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200000015

第15章 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1)

任何人在20几岁起都必须面对金钱问题。20几岁,正是你开始赚钱又没有太大开销的时候,如果你从20几岁开始理财,那么你就可以轻松面对今后人生的任何难题。为了三十而立,或者一生幸福,你必须在20几岁多做准备。不要以为年轻是潇洒的借口,其实人生经不住太多的潇洒。不要到了中年,才感觉到理财的重要,那时你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况且体力、精力会大不如从前。

1.理财要趁早,早行动才能早成功

许多人儿童时代是懵懵懂懂地过,青年时代是浑浑噩噩地玩,到了中年时代,需要成家立业了,这才感觉到金钱的重要,于是匆匆忙忙地着手赚钱致富,但此时已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况且此时无论是体力、活力还是创造力都已不如从前,赚起钱来费力很多。

许多20几岁的年轻人一提致富,就想一夜暴富。固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如买彩票中奖之类,但毕竟有此运气的人不多,绝大多数人还得依靠勤奋努力逐渐积累财富。一次调查显示,美国41万个百万富翁中,78%的人年龄超过50岁,他们的财富都是通过连续二三十年每周7天做相对枯燥的工作而获得的。

这个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每当一个“少年英雄”创办了一个航空公司,一个计算机公司,或者一个巧克力饼干公司,同时就有成千上万个“成功者”在新闻机构没有注意到的岗位默默无闻地干着同样出色的工作。

既然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20几岁的年轻人只有靠早行动才能早成功。美国人查理斯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早就强迫自己将收入的1/4左右用于投资。

越早开始投资,就能越早达到致富目标,从而使自己与家人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而且越早开始投资,利上滚利时间越长,时间充裕,所需投入之金额就越少,赚钱就越轻松且愉快!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13岁学生萨和特,曾经替人照看婴儿以赚取零用钱,留意到家务繁重的婴儿母亲经常要紧急上街购买纸尿片,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创办他的“打电话送尿片”公司,只收取15%的服务费,便会送上纸尿片、婴儿药物或小件的玩具等东西,他最初给附近的家庭服务,很快便受到左邻右舍的欢迎,于是印了一些卡片四处分送。结果业务迅速发展,生意奇佳,而他又只能在课余用单车送货,于是他用每小时6美元的薪金雇用了一些大学生帮助他。现在他已拥有多家规模庞大的公司。

1996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定为美国第二大富豪的巴菲特,被公认为股票投资之神。他也是早投资理财的典型。巴菲特在11岁就开始投资第一只股票,把他自己和姐姐的一点小钱都投入股市,刚开始一直赔钱,他的姐姐一直骂他,而他坚持要放着三四年才会赚钱,结果,姐姐把股票卖掉,而他则继续持有,最后证明了他的想法。

巴菲特20岁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在那一段日子里,跟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都只会游玩,或是阅读一些休闲的书籍,但他却是大啃金融学的书籍,并跑去翻阅各种保险业的统计资料,当时他的本钱不够但他又不喜欢借钱,而他的钱还是越赚越多。

1954年他如愿以偿到葛莱姆教授的顾问公司任职,两年后他向亲戚朋友集资10万美元,成立自己的顾问公司,该公司的资产增值30倍以后,1969年他解散公司,退还合伙人的钱,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资上。

巴菲特从11岁就开始投资股市,历经几十年坚持不懈。因此,他认为,他今天之所以能靠投资理财创造出巨大财富,完全是靠近六十年的岁月,慢慢地在复利的作用下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提倡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小小年纪就去做生意赚钱,而只是借此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致富要从小事做起,从今天起步,只有早行动才能早致富。许多人儿童时代是懵懵懂懂地过,青年时代是浑浑噩噩地玩,到了中年时代,需要成家立业了,这才感觉到金钱的重要,于是匆匆忙忙地着手赚钱致富,但此时已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况且此时无论是体力、活力还是创造力都已不如从前,赚起钱来费力很多。而在许多西方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能力,在美国、日本的小学都开设有理财课,让他们从小就掌握投资理财的方法。一些家庭包括那些家财亿万的富豪人家,也从小就锻炼孩子的赚钱理财能力。比如让小孩做家务,父母给予一定的报酬;让小孩上街卖报纸,赚取零花钱等。有人认为这样做会使小孩从小受到金钱的玷污,其实这比我们国内某些家庭里小孩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合理得多,既能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也能培养孩子的经营意识与理财能力。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富翁,很多都是从小就有经营意识,很多甚至是从小就开始投资理财的,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从20岁开始理财,才能确保一生幸福

相对于30几岁的人来说,20几岁正是开始赚钱却最没处花的时期。如果你从20几岁开始学习理财,到30几岁最艰难的时候,你也能不费力地安然生活,而且一生都将成为钱的主人。

