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那么,20岁的你何必斤斤计较几次失败?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可以去冒险,可以去拼搏,而阻止你走向成功的最大的敌人就是——害怕失败。
1.任何挫折都是人生一道小坎
一谈到小泽征尔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堪称是全日本足以向世界夸耀的国际大音乐家、名指挥家,然而,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今天名指挥家的地位,乃是参加贝桑松音乐节的“国际指挥比赛”带来的。
在这之前,他不只与世界无关,即使是日本,也是名不见经传。因为他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不为人所知。
他决心参加贝桑松的音乐比赛,来个一鸣惊人,经过重重困难,他终于充满信心地来到欧洲。但一到当地后,就有莫大的难关在等待他。
他到达欧洲之后,首先要办的是参加音乐比赛的手续,但不知为什么,证件竟然不够齐全,不为音乐实行委员会正式受理,这么一来,他就无法参加期待已久的音乐节了!
一般说到音乐家,多半性格是内向而不爱出风头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遇到这种状况时,必是就此放弃,但他却不同,他不但不打算放弃,还尽全力积极争取。
首先,他来到日本大使馆,将整件事说明原委,然后要求帮助。
可是,日本大使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正在束手无策时,他突然想起朋友过去告诉他的事。
“对了!美国大使馆有音乐部,凡是喜欢音乐的人,都可以参加。”
他立刻赶到美国大使馆。
这里的负责人是位女性,名为卡莎夫人,过去她曾在纽约的某音乐团担任小提琴手。
他将事情的本末向她说明,拚命拜托对方,想办法让他参加音乐比赛,但她面有难色地表示:
“虽然我也是音乐家出身,但美国大使馆不得越权干预音乐节的问题。”
她的理由很明白。
但他仍执著地恳求她。
原来表情僵硬的她,逐渐浮现笑容。
思考了一会儿,卡莎夫人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是个优秀的音乐家吗?或者是个不怎么优秀的音乐家?”
他刻不容缓地回答:“当然,我自认是个优秀的音乐家,我是说将来可能……”
他这几句充满自信的话,让卡莎夫人的手立即伸向电话。
她联络贝桑松国际音乐节的实行委员会,拜托他们让他参加音乐比赛,结果,实行委员会回答,两周后做最后决定,请他们等待答复。
此时,他心中便有一丝希望,心想,若是还不行,就只好放弃了。
两星期后,他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答复,告知他已获准参加音乐比赛。
这表示他可以正式地参加贝桑松国际音乐指挥比赛了!
参加比赛的人,总共约以60位,他很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预选,终于来到正式决赛,此时他严肃地想:“好吧!既然我差一点就被逐出比赛,现在就算不入选也无所谓了!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一定要努力。”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冠军。
就这样,他建立了世界大指挥家不可动摇的地位,我们可从他的努力中看出,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放弃,很有耐心地奔走日本大使馆、美国大使馆,为了参加音乐节,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此才能为他招来好运——获得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优胜、成为享誉国际的名指挥家,建立现在的地位。
心灵处方:
任何挫折都只是人生中的一道小坎儿,可真正能跨过坎儿的人却很少,大多数人只会埋怨这道坎儿为什么总是缠着他。
2.没有挫折,成功都是不堪一击的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管理顾问,你一走进他的办公室,马上就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似的。
办公室内各种豪华的摆饰、考究的地毯,忙进忙出的人潮以及知名的顾客名单都在告诉你,他的公司的确成就非凡。
但是,就在这家鼎鼎有名的公司背后,藏着无数的辛酸血泪。
这位管理顾问在创业之初的头六个月就把自己十年的积蓄用得一干二净,并且一连几个月都以办公室为家,因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过无数的好工作,因为他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被拒绝过上百次,拒绝他的和欢迎他的顾客几乎一样多。
就在整整七年的艰苦挣扎中,谁也没有听他说过一句怨言,他反而说:“我还在学习啊。这是一种无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竞争很激烈,实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继续学下去。”
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
朋友有一次问他:“把你折磨得疲惫不堪了吧?”他却说:“没有啊!我并不觉得那很辛苦,反而觉得是受用无穷的经验。”
看过“美国名人榜”的生平就知道,这些功业彪炳史册的伟人,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到底,才终于获得辉煌成果。
