康德对着干。康德代表普遍性的话语,想从理性开出永久和平,而后者认为生活世界都是特殊的,不愿意被抽象的理性的普遍性框架所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思想史上,赫尔德代表的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在相当长时间里占主导地位,在专业哲学范围外,在广义的文化领域里,康德并不是显学。在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民族主义时期,康德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的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完全消失了。自从黑格尔体系分崩离析以来,绝大多数“回归康德”的倡议在政治上都趋于保守,在思想上也乏善可陈。保守的意义是告别革命。相比之下,康德与赫尔德的争论似乎抓住了比较与可比较性的问题,而且在当时,这个问题带有最初的新鲜气息。从这个角度可以补充歌德对世界文学的看法,康德和赫尔德有一场很大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在报刊上互相攻击,非常情绪化。谈论的是有没有人类历史,人类的普遍的、总体的历史。从这场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康德普遍理性概念的内在矛盾。

在《评赫尔德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中,康德对“人类的普遍自然史”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意见。我认为,这几点意见切合我们目前的讨论。在康德看来,“历史的、批判的心灵”应该准备好作如下的工作:

一个人必须研究无数的人种志的描述或游记,研究它们所提供的有助于阐明人的本性的报告,尤其是那些相互抵触的报告,从中进行筛选,将它们并置在一起,辅以对其各自作者的可信性的评论。因为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不会有人不事先细致的评价其他人的报告,就如此大胆地依赖一些片面的记述。(216—217)

康德认为赫尔德对人类普遍自然史的文化的理解是异想天开的,看了一点皮毛就开始想像一种人类的总体性,精神、浪漫,他认为一定要有非常具体的经验。这点是和歌德的说法一致的,你不能用浪漫的思维去假设某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一定要去比较特殊的人种志,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从人类学、历史的角度去比较人类生活的不同。

在当代区域研究(AreaStudies)和比较研究的学者的眼里,康德和赫尔德的争论可能有点古怪,但实际上这场争论却很有相关性。康德提到,“美洲人、西藏人和其他真正的蒙古民族都长着胡须,只不过将他们的胡须拔掉了。”他们看到的亚洲人都没有胡子。这在人类学上是个反例。这就指出了赫尔德这样的浪漫派思维的欠缺。康德的说法是真是假,这在今天是一个很容易从经验上验证的问题,我们对这类事情确实有更准确,甚至更精确的了解。但是,即使在康德的时代,这也同样是一个可以从经验上验证的问题。康德在抨击德国浪漫主义时正是要说明这一点。康德说,德国浪漫主义“有一种草率的综合视野,轻而易举地发现一些相似性”,然后,“凭着大胆的想像将这些相似性付诸应用”。康德认为,“在界定概念时要注意逻辑的精确性,在运用原则时要做出细致的分析,照顾到前后一致。”尽管康德的这个要求早就失去了哲学上的紧迫性,但他对主观主义的防范还是有相当的道理,并且十分重要,因为主观主义往往“通过情感和情绪激发起对研究对象的同情;反过来说,这些情感和情绪作为严肃思想或饶有意义的暗示的产物,又促使我们从中期待比冷静的评价所能发现的更多的东西。”他是反情绪的。对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浪漫派的问题,康德写道:

在人类的一切时代,正如在任何时期的社会的一切部门中一样,我们都能够发现一种幸福状态。这种状态与人针对自己诞生和成长于其间的环境而形成的概念和习惯恰相符合。毫无疑问,在这里,甚至不可能对各自的幸福水平进行比较,也很难说一类人比另一类人、一代人比另一代人处在更有利的地位上。但是,也许天道的真正的目标不是每个人为自己创造的这种朦胧的幸福意象,而是一种因此而激发起来的持续不断、日益扩大的文化活动,这也是和歌德的看法一致。我们所期待的对普遍性、对世界文化的想像不是对幸福的朦胧意象,也不是基于同情,以及各种情感的因素。只不过是一个日益扩大的生活世界的一个产物而已。其最高表现只能是以人权概念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的结果,因而就是人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果真如此的话,又会怎么样呢?(219—220)