如果你想把钱留在身边只有两种方法。

要么就是增加收入,要么就是减少开支。也就是要将“收入-支出”的差变成正值。

但是,事实上可能有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都无法做到这两点。不过,赚钱除了这两点别无他法,所以,你有必要先冷静地反省一下自己。

首先,你要先搞清楚自己是攻击型的,还是防守型的。有的人可能因为职业和年龄的关系,觉得自己很难增加收入,只能加强防守,也就是减少开支。但是,请先不要考虑这些外部因素,请分析一下内部因素,也就是分析一下你的性格,确定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个类型的。

之后,如果想尝试的话,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属于攻击型的,你就应该选择增加收入的方法来理财。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属于防守型的,你就应该将节约贯彻到底,以增加积蓄。

攻击型的人认为钱不花是不会来的。其实能成大事的20几岁的年轻人也属于这种类型。除了一些毫无必要的支出以外,该花钱的时候就一定要花。否则,收入的钱也会随之减少。

防守型的年轻人绝不会用借来的钱或用信用卡买东西。他们连使用手头现有的钱都会考虑再三,所以他们从来不会透支消费。这样的做法非常好。

当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人,最后都要看收支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只攻击不懂防守的年轻人最后可能会玉石俱焚,只防守不攻击的年轻人最后也可能会食不果腹。但是在这里,希望大家能更积极一点,选择攻击型的做法。因为能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施展自己的特长来赚钱,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例如,在创业时,需要投入资金,防守型的年轻人就会非常小心翼翼。不只是创业,不管你要开始做什么,动则就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到最后如果扣除成本什么钱也没有挣到的时候,保守型的年轻人就会想:“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要投入资金,在家看看书什么的,也不至于白白浪费钱。”

相反,如果让攻击型的年轻人一直控制自己的支出的话,他们就会感到很压抑。他们认为钱花出去了还可以再挣回来。

总之,每个类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你不能武断地说哪个类型好,哪个类型不好。对20几岁的年轻朋友而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个类型的,之后就一直按照适合这个类型的赚钱方法去做。

3.在20几岁时,理财要有足够的耐心

20几岁的年轻人往往会急功近利,没有耐心,在投资理财上,也因急躁而缺乏耐心,想要马上见到成果。但投资理财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越求快越起不到作用。

许多努力工作的将近30岁的年轻人,每日为钱辛苦、为钱忙的上班族,都曾有过共同的经验,眼看着同龄人穿着高级服饰、住在豪华别墅、开着名贵轿车疾驶而过,威风八面,令人羡慕不已。然而在欣羡之余,你可能曾经想过:“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能够富有,而我却没有?”

不少20几岁的年轻人将这些别人致富的原因,直接归因于他们生来富有、他们创业成功、他们比别人聪明、他们比别人努力或是他们比别人幸运。但是,家世、创业、聪明、努力与运气,并无法解释所有致富的原因。你我都曾遇到过不少有钱人,他们并非出身在有钱人家,也不是什么大生意人,他们不见得很聪明,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也没有比我们勤俭,甚至不少暴发户整天游手好闲,他们唯一比你强的,似乎只是他很有钱。

到底那些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他们何以能在一生中累积如此巨大的财富呢?这正是我们多年来极欲探寻的问题。我们曾经尝试用家世、创业、职业、学历、智商与努力程度等因素来解释他们致富的原因,似乎都失败。经过多年的观察、归纳与学理上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众人所忽略但却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

以近70亿美元的财富,名列全球华人前十大富豪的李嘉诚,是香港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主席,他传奇性的致富生涯,以及他在香港政商界所具有的影响力,使李嘉诚博得另一美名——“李超人”。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因太平洋战争,中国香港沦陷。隔年他的父亲病重去逝,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1945年中国香港光复,他结束了打零工的生涯,在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工作3年后,在他20岁那年被提拔为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所有的积蓄7000元的港币拿出来创业,设立一家小型的塑胶厂——“长江实业公司”,就是今天香港第一大集团长江实业的前身。

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光靠着生产塑胶花的李嘉诚,是如何跨出他成为首富的第一步的?1958年因为长江厂房的房东要提高租金,于是李嘉诚在北角买了一块地,自盖厂房。20世纪60年代初塑胶花业不景气,1967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即趁机低价大量收购土地。1972年香港股市大涨,长江实业上市并趁机吸收大众的资金购买土地,从他在1958年盖好的第一栋厂房后的十年间,他持有的房地产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以上,增加了50倍,现在长江的土地以楼面面积计算,总计约有148万平方公尺。李嘉诚在房地产的投资已纵横了39年,长时间的投资累积了他的超级财富。

