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2000000025

第25章 “挺”字篇(4)

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不料被申夫看破。

————同治五年十二月

6.在逆境中坚守

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相对于奔腾不息的历史而言,总是渺小的。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顺境少。对待逆境,曾国藩首先是承认现实,保存自己,不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他说:我在《杂著》中专门引用《周易》的“否卦”,我对这一卦的卦辞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事业得不到发展,道路闭塞不通,是因为行为不正的奸佞之徒当道而造成的。奸佞当道,道德高尚、坚守正道的人是吃不开的。这种时刻,做什么事情总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奸佞当道,小人得势,不会政通人和,事业会遭受损失。正派而能干的人很难展示才干、发挥作用的;如果直言或试图有所作为,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遭受陷害。大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动,只好在具体工作的小地方做些补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曾国藩所讲的是“识时务”。

但是,如果一味顺从,人成为逆境的奴隶,也就不能改善自己的环境,更谈不到有所为了。因此,曾国藩从承认现实、识时务的角度出发,引伸出逆境的第二种应对策略:练内功、求自强。曾国藩自谓“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可见其坚忍卓绝的意志,强毅不屈的气度。惟其时受挫折,经患难,故其德业也时有长进。对此,曾国藩说:“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曾国藩又说:就像《西铭》所讲的“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只有等着被烹死,这就是晋献公世子申生的恭顺。勇敢地承认现实,又顺从命令的,只有伯奇能做得到。”这些话,太真切了。

成大事箴言:

“朱子之学得之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二语,深有感于余心。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咸丰十年八月

7.羽翼不丰不可高飞

曾国藩为人处事谨慎之极,他取法诸葛亮,他有几个“不做”,不是自己的责任的事情不做,利于自己不利国家的事情不做,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做。其中最后一条最为重要。用他的术语,就是“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曾国藩初建湘军时,水陆两军加起来才有1万人,而这时的太平军正处于鼎盛时期,其武装经过两年战争的磨炼,已经成为精锐之师,而且人数重多,将近百万。曾国藩的区区1万人,与其相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对于这一点,曾国藩心里十分清楚,因此,他坚持了这样的原则:军队编制不全不能出击,装备不良不能出击,训练不精不能出击。这种战略战策和太平军不同,太平军是实行人海战术,多多益善,曾国藩则没有从人数的多少考虑。他说“兵贵精而不贵多”。人多就难以练成精锐,而且也是当时的财政状况不允许的。他强调,练、训二字缺一不可,不但要在纪律、作战能力上过关,思想上也要过关。他曾经给手下的大将塔齐布和江忠源说过,只要一个人没有过关,他就不带这支军队上战场。在他的严厉要求下,湘军从开始建立起,其整体素质就要远远高于清廷的其他武装。

即使如此,曾国藩也没有立即投入战斗。他认为,湘军刚刚成立,还要经过一番磨炼才能真正担当起重任。但是朝廷已经等不及了,几次严令他率军出征。羽翼未丰,曾国藩坚决不同意。为了保护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底,他不惜数次抗旨,甚至当自己的老师、湖广总督吴文镕被太平军团团包围的时候,他仍旧铁下心来,见死不救,眼看着武昌被太平军攻破,老师自杀身亡。说曾国藩不近人情,也有道理,但是曾国藩考虑的是大局,他知道,如果自己出征救援,等待他的可能是全军覆没的结果。所以,他不能轻举妄动。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计划练勇万人,壮大湘军的力量,使之成为能独立作战的方面军,他和心腹大将江忠源、好友郭嵩焘等人秘密商定,同时还要建立水师,以对抗太平军水军。

曾国藩为坚持“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的原则,不但拒绝了咸丰皇帝的命令,而且也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武昌第一次被包围的时候,曾国藩在接到咸丰皇帝的谕旨之前,已经接到了湖广总督吴文镕求援的密信。吴是曾国藩的老师,二人交谊非同寻常。老师有难,无论如何都是应该迅速赴援的。但是,曾国藩打定主意“见死不救”,不久,太平军西征军回师西上,吴文镕接连发信向曾国藩求援。曾国藩都予以拒绝,反复说明不能草草发兵的道理。吴文镕终于被其说服,虽知必死,仍令曾国藩万勿草革而出。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更不可四处张扬。

