Л·И·勃列日涅夫强调指出了在现代条件下政治修养问题的迫切性。他说:“我们希望,苏联公民们都能很好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了解实现它们的道路和方法;使他们善于运用这些权利和自由为共产主义建设服务,清楚地理解它们与认真完成自己的公民义务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此,必须帮助每个公民锻炼出高度的政治修养,这是担负着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各级党组织、各种国家和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Л·И·勃列日涅夫在《共产主义道路的历史界线》一文中强调指出,政治修养的形成和发展“过去和现在始终是我们党注意的中心”。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包括;意识形态的训练和修养;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和苏共对内、对外政策的知识,并善于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个人内心信念和应用到与敌对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去;养成从事政治活动的习惯,把自己的知识和信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领导人的政治修养,是能把政治认识和政治活动结合起来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完整体系。列宁特别强调指出,不可能脱离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而对工人群众进行政治教育。他并且指出,政治文化,政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新社会。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是否还需要重视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这个问题呢?现在领导干部的文化程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他们受到的教育和训练、具备的专业知识,他们掌握的各种经验,他们的思想觉悟,都基本符合时代精神,适应苏联共产党对管理干部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政治修养问题就因此而失去迫切性了吗?
我们认为,强调政治修养问题的重要性不是权宜之计。实际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包括多种多样的活动,它的规模已经很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在不断地完善;但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的形式和方法却复杂化了。在个别情况下,管理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也经历了“质”的变化,这怎么能说政治修养问题没什么迫切性了呢?相反,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政治水准,不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那是不可思议的。领导干部必须按照苏联共产党制定的干部政治修养标准锻炼自己。政治修养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思想信念,党的原则性,高尚的道德,克服困难的精神,忠实坦白,广阔的视野,专业知识,支持新生事物,善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组织者的才能,言行一致,把劳动者看作最宝贵的财富。
为了锻炼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需要深入地研究列宁主义的理论遗产,以及党根据现代生活的主要问题制定的理论原理。
苏联共产党当年曾对所有的人提出了掌握技术的任务,以便完成本职工作;现在这项任务事实上已经解决了。但是为了顺利地实现苏联共产党提出的方针任务,仅仅掌握技术就显得很不够了,还需要学习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交际的科学。
尽管管理工作的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领导工作也采用了不少新形式新方法,但是,列宁主义的各项管理原则依然是根本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党性原则。列宁把思想意识的锻炼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共产主义思想是在掌握革命理论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掌握革命理论能使领导者坚信党的事业——建设共产主义——的正确性。领导干部的政治视野越广阔,他完成自己的职责时就越顺利和富有成效。在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时,一位思想上成熟的领导者,就会象政治活动家一样,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善于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狭隘的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区别开来。
苏联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表现在善于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们不仅可以和谐地工作,而且能够紧张地、高效率地工作。同时,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一致起来。
领导干部的性格、特点,他的个人品质当然对工作有很大影响,但是仅靠这些还不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和好感。广阔的政治视野,丰富的技术知识,经济方面的远见卓识,善于发现、支持新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直、淳朴、诚实、谦虚,关心人、相信人、平易近人,所有这些素质都属于领导干部修养的内容、范围。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会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阶段,所有劳动集体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提高基层单位劳动集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基层单位的劳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导者,以及领导者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政治和教育后果重视的程度。
有许多党的组织已经积累了培养领导干部政治修养的宝贵经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积极参加政治生活。其中,许多人被选为各级党委委员,不少人已经成为宣传员、政治报道员、鼓动员等。各级党委都很重视领导人员的思想作风的修养。最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于领导干部问题的研究工作,调查研究了他们做为劳动集体的生产组织者、教育者的作用和社会职能。调查结果,既发现了不少好的因素,也揭示出一系列重要的缺点。这些缺点的实质已在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中得到反映。文件指出:“谁不能批判性地评价自己的活动,谁脱离了群众,助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不正之风,谁丧失了共产党员的信仰;那么,他就不能成为领导干部。”
由此可见,提高领导干部政治修养是一个迫切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共产主义建设的成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按其内在实质来说,是一项综合性任务,包括经济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教育、培养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有机联系的。
从广义上说,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有两项根本要求;
第一,保证对领导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对他们的道德标准、原则和行为具有影响的经济、社会、精神等所有因素的协调一致。
第二,培养每个领导者具备全面的、综合性的素质。