以上一段话,有几层意思。第一点,和上文说过的一样,康德认为,没有一种总体性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生活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内容,使得理解、理性、生活、文化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彼此之间产生比较、分析、翻译的问题。第二点,康德说,但是这里边有些问题是不可比的,幸福是没有办法比的。当代人更幸福还是古代人更幸福?西方人更幸福还是中国人更幸福?这很难说。有一种绝对的东西是无法比较的。这种东西,康德没有说明,但他暗示了,理性的发展、自由的历史,所谓历史理性的自我实现,相对于民俗、民族文艺之类的东西,是更重要的东西。但康德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理性主义普遍论的问题和局限性。比方说,如果现在我们都认为个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成功,国家的成功在于现代化,如果我们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这里去,然后实现了这个项目,生活就有意义了吗?我们就更幸福了吗?康德说不是的,人活着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一个目的,为实现一种理性的蓝图。幸福从哪儿来?幸福只能来自生活世界。生活怎么界定呢?它最终落实在文化上。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有幸福状态,这种状态总是与人针对自己诞生和成长其间的环境和概念一贯相符合。幸福不能是一个抽象概念,幸福是具体的、特殊的体验,是和你具体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离开这个特殊、具体的生活环境,离开养育你的文化传统和语境,没有那种我们把它理解为“幸福”的生活的意义,就没有幸福可言。

在座各位生活在中国,对幸福的理解是在中国这个语言、文化、历史的共同体里面形成的。一旦从中国这个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你可以发财,可以有发明创造,但不一定幸福,除非你真的可以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里面重新定义幸福;除非你可以把别人的幸福视为幸福。但在幸福这件事情上,别人要的未必就是你要的。能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东西未必也能让你感到幸福。这种人生意义和幸福观的不可通约性和独特性,是文化政治内在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的根据之一。这个问题在当代变得非常激烈。当代是全球化、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什么,以往的地理、文化、社会、道德的屏障已经无法阻断人们的交往、限制人的欲望的想像。但我所能得到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我要的?得到以后我的生活就更有意义、更幸福了么?

康德一辈子在一个小城度过,但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不是文化决定论者,那是德国浪漫主义者的基本立场。但康德最终似乎承认,人类生活的最高意义是文化,因为文化决定幸福。幸福的概念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人的最高形态是文化,这种高级文化既建立在良好的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上,又是后者的基础。美好的社会是靠理想的国家形式、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来保证。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没有一个国家,就没有文化。这和后来尼采站在文化的绝对性上消解一切其他的道德律令的做法形成对照。在这个意义上,尼采代表了资产阶级文明的颓废时代的开始。

但康德的时代是为资产阶级法哲学打基础的时代:国家是基本的,国家是保证幸福的。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说,国家的最终本质是爱。韦伯认为国家是合法的暴力。这是当代西方政治、文化体系的历史内涵。其内部可以分成三个环节:第一,市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范围的扩大和丰富性。第二,生活世界和幸福的概念同历史理性的体制化自我实现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第三,一切最终落实于国家,落实为哲学意义上的政治。

这一点从当代美国就可以看得很明白。美国的民族自豪感并不仅仅来自其他人都想做美国人,而是来自美国人觉得通过美国生活领会到人的终极意义。反过来说,做美国人不是做一国人,而是做人本身,是人的内涵的最充分的实现。在美国,从普通人到精英分子都认为,美国梦是普遍人性的自然表达。如果你的梦不是美国梦,那是你还不能、不敢或不会做梦。对美国生活方式表面的东西人们十分热衷,但是最后,大家都明白,美国生活方式的保障是美国政体,美国民主。美国民主既是生活方式,又是民主体制,又是宗教信仰,三位一体。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中国其实远远没有美国成功。美国的爱国主义有极大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爱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就是爱国家。美国人爱国可以爱得明目张胆,又是因为他们认为爱美国在终极意义上是爱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爱普遍人性本身。在美国民主的意识形态里面,个人和国家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在理论层面上,这一切是通过自由的论述、民主的论述达到的。但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爱国主义则是通过消费、财产、自由等利己性行动的满足而实现对体制的认可和肯定。美国人的概念既是文化概念,又是政治概念。美国的一切都是以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她不像英国那样搞殖民地,而是要你认同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它的生活方式。