《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曾国藩早在京城为官,深研《易经》,对“潜龙在渊”尤为加意。

1853年,曾国藩把练勇万人的计划告诉了爱将江忠源。江忠源不知深浅,立刻向清延合盘奏出,结果船炮未齐就招来咸丰皇帝的一连串征调谕旨。但是,曾国藩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坚固耐用!炮要不惜重金,全购洋炮。船炮不齐,决不出征。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此次募勇成军以出”,“庶与此据贼一决死战,断不敢招集乌合,仓卒成行,又蹈六月援江之故辙。虽蒙糜饷之讥,获逗留之咎,亦不敢辞”。一时形成“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局面。

其实,清延催曾国藩赴援外省,不过以湖南乡勇可用,令其前去配合绿营作战,以解决兵力不足的困难,这也是过去常有的事,决非要他充当主力,独力担负与太平军作战的重任。所以当曾国藩在奏折中处处以四省合防为词,声言“事势所在,关系至重,有不能草草出者”时,咸丰皇帝即以讥讽的口吻在奏折上批道:“今览你的奏章,简直以为数省军务一身承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矜诩自夸,以为天下人才没有超过自己的,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可见,咸丰皇帝对曾国藩是很不理解的,在他看来不过是无知书生的好高骛远和自我吹嘘,并非深思熟虑的举动。因而,咸丰皇帝再次促其“赶紧赴援”,并以严厉的口吻对曾国藩说:“你能自担重任,当然不能与畏缩者比,言既出诸你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曾国藩接到谕旨后,仍然拒绝出征。他在奏折中陈述船炮未备、兵勇不齐的情况之后,激昂慷慨地表示:臣自知才智浅薄,惟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至于成败利钝,一无可恃。皇上如果责臣以成效,则臣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缩不前之罪。并进一步倾诉说:臣不娴习武事,既不能在籍服丧守孝贻讥于士林,又复以大言偾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天地之间乎!每到夜间焦思愁闷,只有痛哭而己。为臣请皇上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臣自当殚尽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咸丰皇帝看了奏折,深为曾国藩的一片“血诚”所感动,从此不再催其赴援外省,并以朱批安慰他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曾国藩“闻命感激,至于泣下”,更以十倍的努力,加紧了出征的准备。多少年后,他还对此念念不忘,并专门请人从京中抄回原奏(因底稿在九江与座船一起丢失),与咸丰皇帝的“朱谕”一起保存,“同志恩遇”。

曾国藩为坚持船炮不齐不出省作战的原则,不仅拒绝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的命令,也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可见,曾国藩坚持不轻易出省作战的方针,虽然使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其后的军事胜利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曾国藩深通天道盈缩、洪荒变换的道理,他常常告诫诸将说:“宁可好几个月不开一仗,决不可以开仗而毫无安排、准备和算计。凡是用兵的道理,本来力量强而故意显示给敌人以懦弱的多半会打胜仗,本来力量弱小而故意显示给敌人以强大的多半会打败仗。敌人向我进攻,一定要仔细考究衡量而后应战的多半会打胜仗;随意而没有仔细考究衡量,轻率地发兵向敌人进攻的多半会打败仗。兵者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应常常存留着一颗不敢为先之心,必须让对方打第二下,我才打第一下。……与强悍敌人交手,总要以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和毛病为第一重要的道理。如果在敌方完全没有漏洞、毛病,而我方贸然前进,那么在我方必有漏洞和毛病,被对方看出来了。不要乘自己有急躁情绪的时候,不要为大家的议论所动摇,自然能够瞄准敌方可破的漏洞。”

成大事箴言:

