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2500000004

第4章 永远说不完的莎士比亚(2)

2007年9月,英国两个著名演员德里克·雅各比和马克·赖伦斯公开质疑莎剧作者身份,再次引发争论。他们当时是在英国南部城市奇切斯特出演一部名为“我是莎士比亚”的舞台剧,旨在质疑莎翁剧作非他本人所写。两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怀疑莎士比亚并不是那些经典戏剧的真正作者,而且他们的怀疑“有凭有据,合情合理”。

雅各比和赖伦斯均为著名莎士比亚剧演员,赖伦斯曾担任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艺术总监。两人认为,莎剧博大精深,涉猎法律、历史和数学等众多领域,而历史书上记载的莎翁出身寒微,并未接受高等教育,难以想象他能以优美文笔写出极富文化内涵的作品。莎剧的真正作者可能是擅长哲学、政治和文学的弗朗西斯·培根,或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也有可能是与莎同庚的大才子克里斯托弗·马娄。

“我觉得莎剧应该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晶,”雅各比说,“难以想象有人能兼通那么多门学问,有那么丰富的阅历,以一人之力写就戏剧集。我觉得过半的莎剧出自德·维尔之手。”

雅各比和赖伦斯表示,他们是代表“莎士比亚戏剧作者研究团”提出质疑。这一团体致力于寻找莎剧真正的作者,目前拥有300个会员。雅各比和赖伦斯的报告搜集了翔实资料,系统论证了莎士比亚不可能是莎剧作者:

论据1:莎士比亚是一个高产作家,但目前还未找到他生前收到稿费的任何记录。

论据2:莎士比亚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记载中。

论据3:莎士比亚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要把他睡过的第二张床留给妻子,但是遗嘱没有提到任何书籍、戏剧和诗歌集,遗嘱也没有显示出任何莎士比亚式的语言风格。

论据4:莎士比亚出身并不显赫,但莎剧却处处体现作者对宫廷斗争了如指掌;莎士比亚从未踏出国门,但莎剧却把异国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

但是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莎士比亚是一名极具天赋、自学成才的剧作家,就像创造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样,确实是所有莎剧的创作者。鲁内尔大学校长莱希说:“关于莎士比亚的一切,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莎翁艳遇

莎士比亚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大师,但他一生的故事却仍是一个谜,世人对他的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人认为根本没有这个人的存在。

1594年,莎士比亚的事业有了重大突破,完成了伟大的爱情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他的灵感来自何方?在当时那样一个独裁的世界里,莎翁如何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永恒的、极其贴近生活的杰作呢?这是否就是他本人的爱情经历呢?关于这一点,众家亦所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他曾有过一名神秘的情妇,不过直到他去世,都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这一点。

1998年,美、英两国合拍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中译名)》(台译名《莎翁情史》、港译名《写我深情》),主演格温妮丝·帕特洛、约瑟夫·菲因斯,于1999年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两位编剧基于丰富大胆、但不乏合情合理的想象,用亦庄亦谐的手法,写出了这样一个火热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叙述一位孤独的剧作家是如何驾驭自己躁动的心灵,创作出有关浪漫爱情的鼎峰之作的。

那是一个功利主义威胁艺术创造力的时代,是一个国王乐于文艺娱乐的时代,是一个利己主义盛行的年代,是一个艺术派别自立门户的年代,是一个贪恋床第之欢的年代,是一个暴力泛滥而妇女没有地位的年代——当然,也是爱情至上的年代。

故事说的是1593年夏天,伦敦剧场界正在冉冉升起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了写作的灵感。那是伊莉莎白一世的时代,充满多彩多姿的娱乐和趣事,伟大的莎翁却江郎才尽,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不管剧场老板和债主给他多大的压力,他就是没有创作下一出戏的灵感和动力,这出戏叫作《罗密欧与海盗之女阿丝》。

莎士比亚需要一名女神激发他的灵感,没想到现实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创作,他爱上一个女孩,并将他带入自己写的戏剧之中。一名做梦都想当演员的薇拉夫人不顾当时女人不能粉墨登场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剧场为莎士比亚试演。不过,年轻的莎翁很快就发现她是女人,而且非常漂亮,他们俩立刻坠入爱河,情欲缠绵,疯狂地性交。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快如泉涌,下笔如神,将他们的爱情付诸成文字,薇拉成为他生命中的朱丽叶,而他这个“罗密欧”也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可是,莎士比亚的运气像剧中的罗密欧一样糟糕。他虽然鹅毛笔在羊皮纸面上飞舞,作品故事精彩、文采飞扬,观众掌声如雷,却得面对薇拉必须奉伊丽莎白女王之命与讨厌的维塞克斯伯爵结婚的残酷事实。在一场身分混淆、错综复杂的乌龙闹剧中,私订终身的情侣偷偷调情,大吃干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决斗。而年轻的莎翁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为了他的剧本,也为了他自己不死的爱情之火。

最后,薇拉夫人黯然而去,而莎士比亚则藉他空前成功和火爆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当仁不让的伦敦戏剧界“大哥大”。这部哀婉凄楚而又热情似火的悲剧,打动了无数陷入爱河的男男女女们……

莎翁竟是同性恋

事实上,莎士比亚还是位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的十四行诗全部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