经济修养与政治修养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二者是一致的。
为了实现党的代表大会的方针,要求社会生产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努力地、创造性地进行劳动。
目前,大家非常注意珍惜各种机器设备和物资,但是,人不可能生来就具有自觉珍惜财产的经济素养,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具备这些素质。任何一门科学也没有象经济学给人们提出那样复杂的任务,每个领导干部在日常活动中都要与它发生关系。
党的二十六大指出:“如果不依靠集体,如果不树立对待工作的真正主人翁态度和没有经济修养,如果没有每个人劳动的高质量,要实现有效的社会主义经营管理是不可思议的”。经济修养反映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从事的创造性活动上。认识劳动者经济修养的实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才能找到更加有效地管理一定社会过程的形式和方法,更积极地促进苏联共产党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实现。
“经济修养”这个概念包括什么内容呢?它包括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积累的知识,信息,见识,并善于把它们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经营管理能力、进取精神、组织性和纪律性等。
如果说某人有经济修养,意味着他热爱劳动,有事业心,劳动认真细致,注意节约,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这些素质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每个成员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没有高水平的合理的经济目标,没有发达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不善于发掘潜力和用最小的代价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不善于确定解决生产任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和合理地运用材料、资源、工作时间,就不能认为是有经济修养的工作人员。列宁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过“组织修养”,“会管理的修养”、“生产文明”、“经济文明水平”、“经济修养”等概念。在谈到经济因素和文明修养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强调文明修养意义的同时,列宁从来没有忘记文明修养是在一定的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探讨现代经济修养问题时,我们应当强调指出,经济修养对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执行着不同于其它社会的崭新职能。这体现了经济修养对人们意识形成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日益迫切地感觉到充分反映新的社会现象,以及经济修养方面新的可能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性。
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管理干部经济修养的迫切性大大地增加了,这是因为:第一,劳动组织、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规模和形式显著地扩大了,并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结果是大大提高了每个领导干部对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益和对劳动成果所承担的责任;第二,为了充分发挥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潜力,进一步完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不断地提高觉悟水平、文化程度、技能和经济知识等;第三,如果个人不是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那么,全面发展个性也就不可能实现。
社会主义建设所积累的全部经验令人信服地证明,共产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很多方面都取决于干部的思想觉悟水平、经济修养和文化程度,取决于他们的政治、经济知识,以及是否善于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建立强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改进生产关系,正在促使整个社会共同解决每个部门、每个地区、每个劳动集体,甚至每个工作岗位在发展经济中的关键性问题。
众所周知,社会生产的职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很多从事繁重的、非机械化手工劳动的职业消失了;出现了一些需要智力职能的新职业。这样,就改变了知识、技能的社会、经济意义和作用,而不断扩大的经济和技术知识,则构成了新职业技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领导干部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人民的社会政治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内容正在改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界限消失的进程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参与生产和社会的管理工作,转变为独立经济核算的劳动集体(从生产班组到整个行业、部门)正在增加,经济试验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先进的经营经验正在不断地积累和推广应用,所有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上述情况,有充分的理由提出确定经济价值总和的问题。经济价值总和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价值。它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关系的成熟程度、社会劳动分工水平、经营管理的形式和方法等。经济科学的价值包括经济理论、经济思想、经济观点和知识;而经济教育的价值则包括人的经济素质和行为准则等。
领导千部经济素质和行为准则包括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组织性、纪律性、革新精神、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和爱护社会主义财产。个别领导干部也有些不好的经济素质,例如,不注意经济效益、缺乏纪律性、浪费、损公肥私、盗窃等。当然,不能把这些看做是行为的准则,因为它们有损于经济价值。
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效果,构成了社会经济修养内容的基础。
如前所述,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则是培养苏联人民精神面貌的基础,是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觉悟的基础。生产的发展,这同时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事劳动的人本身的发展,意味着他们生产经验的积累,新的经济、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新的经营管理技能的积累。
在分析管理干部的经济修养时,可以单独列出这个概念的一些特点:经济思维能力、经济知识、经济思想、经济素养。
苏联报刊曾多次提出过经济思维的形成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经济思维的形成就是经济生活的规律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于其范畴、概念、判断、推理中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使经济效能的作用达到科学水平的积极过程,是使所有活动领域的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实际的过程。具有发达的经济思维能力对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发达的经济思维能力能使管理干部,在深刻地认识经济过程实质和了解、领会经济现象,经济概念及范畴的基础上,以适当的方式来评价经济形势,并且为达到生产方面的既定目的而做出最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