打拼了50年,致富成功的李嘉诚对成功的看法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30岁,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理财致富也是如此,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30岁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李嘉诚一生都在为他的财富奋斗。想要成为有钱人,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每个20几岁的年轻人都渴望轻轻松松地赚到第二个100万、1000万,达到财源滚滚的境界。问题是要赚到第二个100万之前,要先有第一个100万。但是,怎样才能赚到第一个100万?若你想利用投资理财累积100万的话,则需要“时间”,必须要经历长时间的煎熬,熬得过赚第一个100万的艰苦时期,自然能够享受赚第二个100万的轻松愉快。

绝大多数的富人,其巨大的财富,都是由小钱经过长期的时间逐渐累积起来的,初期大部分人所拥有的本钱都很少,甚至微不足道。然而成功就是由一连串的小成就所织绘而成,大财富是由小财富的累积再加上复利作用而成。可见时间在投资理财中的重要性。

耐心是理财的必备条件,能有耐心熬得过长期的等待时间,创造财富的力量就越来越大,这就是“复利”的特色。然而今天我们身处事事求快的“速食”文化,事事强调速度与效率,吃饭上速食餐厅、寄信用快递、开车上高速公路、洗照片到快速冲洗店、学东西上速成班。20几岁年轻人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没有耐心,在投资理财上,也因而显得急躁而缺乏耐心,想要马上见到成果。但是在其他事务上求快,或许较有效率,但投资理财却快不得,时间是理财的必要条件,越求快越达不到目的。

对于想快速致富的人,我们的忠告是:投资理财并不适合你。因为,投资理财是个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的事。利用理财创造财富的力量,虽然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大,但是所需的时间却比想象的来得久。

投资理财能够缓慢而稳健地致富,但是用小钱投资,而想在短时间内赚取亿万的财富,我们可以在此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试想,母亲可否不经历怀胎十月而生出婴儿?农夫可否缩短稻苗成长的时日?

财富的增长与生命的成长是一样的,均是点点滴滴、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在复利的作用下形成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而快速成长。这是自然界的定律,上天从不改其自然法则。

多少投资人在一夕间赚大钱,也在一夕间破产,其成功是由于侥幸,其失败之因在于“可能侥幸一时,但不可能经常侥幸”。任何一夕致富的投资机会,必定潜藏着更高的一夕致贫的风险。

只要耐得住性子,将资产投资在正确的投资标的上,不需要操作也不需要操心,自然会引领财富成长,假以时日成为亿万富翁是十拿九稳之事。对投资理财而言,欲速则不达、“快”一定不好!

若真的很想要快速致富,建议你不妨利用创业的途径,而不要利用投资理财。如果读者之中有人想要快速致富,怎么办?衷心建议是,最好选择创业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多数富人致富的过程,发现由创业而快速致富的例子不少,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在大一时休学创立微软公司,在短短的20年间就成为美国首富。

只不过,创业致富的成功概率极低,创业致富的概率更低。根据我国创业协会的统计,一个人初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7%左右,而且创业成功并不代表致富。换言之,我们每看到一位风风光光的成功企业家,其背后至少有数十个默默无闻的失败者。况且创业的过程相当艰辛,创业成功者一天工作十余小时,似乎是必备之条件。

同类推荐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多年以来对于大众日常心理健康的研究所得、理论分析,和指导意见之精华,对人们理解种种日常心理现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胜过惧怕,如何战胜社交中的恐惧,如何解决与家人相处的问题等,教读者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关于美和快乐的智慧等。
  •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

    《口才造就一生》旨在让你会做人、巧说话、能办事、广交际、赢得好人脉、从容叱咤职场,自在漫游商海,打造成功人生路。阅读此书,你将获取走向成功的智谋,使你趋于完美,助你走向成功!如何成功?如何让自己一生打造完美,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人生在世,没有人一辈子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走背运。失败、委屈、痛苦、无奈、寂寞、诱惑等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肯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然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的人。要想游刃有余行走于社会,必须要学会沉住气,必须要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沉住气,是经验的总结,生活的提纯;沉住气,是智者的选择,聪明的对策;沉住气,是信心的标志,希望的基石。该书是一本写给面临选择、陷入困惑和向往幸福的忙碌都市人的人生智慧书。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228班是衡中历史上第一个实验班。2005年高考,8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创造了衡中历史上的一个传奇,66名同学,37人考入北京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进入大学后,228学子继续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现在228学子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还在学校深造;有的组成了家庭,有的还在一个人打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28。留给学弟学妹的不仅仅是一个骄人的高考成绩,更是一种“永争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爱若在今生

    爱若在今生

    人生难免会面临生死别离,面对艰难苦痛,她没有被生活所击倒,坚强的笑对生活。依然大爱满怀,救助白血病男孩儿。直到遇见了他,一个堪称“漂亮”的男人,她才发现芸芸众生中,总会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出现而等待,是缘分?还是今生注定的宿命?一份无私的爱,两颗痛过的心,能否延续今生的爱恋!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