莎翁的十四行诗有两个相对的系列:一个是关于一位皮肤黝黑的已婚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另一个是关于一位皮肤白皙的年轻男子纯洁的爱。其1609年的版本是献给一位“W.H.先生”,献词称他为这些诗的“唯一的促成者”。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认为在这些诗作里“莎士比亚敞开了他的心”。评论家赞美《十四行诗》是爱、性欲、生殖、死亡和时间的本性的深刻思索。

早在多年前就有读者指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他爱上一个年轻男子的证据。另一些读同一段诗歌的人则认为,这是深厚友谊的一种表达,而不是性爱。同时,十四行诗中作品127到作品152,共计26首称为“DarkLady”的诗是写给一位已婚女子,被作为异性恋者的证据。

据英媒体最近报道,一位英国收藏家重新确认了一幅家藏油画的画中人身份。原来,这名美艳“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莎翁传说中的同性恋情侣——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W.H.先生”是否就是他?)

发现这幅惊世油画的科布家族家藏甚丰。继承了全部艺术品收藏的阿莱克·科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儿时起一直以为画中人是位名叫诺顿的贵妇。因为在这幅油画的背面,赫然写着诺顿夫人的字样。但几年前,一位偶然来访的艺术收藏家告诉科布,他认为画中人并非女性,而是易容扮作女性的须眉。一席话惊醒梦中人,科布开始重新审视其真实身份,直到今年年初才终于揭开谜底。

这幅油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画中的南安普顿伯爵涂脂抹粉,嘴唇上抹着唇膏,左耳还戴着精致的耳环,手抚披散到胸前的长发,看上去一派女人风情。

英国历史文物权威机构“全国托管协会”已确认油画为真迹,此画完成于1590年至1593年,当时莎士比亚正住在南安普顿伯爵三世的府上。

尽管一代文豪莎翁娶了安妮·哈瑟维,但他的真正性取向一直是文学批评家争议不绝的话题。南安普顿伯爵为同性恋的传说由来已久,他与莎翁的关系更是扑朔迷离。伯爵曾招待莎翁入住自己的寓所,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诗集》又是献给一位俊俏不凡、“美若女子”的年轻男子。不少史学家早已考据,莎翁诗中的倾慕之情,大有可能是投向这位易容扮女人的英俊男友。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本书来源于弗洛伊德1932年所做的演讲,是《精神分析导论》发表15年以来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精神分析五讲》由弗洛伊德1909年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组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精神分析纲要》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 智力加油大派队(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智力加油大派队(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

    单亲家庭的常晓春在学校备受欺凌,偶然被夺目闪耀的少年时光解救,两个人开始了懵懂的友情,也注定了一生的悲剧。晓春的姑姑和时光的爸爸抛弃一切离家,让两个家庭同时陷入崩塌的境地。时光因此当众羞辱她,让晓春的青春期开始变得苦涩又绝望,而后他去往了别的城市,两人天各一方。晓春升入中学,时光又神秘地回来了。时光痛恨常晓春的身份,更痛恨自己对她念念不忘的情感。晓春则依旧爱慕这个俊美冷漠的少年,心里依然期望他会喜欢自己。好友、同学都提醒她时光有可怕的心理疾病,但她仍旧一意孤行,追随时光。直到时光以钱要挟晓春的妈妈,疯狂地将晓春囚禁在身边时,晓春才发现时光淡漠忧郁外表下那可怕、不安又惶恐的内心……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一抹倾国

    一抹倾国

    一个杀手玩网游是为了什么呢?没有一个人想到悬赏榜第一名的杀手居然会在一个学校安稳的上课,更没有想到她会悠闲的在宿舍里打网游,更更没想到人家玩网游玩得十足认真。想玩得厉害,可是,偏偏有人不让人如意。杀手第一次碰见此生最恨最恨的男人,想杀,杀不成,想骂,骂不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小民有田

    重生之小民有田

    他的人生打拼,从红莲湾这个边远村庄开始……这是一个年轻人成长奋斗的故事,升斗小民,充满传奇色彩。名叫高有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世毒医:天才狂女

    绝世毒医:天才狂女

    无意碰毒,成毒尊。无意练药,成药祖。呆着没事练个毒针,居然弄出了暴雨梨花,为世人敬仰。某女哀嚎,苍天无眼啊!老娘只是想平平常常的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公瑾依雪,公瑾家的二小姐,自小痴傻,由于一缕异世灵魂的注入,从此人若犯我,我必诛人;天若犯我,我必灭天!“我不管你是谁,来到我的地盘。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也得给我卧着。”樱口轻启,霸气尽显。是谁让人梦境留恋,是谁让人生死相依,是谁让人不可自拔,又是谁让人无悔今生。“是你!”肯定的语气,来自那个不会笑的面容,此刻看上去,又是那么柔和的线条。“你若消失,我会用全天下的生灵,来为你陪葬。”血与泪的融合,生与死的挑战,是搏击?是放弃?是希望?还是轮回?
  • 船舶自救互救指南

    船舶自救互救指南

    本书是根据四川省开展船舶自救互救工作的实践而总结编写,从乡镇如何建立船舶自救互救机制、船舶遭遇险情或事故时如何开展自救以及如何施救遇险或事故船舶等三方面入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船舶自救互救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介绍了我省近年来船舶自救互救的典型案例。本书可作为乡镇开展基层水上应急工作的指导性书籍,也可作为船员培训和水上应急培训的业务书籍,本书同时也是一本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乘客安全出行常识的宣传性书籍。