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12

第12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9)

但是,这个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传下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看中国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们总是倾向把《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推到极致。马克思曾说,中国社会像棺材里的木乃伊,在棺材里不和外界接触,大概还可以继续存在几百上千年,但一接触空气,就要分崩离析。这个空气当然就是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就是现代性。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用廉价的商品,摧毁了一切中国长城。中国的社会形态最终是要被世界市场吸纳进去的。一旦它变成了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必然在社会领域、文化领域产生相应的、现代的、以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新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想像,创造性,对自我的概念等等。

这种观点在今天看仍然是成立的。马克思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的鼓吹者。但他批判的是一种历史上最新、最富有生产能力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比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建立的新的社会关系来,老的、旧的、传统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更黑暗。《资本论》的序言就明确地讲,德国资本主义的落后本身并不表明德国社会比英国更人道、更文明、更有希望。恰恰相反,由于德国没有英国式的工厂法,德国工人的经济收益和劳动安全,都没有英国工人的好。英国资本主义的发达,包括英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经验的发达。人如何同资本主义斗争,如何通过社会手段和政治手段保护自己,是衡量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我觉得马克思对德国和英国的比较是很正确的。英国工人相对于德国工人的较好的社会权益和政治权益,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先进性的表现之一,但这并不能归功于资本、商品和雇佣劳动,并不能从资本的逻辑本身推导出来。这一点对讨论资本主义后进国的社会、文化认同问题尤为关键。在革命后的中国,国家整体上为全体国民提供了远远超过英国的工厂法的权益和保护。但中国社会经济和技术上的落后,却使得这种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无法落实在物质层面上。中国人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问题,总会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质疑,因为似乎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只有跟着先进跑,比照国际标准追赶的份,而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认同问题。事实上,目前任何试图为中国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文化价值体系辩护的企图,统统会遭到西方理论,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围攻。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条看,这就像一种邪教:凭什么中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决定?就因为你是中国人吗?就是因为你有中国文化吗?大家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引力场里,中国人就比别人更了不起,能够扯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去吗?

的确,如果从纯粹经济角度出发,我们只能谈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比如低工资,国民的高储蓄率,相对较好的教育水平,等等,这些特殊条件可以让中国在目前的世界市场上站到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但还谈不上改变整个游戏的规则,还谈不上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一个一整套的“替换性方案”。以往的苏联恐怕也谈不上是一种替代性方案,因为在生产力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苏联从来没有真正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范畴,而只是在相对孤立的环境里,通过国家集权的手段,同西方世界竞争。在世界范围里,目前的确还看不到这样的可能。

通过对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意识的同一性假设。这种同一性——无论从积极的方面看,还是从消极的方面看——都植根于统治阶级的通行的、占主导地位的、强加于人的意识形态。当问题转移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主体性的领域,当代中国作为一个生活世界、价值世界的自我认同和理想内容就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以前的苏维埃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价值观,是要在根本的文化意义上,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这几乎是尼采的右翼文化英雄主义历史观的左翼、国际主义翻版,但从理论上说,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东西。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最高目标当然是国家,但毛泽东主义国家的真正基础和最高形态是人,是文化,是对人的教育。这又和儒家传统一脉相承。

关于“人”和“生活”的文化理解和道德本体论立场在人类生活总体的内部确立了价值、意义和主体性的多元性和冲突。在唯物史观所理解的普遍历史里,在经济世界里,这种多元性和冲突不得不以政治的形式展开。这种斗争的自律性和本体论色彩(这在后面谈施米特的政治哲学时我们再详细解释),往往使得经济活动变成了一种第二性的、受根本性的政治逻辑支配的东西;正如有时经济领域的自律性和本体论色彩,使得政治、文化、思想活动变成了第二性的、受经济逻辑支配的东西。当代西方则要通过把经济领域的自律性普遍化,来迫使别人在接受其经济优势的同时接受其政治、文化主体性。这样,西方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自律性就决定了他人在这些领域里的他律性。这是我们今天特别要注意的。