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如果能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你更上一层楼,那么一定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教授们知道,从学生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反应可以推测出他们将来的成就。有一位教授讲过一件这样的事:
几年前,他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件事对那个学生打击很大。因为他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时,他非常失望,并找这位教授要求通融一下。在知道不能更改后,他大发脾气,向教授发泄了一气,这位教授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大事者,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问道。
教授回答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门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请你记住这个教训,五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后来这个学生又重修了这门功课,而且成绩非常优异。不久,他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并非常感激那场争论。
“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并尝到了成大事者的滋味。”
我们都可以化失败为胜利。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就可以对失败泰然处之。
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这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好的缘故。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释不外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样幼稚与不成熟;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简直没有一点主见。由于他们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马上停止诅咒命运吧!因为诅咒命运的人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在普通情形下,“失败”一词是消极性的,但我们要赋予这两个字新的意义,因为这两个字经常被人误用,而给数以百万计的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悲哀与困扰。
这里,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失败”与“暂时挫折”之间的差别:且让我们看看,那种经常被视为是“失败”的事,是否在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已。还有,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是不是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我们振作起来,调整我们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不管是暂时的挫折还是逆境,都不会在一个人的意识中成为失败,只要这个人把它当作是一种教训。事实上,在每一种逆境及每一个挫折中都存在着一个持久性的大教训。而且,通常说来,这种教训是无法以挫折以外的其他方式而获得的。
挫折通常以一种“哑语”向我们说话,而这种语言却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如果这种说法不对的话,我们也就不会把同样的错误犯了一遍又一遍,而且又不知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
只有在把挫折当作失败来加以接受时,挫折才会成为一股破坏性的力量。如果把它当作是教导我们的教师,那么,它将成为一项祝福。
心灵处方:
面对挫折:
“失败”先生只会躺在地上骂个没完。
“平凡”先生会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
但是,“成大事者”先生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继续往前冲剌。
3.厄运往往是另一种命运的起点
约翰·布伦迪被他的朋友们称做“马拉松人”,这是众人所知的事实。
1973年6月6日,约翰照常做二十分钟的晨跑运动,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晨跑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跑步。
那天早上跑完以后,约翰依旧到工地去,他和另外三人一同在屋顶上工作。天气非常炎热,工作也很艰苦,这时监工叫约翰拿一样工具给他,约翰便移动双脚,不料房顶水泥尚未凝固,他就从上面掉下去了。
约翰失去了控制,他头朝下坠落下去。
他事后回忆说:
那时候我听到很多杂音和背骨折碎的声音……
现在想起来真是害怕,我整个身体一直往下掉,整个人就像饼干一样,那一瞬间我发现脚一点知觉也没有。
以后的数秒之中恐怖、愤怒、绝望一一向我袭来,我很想站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听从脑部指挥的只有头部。
好像有人在上面说:“唉哟!约翰掉下去了。”
我心里不断期望,也不断咀咒。我把头转向左边,看到十公分远的地方有穿着鞋子的双脚,脚尖就在眼前,好像是我的脚,可是怎么会在这里呢?