初五日城贼猛扑,凭壕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法。凡扑人之墙,扑人之壕,扑者客也,应者主也。我若越濠而应之,则是反主为客,所谓致于人者也。我不越濠,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稳守稳打,彼自意兴索然。峙衡好越濠击贼,吾常不以为然。凡此等处悉心推求,皆有一定之理。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咸丰八年四月

8.面对困境,“挺”字不能丢

咸丰八年(1858)七月十五日,也就是庐州城被攻克的当天,李鸿章就给老师曾国藩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在吴汝纶所编的《李文忠公全集》中没有收录,而是保存在李鸿章的门生黄书霖所辑录的《合肥李文忠公墨宝》石印本里,一般人难以看到。在信中,李鸿章首先对曾国藩表达了景仰之情,同时也对自己五年来的经历进行了反思和自责:

窃念今日之事势艰难极矣,人才败坏极矣。惟吾师倡义旅于湘中,拂拭英奇,别树一帜,积年经营委折,独具深心,道力乃久而见功。咏之(胡林翼)中丞推衍余波,参时得地,发挥光大,抑亦人中之豪也。阃帅皆能如此用人理财,则兵不难治,贼不难灭矣。

睽教以来,略无进益,事不能办,书不得读,官不欲做,而家又不可食。夙夜扪心,愧汗交集,此生已矣,实负吾师。

而真正的用意,则是表示自己有意到曾国藩门下办事。这也是李鸿章遍寻海内发现的最适合自己、也最有前途的一条道路。只不过走投无路之际,他没有明确说出来。

此时湘军刚刚在三河镇打了空前的大败仗,湘军悍将李续宾和曾国华率领的精锐六千余人全军覆没,急需熟悉安徽情况的人来相助。曾国藩得知李鸿章一家流落到南昌的消息后,曾国藩马上派人送去白银三百两,作为安家的费用,同时通过李瀚章邀请李鸿章前来相助。

就这样,李鸿章在转了好几圈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生根发芽的地方,进入曾国藩的幕府,从做幕僚开始,逐渐登上了舞台。

曾国藩出山以后,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事事掣肘,历尽艰险,有两次差一点丢掉性命。咸丰七年的家居生活,使他有时间反思了自己的过去。从自己屡战屡败的经历中,他发现,真正的困难并不是敌人的强大而是内部的倾轧和自身的缺陷。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略,总结出了一个“挺”字诀。他从新出山后,把这个字看作是千金不换的秘诀,传授给自己的亲信。但是真正能体悟到他的深意的人并不多。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府中,与其说是来帮忙,不如说是在锻炼和学习,因此对于曾国藩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视。许多人听了曾国藩的话后就算了,而李鸿章则是放在自己的心里。“挺”字的精髓,也只有他才真正领悟了。他关于《挺经》的回忆,记载在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的《庚子西狩丛谈》中:

我老师(文正)的秘传心法,有十九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我试讲一条与你听。一家子有老翁,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间就吩咐儿子前往市上备办肴蔬果品,日已过巳,尚未还家。老翁心慌意急,亲至村口看望,见离家不远!儿子挑着菜担,在水塍上与一个京货担子对著,彼此不肯让,就钉住不得过。老翁赶上前婉语曰:“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具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以过去,岂不两便么?”其人曰:“你教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老翁曰:“他身子矮小,水田里,恐怕担子浸着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可以不至于沾水。因为这个理由,所以请你避让的。”其人曰:“你这担内,不过是菜蔬果品,就是浸湿,也还可以将就用的。我担中都是京广贵货,万一着水,便一文不值。这担子身分不同,安能教我让避?”老翁见抵说不过,乃挺身就近曰:“来来,然则如此办理,待我老头儿下了水田,你老哥将货担交付给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岔过,再将担子奉还,何如?”当即俯身解袜脱履。其人见老翁如此,作意不过,曰:“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尔担过去。”当即下田避让。他只挺了一挺,一场竟争,就此消解。逑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民国人黄浚在所著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评价道:“曾文正自言欲著《挺经》,世多知之,此其刚处。自做《墓铭》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盖晚年受尽谤毁困难,始悟以柔道行之之语,此其柔处。”“《挺经》之刚,亦是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之义,虽刚实柔。”