这一切当然同美国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构成有关。空间和资源的丰富使得美国能够让所有欲望、个性比较不受拘束地、多元化地发展。这一切当然也有一个外在的和内在的限度,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但目前看,美国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仍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政治。这已经越来越超越美国一个国家民族形态。它随着美国军事力量、金融资本和符号资本的扩张,变成了全球性的东西。今天,即便欧洲国家,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很多欧洲知识分子觉得所谓“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弄不好欧洲的自我认同就会被淹没。

回过头来讲,从康德与德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早期争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自主的资产阶级个人。自主性或自律性就是说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按自身的逻辑行动,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干什么,或按别人的逻辑行动。在西方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双重意义上,抽象的财产和权利在个体身上合而为一。财产和权利是划等号的。财产既是自然概念,又是理性概念,是一致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权利哲学。人固然有天赋人权,但他的社会存在是由私有财产界定的,在社会意义上,他只是财产的法人。

但这个有产者个人与普遍国家的政治建构之间还有很大一个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需要作理论和叙事上的组织。这是西方现代主体性的思想任务。从抽象的个体、财产、权利,到目前的普遍性的国家形态、全球帝国的形态,从私有财产、市民社会、宪法国家,到国际法、世界历史,从这种主体性看,是一个逻辑的环节,“自然”而又“理性”:这就是现代西方的历史,是惟一的世界史。但为什么还有别人不满意?因为这些不满意的人不是现代西方的主体性的一部分。并不是他们在现实中能够独立于资本主义、宪政国家等现代性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过程——没有任何人能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任何人都被卷入了商品、生产、经济、国家的建立等等,没有任何人能逃脱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也不是他们就一定不喜欢、不接受、不认同科学、技术、民主、平等等现代价值观。所以在理论上,这种冲突只能解释为主体性的冲突。其原因再多,不外乎两个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不均衡发展”,它造成了穷国和富国、弱国和强国、殖民地和宗主国等差别和对立,造成了不同的、难以调和的集体利益和集体意识,也就为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做好了准备。另一个就是文化。只是文化问题里面有许多陷阱,看问题时不做历史的、比较的、批判的反思,就会掉进去。狭隘的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同大而化之的普遍主义和理想主义一样,往往把握不了主体性的冲突或认同问题的复杂性。

卢卡契在《理性的毁灭》这本书中指出:德国哲学的决定性危机就是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在此之后,资产阶级哲学家不得不虚构出两种不真实的和谐景观:一种是黑格尔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和谐,另一种是黑格尔与康德的和谐。事实上,这两者的冲突非常激烈。在卢卡契看来,德国哲学的问题,正如德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问题一样,从来都不是一个自足的局部问题,或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一项比较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研究涉及到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历史理性的前所未有的衰弱——“伴随着非理性主义的兴盛,这是一条统一的、毋庸置疑的、没有矛盾的兴盛之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卢卡契的语汇中,非理性主义不但代表着对客观性和辩证法的意识形态拒斥,而且代表着产生它的一般历史条件,也就是帝国主义时代。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革命的最初的几十年,有一种时间的在场(presenceoftime)。

同类推荐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热门推荐
  •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做自己的健康顾问,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俯拾之间即是强身保健妙法,举手投足尽享不生病的自在。叩齿咽津、耳压通经、净血排毒、食疗方、辨病治病绝招……最简单、最实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不生病的智慧,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增强体质,享受不生病的自在,“武器”就在你手中。
  • 菊戏