我们还要看到,一个民族和文化传统对自己的价值主体的认同,并不等同于它在文化、价值和观念思想领域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方面,现代西方内部的文化思想冲突和斗争同样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理论上的借鉴。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卢卡契,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杰姆逊等)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有关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假设,将其发展成第四个具有半自律性质的同一性范畴。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述了思想史和文化生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话语结构,寻绎其哲学风格层面上的“内部符码”,并据此提出了这个具有半自律性质的同一性假设。但是,就连旨在揭示形式的“内容”或“政治无意识”的分析套路(杰姆逊),从根本的方法论层面来看,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史之展开条件”的论述密切相关。

卢卡契在《理性的毁灭》中讨论了这个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可比性的另一个思路。卢卡契认为,这些条件包括三个方面:(1)阶级斗争的形势,即有关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震荡和激烈程度;(2)思想活动领域里的所继承的哲学遗产;(3)思想领域内部直接的思想对手和意识形态对手的特性。以上三点是知识生产比较性研究的一个框架。

我们先来看第二个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德国、法国、意大利都很强,但在西班牙几乎没有。比较一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南欧国家,都是天主教国家,都有发达的中世纪文化,经济上都相对落后,城乡差距、阶级斗争都比较激烈,都有过法西斯主义。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性应该是非常接近的。但为什么西班牙没有产生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而意大利出了不少呢?佩里·安德森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十分简单,但很有说服力:西班牙缺乏意大利的人文传统,它的思想传承、哲学遗产不够,所以内部生发出来的思想的生产力就不够。

再来看看第三个方面。为什么思想史的比较还取决于思想史内部直接的思想对手和意识形态对手的质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卢卡契曾经感叹,批判黑格尔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几乎包括谢林以来的所有哲学家: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青年黑格尔,马克思主义,新康德主义等等——对黑格尔主义都有全面、融会贯通的理解。他的原话是,黑格尔的论敌对黑格尔哲学都有精确的知识。所以,尽管有许多意识形态、方法论上的谬误,总的来说,欧洲思想史上对黑格尔的批判还是在一个很高的哲学层次上展开的。相比之下,卢卡契看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往往在一个非常低的层次上展开。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手一般都很差,要么根本不承认马克尽主义思想上的合法性;要么一知半解,作简单化处理;要么站在狭隘的资产阶级阶级立场上攻击马克思主义。卢卡契认为,作为知识和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衰落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对手差,限制了讨论的知识思想水准。而黑格尔主义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思想传统,是因为它的对手非常强,非常认真。我们当然知道,在把马克思主义尊为官方哲学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僵化、教条化、官僚化的问题。但卢卡契主要谈的是从1848年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精神生活。卢卡契自己是匈牙利人,用德语写作,是西美尔(GeorgeSimmel)的学生。很年轻的时候就以《灵魂与形式》、《小说理论》等美学著作出名,但在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以前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这个观察和他自己的思想经历有关,是有根据的。

至于第一个方面,例子就更多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大革命前后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俄国,都是证明。不过这里可以举一个小一点的、温和一点的例子。奥地利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非常不喜欢维也纳的气氛。他在比较柏林与维也纳时说,柏木工的形势总是严重的,但不是没有希望的;维也纳的形势从来不是严重的,但却是没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很幽默的观察。维也纳是温吞水,激烈不起来。柏林总是很激烈,一会儿革命,一会儿复辟,始终处于一种危机状悉。柏林常常处在一种绝境里面,但却总存新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出来。而维也纳虽然总是过得很小资,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却处在一种长期的麻痹状态。所以柏林出思想,维也纳只出精神分析。