那一刻,我真的好害怕。
好像又有人把我的头抬起,放在像枕头之类的东西上,其实我不觉得痛苦,后来激烈的阵痛不断侵袭我,痛得我几乎想死去,整个头好像被一根绳子吊起来,稍微一动就痛苦不堪。
我猜想如果绳子断了,我的头是不是会扭转不停呢?很奇妙的想法,是不是?我一直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
急救人员很快就到达了,他们把我抬到担架上,因为痛苦的关系,我非常害怕别人移动我的身体,毕竟是专业的急救人员,他们一面鼓励我,一面尽可能减轻我的痛苦,使我大为放心。
我被抬入救护车后,觉得舒服了一点,可能是心理因素吧!我认为马上就要到医院去治疗,情形不会太严重的。
一到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表示要照X光,把我放在台上,双手双脚呈八字形分开,为了配合角度,医生不时摆动我的头,一种从未有的痛苦侵袭着我,真的,从未有的。
过了一会儿,医生确定我的头骨断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我在孩提时代,曾听过头骨折断的故事,没想到竟也发生在我身上。
我开始向上帝期望,请它赐给我力量,不容发生任何事。
漫漫长夜,好像永无止境,我不断地回想当天所发生的事,思绪愈来愈乱,就这样痛苦地度过黑夜。
在受伤的昏迷之中,我想起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和他说过的一句话“应该恐惧的是本身。”
从此以后,我变成一个思想积极的人,我问自己:“受伤对我有什么意义呢?”我不断地思考,告诉自己:“我将来一定会了解的,现在必须想办法活下去!我一定要努力!”对于一切,我心存感谢。
我真正的奋斗,从现在开始。
醒来时,我发现头部两侧的针头已经取出来,原来我还在医院里。当时我想,只要安静下来,痛苦会逐渐减轻。
令我惊讶的是,我全身竟像木乃伊一样,被白布包裹起来,而一点知觉也没有。周围都是医疗用的机器,身旁的护士,可以处理紧急事情,在我的眼中,她们是无所不能的神。
我从来没有进过医院,所以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
经过几个星期之后,约翰的伤势已被认定终生无法痊愈,可是他依旧充满希望,盼望奇迹出现,使他的脊椎再度恢复健康,他专心致志地接受治疗。
约翰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病情,惟一的方法只有向护士打听,有一天他听到护士指着他房间的方向对助手说:
“四肢麻痹就是像他那个样子。”
约翰从来没有见过四肢麻痹的人,他甚至没有想过四肢会同时麻痹,哪里想到自己竟变成这个样子。
简单的一句话揭开了真相。原来他是一个年轻又健康的丈夫和父亲,可是现在从头部以下全部麻痹,完全形同废人。
虽然如此,约翰仍然决定活下去,虽然痛苦不曾减轻,可是他活得比谁都坚强。
他又说:“我之所以决心生存下来,是因为有三个老师作为我人生的指针,这三个老师是愿望、献身、决意我想活下去,想治好病,想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事,我有这些愿望,这三个老师经常在心中,我为此而奋斗,并相信有一天我可以得到胜利,所以永不灰心。”
如今约翰坐在轮椅上已经11年了,从人生的观点上来看,他实在太伟大了。
他的心中没有仇恨,没有苦恼,也没有憎恨。他认为如果相信命运或憎恨别人,对自己并没有好处,相反的,应该爱护他人,即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但是自己的心理却很正常。
事实上,约翰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真正的残疾是那些身体毫无缺陷、心理上却充满障碍的人。
约翰一直这样告诉自己,受伤是无可避免的。
他又这么想,它是自己一生的转折点,自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这种想法是既健康又正确的,所以约翰总是这么勉励自己,其实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受害者,自己只是很自然的接受这个安排而已。
当约翰骑电动轮椅进入超级市场,或通过马路时,轮椅不断发出声音,引起许多小朋友的注意,他们有的在笑,有的一脸迷惑,也有的说;“满不错嘛!”像是很羡慕的样子。遇到这种情形,约翰会作各种鬼脸逗孩子们发笑,但是他并不是整天和小孩玩,他还经营公司,为附近社区作介绍婴儿保姆的工作。
另外,他还在一家教会里,做“新希望电话商谈中心”之类的服务,他对人生充满新希望,非常愿意帮助那些失意的人找到希望。
约翰胜利了,因为他能生存下去,他曾说过:“艰苦的日子总有结束的时候,心中充满希望,并能继续为生活而努力的人,才能享有新生命。”
他不但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努力把厄运视为命运重新开始的人。
心灵处方:
每个人都会遭遇厄运,但拿起勇气面对厄运比化解厄运更重要。因为厄运并不能致人于死地,相反是是另一种命运的起点!
4.奋起!把困难砸得粉碎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困难会使我们受到挫折和打击,使我们产生失败感、自卑心,这不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善于激励自己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从困难的阴影里走出来。
激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你不妨试试每天早上朝着镜子对自己说:
“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有极高的才能和天分,这必须要感谢上天,它使我有健康的身体与坚毅的精神、对他人富有同情心,我具备如此多优点,决不可能不获成大事者的。今天我一定会遭遇好运,因为清早起来我就感觉非常愉快,对于工作我一定积极去做。”
假若每天清晨醒来时,能够把以上的话重复3遍,那么你一天的精神就会格外充沛。这些话,你不妨在洗脸的时候,对着镜子说三遍;等到进入办公室时,再在落地镜前有力地重复,并且加上一点身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