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400000008

第8章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陵墓之谜

1968年5月,在河北省满城县的陵山上,当解放军某部正在秘密进行国防施工时,无意间发现一座西汉古墓。考古工作者根据墓中出土的文物,推断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人们在墓中发现了一件用金丝穿缀玉片,类似铠甲的东西,这难道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金缕玉衣吗?

1968年5月,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解放军某部正在这里进行一项国防工程项目的建设。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次施工,无意间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古墓。从陆续出土的文物中,人们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中山指的是中山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文字是金文,而铜器上的这种文字接近汉隶。另外,墓里出土的铜器也和战国中山国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样,属于西汉风格,所以确定这座墓室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而不是战国时期的中山国。考古工作者称这座墓为“满城汉墓1号墓”。随着勘查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1号墓的整体形制也渐渐清晰。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如果俯看整座墓室,犹如一个“古”字。

秦汉以前,墓葬形制一般模仿地上建筑的模式,这是为了把生前的一切都象征性地搬入地下,所谓事死如事生。到了汉代,根据墓主人身份的不同,墓室分别采用宫殿或者房屋的建筑样式。满城汉墓1号墓的墓室是依山开凿的巨大洞穴,考古学家把这种墓室称为崖墓。西汉的11个皇帝中,只有汉文帝的“霸陵”也是采用这一形式。由于霸陵至今没有发掘,而满城汉墓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崖墓中的墓室结构。

考古工作者在仔细清理中室文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十几盏造型各异的铜灯,其中一盏铜灯吸引了专家的目光。这盏灯的底座是个匈奴人的形象,根据铜灯上的铭文,知道这件铜灯叫“当户灯”。“当户”是当时匈奴的一种官职名称。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件当户灯制作于汉朝和匈奴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用匈奴人形象作灯的底座,显然是对匈奴人的一种蔑视。墓中的这位中山王,很可能就生活在与匈奴频繁开战的那个时期,甚至是汉朝抵御匈奴入侵的重要将领之一。

一件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字样的青铜酒器,透露了墓主人的身份。“三十四”年,应是这位诸侯王在位的年数,在中山国10位王中,第一代王刘胜在位时间最长,有42年之久,其余均不到30年,因此专家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

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庶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刘胜为第一代中山靖王。据史书记载,刘胜“乐酒好内”,“子女百二十余人”,北耳室出土的十几个大酒缸成了刘胜“乐酒”的最好佐证。据估算,这些酒缸总共可储存几千斤酒。看来,刘胜不仅乐酒,而且很可能还是海量,难怪整个墓室中出土最多的就是酒器。

在中室中,除了发掘出大量的青铜酒具,还发现一些残破的玉器和玉饰品,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玉在中国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到了汉代,人们不仅把玉作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还坚信以玉护身能使尸体保持不腐烂。汉代的君王以及贵族死后,不光口含宝珠,下枕玉璧,还用玉片和金丝连缀成葬服从头包到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史书中也叫“金缕玉柙”。玉衣又称为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

据文献记载,西汉末年赤眉军掘开吕后陵,发现吕后以玉柙入殓。如果这个记载是真实的话,西汉初年就已经开始使用玉衣了。早期的玉衣可能比较简陋,如西汉早期临沂刘疵墓中出土的玉衣,只有头罩、手套和鞋子,没有上衣和裤子。这大概是早期的玉衣形式,也有可能是因为刘疵的规格不够,只能穿用这种比较简朴的玉衣。

鼎盛时期的西汉玉衣做得比较精致,形式较为繁复。《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送葬时用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的玉衣上“皆缕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应该是在玉衣玉片上雕刻有各种动物的纹饰。

在汉代史书中,玉衣出现的次数最为频繁。1959年,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出土了带穿孔的玉片4000多片;在徐州出土的西汉早期墓葬中,也发现了玉衣的散片,可惜出土的玉衣都不完整。满城汉墓的主人是诸侯王,这也是目前汉代考古发现中身份最高的一位墓主人。那么这座汉墓中会不会出现金缕玉衣呢? 在发掘时,当把堆积在上面的朽木灰和金属饰件全部清理完后,一件用金丝连缀着玉片的铠甲状的东西出现在人们眼前。这难道就是“金缕玉衣”吗?在考古现场,郭沫若和专家们经过分析,最终认定出土的这件文物,应该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玉衣由头罩、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头罩由脸盖和头套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睛、鼻、嘴的部位。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前片制出宽阔的胸部和鼓起的腹部,后片的下端做成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筒、手套和鞋都有左右。玉衣各部分是许多四角有孔的玉片用细金丝编缀而成的,全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1100克。