总之,如果把思想史的历史条件梳理清楚,比较与可比较性的问题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社会关系、特殊矛盾及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表述,决定了对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所作的各种分析的内在意义和相互关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内部历史分期和标记可以提供一个一般框架,用于分析其他领域,比如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正在发展中的消费一信息一金融的资本主义,同其相应的文化或审美范式: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但把这些一般性框架运用于比较性、跨文化研究时,必须牢记,是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是我们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法则。如果一时无法在比较研究的材料中把握事物的辩证冲突,那么至少我们要以西方理论对西方内部不同社会、文化、思想体系间的差异、冲突与矛盾的分析为基准,把那种分析的严格性带到中西比较的研究中去,从而在历史具体性中把握概念的一般性。

这样,在面对诸如“全球化”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中特殊的历史形态的发展,看到其中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和价值主体、文化主体、政治主体的活动。这样,在比较研究的领域,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所有的时间、空间、历史阶段和思想史内部分析的概念和框架,统统都是由非常特殊的、西方历史的内部的因素决定的。它们大都没有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互动关系考虑进去,或者说,西方人的外部在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中是内部的,以自我同一的方式把握的。在此形成的任何普遍性论述,都是对其自身内部矛盾、冲突和焦虑的叙事性及想像性解决,是在现代他们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决断的结果。在思想史意义上,它们只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定论述的一些特定环节和特定方面,它们彼此间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

只有对于西方的他人,对于另一个被压抑的主体,这些观念体系才有可能是“普遍的”。西方的主体性叙事,总是力图把他人作为“环节”或“阶段”包括在自身的“普遍历史”里面,把他人简单化,把自己复杂化;把他人空间化、物化,把自己历史化、精神化;把他人的历史连续性割断,把自己的历史断裂性联结、弥合起来。在这方面,西方的“自我与他人”的辩证法比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要厉害。它固然也有只把自己当人,不把别人当人的自我中心倾向,但它对自身内部矛盾的描述和分析,还是很有力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很尊重特殊性和多样性,本身包含一种“一”与“多”、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我们如果接受了西方分派给我们的那个“他人”的身份,只从这个局部的角度看问题,就看不到问题的全貌,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既看不清西方,也看不清自己。要恢复这个“他人”的主体性,我们需要同时把握自身的特殊性和那个作为“普遍历史”的西方的特殊性——这不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特殊性,而是要把自身普遍性的具体历史在理论上重新建构起来。只有把自己和他人都把握为多样性和矛盾,把握为历史的载体或中介,我们才能开始作为主体思考。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当代文化界论争的焦点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现在结束可比性的讨论,过渡到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问题。谈这个问题还需要一个历史过渡和理论准备,这就是卡尔·施米特对自由民主制内部矛盾的分析。但今天没有时间介绍了。在后面的讲座里,会接着韦伯的文本介绍施米特,谈谈他的法哲学、政治哲学在当代民主、主权和认同问题上的意义。

我们现在直接跳到当代,谈谈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理论。首先我们要看到,“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作为问题是有意思的,但作为两个标签,它们很成问题。我们用它们的时候,也许都应该打引号。“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是两个彼此相关的问题领域,都有一个明确的西方的社会背景和知识思想背景。当代西方谈论的“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中国语境里的“后学”,“全球化”也不只是“国际标准”或“接轨”。他们背后都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在当代西方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两个概念、两种理论话语的分析,是对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批判。