曾国藩生性刚强倔强,他刚出山的时候之所以处处碰壁,主要是因为太过刚硬,不懂得柔能制刚的道理。再次出山后,他认识到,应当变刚为柔,寓刚于柔,这样才能化解危机,顺利办事。

可以说,“挺经”是曾国藩经历了官场风波以后的独得之秘,也是对自己人生阅历和生存智慧的总结,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和处世手段。于是曾国藩去世后,关于他自著《挺经》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事实上,作为著作的《挺经》是不存在的,但是关于曾国藩写“挺经”,却非空穴来风。

目前所见最早提及《挺经》的是曾国藩的友人欧阳兆熊。他虽未做过高官,因为救过曾国藩的命,是曾国藩的心腹之一。曾国藩从军,他曾到幕下任幕僚,二人关系极密,其言应属可信。他在自己著的《水窗春呓》笔记中说:“文正一生有三变……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

非常明显,欧阳兆熊记载是“尝自称欲著《挺经》”,而不是已经写《挺经》,而这句话,也无疑是在闲聊的时候信口说的。

在曾国藩的大营,每天早起后,曾国藩召集群僚吃早饭,饭后坐谈,他经常讲一些笑话之类,既缓和气氛,也给新的一天增加活气,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同时,他所讲的这些,都含有丰富的智能,也是对幕僚和下属进行教育的一种极好的方式。李鸿章曾对吴永说:“在营中时,我老师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夸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他老人家又最善讲笑话,讲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个个东歪西倒的。他自家偏一些不笑,以五个指头作把,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无其事。教人笑又不敢笑,又不能止,这真被他摆布苦了。”李鸿章的这段话就是当时生活的逼真照。

同类推荐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魔幻记忆100%

    魔幻记忆100%

    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是你所期望的吗?杰出诗人泰戈尔在幼年时记住了很多歌谣,4岁时便能读书,8岁时就能掌握4种语言;著名科学家卢瑟福,1岁半就能读书认字,5岁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诗歌;著名小说家罗曼·罗兰,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一嗅就能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时下,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天会明天会会会重要”,下联是“这思路那思路路路都好”,横批是“谁来落实”。《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衣袖始做。向着目标,面对伟大的战略,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动起来!
热门推荐
  • 天纵娇颜

    天纵娇颜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死于雨天路滑。她是世家千金,是胆小懦弱的呆小姐,爹不疼没娘爱,一桩婚嫁,一场阴谋她香消玉殒。当她成为她,杀气冲天,辣手无情。欺了她的,讨回来,欠了她的,还回来,宁愿她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她。他,帝国无敌将军,冷血自大,一桩一石二鸟之计,让他陪了夫人又折兵。当他对上她,谁输谁赢?他,王府世子,风流纨绔,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唯独她一个背影进了他的眼,入了他的心。让他化身为魔,为她逆行天下,斗转乾坤。她说:“我无心无情,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感情。”他说:“付出的感情又怎能收回,不愿看你孤傲清绝的背影。我宁愿化身为魔也要陪在你的身边,哪怕前路荆棘遍布,哪怕面对的是刀山火海,我愿与你一起披荆斩棘,黄泉碧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雨杀芭蕉

    雨杀芭蕉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商不厌诈

    商不厌诈

    本书是一部商战小说。本书以国内某日化公司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点,披露了日化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关等内幕和生死博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种你就爱上我

    有种你就爱上我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呢?”“想见我,就要陪我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爱情游戏,看我们谁先爱上谁,谁便输了。”“输了之后呢?”“没有之后了,输了游戏便结束了,你听过游戏结束之后要怎样吗?”“好吧,我陪你玩。”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