    菊戏

    穷书生在落魄潦倒之际意外得到老板的垂青,得到一份陪伴富家千金的特殊工作,只因他有一张与小姐死去的男友格外相似的脸。然而每当小姐唱起昆曲,穷书生似乎就会发现一丝鬼影,他的梦里也总是出现唐僧取到的佛经,这一切到底在暗示什么?菊花盛开的私家花园到底与小姐男友之死有什么联系?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曾经是“繁星的骄傲”的师情因为爱上同样是“繁星”里熠熠夺目的介海聪而开始隐藏自己的光芒,继而先后换上自虐症和自闭症。为了不让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离开家并和以前“繁星”里的朋友断绝来往,一个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偶然遇见了为了她来到这个学校的高中时邻班的帅哥——樊京,心怀愧疚的她不忍直接拒绝便偶尔与其来往,不久痴情于“繁星的骄傲”的韦盛便找上了门,为她离家出走多年的介海聪也有了下落......介天威变态的教子计划,情敌们的迫害,周毅的复仇,龙影的默默付出使她开始一点点地苏醒......
  • 巫墓

    巫墓

    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血嫁

    血嫁

    长公主之女楚合欢,年少轻狂,手握长鞭,傲世扬言:世间男儿能与之匹配者唯秦剑。父母双亡,家财尽骗,那十里红花,奢华盛宴,是她永远无法磨灭的心殇。夫君怀中娇媚新妇是她心尖最锋利的刺,是俯首认命,还是绝地反击?秦剑,西凌三少,俊若芝兰玉树,心比天高。他说,楚合欢你享受惯了,除了青楼妓院,你能去哪儿?我不想去逛窑子的时候,无意间嫖了自己的前妻。爱恨缠绵,几番辗转,是过客,还是归人?冷凌风,凉州蛟龙,大地苍狼。商海沉浮,战场披靡,情场苦战。她说:『嫁,下刀子都嫁。』他说:『娶,落砒霜都娶。』**********《血嫁》于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正式在当当上市,当当网已经有货,敬请支持,另外请买书的亲们,下完订单操作成功之后,记得再去点“写评论”,点亮那五个星星,可别点漏了,星评对我也很重要,十分感谢!购书地址如下:http://m.pgsk.com/m.pgsk.com?product_id=22533754&ref=search-1-pub血嫁之楚漫云《笑看云舒》龙七:同人不同命,别人娶一个能挣钱的,我娶一个跟我干架的。她楚漫云就是一个悍妇。楚漫云:同命不同价,人嫁,我也嫁,却嫁一个娘娘腔。龙七:想我再娶你,将你的凉州城做嫁妆,我许考虑一下,毕竟你也那么老了。楚漫云:想我再嫁你,拿整个商州做聘礼,我也不屑一顾,毕竟男人,娘成你这个样子,也没什么用了。秦厉:六宫无妃,后位虚待,龙床静候,与你共掌江山,一生一世一双人。楚漫云:想我要你?可以。用江山为嫁妆,你亲自嫁来凉州,我也许会勉为其难吃回头草,否则你可以去死了,有多远,给我死多远。某国皇子: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在我眼里,你永远那么温柔,谁瞎了眼说你是悍妇?如果他敢再说,我让他做真正的瞎子。楚漫云:不是哪个男人都值得我柔情尽付,我只在我深爱的男人面前温柔。【【推荐月的文:】】《狼笑》(完本)《御风》:(完本)《失心欲女》(完本)《七宠》(完本)[友情推荐]:忆冷香:《玄武女帝的后宫》清风逐月:绝色凤华》风云小妖:《第一妾》简红装:《刁妾》宋喜超人气:《黑道女教师》风云小妖:《王爷个个太狂野》尹蝶颜:《绝滟修罗》宝贝鹿鹿:《冷宫凤后》叶子的味道:《婚外情》风行烈:《无双》任逍遥:《悍夫猎妻》当往事不如烟:《狂妄庶女》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王爷,放过我吧

    王爷,放过我吧

    跟王爷相敬如宾能不过一辈安稳生活,只可惜这个王爷真是。。。。。潇墨离穿越之后就变成了王妃,真是太神奇了。和古人相爱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潇墨离说,我是不会出现在历史之中的,王爷却说,有我就会有你。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相爱了呢?好吧,既然这样,我就老实当个王妃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