同类推荐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热门推荐
  •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本文为1V1宠文,种田养包子你值得拥有。※※※她只是想去见识一下那些刚出土的古老农具,谁知道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么一个穷困的地方。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一大群亲戚忙着搬家里仅剩下的一点东西,说是已经给她找好了人家,让她赶紧改嫁。反正相公已经战死了,赶紧拿着抚恤费走人,家里这两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就交给瘦弱的小叔子照看。苍天啊,这都是些什么极品啊。好在她那个没见过面的相公给她留下了一个祖传的玉镯,竟然可以开启神秘的药师空间。灵泉、医术传承以及萌宠,看她如何利用这些发家致富,完虐极品亲戚,在古代过的风生水起。卖山货,做美食,养包子。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开店铺,修航道,通海运。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不过,她那个传说已经死了的相公怎么又出现了呢?※※※精彩片段一:"晴晴,为夫回来了。"一个满脸胡须的人穿着盔甲一脸兴奋的走回家,"咦?这还是我们家吗?变化好大啊。""娘亲,你快来看啊,家里来了一个怪蜀黍,宝宝好害怕。"小萝莉睁着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一个小正太挺起小胸脯,将其护在身后,冷静的说道"妹妹不要怕,哥哥会保护你的。"秦晴晴杀气腾腾的从厨房里拿把刀出来,道"我倒要看看,谁那么大胆,敢动我的娃。额,这位大叔,请问你是哪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她和他,没想到竟是天赋惊人。狠辣绝情。嚣张,二十三世纪冷酷特种兵,且看两人如何绝世无双,绝代风华,他对她呵宠入骨,轻狂天下!,可偏偏穿成了一个被欺负到无力还手的废物丑丫头身上。狂妄,他宠她上天,一朝穿越,本想安稳一世生活,“我的女人,她逆天重生!!她展露才华,惊才绝艳,谁敢欺负?!”妖魅如他,强者之路,在异世上演一出强强联手的戏码,不离不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头脑灵活。幽默,情节简单,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凰诀

    女凰诀

    这是一个强者满地的故事:你弱,她就强,你强,她先记账,你更强,她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欺我软,要我命,拳打脚踢踩你脸。少年时,情窦开,坎坷波折不怨天。贪官多,那吏聚,撞到我来将你砍。公主嘲,娘娘笑,耻你唇枪加舌箭。土匪来,他国欺,杀尽赶走爹娘喊。怕泪怕你怕师父,魑魅魍魉也来犯?笑话!先问问我这三尺弑神剑!总的来说,能忍则忍,忍不住,该打脸打脸,该脚踹脚踹,该拔剑拔剑。后果——来了再说!皆因,世事无常,非我所愿。红尘三千丈,与我争江山的,是你,与我共天下的,也是你!江山几万里,我欠谁的,谁又欠我的,欠来欠去还来还去,还不如逃开来去!她本是容色倾城,却偏要女扮男装,她本该逍遥且过,却只能一争天下,她本惊华满腹,却不屑外现于人。他为她,她为他,他又为他......口水战篇:“月黑风高夜,你这一身,要去哪?”“杀猪!”“堂堂北牧,一个公主穿一身夜行衣去杀猪,嗯?”“嘿嘿……那个玉鳝房屠夫告假了,我去帮帮忙……帮帮忙……这不是怕血花四溅吗?”“姑娘如此善良热心,不如先帮帮我?”“你?需要我帮?”“嗯?”“噢,哈哈,能帮能帮,你说,只要不上刀山下油锅就行!”“唉,更寒露重,孤枕难眠,就暖暖被窝吧!”“……还是上刀山下油锅吧!”“那我怎么舍得!”“没事儿!我舍得!”“可我舍不得!”“呸!我的肉体我做主!”……温情篇“那年那时那节,那惊艳的回眸,你净如清泉的笑颜,不仅倾城,而且倾心。至此,让我踏上一条寻你的不归路,山阻,平山,海阻,填海,神阻,弑神,天阻,逆天!这是一条锥心刺骨的不归路,即便如此,我也要鲜血淋漓地走完!只为我这一生,从不留憾。可你若阻我,我……我又能怎么办呢?”“寻遍万水千山,我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灵动的你,千百决绝之间,我终于知道,你终于在离我最近的时节里渐渐远去,我与你,早已时境过千至沧海桑田。看着你绝尘而去,却留下孤独的我,与这寂寞的天下,蓦然回首,江山,犹在,却早已不如画。”“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一夜三千青丝成白发,从此终不可见天日,你可悔过?”“莫说区区三千青丝,纵然是掏心挖肺我也在所不惜!”“为什么?”“他死了,她会伤心。”“如此而已?”“不然呢?”“纵然她毫不知情?”“纵然她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