金缕玉衣里面并没有刘胜的尸体,那么刘胜的尸体葬到哪里去了? 郭沫若认为,可能在附近还有一个墓,那是真正埋葬刘胜的陵墓。

果然,在1号墓的北边,第二座陵墓出现了,这就是“满城汉墓2号墓”。2号墓的墓室结构与1号墓大体相同,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在吸取1号墓经验的基础上开凿而成的。刘胜的尸骨很可能在这座墓中。然而出土的许多物品都是当时女性的用品,另外这里还陪葬了不少武器。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埋葬的应该是一位女性。考古学家们断定,此墓主人应该是刘胜之妻窦绾。墓内也有一盏铜灯,和刘胜墓中的“当户”灯不同,宫灯底座是一个“宫女”的形象。这座宫灯设计十分精巧,能根据需要调节光亮的大小和照射方向,烛火的烟灰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身体当中,使烟灰停在灯身中,以保持室内的清洁。尤其重要的是,灯座底部刻有“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的铭文,“长信”指的是长信宫。汉文帝时期,长信宫的主人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而她正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后来考古工作者给这件铜灯命名为长信宫灯。

2号墓中也发现了一件金缕玉衣。玉衣由五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这件玉衣比刘胜墓出土的玉衣略小,玉衣胸部的玉片不是用金丝编缀,而是用丝织物编结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织物早已腐烂,又受玉璧及棺椁朽木灰所叠压,部分玉片已经散乱。窦绾的玉衣比较瘦小,头部除在脸盖上刻制眼、鼻和嘴外,还在头罩两侧造出两个圆形的耳罩。上衣的前、后片没有按人体形状制作,而是做成衣服的样子,所用玉片一般较大,玉片之间不是以金丝编缀,而是以织物、丝带粘贴编织而成。玉衣全长1.72米,由2160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700克。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满城2号墓玉衣时,发现玉衣里面有墓主人的颈脊椎骨和四条肋骨以及三颗牙齿,看来2号墓的主人是穿着玉衣入葬的。这更加重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1号墓里没有刘胜的尸骨呢?

专家们试着打开刘胜的玉衣,发现里面有一些枣泥灰样的东西和一些牙齿,他们推断,刘胜的尸骨就在玉衣里面,只不过已经腐烂成灰。原来,刘胜墓随葬品非常丰富,大量的动物残骸和陪葬用酒增加了墓室中的有机物,导致尸体容易腐烂。另外,洞中潮湿的环境也加速了这一过程。

在研究玉衣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玉衣的结构很像古代战争中士兵所穿的铠甲。玉衣的制作过程中,难度最大的要数玉衣的手套部分,它也是玉衣中最为精巧的部分。玉衣所用的金丝一般长4~5厘米,最细的金丝直径只有0.08毫米,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细度,分布在手套各处。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西汉时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一名熟练的玉器工人大概要耗费10余年的时间才能完成。1991年,历经数载,考古人员终于复制成功了第一件现代金缕玉衣。由于是复制品,只能用细小的铜丝来代替金丝,而在汉代,对玉衣用什么样的金属丝都有严格的规定。

汉代人认为,玉能保持尸体不腐烂,而满城汉墓1号墓和2号墓中结果却恰恰相反。而且玉衣价值连城,反而容易招来众多的盗墓贼。由于玉衣制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到了东汉,金缕玉衣只能由皇帝穿用,诸侯王、贵人、公主只能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等只能用铜缕玉衣。至魏文帝时,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与此相印证,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再也没有发现金缕玉衣了。

此外,在刘胜墓中出土了几根金针和银针,是针灸九针中的几种。它们是我国目前见到最早的古代金属医针,可见汉时的针灸水平是相当高的。在陵山上,除了刘胜夫妇的1号墓和2号墓,还有18座暴露在外面的小墓,分别是刘胜妻妾或者子孙的附葬墓。有专家推测,在这些附葬墓的不远处,很可能还有一座隐藏在山岩中较大的墓室,因为陵山某些地段的地貌特征与1号墓和2号墓极为相似。也就是说,陵山上或许还有一座神秘的3号墓。

同类推荐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夺鼎1617

    夺鼎1617

    砖家指控说:他!为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输血,是支持崇祯镇压农民起义的最大帮凶!(当然,也卖给农民军盔甲刀枪。)他!一手在东方航线上设立了无数的障碍!打断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了西方文明向东方的传播之路!(只是在马六甲收过路费,收进出口税而已。)他自己辩白说:其实,我做的还很不够!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热门推荐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 常见病食疗妙方

    常见病食疗妙方

    向广大读者介绍的“食疗妙方”,不仅可避免“药毒”对人体长期的伤害,还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与保健功能。众所周知,治病须靠“三分治、七分养”。还着重介绍了每种妙方的做法及功能解析,以指导患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饮食习惯来调养身体。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考古探谜

    考古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